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思政本土化案例库的构建与实践

2024-01-17 03:37:48罗琼韩学阵张荣珍尚海龙吴学成杨廷锋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案例库黔东南

罗琼,韩学阵,张荣珍,尚海龙,吴学成,杨廷锋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从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到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到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2017 年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都大力并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后,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人才培养之“三问”是所有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并强调“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目标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

“课程思政”一词首现于2014 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探索的创新。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相应制度和工作体系也逐渐建立,其示范辐射效应引起全国许多高校争相学习借鉴。如何挖掘专业课程尤其是理工科课程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显得非常重要且有意义,探讨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改革尤为迫切[2,3]。

目前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讨较多,许多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从理论层面研究课程思政的内涵、实现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等[4,5],如高德毅[4]从战略高度论证了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从实践层面对课程思政进行具体的探索,有基于专业视角和具体课程的思政探索[5,6,7,8,9,10,11,12],如郭三保等[6]挖掘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包含爱国情怀、中医药文化等元素的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但基于地理科学理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不太多,其原因可能与地理科学属于理工科,其思政元素挖掘和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关,以至于在地理科学专业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课程(简称GIS 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建设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结合地方特点的本土化GIS 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的研究更少有人涉及。本文以贵州地方院校为出发点并面向黔东南州,充分挖掘GIS课程所蕴藏的本土化思政元素,并利用GIS技术,实现对其思政资源进行地图可视化与分析全过程,最终形成GIS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力争在讲好黔东南故事的同时,实现GIS 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从而有效发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功能;同时,案例资源库的建成可为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有效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1 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建设

GIS 课程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科类课程,要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首先须着力抓好基础建设工作,即体现“因事而行”的思政课程内容建设。深入分析GIS 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该课程蕴含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精选提炼并开发符合黔东南实际的4 个专题课程思政案例库,该案例库实施过程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在黔东南“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大数据”重大战略背景下,案例库选取围绕黔东南经济发展问题,选取自然要素专题、文化专题、旅游专题、交通与人口专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1.1 案例库区域概况

黔东南州,全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省东南部,以“原生态”闻名于世,位于东经107°17′20″-109°35′24″,跨经度2°18′4″,北纬25°19′20″-27°31′40″,跨纬度2°12′20″,东西直线距离220 公里,南北直线距离240 公里,总面积30 337 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最高点位于海拔2 178米的雷公山主峰黄羊山,最低点位于海拔137 米的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其东与湖南相邻,南与广西交界,西面与黔南州接壤,北与遵义、铜仁相接。全州辖1 市15 县,包括有17 个街道、129 个镇、60 个乡。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4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有余,其中苗族人口占比超过40%,侗族人口占比超过30%[13]。

1.2 自然资源GIS案例库建设

黔东南州境内各类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从树立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出发,建立山水资源GIS库、矿产资源GIS库、生物资源GIS库。

1.2.1 山水资源GIS库

黔东南州境内山峦延绵,是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区域,自北向南主要由武陵山系、苗岭山系、九万大山山系三大山系组成。武陵山系从湖南湘西延伸入黔,是乌江流域与沅江流域的天然分水岭,其中部主峰是佛顶山。苗岭山系横贯于黔东南地区的中部、苗岭北部,由海拔1 100~1 300 米的山峰如团坡山、黄飘山等形成,成为舞阳河与清水江的分水岭;苗岭南部,由海拔1 100~2 000 米的山峰如龙泉山、冷竹山等形成清水江与都柳江的分水岭;苗岭南部山体整体大、切割深,海拔也比北部高,最高峰是雷公山。九万大山山系位于黔东南地区的南部,山系的南部由一系列海拔1 500 米以上的山峰构成了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然边界,山间发育了东西流向及南北流向的大小河流,这一区域的河流称为都柳江,最终汇入珠江水系。

境内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三大河流,大大小小的河流2 900 多条,水能蕴藏量332 万千瓦,可开发量244 万千瓦[14]。舞阳河干流水能资源较丰富,已基本实现梯级开发,先后建成红旗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两岔河等中小型水电站;舞阳河中游河段风景秀丽,现已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水江干流有国家西电东送“十五”重点工程的三板溪水电站及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白市水电站。都柳江干流已建成红岩水电站、永福水电站等梯级水电站,目前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工程项目也仍在建设中。

对于该专题资源库,学生可以使用基础数据,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利用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提取地形因子及地貌特征,制作黔东南区域地势地貌图,并进行河网提取分级等水文分析。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黔东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等区域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进而触发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利用好自然资源的愿望,为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相关自然资源制图及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进行较深入的学习和体验。如针对水资源,可根据其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特点、差异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其潜力进行评价,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或者对水资源压力进行分析,研究其与耕地利用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1.2.2 矿产资源GIS库

黔东南州境内,矿产资源具有储量较丰富、分布广、种类全的普遍性特点,同时也具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多而能源矿产少、大型矿床少而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产多而矿产分布相对集中等区域性特征的明显特点。目前已发现矿种61种(含亚矿种),其中探明了储量的有46 种,评价矿床(矿点)259 处[13],其中优势矿种如金、铝、铅、锌、锑、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岩、饰面用板岩等的找矿潜力大。同类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州级地区排名第一位是重晶石,第三位的是锑矿、玻璃用石英砂岩。

