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数字鸿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镜鉴与本土应对

2024-01-18 00:58吕立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鸿沟数字化数字

荆 鹏 吕立杰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受益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迭代升级,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可有效超越物理时空阻碍,为弥合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新机遇。正如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经济与社会》中断言,每一次技术的间接结果和经济转型都会威胁到阶级分层并且推动阶级现状发生改变。[1]技术在教学场域的疆界扩充虽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的“物理围墙”,营造出“无疆界世界”的美好图景,但也衍生出价值期望与实然境况间的落差——教育中的数字鸿沟。继《德洛尔报告》发布25 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 年发布的又一份重量级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结合多个实例,重申技术背后存在的多重复杂逻辑给教育带来的风险隐忧,[2]呼吁各国应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以迈向愈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3]。2023 年2 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强调,数字教育应秉持公平包容、更有质量和适合人人的价值导向。[4]在教育领域,数字鸿沟不啻为纯粹的技术沟壑,还具有隐匿性、次生性、多维性等表征,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因素影响,已逐渐上升为制约教育数字化转型、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对数字鸿沟问题的再次聚焦并非旧题重做,而是要正视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数字鸿沟的现实境况及其携至来的挑战,梳理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构建迈向优质均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本土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一、现实动因:数字时代教育红利背后的理性审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3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5]其中,在教育领域,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比2012 年提高了75 个百分点。[6]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教育市场。自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我国为弥合数字鸿沟采取了积极举措,开辟了教育数字化新局面。但目前仍处于转型起步阶段,理性审度数字时代的红利和福祉背后隐匿的风险隐忧后发现,数字技术与教育实践耦合性尚有破缺,在数字资源建设、教育数字化治理、数字素养以及评价监测四个方面还存在扩大数字鸿沟的可能。

1.数字资源建设有待加强

教育中的数字资源是指通过技术加工、存储、传输和展示的为教学目的而开发、利用和共享的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图文、音视频等内容形式,以及面向教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为缩小区域、群体间教育差距,扩大资源覆盖面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然而,目前数字资源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远滞后于技术迭代发展,使现阶段在实践层面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一是数字资源的开发设计存在短板。近年来,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智慧教育平台汇聚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服务,但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设计与理论预期间还存在差距,如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多以课堂实录、MOOC 形式为主,缺少差异化细分的资源类别,尚无法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7]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受限于需求维度广、涉及技术多等因素,面向特殊群体的资源开发设计仍显不足。二是数字资源的供给效能有待优化。尽管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校内互联网全覆盖,但教育新基建还存在结构不够优化和集约效能不高等现实问题,[8]特别是在教育薄弱地区,如家庭网络接入率、出口带宽等指标还有待提高。同时,大数据平台还未充分实现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耦合,呼唤资源供给侧实现“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从“资源能用”到“资源好用”的跨越式转变。三是数字资源的监管机制亟须完善。例如,缺少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评价指标、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阻滞了优质数字资源的共享共建进程,进而将直接影响资源应有效能的发挥。

2.教育数字化治理需强化

教育数字化治理是应对数字技术风险挑战、消弭数字鸿沟以营造良好数字教育生态的关键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数据基座基本建成,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数据监管、使用与安全保障的框架实现初步建立。数据显示,我国教育治理指数为0.84,相对较高[9],但还存在数据赋能科学决策度不敷、多元主体统筹协同度还待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和数据流通监管机制需继续优化完善等问题。第一,治理的数据赋能科学决策能力有待提升。总体来看,数据从能用可用到共建共享的精准流通、从被动使用到主动赋能的数据新形态还未形成,缺少为资源要素与教育决策提供的安全可信的循证依据,治理业务相互割裂、整合不够,[10]距离达成与数据赋能教育决策的精准化和科学化的预期存在差距。第二,治理的参与力量还需整体统筹。目前,数据系统、教育新基建和技术算法的统筹略显乏力,多元共治的协同水平处在低位,表现为不同主体在治理目标、规范等多个维度的不协调,亟待进一步构建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和民主监督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第三,治理的价值规范有待明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我国数据隐私安全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但各领域算法“黑箱”、隐私泄露等现象频现,有待进一步探索构建对技术伦理规范和数据算法安全监管的本土策略。

