靳玉乐 王 鉴 吕立杰 罗生全 张铭凯 和学新 郭元祥
靳玉乐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21 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重要任务,精品课程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教育工程。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始于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这一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的示范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始终秉持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在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既需要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全面发力;也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稳扎稳打。 特别是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之时,如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走深走实,不只是一个形而下的“怎么做”的问题,更是一个形而上的“如何想”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发展基础教育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3]2022 年10 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4]世界观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影响着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世界观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方法论主要回应“怎么办”的问题。 世界观指导、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贯彻世界观。 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满着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身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认知与实践、语言与文化等多重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 如何区别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关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世界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世界观问题。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影响着世界观的具体践行和运用。如何处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上述关系问题,就构成了方法论,这在根本上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如何科学有效推进的方法和路径。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课程思政、学业负担、教材质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问题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从根本上看,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偏差有很大关系。 这一偏差导致人们对教育本身及其核心关系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改革实践的乏力甚至扭曲,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从长远看,也动摇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 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并以此确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教育航标和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5]因此,必须以中国实际问题为着眼点,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走深走实。 而“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6]。 那么,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呢? 这是一切事业发展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系统阐释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以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来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7]这“六个必须坚持”实际上就是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性,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8]基础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的事业,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如何推进教育强国诉求下的基础教育建设,既需要理论的创新也少不了实践的深化,而这在根本上都不能脱离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也是强国目标实现的坚实依靠。 诚然,基础教育高质量建设还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也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坚定不移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立场,才能保障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以民之智更好化解难题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民的创造精神、回应人民的重大关切、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依靠人民的勠力同心。 唯其如此,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教育才可能以人民为坚实后盾行稳致远。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奋进目标。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9]我国有着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既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基础教育强劲发展的厚实基础,也是底气所在。 当然,之所以要建设基础教育之强,一方面源于我们对于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今天的一切都瞬息万变且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境遇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风险和挑战都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为此,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勇气和魄力,也不至于在向异域学习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同时,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基础教育的自立就是要把解决现实问题、担负艰巨任务、铸就新的辉煌的目标实现寄希望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以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经验形成的“中国方案”。 以自信促进自立,以自立厚实自信,最终发挥自信与自立的协同作用,促成基础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奋斗目标稳步实现。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方略。 当今时代,全社会变化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前所未有,应对这种变化的基本方略在于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乘势而上,当然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方略。 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守正,意味着要始终把握好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明确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鹄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学习借鉴,都应该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认真鉴别、有效吸收。 同样,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创新,就是要着力摆脱刻舟求剑、封闭僵化的思维桎梏,既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陈出新,也要以时不我待的魄力锐意改革,既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不断丰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新路子。 总之,“守正创新,就是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条路都是死路”[10]。 以基础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基于守正进行创新、在守正中创新这当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改革逻辑。 教育强国建设是不断研判问题、破解难题、助推发展的过程,问题本身成为这一过程的起点。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12]由此可见,问题本身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的基础教育问题,这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首先,要增强问题意识。 聚焦基础教育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教育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基础教育问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不断探索这些问题解决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其次,要明确问题属性。 影响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问题,有些属于教育问题,有些可能是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只有明确问题属性才能真正体现问题导向。 最后,要强化问题解决,把监测、问责、法治化等作为基础教育问题解决的重要调控手段和助推方式,让问题导向的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 总之,发挥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就是要把问题贯穿全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推进改革。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推进机制。 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认识基础教育的问题特别需要系统观念和联动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 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1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这与长期在教育问题处理上的割裂、片面、机械思维不无关系,更何况,在基础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也一定会有这样那样一些新问题出现,这就更加需要我们以系统观念思考今天的基础教育。 具体而言,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2.1 文献检索结果 依据检索策略,初检共获得12篇相关文献,并且全部为中文文献。共175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口腔溃疡含片组)979例,对照组(口腔溃疡散组)772例。见表1,2。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高远追求。 在万物互联、人类命运与共的今天,办好中国的基础教育,实现基础教育之强,不能唯我独尊,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等价值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基础教育之强不仅指的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强大并以此促进国家持久繁荣,而且指的是通过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全世界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体现教育强国的国际使命和担当。 为此,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强国视域中的基础教育,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全世界基础教育发展趋向,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的基础教育关切,为解决人类基础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全世界教育朝着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美好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14]教育如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及其运行,也理应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其实现教育强国价值的核心之义和重要追求。
