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模式研究

2024-01-17 22:59梁素梅马琳陈常科袁李璟一蒯峰阳郭晨露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2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梁素梅 马琳 陈常科 袁李璟一 蒯峰阳 郭晨露

摘 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浙江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创新举措。本文聚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运营,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特点和内在机理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高质量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19

0 引 言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稳进提质”。2023年1月31日,浙江省委书记在省科技厅调研时指出,“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产业创新‘新优势”。

浙江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创新联合体理念的先行地,率先明确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00 年以来,浙江省建立了服务市场主体、以政府购买劳务的方式模拟企业化运作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004 年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开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试点。2017 年浙江正式开启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工作,它是面向特定块状经济,围绕新兴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在整合提升传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及专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集聚科技、人才、金融、数据等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四链深度融合”的新型创新载体,是层次高、功能全、业态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1]。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建设省市县三级综合体304家,其中省级138家、覆盖11个地市和80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和现代产业集群“两个全覆盖”,成为浙江省推动产业、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1 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的特色做法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传统块状经济和现代产业集群的主体,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有限,迫切需要平台化的公共服务支撑,弥补自身创新资源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匮乏的劣势,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服务定位主要体现在深度融合并提升块状经济的创新能力。通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运营,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精准、更经济的专业化服务,从而降低区域性总体创新成本,切实增强企业纵向流动性。

(1)攻关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各综合体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深度对接,梳理综合体服务的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和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清单,组织龙头企业单独或联合高校院所参与尖峰、尖兵、领雁、领航科研计划,积极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综合体运营单位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调研、行业咨询等方式,梳理出金属锯切机床优化等4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清单,组织相关企业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工大、杭电等开展联合攻关,在研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获得财政补助经费1310万元,有效支撑锯床产业发展。

(2)补链强链延链,加速形成产业生态。一是补链延链,构建全产业链格局。加大产业链缺失环节引资引智力度,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特色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二是强链造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通过产学研协同、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等,打破传统资源禀赋,导入外部高端创新资源,孵化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现“从0到1”。三是串珠成链,打造新型产业生态。通过数字化赋能、全流程服务等手段,推动分散的产业资源沿链整合、串珠成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创新协同、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

(3)推动创业孵化,壮大民营经济。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发动机和推进器,多举措推进创业孵化,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才能不断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综合体的产学研协同,打破区域科研和人才资源禁锢,导入外部高端创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孵化更多小微创新主体,助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仅2022年全省就新设民营企业46万户,占新设企业数的93.5%,私营企业达到300多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5%,民营经济创造的税收占全省税收71.7%。

(4)数字化创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把数字化服务能力作为综合体开展服务的重点方向,加強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资源优化、统一标准、数据运营等,有效提升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余杭服装综合体打造产业云平台,将众多中小微企业黏合成为“虚拟集团”,已聚合247名全国知名设计师、37家产业服务商、375家面辅料商、186家工厂、41家品牌商和293家终端门店,引导线下新增销售额及产值15亿元,带动当地10万人就业。

(5)组织科研活动,促进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发挥科研项目应用成效的最直接反映,综合体积极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用对接活动,推动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截止2022年底,全省技术市场交易额就达3084.81亿元,增长49.17%。其中,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77.82亿元,占总成交额89.45%,同比增长24.99%。2022年,杭州市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居全省第一。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孵化、招引企业24家,培育出16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其中,完成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企业7家,科技成果转化金额6000余万元。

2 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运营模式不健全

目前,浙江省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管理仍以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同时,部分综合体闲置现象严重,缺乏对产业短板和痛点的针对性分析,缺少对自身产业系统性的梳理,没有明确的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此外,有部分综合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不明确,未建立务实有效的标准化运营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发挥整体效应,制约了其支撑区域创新的公共服务能力。

2.2 创新技术资源基础薄弱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传统块状经济和现代产业集群的主体,是民营经济的特色活力所在,在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但是,中小微企业最大的短板是创新资源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普遍面临技术水平偏低、品牌实力较弱、行业话语权不高等问题[2-3]。部分综合体缺乏全局性的整体性规划,科研力量未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合力,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多以松散的项目合作为主,深度的产业链梳理、创新链突破不够,从而导致整体创新资源基础薄弱。