在建立的矿产专题资源GIS 库中,学生可以利用山水资源GIS 库制作的DEM 数据,制作黔东南区域矿产资源分布图。首先,通过分布图,能够了解黔东南的矿产大致分布情况;其次,在完成矿产资源制图及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再进行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如可结合交通、人口等数据,对其开发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2.3 生物资源GIS库

在生物资源方面,黔东南境内甚为丰富。有“杉乡”“林海”之称的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主要用材林基地,更是全国有名的天然氧吧区域之一。全境森林面积达200.6 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69亿立方米[13]。境内有各类植物3 259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 000 余种、药用野生植物400 余种[13]。野生植物如篦子三尖杉、厚朴树、香樟、秃杉、银杏、鹅掌楸等37种是重点保护树种;药用野生植物有太子参、松茯苓、杜仲、天麻、三七、桔梗、五倍子等名贵药材。境内哺乳动物有56种,鸟类有162种,两栖类有40种,爬行类有36种,鱼类有62 种[13]。其中有濒危野生动物眼镜王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如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红腹锦鸡及短尾猴等。

由此建立的生物专题资源GIS 库,学生可以利用山水资源GIS 库制作的DEM 数据,制作黔东南生物资源分布图。首先,通过分布图,能够了解黔东南的生物资源的分布现状;其次,在完成生物资源制图及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如黔东南是森林大州,结合GIS 和遥感(REMOTE SENSING,RS)对森林蓄积量开展估测研究,或者在珍稀动植物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地形分析和人口数据分析,为生物栖息地保护评价提供数据支持,都是很好的探究学习案例。

1.3 文化资源GIS案例库建设

被誉为“世界苗侗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的黔东南州,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原生的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本专题立足本土文化,建立体育文化GIS 库、民族服饰GIS 库、表演及节日活动GIS库、建筑文化GIS库。

1.3.1 体育文化GIS库

作为全国苗侗文化核心地的黔东南,有415个中国传统村落、126 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 000多个民族村落星罗棋布[13],其体育竞技活动内容多样、形式特别,包括斗牛、独竹漂、珍珠球、陀螺、押加、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射弩、蹴球等。其中具有浓浓的农趣农味、突显农民参与主体的台江县台盘村村篮球赛“村BA”赛事在2023 年火爆出圈,成了文化振兴最美画卷之一,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

利用该专题资源库,学生通过已有数据生成传统村落分布图及体育项目分布图,结合前期制作的DEM,通过案例学习,一方面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村落分布及体育项目分布情况,还可以从自然及人文视角对分布格局进行解释,并深入思考。如就趣味无穷的“村BA”、火爆出圈的“村超”、让人流连忘返的“中国乡村旅游1 号公路”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积极思考如何促进体育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1.3.2 民族服饰GIS库

走进黔东南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苗侗服饰和工艺品可谓是琳琅满目,极具特色。苗侗服饰多达几百种,工艺品如银饰、刺绣、竹编等获得人们的喜爱。利用该专题资源库,学生制作服饰分布图或工艺品分布图,结合前期制作的DEM,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服饰或工艺品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从地理学角度、旅游学角度或者多学科角度分析服饰的区域性差异,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差异的初步原因。如民族工艺品的分布中,凯里市以银饰、刺绣、蜡染、石雕等八种为主,丹寨以蜡染系列、鸟笼、古法造纸等四种为主,学生可以分析其差异性及形成原因,探究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策略。

1.3.3 表演及节日活动GIS库

素有“歌舞之州”“百节之乡”美誉的黔东南,长期以来就有“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说法。其中苗歌、侗歌等早已名扬海外,锦鸡舞、反排木鼓舞、芦笙舞也早已登上央视大舞台;节日非常多,大小节日有396个,号称“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代表性的节日有芦笙节、姊妹节、苗年、吃新节等。

利用该专题资源库,学生通过制作民族歌舞分布图或者节日分布图,结合前期制作的DEM,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歌舞和节日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从自然及人文视角分析歌舞与节日的形成原因。

学生通过民族服饰、表演、节日等了解黔东南人民的精神文化,亲身感受文化美,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1.3.4 民族建筑文化GIS库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最直观载体及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建筑,黔东南州代表性建筑有吊脚楼、鼓楼、花桥(风雨桥),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青龙洞、旧州古镇古建筑群、地坪风雨桥等7个。

山水秀丽的黔东南是我国干栏式建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黔东南的干栏式建筑也叫“吊脚楼”,苗族、侗族的吊脚楼各有特点,苗族吊脚楼有著名的“美人靠”,一般有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禽与牲畜等,第二层用作客厅、卧室等,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物资。被称为“遮荫树”的侗寨鼓楼既是侗族村民聚众议事的社会活动中心,又是政治、文化活动场所。花桥(风雨桥),因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被誉为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特色民族建筑依山势而建,构成了建筑与山水和谐一体的美丽画面。

