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2024-01-18 13:24:19周磊李情情张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创园文化空间设计原则

周磊 李情情 张凡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旧建筑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这些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旧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有效地将其转变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对当前我国旧建筑改造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了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的案例,力求得出普遍做法,以期对今后的旧建筑改造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设计原则;文化空间;文创园

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其核心在于推动建筑的再生。旧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一座城市发展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文脉的延续,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往往是新建建筑所不具备的。建筑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具有物质价值和历史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景观价值等[1]。将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实现功能多样化,在传承历史和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现代设施和需求的适应。

一、旧建筑改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旧建筑改造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分离

新建筑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城市面貌,也导致了与传统文化的隔绝。旧建筑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结果,对于城市建筑空间的历史文化延续、传统观念的传承以及地域风情的重现,都有着重大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对旧建筑空间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和隔绝传统文化,而是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让改造后的建筑空间拥有多元的文化体系[2]。在改造后的建筑空间中,我们需要保护传统文化的属性,并将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具活力、更富含特色的文化体系。

2.意识形态与地方文化相失衡

旧建筑一般都具有特有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恰当的改造会导致其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对旧建筑空间进行改造,既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又要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对其进行改造时,要注意其形式是否满足现代人的美学要求,同时又要具有某种地方化的精神。同时,在对其进行改造时,要考虑到其所处的时代、区域、景观以及社会的价值观念,并采用相应的设计表现手法。在进行改造的同时,要保持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质,彰显其独特的个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注重创新,吸纳现代的、多元化的元素,把异域的文化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使传统的建筑空间具有更强的本体特性。

3.商业色彩浓重与科学性缺失

在旧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商业化动机过于强烈可能会导致对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空间功能及其原有特色的忽视,从而存在商业色彩浓重的问题。此外,一些改造项目可能也存在科学性的缺失,如对建筑的结构、环保、能源利用等方面未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规划。改造过程中需重视历史文化及原有特色,商业利益并不应是唯一的动力。因此,要结合建筑的特点进行改造,并考虑其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需要的结合,注重保护原有特色和功能,从而创造更具文化内涵和适应性的空间。

(二)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

1.新旧建筑共生

新旧建筑共生旨在将新旧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体系以及构筑形式进行融合和替换,找到新旧建筑之间设计的契合点,实现互补。在新建筑的设计中,要考虑与旧建筑的外观风格统一,以保持整个区域的建筑风貌一致性。新旧建筑的共存需要考虑材料的搭配,从而使新旧建筑的外观更加协调、和谐。新旧建筑共存的原则不仅能够保护历史建筑遗产,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环境质量,将城市建设的方向带向一个更加人性化、有机融合的发展方向。通过合理的流线组织和功能划分,能为不同的创业者提供思想上的交流。旧建筑在新时代创新精神的注入下,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共生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大于二”。

2.空间整合原则

舊建筑改造设计的空间整合原则是在尊重旧建筑的基础上,以现实需求为依据,科学地整合塑造建筑空间,使得旧建筑既有现代化的特征,又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在改造过程中,应考虑不同业态、功能、空间大小的需求,营造不同的空间质感、氛围,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以旧建筑的空间造型、空间尺度、空间色彩、空间结构等为依据,采取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方式,这是一种对旧建筑要素的深化和延伸。与此同时,按照需求添加新要素,也是为了适应空间参与者需求的变化趋势。

3.人性化设计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原则,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和便利性。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行为习惯,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文化空间的设计中,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例如考虑残疾人设施、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艺术的普及等,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

4.可持续发展原则

旧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在对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合理运用“绿色针灸”“海绵城市”等生态学理念[3]。旧建筑改造应该考虑可持续性,尽可能地使用环保材料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改造设计应该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物的能量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

(三)旧建筑改造的发展趋势

建筑的改造可分为“改”和“造”两个层面,“改造”二字也可以拆分解释,即“改”字可以被理解为修整、更改,“造”字基本释意为制作,二者的结合即修改原有成分进行再制作[4]。对旧建筑的改造是将不符合时代要求和使用功能需求的建筑体,以适宜性的设计策略来重新解读,赋予已丧失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其整体环境集合体以新的时代意义,将重建和延续充分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建筑改造正在成为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改造旧建筑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创造经济效益。改造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功能改造,也有风貌保护。旧建筑改造后可转为公共文化空间、创意园区、文旅设施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旧城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旧建筑改造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今后将推动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的设计理念

(一)文化空间的含义

文化空间,也叫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的统称。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文化空间被定义为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5]。在我国的文化遗产领域,有学者对文化空间的定义是:“可以用于任何一种遗产类型所处规定空间范围、结构、环境、变迁、保护等方面的,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学术内涵。”