其中,B6、B7分别为MODIS 数据的第 6、7 波段反射率,这种归一化比值公式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同时B6,B7能够很好地削弱大气所带的影响。笔者在对比后发现上述针对MODIS数据的模型波段中心波长与Sentinel-2的波段中心波长近似,均对水汽与土壤水分变化较为敏感(表2)。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学业负担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编号:AHA210009)、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重大招标课题“深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dazb2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其他变化仅有CPA报道的AB Smithers北方木制品公司倒闭。这家工厂在我们去年的名单中仅显示9.7万m3的年产能。
王 鉴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基点是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是连接二者的桥梁。 我国师范大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以非常态的措施补齐师范教育发展这块短板。 我国师范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和培训师资的任务,师范教育的办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与办学质量,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建构高质量师范教育体系,以此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点。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既要从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角度重点发展师范教育,又要从筑牢教育强国基点的立场优先发展师范教育,让高质量师范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助力基础教育的主力军,让高质量基础教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保障,让师范教育成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坚实桥梁。
切实发挥好高等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与人才的集中联结点和重要交汇处,被赋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示范基础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无一不是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置于龙头地位,通过高等教育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夯实国家科技力量、提升综合国力等来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教育强国建设的先导作用,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中的短板,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就需要补齐师范大学发展这块短板。《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在科技人力方面,我国师范院校在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分别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总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总数的5.7%、7.5%;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社科活动人员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分别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总数的15.1%、16.8%。 在科技建设方面,我国师范院校科技经费仅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经费总拨入的5.3%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活动总经费的18.9%,师范院校科技课题立项仅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课题总数的6.9%,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课题总数的16.5%。[15]在平台建设方面,师范大学中拥有博士学位点和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的高校数偏少。 再从历年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来看,不论是“211 工程”“985 工程”还是“双一流”建设,同样可以看出师范大学发展之不足。 以“双一流”建设为例,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师范大学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 所大学。 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虽然有所增加,但仅限于部属师范大学。 全国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6 所部属师范大学外,地方师范院校仅有4 所学校的个别学科入选,明显看出师范大学难以突破“双一流”发展之困境。 面对这些困境,我国制定了师范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该文件提出:通过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通过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通过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 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至此,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新体系逐渐确立,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得到落实。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要求,2022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通过建设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开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深化精准培训改革等,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虽然进入了国家政策范围,但高水平综合大学在师范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落实起来还需要时间,尤其在师资、课程、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因此,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就成了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师范教育的短板不补齐,就很难有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就很难保证其龙头的带动作用,特别是以师范大学为龙头带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是基点,切实发挥好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奠基性意义。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不论是从学校数量、学生数量、教师数量,还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规模与投入来说,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奠基工程,在整个教育事业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国民素质提升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国家意识和文化基因并协力维护社会的繁荣和促成社会的进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方面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从个体受教育历程来看,每个人首先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始接受教育,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个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其接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国教育体系来看,整个基础教育是教育金字塔结构的底部,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终身教育的质量;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基础教育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民生工程,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合格公民培养的基本教育,并通过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来强制性完成普及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呼唤基础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这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过程,其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数量不足”“规模扩张”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扩优提质”转变。[16]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质量高低成为影响我国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基础教育专任教师总数已经达到1 662.9 万人,但是这支队伍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和宏观结构还不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 只有以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加大改革力度,才有可能解决基础教育领域整体普及水平还不够高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问题、教育数字化赋能“瓶颈”问题等。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是基点。 基础教育强不强,就要看师范教育强不强。