3.师生数字素养亟须提升

有效发展师生数字素养是弥合数字鸿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某种意义上,个体数字素养是技术作用教育产生差异的核心因素,直接关联数字鸿沟的衍生与弥合。近年来,国家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教师数字素养》等多个指导文件,并部署系列行动,使师生数字素养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师生对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中蕴藏的潜能和潜在风险缺少系统了解,还不能熟稔、规范、科学地应用技术赋能教学,存在被裹挟于“信息茧房”的异化可能,从而加剧数字鸿沟。详言之,师生数字素养的发展还远滞后于技术的迭代升级,其瓶颈大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缺少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的数字素养科学评价指标体系[11],难以通过测评工具进行及时监测评估、精准反馈,由评价赋能数字素养发展;二是缺乏贯穿大中小学、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现有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常态化欠佳;三是师生对数字素养重视程度整体不足,缺少主观能动性。

4.评价范式有待革新转变

高效科学的评价范式可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精准把脉”,即评估把握数字鸿沟的发生点位和演变态势。如何实现教育评价科学性与高效性的统一,已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难题。[12]我国教育评价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模型构建综合化、数据采集无感化、数据处理智能化等评价环节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技术的介入还未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育评价的固有局限,数字化过程评价与智能化评价普及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特别是评价与技术的耦合性欠佳、评价指标科学性存疑、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突出,制约着评价范式革新的整体进程。第一,评价工具的指标科学性需提升。评价范式的革新不仅是测评技术的数字化,更是测评指标的科学转型。当前,评价指标各要素间缺少协同,未将公平包容理念纳入其有机组成,鲜有指向数字鸿沟弥合的能力素养量化指标。第二,评价过程的方式方法有待优化。从范式构建的历程来看,评价理论的完备性与技术的操作性还未形成有机统一。如何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合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是建立跨领域、多元化和差异化评价的难点和堵点。第三,评价结果的反馈赋能实效有限。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估和即时性精准反馈模式还不成熟,未能最大化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鉴别和导向功能。

二、国际镜鉴:消弭数字鸿沟的国际行动共识

纵观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行动举措发现,尽管各国国情和文化不一,但多数国家的实践经验可归纳为基于“政策保障-资源支撑-实践驱动-评价赋能”框架在本国国情下进行体系构建。其中,政策保障为生成消弭数字鸿沟的行动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资源支撑注重对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以丰富物质基础;实践驱动侧重统筹协调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力量参与共治,指向优化资源使用效能;评价赋能可为政策立法与具体实践提供数据要素保障。四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关联密切、互为依托,能充分发挥多要素联动的聚合效应。

1.政策保障:顶层设计蕴含公平包容理念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将公平包容理念纳入教育数字化制度立法范畴,涵盖发展愿景、战略规划、行动框架的制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较早关注数字鸿沟的全球性组织,近年来发布了《教育中的公平与包容:通过多样性寻找力量》《教育包容性指标:分析框架》等系列文件,呼吁成员国为实现公平包容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采取行动。其通过多元化的框架厘定和政策概览呈现国家层面上的行动路线,主要包括在政策、法案和工作要点等制度立法时强调纳入公平包容理念,以弥合教育数字鸿沟。[13]

