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伟 孔文政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有力地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面对增速下降、复苏缓慢的世界经济形势,习近平主席在本次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将“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列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这为加快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开放发展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坚定参与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此背景下,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突出成绩。
1.共建“一带一路”成就突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各方携手把共建倡议落到实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设施联通领域,共建国家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共同助力国际陆海贸易通道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产能合作、文化交流等带来巨大便利,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已经从亚欧大陆延伸到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港口、铁路、发电站等众多标志性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并平稳运营,往来于中欧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中欧班列通达亚洲、欧洲上百个城市。在政策沟通领域,各方秉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代表的一系列双边、多边对话合作平台,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政策沟通、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宏观规划与具体措施。就具体经贸合作成果而言,依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投资436亿美元,丝路基金承诺投资金额达220.4亿美元。中国与共建国家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为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高峰论坛擘画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会各方达成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这些成果包括高级别论坛、专题论坛及企业家大会成果17项,政府间及非政府间合作平台成果32项,2023至2024年将举办国际会议40个,达成双多边合作文件、合作项目、制度性安排等务实合作369项。在这些成果中,不少成果涉及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例如,在以“深化互联互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主题的高级别论坛中,中国与2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旨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经济”的《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作为开场活动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也强调各方要坚持开放合作、深化互联互通、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合作等。中国与塞尔维亚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这一系列成果将深化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助力各国共同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基础。
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共建“一带一路”是助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重要路径,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保护主义、地缘经济竞争、地区安全危机等在一定程度上给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带来挑战。
1.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冲击。一些发达经济体在经历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并越来越多地推出保护主义经济政策,给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带来一定沖击。这些发达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难题使得它们开始把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视为自身失业率上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并采取保护主义经济政策。例如,美欧等经济体就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强化外资审查、收紧外资准入,推进投资保护主义。2018年8月,美国实施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2019年、2020年又出台相关补充规定与实施细则,增强了对外资的审查力度。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通过审查外资、限制进口等措施提升自身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稳定各国间贸易投资合作,更影响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事实上,经济保护主义既不能解决这些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发展难题,又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只会损人不利己。
2.地缘经济竞争凸显。地缘经济竞争是地缘竞争思维在经济领域的投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担忧并将这些新兴经济体视为重要竞争对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坚持地缘竞争思维,试图遏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维持西方经济霸权。当前,经济与科技领域成为美国对中国遏制、打压的主战场。美国企图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展开地缘经济竞争,还对中国发动“科技战”,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2022年5月,在美日印澳四方峰会上发布了《关键技术供应链原则共同声明》,四国打着深化半导体、5G通信等领域科技合作的幌子联手来打压中国相关产业,并试图在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西方国家把自身经济科技优势作为地缘经济竞争的工具,对他国进行恶意遏制、打压,损害了世界经济的开放性稳定性,也冲击了各国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
3.地区安全危机加剧。地区安全危机加剧冲击了各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国际安全环境,给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带来较大阻碍。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地区冲突呈现升级态势,这既不利于各国维护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也不利于维系各国正常经贸关系。例如,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相关各方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不仅使这些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恶化,更极大地限制了它们之间的正常经贸活动。地区安全危机不仅破坏了各国经济发展环境,也触发了相关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俄乌冲突直接引发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同时也给依赖俄乌粮食出口的中东、北非国家带来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战争的爆发与地区冲突的升级,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在多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2023年10月28日,国际金融论坛(IFF)发布的《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3.1%,低于2022年的3.4%。”地区安全危机使多国发展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使得一些国家间难以维系正常经贸关系,甚至使世界经济从开放、统一转向封闭、分裂。
三、“一带一路”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行动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就是促进沿线国家之间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进而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为应对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从规则完善、平台构建、项目落实三条路径,着力共建“一带一路”并助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1.完善开放型经济规则。作为多边经贸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和参与者,中国始终坚持多边合作立场,谋求合作共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调整、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一方面,中国在推进自身制度型开放的同时,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习近平主席在本次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宣布我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另一方面,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与共建国家对话协商,推动自由贸易协定、投资协定的达成,引领共建国家参与完善开放型国际经贸规则,促使国际经贸规则更加开放、包容。
2.构建开放型合作平台。高质量开放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沟通、深化经贸联系提供了高效途径。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等重要平台,中国与共建国家展开了多层次的交流互动;中国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都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并助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制度安排。习近平主席在本次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丝路电商”合作将深化共建国家间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各类专项投资基金等金融平台更是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投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高质量开放型合作平台有助于共建国家互相提供发展机遇,分享发展成果,深化彼此间经贸关系,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3.推进务实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合作建成了一大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为各国发展带来巨大便利。未来,中国将继续通过“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各国发展,深化彼此经贸联系,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习近平主席在本次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例如,在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国政府签署国际道路运输协定,与巴基斯坦政府签署关于深化公路技术合作的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小而美”民生项目与相关国家民生问题紧密相关,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易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参与到相关项目建设中来,受益民众在享受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红利的同时,也会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更积极地参与同中国的经贸往来,这也更有利于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困境视角下全球投资治理变革的中国方案研究”(22BGJ02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孔凡伟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孔文政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