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7]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缺乏和不平衡是制约整个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为此,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国优计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进而从政策上倾斜支持“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学生选择师范专业,从事教师职业,从根本上解决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生源问题。“基础教育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所做的工作,反之,大学的未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教育方面的工作。”[18]如果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较低,高等教育便无法遴选优质的师范生生源作为培养对象,会从整体水平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力资源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越是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体系,越需要打牢基础、筑牢基石。 因此,我国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具有筑牢基础教育基点的特殊作用,高质量师资队伍不仅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优质师资队伍的良性循环建设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优秀的大学生选择师范专业,不断补充师资队伍,对于推进基础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和培植中国基础教育发达的根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范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母机,是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特殊桥梁。 加强师范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对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我国教育体系来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升学关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高等教育输送高质量的生源,进而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同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优质教师队伍,其中师范教育是主体,是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加固这一桥梁不仅要保证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拓宽师范教育为高等教育培养师资的功能,形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师范教育体系,形成多功能多渠道的立交桥。 因此,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从三方面加强师范教育之桥梁。 首先,加固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队伍之桥梁。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师资的专门机构,自身的办学条件改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开发、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直接决定它是否具有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资格。 在师范教育模式向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解决师范教育自身的资格问题是师范教育能否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问题。 其次,加固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之桥梁。 教师教育不再是一次完成论,而是终身教育论,中小学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需要重返师范大学参加培训,以理论素养提升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谁有资格培训中小学教师? 身份赋能的教师教育者已经被素养赋能的教师教育者所替代。[19]师范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并在二者之间建立桥梁,让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培训工作,让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参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工作,实现双向优质教师队伍的融通与合作,为培养一支优质教师教育队伍注入生机,进而整体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 再次,加固师范大学为高等教育培养与培训师资的桥梁。 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不是也需要师范大学的培养与培训? 当前的做法是在师范大学成立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让进入高等教育的教师获得教师资格。 面对一流大学参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政策,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同样需要师范教育来完成,要么是在高水平综合大学设立师范学院或开办师范专业来解决这一问题,要么是通过高水平大学与师范大学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提高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师范教育能力,才能保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能力。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两大教育系统的结合交叉地带,既分别在各自系统内占有重要地位,又兼具两大教育系统的双重属性。[20]师范大学不仅需要向内承担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和引领其改革创新的使命与重任,还需要对外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形态变化对师范教育发展的需求,体现所处时代、所负使命、所持理念、所构系统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更要在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结构性优势的情况下统筹好“基点”与“龙头”的关系。 在“基点”的奠基性作用下构建理想教师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在“龙头”的方向性引领下承载教师教育体系传承与再造的多重职能,让教育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
本文系2024 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军人才重大课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4YJRC08ZD)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吕立杰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1]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协同关系,也明确了教育事业应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为现阶段的奋进方向和价值遵循。
教育强国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教育之所以被看作影响国家命运的关键事业,就在于其特有的人才培养功能。 国家间的竞争在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要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人才在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国家发展需要大量成熟的劳动者,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的劳动能力,从而增强国家的总体劳动生产水平并影响国家竞争力。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型科技革命加速发生、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了各国激烈竞争的目标,谁能够在前沿科技领域中占据优势,谁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这意味着科技创新人才成了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少数,在促进国家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2]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体现了其紧迫性、重要性。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科技行业领域里最顶尖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他们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产出突破性研究成果。 我国之所以如此重视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出于对国家发展需要的科学审视,也是对于国际竞争态势进行研判后形成的战略调整。 在尖端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个国家能否拥有拔尖创新人才,决定了其能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及能否把握住国家发展的关键契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一批能够支撑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唯有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筑牢国家发展的人才基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强盛。
着力打造精品教材,就是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充足的精神给养,让他们更好成长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时代新人。 但基础教育体量庞大、任务艰巨、现实复杂,精品教材的建设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这是需要格外重视的。
厘清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国家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领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是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体现在每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如果课堂教学仍然把知识作为固定的事实,要求学生接受、记忆,或者在有规则的条件下反复演练,这样的学习难以形成真正的创新。 因为学生会把知识看作天经地义的东西,而不去思考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类要把这些规律固定下来作为知识、它对未来有什么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知识、怎样使用这些知识。 当课堂教学目标被窄化为接受一种结果性的定理、规则、知识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便学到知识的数量再多,也都是惰性的知识,难以在新的情境中被激活,也难以实现迁移与应用。