(二)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的内涵和功能

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设计可以创造价值。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就越来越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充分体现其设计的价值。建筑是文化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一个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水平,是其文化品位与美学品位的体现。将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可以赋予建筑新的内涵和功能,通过改造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感受历史,同时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选择。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再生”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最近几年,为了扶持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利用这些老旧的厂房来扩大自己的文化空间,建立起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都是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北京798艺术区、沈阳铁锚1956文化创意园、武汉汉阳造艺术区、上海M50创意园等等。

三、旧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的实践案例

(一)铁锚1956文创园

沈阳铁锚1956文创园的前身为沈阳市纱布厂,它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路47号。铁锚1956文创园在改造时保留了原有的“基因”,为老工厂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改造后的铁锚园区,在大量保留工业建筑原貌的同时,大胆创新建筑设计,打造出一个具有东北院落特色的LOFT建筑群。园区通过保留历史元素,增加历史文化识别系统,以及仿制火车头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展现工业历史。园区规划了文化空间、创意办公、商业服务三大业态,实现了对旧建筑的活化利用。

通过对沈阳铁锚1956文创园案例分析可知,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要尊重历史文化,注重对旧建筑的保留和利用。虽然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了过去的价值,但需要适当地融入现代元素,满足当今人们的需要。在园区改造时,应该注重创新思维,将创意和设计融入其中,增强文创园的吸引力。同时,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功能,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二)北京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坐落在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它的前身是718联合工厂,占地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改造时厂区内艺术家们保留了大量的既有工业建筑,并且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和尺度,对其进行活化再利用[6]。园区内聚集了博物馆、艺术展厅、文创店铺、餐饮等,形成以艺术创意服务、展示博览、商业销售为主的經营模式,是国内将工业园区转型为文创产业园的典范。在改造过程中,对原有建筑进行了适当的加固和更新,保留了原有的砖、桥、顶等元素,融入现代钢结构,体现了时代的变迁、艺术的交融。以798艺术区蔓空间改造为例,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蔓延”,以“蔓”字为设计核心。虽然这个字看起来很具体,但却蕴含着许多空间的想象力,设计师希望用简单的几何语言来表达这种绵延向上的意境,于是,他提出了“空间无限蔓延”的核心理念。

通过对北京798艺术区案例分析,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要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注重新旧元素的对比融合,塑造与众不同的艺术氛围。同时,注重园区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园区的品牌推广。可以通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的策划,成功扩大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品牌形象和商业价值。

(三)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是上海标志性的创意园区之一。M50创意园是上海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载体。改造后的M50以设计、艺术和文化创意为主导功能,向公众开放,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具有鲜明的文化氛围。同时,园区实施人才和资源整合,吸引众多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入驻,形成创意要素集聚之地。M50改造兼顾历史保护和功能创新,将老工业遗址活化成为承载设计创意的文化园区,实现了老城区活力提升,也丰富了公共文化生活,是工业文化遗产利用保护的典范案例。

M50改造案例充分展现了工业文化利用的巨大潜力,对其他旧城区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于城市发展当中所遗留下来的旧建筑不应该全盘否定,而是要与城市发展的特征相结合,将其“变废为宝”,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要在传承创新中,打造更多既保留历史又富有特色的文化空间。

目前,在生活中存在许多废弃闲置的旧建筑,迫切需要将这些虽已破败不堪但又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旧建筑复兴,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和实践,发扬创新精神,准确把握文化与历史底蕴,并合理规划和运用现代科技与设计手段。同时,应注重保护文化遗产,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商业化,保持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空间和生活体验,使得旧建筑成为城市文明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康思斯.新与旧的对话: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设计与再利用研究[J].门窗,2016(9):118-119.

[2]王峰.当今建筑空间改造中“新旧”共生设计理念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3]刘国昊.文创产业导向的既有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22.

[4]张静.基于旧建筑改造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20.

[5]蒯大申.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趋势与特征[J].中国文化馆,2022(1):22-25.

[6]周晓哲.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周磊,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学。

李情情,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学。

张凡,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学。

猜你喜欢
文创园文化空间设计原则
艺术创意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保护性生产视域下非遗文创园产业集群构建研究
传统传媒集团向文创集团转型的盈利模式研究
会计之友(2020年7期)2020-04-09 04:54:43
文化产业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研究
艺术科技(2018年4期)2018-07-23 07:09:42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8:08:22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江淮论坛(2016年6期)2016-12-15 14:31:3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民国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
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及可行性对策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