将公平包容理念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规划,正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消弭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美国在2022 年从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用性三个数字公平的关键维度出发分析了在实现数字公平时的挑战,提出制定数字公平法案等一揽子措施,以期实现推进所有人的数字公平目标。[14]为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英国陆续发布的《教育科技战略:释放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英国数字战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等指导文件,均蕴含着公平包容的价值理念,且提出了一系列指向弥合数字鸿沟的行动要领。例如,英国政府在《英国数字战略》中强调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的链接和服务,以应对日益数字化的世界。[15]在新西兰,除2018 年推行的《学生公平数字接入计划》聚焦弱势学生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外,“信任”“包容”“增长”的目标理念被明确纳入新发布的《新西兰数字化战略》。[16]这些国家就区域差异、群体差异的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优化,在其战略规划中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平包容理念的重视,并侧重向弱势群体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作出战略倾斜。

纵观国际社会,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政策立法或战略规划层面都十分注重“软硬结合”,即促进数字素养与教育新基建的“双向奔赴”。这是因为两者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消弭数字鸿沟的关键角色。具体而言,一方面,开放、共享、普惠的教育新基建为推动教育流程的整体性再造、教学生态的系统性重塑、区域差异的均衡性稳态提供了底座支撑;另一方面,数字素养关乎个体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数字化生存”,[17]发展数字素养是消弭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许多政策文本中可以看到聚焦夯实教育新基建和发展数字素养的行动规划(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组织在教育新基建与数字素养方面的行动规划

2.资源支撑:合理配置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在指向弥合数字鸿沟的众多要素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是教学模式创新与夯实数字底座双向依附的桥梁。其在数字教育中的流通传播主要依托学校、市场和公共服务三类供给体系。自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开展以来,联合国成立了开放式教育资源动态联盟,着力打造基于国际合作的教育资源供给链条模式,并在2022 年发布的《确保和提高全民公共数字化学习质量行动倡议》中再次呼吁成员国强化数字教育平台建设,[18]促进数字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使其惠及更广泛群体。

在保障基础性资源供给与服务水平的同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正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教育系统的一种普遍行动。有研究表明,公共服务与学校、市场供给体系都和弥合数字鸿沟有关。[19]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国家层面以普惠性为导向,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非营利性的全纳教育资源,打造优质数字化学习平台。例如,美国正积极推进“数字学习平台”建设,以推动地区间资源合理有序流动为理念,为创新型教学提供可靠资源保障;德国则将国家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项目之一,[20]旨在通过“联网、导览、指导、获取信息与教育资源共享、革新和参与”六大功能[21]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学习者发展的制约,力图为所有群体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此外,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推进MOOC 平台建设,致力于将优质资源惠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消解因师资短缺、教学成本过高导致的数字鸿沟。

同时,学校、市场供给体系在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精准化配置与教育效益转化中提供了多层级保障,尤其是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方面发挥了靶向作用。其中,市场供给体系可充分发挥研发优势,利用新兴技术实现资源的个性化推送。美国教育部门积极对接谷歌、微软、苹果等企业,加速教育普惠性技术研发,为整合共享资源、弥合数字鸿沟提供了有力保障。俄罗斯最大在线教育平台Uchi.ru 近年来已为3 万所学校提供了超过15 万个游戏化教学体验资源,除此之外,SkyEng、Netology 等数字平台也正在逐渐崛起,并广受本土师生欢迎。可以窥见,在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市场供给体系的技术潜能正在数字教育领域得以充分释放。而在学校层面,建立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为师生提供优质本地资源,并可由教学实践实现对其他数字资源的优化反哺,如佐治亚州立大学利用自适应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教材和9 个学科的课程资源,[22]卡塞尔大学开发了“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继续教育”项目[23],二者均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个别差异化的学习资源。

