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王闻萱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生态兴,则文明兴。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3页。。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百年建设史。中共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迈入了新的推进时期。因此,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推进路径展开研究,对新征程中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亦伴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出发,立足我国的国情、民情与文化,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治理史、发展史和建设史,形成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演进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压力,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并不在生态文明领域,但依然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催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萌芽。相关工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探索起到了一定奠基作用,并为之后我们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党早在1922年便提出要“改良工人卫生,禁止十六岁以下的青年作有妨害健康的工作”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5页。的经济工作主张。除此之外,我们党还十分重视农田土地的休养生息对革命根据地农林水利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困境与自然灾害,毛泽东作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注意”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的重要论断,将水利问题列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提出了要通过修塘坝等方式来维护当地蓄水功能的战略举措。面对当时根据地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我们党充分调动根据地群众植树造林、保护山林的积极性,将保护林业制度化,有效改进了根据地的自然条件,促进了根据地政权的不断发展与日益强大。1939年,《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颁布,提出要“厉行有效的开源节流办法,在各机关、学校、部队中,提倡生产运动与节约运动”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0页。的举措。并在之后的卫生运动期间鼓励大家利用一切形式和方法对人民开展卫生教育活动来提高人的素质,毛泽东对此指出:“专制主义者利于人民愚昧,我们则利于人民聪明,我们要使一切人民都能逐渐地离开愚昧状态与不卫生的状态”④《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1页。,并通过“调节粮食”“赈济灾荒”等方式来改良人民生活,领导全体人民克服了各种困难,使“灭蝗、治水、救灾的伟大群众运动,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效果”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41页。,有效缓解了解放区的环境压力,为日后取得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是在我国当时长期处于战乱与灾荒这一历史背景下而作出的美好设想,在面对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党立足唯物史观,基于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现实需要,实现了解决自然环境问题同打破发展阻碍、消除社会压迫与政治压迫的有机统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保护了革命的火种。这些具有朴素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实践探索,极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因此成为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早期实践探索和政策、理论探索,与现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互动理念遥相呼应,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前瞻性。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由于多年来的战争、战乱,伴随着水旱虫灾、资源浪费等现象,以及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各种暴行所留下的一个个“烂摊子”,对我国的山水林田及人居环境所造成的生态灾难不可估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罕见①黄承梁:《传承与复兴:论中国梦与生态文明建设》,《东岳论丛》2014年第9期。。面对此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的现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将改善生态环境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当中,在全面执政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结合萌芽探索期所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对生态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重视问题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党对林业问题展开了深度的思考,并因此开启了长达12年的绿化运动。1955年,毛泽东对荒山荒地改造作出指示,要求“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9页。。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口号,拉开了我国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序幕。1958年,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进一步指出绿化问题并规划森林覆盖面积。毛泽东对此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都绿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论林业》(新编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4页。。在这之后,党中央分别出台了《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和第一部森林资源保护法规《森林保护条例》等,通过完整的总则、护林组织、森林管理等内容以法规的形式更有力地对森林进行保护④尹艳秀、庞昌伟:《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促进了林业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党还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坚持综合治理。面对当时我国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等次生灾害发生的现象,提出了从1956年起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显著地收到水土保持的功效,基本上消灭水土冲刷的灾害”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54页。,取得了显著的水土治理效果,极大的保护了土壤,为未来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之中,我们党发现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1960年,毛泽东强调要合理利用“三废”,并指出:“各部门都要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废物,如废水、废液、废气。实际都不费,好像打麻将,上家不要,下家就要”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73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多次表明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为《人类环境宣言》发出了中国声音,标志着中国正式参与世界生态环境治理的历史起点。1973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确认了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⑦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并出台了第一部综合性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不仅标志着新中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正式起航⑧秦书生、王新钰:《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历程》,《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年第2期。,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也赋予了统筹兼顾思想方法的生态意义。虽然当时这一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是我党的中心任务,但是我们党依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事业,开始逐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发展工农业过程中即使出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注重修复。虽然在这一段时期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与经验不足,致使环境协调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遭遇了一定挫折,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经形成,为日后生态文明建设积攒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之前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成熟拓展的深化发展期。这一时期,我们党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序幕,我国经济社会也因此迎来了迅速发展期,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问题开始引起我们党的重视。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要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以及制定单独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等①黄承梁、杨开忠、高世楫:《党的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历程及其人民观》,《管理世界》2022年第5期。,强调以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日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将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始在国家层面开启环境保护工作,以“三同步”与“三统一”为重大战略②黄承梁:《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品格》,《哲学研究》2022年第4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生态底色。