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强调“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24]。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中有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关乎教育的质量与人才成长的质量。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规则的结论,但学生对世界的深度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形成观念都离不开具身实践。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领悟道理、养成思维方式、磨炼品格、形成价值观念。 为此,教学过程应重视实践探索,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知识的迁移和创造性运用就无法实现。 学校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品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 同时,应鼓励社区、企业与学校互相协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真问题、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真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创造性思维的萌发。 陶行知曾呼吁要解放学生,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并提出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25]。 这种对于学生的解放在本质上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解除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学习者,才能实现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成长。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长期专注于某件事的动力,也是实现创新创造的根本动力。 教育实践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开展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学习活动中,从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同时,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宽松、自由的产物。 拔尖创新人才往往个性鲜明,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只有以自由、宽松的要求去包容他们的所作所为,才能保护好这类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更多的教师接受,很多教师逐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声音变得更多了。 但课堂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是在预设的框架下对教师问题的亦步亦趋,在教师琐碎的问题中,学生往往是在猜测正确的答案,却少有自主的思考;教师未能充分关注那些回答有错误却有自己的想法的学生,也未能发现错误中潜藏着真实的迷思,这也就导致在这种整齐划一、结果不会出错的教学中,难以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和坚持的勇气。
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天赋,而不会在所有方面都表现杰出。 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智能,要想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 首先,学校应建构多元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学校可以采用走班制、选课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班级与课堂。 最后,学校应善用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与个性化教育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数字化技术既能够提供学生所需的教育资源,又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因而,学校应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2011年至今。
积极构建自由开放的成长环境。 无数杰出科学家的经历证明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既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更不要施加太多的外在框架限制,而是要提供必要的支持。 因此,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说,应当建立开放宽容的成长环境,允许学生拥有新奇做法、新异想法。 在学校管理方面,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外部环境。 当某个学生出现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时,不能盲目地将其看作错误行为予以纠正,而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 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民主平等、思想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也不是绝对的权威。 在教学过程中,应允许学生质疑批判、挑战权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22 年度重大攻关项目“‘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及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JZD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罗生全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暨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全局、强国建设的坐标和民族复兴的伟业出发,对建设教育强国重大意义的深刻阐释。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2]因此,必须抓好基础教育,筑牢教育强国之基。
紧随其后,基础教育阶段也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浪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促进教育、人才、科技的三位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强国战略中的基础作用。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建设是强国战略基础中的基础。 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2021 年起,“基础教育精品课”的建设和遴选正式成为教育部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截至目前,教育部已连续三年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并建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遴选出的部级精品课纳入网络资源库以供广大师生学习使用。 展望未来,精品课程建设将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应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具体路径方面,考虑到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机制、学校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必须重视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样本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标准建设和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国家课程即“国家统一课程”,具有统一教育内容、保障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等重要价值和功能,但统一编制实施不等于千校一面和一成不变。 坚持忠实课程实施取向的人倾向于消极地看待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坚持相互适应课程实施价值取向的人则更能够较为积极主动地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坚定地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理解、转化和实施,更能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从而适应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实现理想的课程目标。
另外,基础教育阶段的精品课程建设重在样本示范,打造样本不是追求国家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整齐划一,而是要通过样本建设给区域和学校的相关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等提供启发和思路,促进各个学校国家课程的适切性理解、开发和实施。 其一,与高等教育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平衡、不充分、不成熟等特征,学生不具备根据统一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精品课程建设只关注共性问题,缺少情境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课程目标;其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文化、历史、自然、经济、科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条件和特色,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愿景与目标;其三,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正确认识,要重视教师在国家课程理解、开发、实施等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力,提升其专业能力。 总之,考虑到基础教育各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应加强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示范学校、示范课程,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促进国家课程在具体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有效理解、转化和实施,保障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
同场PK:对比两款白酒,Bin311是典型过桶版,Yattarna有几分勃艮第风,又很有个性,低调而内敛,香气还源源而来,绵绵不绝,入口是低调而实力慢慢展现的一款白葡萄酒。半小时后,表现又不一样,香气更加复杂和开放,1个半小时后,仍旧好喝,但底子开始有点下跌。当然,如果你没那么挑剔,就一切都好。
(2)替代治疗:SMZ-TMP(3 片,3 次/d口服)联合克林霉素(600 mg/次,静脉给药,每6小时给药1次)或阿奇霉素(0.5 g/d)。疗程至少6周。
在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样本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认识工作、示范学校和示范教师的遴选工作、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转化指导工作以及精品课程持续性的督导工作。 为保障上述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加强培训,包括促进教师培训队伍专业化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通过调研了解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教师的培训需要等,以期树立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正确认识,明确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权力和责任,提升教师国家课程理解和转化的专业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国家课程精品示范学校、示范课程的标准体系,从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学科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增进遴选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是强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督导工作,包括促进专业化课程实施督导队伍的建设、社会三方参与督导的保障机制建设、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沟通反馈机制建设等,以期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以及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样本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进而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水平,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专业的支持。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中央集权管理的模式。 区别于国家统一规划、开发、管理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规划、开发和实施。 2022 年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课程指导性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并指出要加强课程实施督导。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2023 年5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依据新修订的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新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与监测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意见。 考虑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主体,以及新时代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如果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努力打造校本化实施样本,避免统一建设可能带来的课程实施的僵化,那么地方和校本精品课程建设则自由度较大,需要加强督导,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避免权力分散可能带来的课程建设的随意和低效。