3.实践驱动: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倘若没有教育系统内外的协同发力,仅凭借教育系统内部力量很难为弥合数字鸿沟作出有力应对。[24]《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指出,“消解数字鸿沟,远非增加数字技术的包容性那么简单,因为其是一个更为复杂、需要更多方参与的过程”[25]。面对数字素养、基础设施、物质基础在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不均衡分布等因素携至的数字鸿沟,需要国际社会和跨学科领域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激活教育系统的内生驱动、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弥合数字鸿沟的基础保障。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各要素、场域和流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涉及课程方案制定、教学实施、课堂管理与评价反思诸多环节。譬如开发数字课程实现超越传统教学模式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26]需要吸纳来自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开展研究。在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管理局发布了经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研发测试的新版澳大利亚课程网站,其将改变本国教师看待课程的方式。教师可更便捷获取教学资料和明晰课程规划,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概念理解。[27]

统筹教育系统的外部支持是许多国家防范数字鸿沟扩大风险的重要途径。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体制、文化与理念有差异,但在内部均形成了以“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为代表的多方协同机制。在俄罗斯,政府鼓励高新科技企业参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多方力量缩小数字鸿沟,如教育部、通信部正积极与VK 等公司协同合作,共同研制教育数字化行动方案,[28]推进与家长和专业团体合作协同育人,打造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多主体联动的制度体系。韩国教育部也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引领韩国智能信息社会振兴院和市、道教育厅合作,协调服务运营商对学校无线网络的速度和负载能力进行测试与调整。[29]此外,很多国家政府注重参与国际对话,学习他国优秀解决方案。美国教育理事会与挪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质量提升机构合作展开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培训,[30]为促进两国教育领域建设性交流和高水平互动提供了平台。同时,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来协调各方互动合作,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先后成立全球教育联盟和数字转型合作组织等共同体,以共同应对教育数字鸿沟。

4.评价赋能:健全标准规范强化监督评估

国际社会十分注重以全纳教育为价值导向建立评价指标,并通过制定标准化、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的测评指标和建设数据库为决策赋能。许多国家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立足本土的指标研制,通过成立监管部门提升评估质量,并为确保数据伦理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第一,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优化完善评价指标。因应各国教育数字化进程不一现状,为加速评价链条的赋能实效,一些国际组织建立了数据库,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数据库均涵盖了数字教育数据指标,并在PISA、TALIS、ICILS 等兼具全球号召力项目研究和《教育概览》《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报告中使用与完善相应指标。此外,美国、德国、芬兰等教育领域发达国家制定的本土教育数字化测评指标体系也具有国际借鉴意义。

第二,成立评价监管部门,提升评估机构质量。随着数字鸿沟的浅隐化、复杂化,许多国家在通过评价赋能弥合数字鸿沟时,将制定评估机构的质量规范体系作为重要举措。一方面,建立评价监测机构能力标准,对机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其客观、公正、准确;另一方面,加强评价监测机构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及增大机构信息公开透明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系列项目,旨在为各国规范监测评估机构水准提供有益参考,如“通过多样性增强力量项目”对所有成员国教育系统促进教育多样性的举措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为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基于循证的教育评估系统。[31]

第三,深化数字安全治理,保障数据隐私安全。面部特征、生物标记等个人数据的采集是评价反馈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的保障元素。对个体的追踪式监控须符合本国的数据隐私安全法案,才可最大限度规避数据衍生的二次鸿沟与伦理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注数据:保护学习者的隐私和安全》报告中反思了数字化学习中主体数据隐私泄露可能导致的不确定风险,[32]呼吁各国进行隐私和数据保护的立法以及建立监管框架。深化数字安全治理,既要在国际层面发力,也需要体现于国家政策层面的行动中。在英国,政府依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修订了本国数据隐私保护基础性专门法案《英国通用数据保护条例》[33],且教育部每年更新发布《学校数据保护指南》《教育机构的数据保护指南》等指导手册,并提供针对性的数据隐私保护指导。此外,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对技术算法的可解释性、透明度和可靠性进行了制度立法,并予以第三方相应的资金支持用于验证算法设计。

三、本土应对:迈向优质均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面对数字中国建设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呼唤,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亟须关注并弥合数字鸿沟。纵观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举措可以发现,为弥合数字鸿沟,应从政策、资源、实践等维度着手发力持续完善协同应对机制。这对我国迈向愈加公平包容、更有质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1.规范顶层设计,创生兼具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