并且,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林业工作,认为绿化可以防治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页。。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3页。。1996年,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强调:“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532页。。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⑥陆波、方世南:《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学习论坛》2021年第5期。。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印发,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生态制度也开始逐渐体系化。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内涵及目标进行了重大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⑦王太明、王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003年,胡锦涛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⑧《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7页。。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注重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大会报告,标志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式出场。此后,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党就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方略,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建设的同频共振,建设“两型社会”,主张通过科学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一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成就,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累了充足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民群众也有着新的期待与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中,继承和发展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9页。。因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新阶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元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深谙我国国情,遵循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规划了其建设路线,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力度和深度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底色,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生态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生态制度方面,实现了由“少”至“多”、由“松”至“严”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十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源头出发,凭借真抓和严管,建立起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有效落实了生态红线制度。其中,201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②田鹤、郭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百年历程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2018年,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极大强化了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法治体系,使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二是在环境治理整体谋划方面,党中央坚持山水林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克服之前生态治理中“九龙治水”的缺陷,整合原有多个部门,组建生态环境部,有效明确了生态治理职责,避免了治理责任不明,多头治理、相关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1页。。三是在国际合作方面,党中央立足我国实际、放眼世界,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开展多边交流与合作,呼吁世界各国采取积极行动,取得了极大的反响。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通过协商谈判,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奠定了“合作共赢”的会议主基调,明确了气候谈判的唯一出路是合作共赢。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顺利召开,大会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确定了共同推动其行动计划的实施。2020年,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担当。此外,我国全面履行所签署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条约,积极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提出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倡议,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始终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原则,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实现了我国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新时代十年以来,生态法治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台阶,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愈发稳固,路径愈加清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所取得的重大生态成就,也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新阶段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了力量源泉,点亮了指路明灯。因此,系统深入总结经验,有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生态力量,更有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路径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实践方略,更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具体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决策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迫切需要一个坚强的“主心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及时结合当下发展实际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实践方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解决各种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难题,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明确了新时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安排,取得了一项项伟大成就,兑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利民、靠民、惠民的庄严承诺,开启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是具有无比坚强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确保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指路明灯。所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注重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执政理念与时俱进,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执政实践能力,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执政智慧,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持续开创绿色发展新的篇章,坚持将自身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形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确保生态文明执政使命的全面实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①包存宽:《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探源与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0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彻底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旧道路,消除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对抗性,以“为人民”超越“为资本”,理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道路,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更高阶段,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至上”。我国的国家性质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向人民主体性地位,也彰显了我们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早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所确定的环保“32字方针”中,“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就很好回答了“依靠谁”和“为了谁”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9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其根本立场,坚持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维护好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追求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生态文明建设鲜明的人民性。因此,在新征程上,我们仍然要坚持将人的现代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生态安全、绿色消费在内的新需要,这既是我们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与目标,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追求与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②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1页。。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化人民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惠民、利民、为民的理念,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所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辩证统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营造利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
