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茜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落实教师育人职责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引导高校教育回归教育本体价值和功能,培养德才兼备优质人才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等院校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凸显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初心和使命,对于践行为党和国家培养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
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方法,也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视与关心。如民族院校将思政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以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为先导,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根本,以深入落实民族理论政策为核心,以理论研究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为特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将“德”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将坚定的政治信仰与科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以不断深化民族教育的核心内涵。
1.专业课程蕴含立德树人的内容。“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3]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环节,科学解答了新时代高校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抓手,是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的时代发展和教书育人方法的创新拓展。课程思政用专业课程承载思政内容,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全方位贯穿思想政治意蕴的实践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也不是片面地将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化,而是一种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资源有机融合,既区别于大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又与其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寓正确价值观念于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之中,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使命。所以,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既要传输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又要引导各民族学生在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精神上相互包容、生活上相互依存,在专业能力培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增强各民族学生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信心,为党和国家培养厚德载物、明德笃行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专业课程思政赋能学科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教育全方面,实现从单一“思政课程”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发力的提升,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又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应有之义。新一轮学科评估的重点要求是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科建设评估体系。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中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将成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这些新要求、新举措体现出思政教育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价值。高等院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学科重构性、重塑性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能力,打破瓶颈壁垒,实现学科专业体系调整升级,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生态圈”。
3.课程思政引导专业发展。当前,国家密集出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强化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4]。育人不仅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本体价值,还是当今世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重要需求。对现有的教学体系、专业发展和个体素养关系开展系统变革,打破以传授单一知识为核心地位的教育状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融为一体。以课程思政建设引导专业发展,不仅关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各民族学生的“五观”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品质和知识内涵的双重教育,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内涵。作为一种实践路径,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引导专业发展,重塑教育教学的目标以适应外在客观要求,使民族教育更好应对现实发展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必须深刻把握其精神要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时代主题,以深化“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化进程。
1.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时代主题,引导各族学生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奋斗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最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努力。民族院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旨在实现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和人民的幸福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前提和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虽然,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具备圆梦的有利形势,但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国际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并非能够轻松实现,必须进行持之以恒的伟大斗争和艰苦努力。民族院校必须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着力培养接续奋斗共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各民族青年学子,立身于知识本领,坚守于优良品德,凝聚共识,砥砺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使命担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了深刻阐释:“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5]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核心工作来抓,将有关要求具体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教材建设上、教学方法上、教育生态上、教育政策上,真正肩负起研究阐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使教师成为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力军、示范者,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6]。由此可见,“‘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或精神实质”[7]。高等院校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必须加强培养各民族学生对“五个认同”的深刻认识。
深化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着祖国的稳固与统一。只有认同伟大祖国,才能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各民族集命运、责任、利益于一体,必须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5]。只有认同中华民族,才能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深化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各民族文化不断汇聚、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辉映、兼收并蓄,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源。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内涵和强大支撑。深化各民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以伟大的建党精神、鲜明的党史内容和丰富的史学内涵为生动教材,教育各民族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切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引导教育各民族学生坚定姓“党”、姓“马”、姓“社”的政治信念。只有认同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化各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与成就,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公平性等鲜明特色的先进制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会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才能团结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3.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推进各民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而日益形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相互依托、广泛认同,构建了情感深厚、纽带紧密、文脉相连、多元一体的共有精神家园。例如,民族院校各民族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他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同时还存在着文化差异、个体差异。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示范窗口和重要基地,民族院校必须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8]。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从思想层面和价值取向上促进各民族学生加深了解,增进团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互相亲近,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立德树人是民族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应尽职责。高等院校应坚持“育人”和“育才”的有机融合,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全要素协同建设体系等实践路径,努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力求将“育人”与“育才”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时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推动各民族学生学以进德,德智并进。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既是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亦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培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这一核心目标来深入展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到课程思政教育,提高课程思政效能。
高等院校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相互衔接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各民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思维品格;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能力的传授,提升各民族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使其最终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可否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人才培养发挥了极为显著的作用。但是,面临新时代、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聚焦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当前人才发展需求及各类院校教育特征,精准识别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这是高等院校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等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培养目标应在传统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基础之上,锚定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和根本价值,以落实立德树人和赋能学科发展作为价值导向,结合国家对各民族人才的价值需求进行综合考量。如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追求对专业知识的讲授,实现知识目标,又需要将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能力目标,并且在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五个认同”的认识、培育各民族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正面价值塑造,实现价值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应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从培养目标的实现出发,不断创新与探究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
首先,承担课程思政教学的授课教师应坚持“全过程育人”和“育人于教”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实践思路,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除了单一的知识讲授方式外,还应设计较多互动方式,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演讲辩论等多种具有灵活性与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化识为德,转识为智”[9],最大程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从而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的最大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得以实现。其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应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各级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历史、人文以及科学等方面的思想价值,不断突破专业壁垒,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维度。最后,课程思政的教学还应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渠道,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强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使得课程思政教育不再受时空限制,以更为灵活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广泛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意义,积极探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深度结合的创新实践方法,实现课程思政赋能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使命。
3.挖掘思想政治元素。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并发挥实效的中间桥梁。课程思政教育应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主线与思想政治教育主线的双线双融,在专业知识体系中深度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价值和精神建设内涵,深入拓展各级各类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及温度,实现专业能力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双向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时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
鉴于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在民族院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思想政治元素。首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五个认同”的自觉认同,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在面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时,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其次,注重“五观”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熔铸爱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廓清迷雾、正本清源,使各民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重塑价值理念、提升道德观念,紧密团结,守望相助,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最后,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挖掘爱国主义元素,厚植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精神与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激发各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深植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在改革创新中涵养爱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品格修养是决定课程思政教育实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全面提升各类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引导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作研究、协同教学,共同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首先,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思政教师而言,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方式、育人效果和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高等院校可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促进和引导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建设协作研究、协同发展的的一体化课程思政队伍。同时,打造重点团队,不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推出各级各类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研究中心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师整体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其次,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1]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促进思政课程教师提升对“育人”使命的深入理解,以德立身,将立德与施教有效结合,深化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自觉追求更高价值引领作用。最后,不断强化课程思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计划地培养既能上好思政课又能上好专业课的骨干教师,鼓励专业教育能力强的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融会贯通,打造更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加强培训体系化建设,建立学习和交流常态化机制。通过系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思政教研能力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一体化培训,促进专业教师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和教育水平。
5.构建全要素协同体系。《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明确提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观点。因为课程思政建设聚焦 “育人”核心目标、聚焦教育教学前沿,关联学校未来发展,并贯通学校整体工作全过程。为此,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全要素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民族院校应立足整体观念,围绕“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坚持从系统化的观点和角度加强育人各要素协同发展,高质量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升。首先,加强学校党委全面领导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及人才培养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其次,构建学校联动机制,促进校内各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面和学校内涵式发展全过程。同时,建设与校外机构的协同合作机制,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加强育德育才创新发展能力,协同育人要求,深入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轨双通、双线双融,有效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最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管理、运行和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学评价激励的重要方面。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修订,创新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计划,制定课程思政育人指导意见,全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同时,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质量评价机制,研制课程思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督导考核,把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及学科评估范围。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人才发展机制等重点机制,协同构建学校育人合力,共同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与发展。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认识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构建全要素协同育人体系等有效途径与方法,才能全面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