走向公平包容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明晰教育数字化治理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基本意涵和价值指向。只有与具体的、本土的数字教育生态充分嵌合,才能催发顶层设计从理念预设勾勒的“新图景”转向实践创新构筑的“新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也即要求,教育要在“数字化”与“公平包容”的双重时代诉求下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调和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冲突,规范现有教育政策和数字教育标准的衔接互动关系,引导教育机会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性。[34]是故,须意识到教育治理数字化是一个价值取向与技术革新双向并重的过程,需要厘清其价值、制度和能力三维逻辑。

第一,以核心价值为目标,构筑伦理自觉的教育数字化治理价值体系。这就需要秉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治理范式进行决策和管理,以确保所有个体充分享受到适切自身发展需求的优质数字教育,提升治理的准度和精度。具体而言,一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指向。廓清立德树人之于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本然价值,尊重教育规律,促进所有学生在数字世界中全面发展。二是以优质均衡作为基本遵循。指向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跨越式转变,保障每个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数字教育机会。

第二,以法制标准为尺度,健全系统完备的教育数字化治理制度体系。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核心是制度体系健全,这是对数字公平包容实现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形成多元协商的治理格局,理顺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管理体制。面对诉求多元、价值多元的治理对象,要寻求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最大公约数”,以生成纵横衔接、上下联动的更具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管理体制。二是要构建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健全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应着眼于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与数字教育关涉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等,规范数字教育的发展方向、运行模式、评估方式等。三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高效模式,盘活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管理机制。保障治理“投入-产出”关系置于科学区间,形成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以动态调适相关制度标准在推进公平包容时的效益。尤其是面向特殊群体,坚持统筹兼顾,推动特殊教育综合改革,以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35]为其弥合数字鸿沟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以关键能力为支撑,打造综合协调的教育数字化治理能力体系。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数字化治理的领导和总揽全局的核心地位,同时提升政府对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充分释放制度保障体系的执行效能。二是加强多元主体对数字治理的参与能力,促进“补偿式”参与、“市场式”参与、“行政式”参与[36]的联通互动,关照数字教育参与的弱势群体,以“善治”为目标形成多方协商互动的治理民主新格局。三是通过优化评估监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完善评估内容和程序,对治理全过程予以监测评估和即时反馈,由评价数据赋能科学决策质量提升。

2.夯实数字基座,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支撑体系

教育新基建是迈向公平包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物质基础,亦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其既有旧基建所呈现的鲜明教育属性又在范围、结构、功能、管理等方面与旧基建存在深层差异,更注重“软”“硬”资源的统整、优化和创新,呈现虚实结合、数据驱动、跨界协同和双向赋能等特点。[37]现阶段,我国教育新基建存量已初具规模,但尚处在从“有数量”向“有质量”的过渡阶段。因此,只有在价值冲突与关系博弈视角下对教育新基建的价值期望予以理性审度,权衡好“新旧”“城乡”“人技”三对关系,才能构建愈加灵活、公平包容的学习场景,敞开公平包容的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通衢。

第一,权衡好“新旧”基建的耦合关系,指向教学场景空间的范式重构。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教育基建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迭嬗。新旧基建均是教育发展长河的一部分并反映了彼时教育理念与社会经济,两者不应是简单的“除旧布新”的取代关系,而是“此消彼长”的互摄和反哺关系。质言之,要在一定的张力与界限内调整好教育基建“增量”与“存量”的结构配比,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因地制宜地使其成效趋近帕累托最优。

第二,权衡好“城乡”区域的均衡关系,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协调发展。城乡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两个关键支点。破解城乡数字教育二元结构需要明晰数字时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科学内涵,从教育基建视角来看,乡村不应再是城市所反哺的目标,而应是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的能动主体。教育新基建在统筹城乡教育数字化发展中所追求的应是对过去城乡学校间、群体间资源不均衡现象的消弭,质言之,是一种聚焦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的优质均衡发展脉络。

