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进行促排痰对于减少误吸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45例患者收录在常规组,组内患者实施人工促排痰干预,将另外45例患者收录在研究组,该组患者实施多频振动排痰机促排痰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不同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FVC、PEF、FEV1,PO2、血氧饱和度,躯体健康、工作生活、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PCO2、R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应在其呼吸道管理中实施多频振动排痰机进行促排痰干预,对降低误吸发生率以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重症肺炎属于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呼吸道危急重症,患者以低氧血症以及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1,2]。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其重要。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方式则为多频振动排痰机促排痰干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痰液排出,以免发生呼吸道阻塞,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也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疗效。为了探究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进行促排痰对于减少误吸以及疗效的影响,本文选取9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根据单双号分发法将90例实验样本收录于不同组别之中。常规组45 例,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龄35~77岁,平均(55.62±1.41)岁,研究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6~76岁,平均(55.52±1.53)岁,两组重症肺炎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者;②均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③精神状态与意识思维正常清晰。
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胸骨骨折、肋骨骨折以及肺大泡等排痰治疗禁忌症者;②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伴有脏器功能衰竭者;③伴有严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以及沟通障碍者。
所有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感染以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干预。
常规组患者实施人工促排痰干预:餐前1h左右,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促排痰处理,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护理人员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进行120°左右的弯曲,将指前部与患者背部进行接触,进行叩背操作时要以手腕关节进行均匀发力,由下至上,由患者背部边缘至背部中间进行有规律地匀速叩击,对于检查时发现的感染部位来说,在进行叩击时需提升叩击力度并延长叩击时间,在此期间还需指导患者做咳痰以及深呼吸动作,人工促排痰的频率为每日3~4次左右,每次10~15min左右。
研究组患者实施多频振动排痰机促排痰干预:操作人员均在上岗前经过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且考核成绩优异。于餐前1~2h左右为患者开展震动排痰,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并进行妥善固定,将排痰机的模式设置为成人自动模式,操作人员则双手握住把柄,分别与患者的背部以及肺部下界部位由下至上、由外至内、由一侧至另一侧、由肺底至肺尖、由肺外侧至肺内侧实施缓慢振动叩击,对于检查时发现的感染部位来说,在进行叩击时需提升叩击力度并延长叩击时间,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以及呼吸方式的配合指导,多频振动排痰机促排痰干预的频率为每日2次,每次每侧10min,两组患者在进行促排痰干预时均需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需暂停促排痰干预并进行对症处置。
1.3.1 误吸发生率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临床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实验室指标接近正常;无效:与上述两项不符,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5×100%;误吸发生率=发生误吸患者例数/45×100%。
1.3.2 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肺功能的对比以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高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等作为具体评价指标。
1.3.3 血气指标对比
血气指标的对比以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02)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等作为具体评价指标。
1.3.4 生活质量对比
生活质量的对比以四个具体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为躯体健康、工作生活、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每个要素的分值范围均在0~100分区间内,评分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3]。
采用SPSS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检验和χ2检验组间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χ2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VC、PEF以及FEV1等肺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s)
表2.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n PEF(L/s)FVC(L)FEV1(L)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5 2.82±0.24 4.86±0.12 1.58±0.32 2.34±0.22 0.62±0.23 1.92±0.25常规组45 2.83±0.25 3.26±0.14 1.57±0.24 1.85±0.13 0.63±0.32 1.23±0.21 t 0.193 58.208 0.167 12.863 0.170 14.176 P 0.847 0.000 0.867 0.000 0.865 0.000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O2、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PCO2、RR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表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n RR(次/min)血氧饱和度(%)PO2(mmHg)PCO2(mmH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5 64.31±1.22 47.41±1.25 93.42±1.26 97.36±1.22 60.21±1.13 95.32±1.27 47.45±1.26 39.33±1.21常规组45 64.21±1.23 52.42±1.24 93.39±1.25 94.35±1.18 60.12±1.14 85.34±1.25 47.51±1.29 44.32±1.22 t 0.387 19.087 0.113 11.896 0.376 37.569 0.223 19.481 P 0.699 0.000 0.910 0.000 0.707 0.000 0.823 0.000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工作生活、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n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工作生活社会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5 52.32±1.24 77.56±1.52 58.22±1.32 74.34±1.22 54.12±1.23 77.32±1.25 55.35±1.13 72.64±1.25常规组45 52.24±1.25 63.76±1.44 58.13±1.24 64.25±1.13 54.13±1.32 63.23±1.21 55.43±1.33 61.31±1.24 t 0.304 44.213 0.333 40.702 0.037 54.330 0.307 43.166 P 0.761 0.000 0.739 0.000 0.970 0.000 0.759 0.000
临床实践表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气道堵塞以及肺不张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频发会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还需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具体方式包括人工促排痰干预以及多频振动排痰机促排痰干预等。而目前临床上更多的是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其主要是指将人工叩背排痰法作为基础,利用超声波振动来促进患者排痰的机器,多频振动排痰机可以通过物理定向叩击的方式来液化或松弛附着于患者气管黏膜表面的分泌物,从而起到促排痰的目的[4,5]。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在患者体表形成特定方向及周期变动的作用力,并经该作用力的垂直力分力形成的叩击、振动来松弛、液化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及代谢物,经该作用力的水平用力挤推及振动促使黏液排出体外。且振动排痰机力量均匀,频率稳定,能够有效地排出痰液,缩短了上机的天数,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进行促排痰干预的研究组中,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人工促排痰干预的常规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这是因为通过综合叩击、震颤及挤推三种功能进行定向体位引流,提高临床使用范围及效果,并以深穿透性产生的治疗力,可穿透人体的肌肉、阻止及体液,对于深度的痰液排出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6]。在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VC、PEF以及FEV1等肺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血气指标的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O2、PCO2、血氧饱和度以及RR等各项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多频振动排痰机可加快患者肺部痰液排出,减轻患者肺部炎症。使患者肺部氧合提高,呼吸道阻力减少,肺顺应性提升,进而使血氧饱和度及肺泡血氧交换,加快患者呼吸顺畅。生活质量的对比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工作生活、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多频振动排痰机可控制感染的发生,及时排痰,确保呼吸舒畅,减轻对脏器功能的损害,阻止病情进展,具有逆转病情的作用。这与赵建军等[7]学者研究相似,其在研究中表明,多频振动排痰机可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使患者呼吸更加通畅,减少误吸,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应采用多频振动排痰机进行促排痰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