回望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道路,科学运用系统观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一项宝贵经验。一方面,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性思维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保护环境摆在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将环境美丽、人民健康、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化、精细化、严格化。在生态治理层面,我们党坚持以法治思维推动生态治理实现由“粗”到“细”、由“松”到“严”的转变。除此之外,我们党深刻认识到系统性是大自然最主要特征之一,从而坚持以系统性思维正确认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全面性思维为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打破了认知困局,形成了具有鲜明科学性的现代化方法论。另一方面,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系统性思维擘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画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和边区艰苦的生活环境,及时总结发展经验,注重通过以水利建设改善粮食生产,以林业建设保护和改善边区环境,以卫生健康教育建设引导人民群众解放思想,普及生态观念,找寻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为中华民族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突出建设重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注重通过法治手段提供相应绿色发展保障,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经济发展中关注环境指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重点推进与全面建设相统一,适时建立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有效减少了生态破坏现象,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进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坚持全面性的发展理念与建设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文化滋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为理论镜鉴,将它们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飞跃,主张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通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多措并举等方式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道路,有效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系统性的思维与方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特点,也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必然。
中国共产党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专注于本国的发展,更拥有全球视野与天下胸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我们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之治”同“世界之问”紧密相连。从1972年我国参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起,就一直在世界舞台中积极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中国贡献。至1991年我国发起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向世界表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担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取向,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94页。。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经验与样板方案,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面对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态环境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呼吁各国打破传统思维和单边主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人类社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坚持生态问题合作共治原则,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一个清洁、和谐、美丽的人类世界。为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开辟了创新途径,为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画卷打上靓丽的生态底色。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立足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境况与潜在风险,科学找准推进路径,把握和运用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积攒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通过多种举措协同并进,巩固好前期探索成果,走好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是关键。因此,只有不断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己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成效,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领导干部要树立绿色发展的政绩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1页。。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树立绿色的政绩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工作,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和制定符合各地区发展实际的绿色发展考核指标。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路线,坚持将生态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杜绝简单的将地区经济发展作为评判工作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在工作考评中坚持凸显“绿色”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形成“绿色”政绩考核标准,加强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建设,确保“绿色”始终成为各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其次,各级领导部门要倡导绿色的生产观。坚持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用“生态化”规约“市场化”,积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产业结构绿色调整、交通运输方式绿色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除此之外,各地区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各地区产业的特点,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坚决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要引导各企业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绿色产品,充分将本地区特点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推进本地区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最后,社会各界要大力营造绿色的消费观。全面推进绿色的消费观有利于促成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要树立责任意识,注重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加大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帮助人们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引导人们努力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杜绝奢华与浪费,用绿色的消费方式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此外,社会各界还要大力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志愿活动,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生态观念、低碳理念真正在全社会扎根,使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与生态文明一样,法治文明在其基本内涵、历史发展及推进路径方面存在一定的耦合,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②徐忠麟:《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融合:前提、基础和范式》,《法学评论》2013年第6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0页。。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因此,我们也应该在生态法治的维护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最严格的生态法治建设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首先,要不断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此,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工作,抓紧制定生态安全法,要像撰写民法典那样撰写生态文明法典。