第三,权衡好“人技”交互的协同关系,弱化技术对主体发展异化风险。新兴技术作为教育新基建的核心驱动力,既影响着教育整体性业务流程再造和环境生态重塑,又深刻作用于教育中的每个微观个体。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将“座架”(Ge-stell)视为现代技术的本质,[38]认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牵引束缚。因此,要权衡好“人技”交互的协同关系的本质,即使技术作为教育新基建内核引擎合目的性“出场”,从技术的设计、开发、供给的各环节加强监管,使其从“遮蔽”到“澄明”。

3.提高数字素养,关照教学实践赋能的主体自觉

弥合数字鸿沟必须依赖个体具有对数字风险规避的意识能动和行为自觉。数字素养这一在数字化学习生存的关键能力关乎人主体性的启蒙、失落、复位,是弥合数字鸿沟这场“战争”的第一道亦是最后一道“防线”。事实上,无论是宏观战略统筹支持,抑或是物质基础迭代升级,若个体数字素养未能提升,那么师生驾驭庞杂技术环境、资源、工具的效益便无从谈起,技术也就无法为教学范式的革新供给支撑杠杆。为规避教学实践中技术使用的缺位、越位、错位,急需科学可信、合理可用的常态化培育机制和评价范本以提高师生数字素养。

第一,更迭教育理念,细化、深化和实化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机制。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39]其数字素养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要直接因素之一。在制度层面,要以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这一行业标准为蓝本,研制具体行动方案和指导意见,创新培育平台和打造重点项目,并积极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在实践层面,除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寒暑期教师研修等系列活动外,各地各校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高质量开展相关培训,将国家方案细化为具体“路线图”。在个人层面,教师要理性应对在技术冲击或者“权威震荡”中可能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从焦虑与迷惑走向理解与认同,继而实现从数字“无关者”到数字“执行者”,再到数字“驾驭者”的身份蜕变。

第二,依托外部保障,充分利用培育数字素养的“赋权增能”资源。数字素养作为一种与数字技术深层绑定的内隐品质,其发展离不开外部资源保障。具体而言,一是由技术增效,提升优质资源的聚合度和转化率,以满足各学段不同群体个性差异化需求。二是由平台赋能,将优质数字资源通过智慧平台无衰减地普惠每个受教育者。三是由数据驱动,对汇聚的大数据实施安全管理和科学有效分析,精准把握数字时代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契合泛在学习场景之中的教学规律,为提高数字素养提供数据保障。

第三,推动课堂改革,探寻学科育人视角下提高数字素养的行动路向。提高数字素养必须依靠真实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索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范式,将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蕴含在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中,显现于教学模式创新形态上。这就需要秉持人本取向理念,提升大数据中心支持课堂教学的惠及率和师生教学数字终端使用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引导使原本置于技术“安逸区”的学生持续踏涉“风险区”,[40]以规避将技术窄化为“他者存在”的可能。

第四,规范评价实施,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层级的立体化模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介入素养测评能有效化解传统手段方式施测不便、衔接不佳等难点问题。可从覆盖整个转型周期层面加以考量,经由全过程追踪式数据采集,汇聚全场域的评价数据,实施多模态数据分析诊断,以实现全息式测评,构建即时反馈与隐私保障的立体化评估模态,持续提供个性化数字素养发展支持服务。除创新评价内容指标与过程实施外,对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将提升数字化学习动机,如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一全新认证生态创建透明可信、防篡改可追溯和系统高可靠的数字凭证,[41]可加快健全终身学习的教育认证体系和不同学习成果类型、不同学习场景下的融通认定机制。

猜你喜欢
鸿沟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鸿沟为界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让学生都跨过说话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