2.3 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

供需信息与服务内容的不对称性是阻碍综合体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从走访调研中发现,个别区域产业相似度高、“低小散”遍地建设、创新平台重复集聚建设等现象严重,在向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存在服务内容雷同、覆盖面较小,对所属企业的需求、难点不清楚,切入点和着力点不准确,缺乏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准确性、定制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对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2.4 国际合作渠道不畅通

国际合作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路径之一。浙政办发〔2017〕10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应具备国际合作功能。经对全省138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调研发现,大多综合体存在国际合作业务较少,懂国际经贸人才不多,国际合作渠道不畅等问题。

3 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的建议

3.1 探索多元运营模式,推动综合体高质量发展

一是探索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协作引领、产品辐射、技术溢出等核心作用,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带动产业链整体跃升。二是探索公共平台提升模式,以原有公共平台为基础,结合产业规律和特点,拓展延伸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技术交易、试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模块,推动原平台功能扩充、服务深化。三是探索多主体协同运营模式,以科学机制推动多个创新主体有机互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以联盟方式合力推进综合体建设,要注意避免松散化,防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4]。

3.2 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强化创新服务和建设指导

邀请高水平技术专家、产业专家、管理专家组建综合体专家服务组。一方面,加强对综合体的指导,帮助其因地制宜、因业施策,进一步明确运营方向和路径,不断提升综合体运营实效度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度。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紧盯核心技术进口替代,强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建立特派员与综合体的结对机制,支持其在综合体驻点开展服务。

3.3 提升技术资源市场,增强协作平台作用

一是构建省市县一体的跨行政区域的综合体服务网络协作平台。推动科技企业信息库、科技人才信息库、科技成果信息库、科技工作资源库、科技服务资源库、科技基础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数据、系统、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放共享管理系统,促进各级综合体的科技平台、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发挥综合体对周边产业辐射作用。三是完善技术市场体系构架。建立市场化合作机制,重构省市县贯通的工作网络,实现资源垂直整合,持续推进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完善“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模式。

3.4 组织跨界科研联盟,加大产学研技术攻关

一是建立跨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人工智能、类脑芯片、物联网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跨区域、跨领域、多模式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产业导向的前沿性基础研究。二是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各类创新研发机构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并支持省内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依托综合体下沉创新资源,加强优质创新资源对县域综合体运行的订单式、对接式精准服务,深化科技帮扶,助力关键技术突破,充分发挥跨界科研联盟的辐射力。

3.5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一是着力解决企业需求难点问题。及时跟踪、深入摸清企业创新需求,建立企业需求数据库,加大多样化个性化服務供给,支持中小微企业提升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的能力。二是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堵点问题。各类综合体要瞄准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需求,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充实计量测试、人员培训、认证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一体化服务支撑体系,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三是着力强化综合体相关主体密切联动。政府要改革和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高校院所要主动参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各类主体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3.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标准规制衔接

一是支持各综合体在海外自建、收购、合作设立跨国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全球创新资源链接,带动人才、技术、资本各类要素双向流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二是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同举办国际化、品牌性的展览展示与论坛活动,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服务、联合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三是支持企业与标准化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企业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提升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广度与深度。

4 结 语

标准是激发科技市场发展活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抓手,产业创新综合体的高质量运营离不开标准化的手段。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标准化运营至关重要。本课题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现状和内在机理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对策建议,期待探索一条强化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王留军,段姗.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困境与对策研究[J].情报工程,2020(5):109-116.

[2]蔺涛.高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3]谢子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三江论坛,2021(1):3-7.

[4]车俊.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J].政策瞭望,2019(5):4-8.

作者简介

梁素梅,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社会管理、标准化。

马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陈常科,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信息技术。

袁李璟一,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蒯峰阳,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字标准化。

郭晨露,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责任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