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理念融入生态立法全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清理不适宜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条款与规章制度,全面推进生态立法工作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要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相关法律的重要地位。为满足人民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向往提供有效的生态法治保护,完善对生产生活行为的全方位监管与约束,并且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与各地区发展实际相适应,使法律法规更好地实施落地,真正让法律成为各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其次,要不断提高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是发现和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第一道屏障①戴亚超、夏从亚:《论新时代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态法治保障》,《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必须要通过加强生态执法队伍建设和完善其监督机制来进行保障。一方面,要科学做好生态执法队伍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加强生态执法队伍建设。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执法队伍生态法治素养培训与生态执法能力的训练,拓宽生态执法队伍的选才面,整合与组建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生态执法队伍,为全面推进生态执法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完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为生态执法提供双重保险。继续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定期对生态执法队伍进行巡视与监督,在此基础上,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执法队伍监督的渠道,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执法工作的参与感,激发其亲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本地区生态法治建设的监督权、知情权及表达权。最后,要不断健全生态司法机制。生态司法是使生态法治建设走向人们现实生活的关键一步,是维护生态法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对此,必须要注重健全生态司法机制,实现司法理念的生态化,加大力度实现生态司法专门化建设,推动相应的公益诉讼制度落地生根,搭建相关生态司法机关的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生态司法相关工作的效率。此外,还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生态司法审判队伍,增强其投身生态法治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法律道德规范融入生态司法队伍培养全过程,坚持生态法治与生态德治相结合,促进生态司法的公正,以满足新阶段绿色发展的生态司法需要,更好地规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构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09页。。当生态文明建设缺少繁荣的生态文化作为支撑,就会失去其理论基础,缺乏发展动力,更会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法实现。所以,建构生态文化可以有效厚植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构筑其“硬基础”。具体而言,要着重从管理、资金、人才三个维度发力。首先,要加强生态文化事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健全与之相应的管理实行机构,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与分工,尤其要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背景、新挑战、新机遇,从现实出发,加快推进新阶段的生态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此外,要进一步健全生态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将彰显生态文化建设的力度、广度、温度与深度等成果设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增强领导干部对生态文化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充足活力。其次,要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生态文化建设重要的力量源泉,是生态文化建设能否实现繁荣、坚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强有力保证。生态文化事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离不开资金这一物质基础,各级生态文化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合理规划本部门的资金投入计划,切实增强对生态文化专业人员的培训、生态文化作品的创作、生态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等事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全面性资金扶持。要加大对群众自发组建的生态文化团体的培植力度,通过资金支持引导各生态文化团体开展富有各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展示活动,加大各生态文化团体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广优秀宣传经验,增强人民群众生态观念入脑入心实效,实现新阶段生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最后,要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加快建立健全新阶段生态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当前生态文化研究领域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人员匮乏的现象,要注重政策倾斜,加强生态文化学科建设,强化相应师资力量,不断完善生态文化研究领域人才智库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化产品创作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导相关人才从新阶段的发展主题出发,精心组织策划,突出当前生态文化产品的时代最强音,深入生态文化建设基层领域,吸收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着力打造富有不同地区特色的影视、图书、表演等生态文化公共产品,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文化自信”提供人才支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在新征程上绿色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们迫切需要绿色技术和绿色科技创新人才来为新阶段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从而不断涵养生态文明建设实力。一方面,要重点推进绿色科技的研究。面对我国资源的天然缺陷和现实约束,以绿色科技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技支撑,走绿色创新型发展道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之举。其一,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绿色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将绿色投资作为财政重点。综合来看,许多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退化和破坏的深层原因。因此,必须要科学运用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建构和发展永续性科技、绿色科技,及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充分使用绿色新型技术为生产发展、资源利用赋能,修复人与自然的割裂关系,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才能在恢复绿水青山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其二,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绿色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在绿色科技研发领域,我们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习和借鉴国外绿色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成功经验,在结合本国绿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加以重点引进、积极推广,以此带动国内绿色科技的进步,实现绿色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6页。。新征程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积累。因此,要加大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探索绿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引导高校建设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关的专业。除此之外,要积极协助各高校搭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建立健全绿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体系,拓展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并加大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教育学等绿色学科建设,以营造良好的绿色相关专业文化,从而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绿色科技人才,增强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力。此外,要深化绿色科技人才发展与使用机制。打通绿色科技人员上升渠道,在晋升、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要积极引导绿色科技人才增强去基层历练的意向,培养更多扎根基层及艰苦地区的青年科技人才、大国工匠,促进绿色科技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保证我国各地区、各领域的绿色发展拥有永续发展的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善治实践和生态智慧,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里,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批判吸收国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境界。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需求,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领航掌舵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置于“国之大者”的新高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将之贯穿于各项事业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要求,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挑战,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我们的显著制度优势,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