此外,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迁移和共享,而另一方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具有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学校适应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等重要作用,是具有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课程。 因此,为化解精品课程共享性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性的矛盾,更应完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标准,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启发性的精品示范建设。 特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区间的隔阂被打破,理解与合作成为可能。 在基本的建设标准支撑下,图片、音频、视频以及VR、AR、MR 等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能够让具有文化、自然、历史、科技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理解、迁移和借鉴成为可能。
具体而言,思想性是基础教育地方和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标准。 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落实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因此,要将课程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情况、课程资源思想价值挖掘情况等维度纳入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 教育性是基础教育地方和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尺。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课程建设始终坚持的核心标准。 因此,课程建设标准应包括课程理念凸显学生中心和全面发展的情况、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情况、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情况等。 此外,实践性、趣味性、适切性、情境性、综合化、时代性等也是基础教育地方和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标准,应从课程建设理念、课程资源、教学设计以及实践等方面进行细化。
精品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和使用是实现课程开放共享的关键,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样本的开发、地方和校本精品课程标准的建设和课程的开发需要建立在精品课程资源库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精品课程资源库就是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及课件等课程资源纳入网络应用程序,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管理以及交流互动的系统。 理想的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能够起到丰富课程呈现形式、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保障教育公平等重要作用,是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库的建设重点是要促进课程资源的推广和应用,保障课程的互动和反馈,避免课程资源的浪费。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我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已蔚然成风,但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互动性差、信任度低、使用率低的问题,许多精品课程存在获评以后就不再更新,且缺少与课程使用者的互动和交流。 互动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不能抛却教学互动。 首先,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标准上要坚持育人为本、建设为民的根本宗旨,树立育人价值导向,避免学校和教师仅仅是为了评审和利益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其次,需加强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实施督导,不仅要重视精品课程的开发和评审,还要重视持续的监督和指导;再次,还应健全精品课程使用的大数据监测,完善精品课程资源库中用户的反馈和交流板块,不断收集用户意见,为教师了解学生网络在线学习情况和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最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精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更新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政府还应加大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上的经费投入,为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的可持续性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 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理论及权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AA2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铭凯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教材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26],这是教材建设管理的根本指引,也是以教材建设助力教育强国的着力方向。 作为教育强国建设基点的基础教育,教材是基础教育何以强的重要基础,唯有以精品教材建设不断夯实这个基础,方能推进基础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稳步实现。
基础教育如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发力更需要重点突破。 教材建设既是基础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核心关切,致力于精品教材的打造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依此推进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重要意旨。
(一)教材是立德树人的核心依托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此之后,如何深入有效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成为教育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 从教育的基本内涵来看,尽管这么多年以来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构成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依然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或手段四个方面,只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这四个主要因素的表征形态和具体能指不同罢了。 这意味着,教育内容伴随着教育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教育活动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目的的关键影响因素。 特别是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的核心载体就是教材,教材不仅规定了学校“教什么”,而且规定着学校“怎么教”和“为谁教”,在这个意义上,教材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由此承担起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材建设落实的是国家事权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且最终会影响教育目的实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材之事无小事。 “教材建设事关国家利益”[27],如何管控教材质量,显然不是某些个人、集体或利益相关者的事,而必须体现国家事权。 实际上,把教材建设当作国家事权,既是中国特色教材发展经验的升华也是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在有着全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我国,把好教材质量关,落实好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已经不只是教材本身或教育的事情,而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伟业的国之大计。 基础教育处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而基础教育教材一方面保障这种基础和先导地位的稳固,另一方面起着为学生一生成长和发展奠基的重要作用。 为此,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属性和要求,着力打造基础教育精品教材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是否牢靠的重要保证。
(三)教材精是教育强的重要表征
教育强国建设的意涵在于实现教育之强并由此助推强国建设,教育本身的强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而教材强又是教育强的重要前提。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教材之强,甚至可以说,没有教材之强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教育之强,也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强国。 从教材作用发挥的过程视角看,实现教材之强关键是要着力于精品教材建设,这种“精”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教材内容的“品”,教材运作的“畅”,教材改进的“稳”,这贯穿了教材作用发挥的前端、中端和尾端,形成了教材之强的循环系统。所谓“品”,就是要不断提炼升华教材内容,保证那些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精华被教材所吸纳;所谓“畅”,就是要让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及时进入教材且真正在学校得以落实,有效内化于学生之心;所谓“稳”,就是要以审慎的姿态面对教材的问题及争议,推进教材改进成为制度化、自觉化的行动。 概言之,精品教材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以教材强一方面外显教育强之形,另一方面内达教育强之实。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 这一疑问是科技之问,更是教育之问,指出了中国教育存在的瓶颈问题,即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创新能力排名由2012 年第34 位跃升至第11 位,这充分彰显了科技领域改革发展的成就。[23]然而,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比,教育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环节,并且成了持续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因素。 因此,我们要抓住以下关键环节和要素。
(一)教材管理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