通过对建筑文化GIS 库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特色建筑的分布,结合DEM 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与当地地形、水体等环境要素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真正的人地协调,学生可以由此思考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人地关系。同时,通过观看苗侗人民在鼓楼、花桥上招待客人、载歌载舞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展现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更能感受到这些建筑蕴含的独特民族文化密码。

1.4 旅游景点案例库建设

搜集黔东南州3A 级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数据,利用前期收集的基本底图数据,利用ARCGIS等软件,设计并制作著名景区旅游专题地图,如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丹寨万达小镇等,或者红色文化旅游专题地图。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过程,对他们树立文化自信,讲好民族故事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与此同时,可通过分析旅游专题地图,描述当地的旅游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当地的发展政策,提出适合当地旅游发展决策,为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在初步完成旅游制图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利用数据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结合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分布图,加上相关的统计数据,利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在ARCGIS 平台下对其旅游产业进行布局,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和对策;也可以专门针对乡村旅游景点类型进行研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深入分析;也可以结合其他数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的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分析评价。

1.5 交通与人口GIS案例库建设

1.5.1 交通GIS案例库

黔东南州近年来交通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在航空方面,境内有机场2 个,航线10 多条,往东可达长沙、温州、杭州、济南、上海等城市,往西可达贵阳、昆明、重庆等城市;在铁路方面,有普通客运火车站点8个,高铁站点4个,就凯里南站来说,每天有近百趟高铁停靠,无论探亲访友还是商务旅游都非常方便;在公路方面,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多年。还有很多基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也有部分项目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得以建成。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搜集黔东南州交通时空变化情况,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黔东南州的交通建设情况,利用搜集的基本图件和发展数据,利用ARCGIS 等软件,制作交通专题地图。学生通过搜集数据、设计和制作交通专题地图这些体验,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力度,全面深入了解黔东南州脱贫速度与力度,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在初步完成交通制图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探索交通数据的应用场景,如,通过对黔东南州交通的可视化分析,可进行区域景点的可达性方面的研究,利用ARCGIS 平台分析黔东南州县域景点可达性空间分异格局,提出实施全域旅游在交通发展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建议,可以单独研究县域交通可达性,为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献计献策。通过这些实际的扩展研究,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1.5.2 人口GIS案例库

搜集黔东南州人口的变化数据,了解当地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等特征,利用前期收集的基本地图数据和相关信息,利用ARCGIS 等软件,设计并制作人口专题地图。通过地图,分析区域结构特征和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归纳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与此同时,结合当前国家实施的人口政策,充分理解和认识目前人口政策的意义所在,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完成人口相关制图的基础上,至少可以对学生开展3个方面的思维拓展训练。一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黔东南州人口的时空演变规律;二是概括黔东南州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人口空间结构分区,分析总结分布模式;三是对其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2 案例库专题地图设计书

为了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本土自然资源,一方面通过国家基础信息平台和百度地图开放平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 软件处理获得黔东南州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村镇分布图等基础地图数据,另一方面搜集黔东南州的土地资源、水文资源、气象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数据,创建黔东南州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

案例库专题地图设计书包括设计数学法则、设计地图内容与表示方法、设计色彩、符号与注记、图面配置与输出地图等。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案例库专题地图设计流程

2.1 设计数学法则

选择哪一种投影对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决定性作用,制图区域的形状有限制作用。当制图区域不太大时,无论是方位投影,还是圆柱投影,制图区域四周都不会引起太大变形。因此,对于黔东南这一区域,投影的选择相对比较自由。

2.2 设计地图内容与表示方法

尽管都是黔东南的制图区域,但因地图所展现的主题和内容不同,投影选择也不尽相同。在进行案例库专题地图设计时,交通案例库因要求方向正确,所以应选择等角投影;自然资源案例库、人口案例库、旅游案例库则需要保持面积关系的正确比对关系,所以应选择等积投影。

2.3 设计色彩

关于县级行政单元的颜色设计,根据传统的习惯用色及国家规定的各种地物颜色标准进行着色,主要使用红黄紫绿来填充和习惯色彩填充,如蓝色表示水体,棕色表示地貌;单色色阶的渐变是通过同一色相或彩度变化来实现的。而在人口专题案例库里采用单色色阶来表示。

2.4 符号与注记

省界、地市界、行政中心和水系等地图要素符号的设计参考国家标准进行,图名使用13 号黑体,县级行政中心使用7号黑体。

2.5 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须注意视觉对比、层次结构等构图法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图形的重心放在视觉中心的位置;图名采用黑体,位于图幅正中央;图例从上至下排列,位于图幅的右下方;比例尺位于图例下方;经纬网按经度和纬度间隔添加;文字说明放在图幅内的空白区域。

2.6 输出地图

将成果输出为8开幅面、JPEG格式或TIFF格式的真彩色图像文件。

3 ARCGIS软件实现的主要步骤

3.1 行政区的颜色设置

打开ARCMAP软件,“导入”数据黔东南.shp,选择该图层,右键点击该图层,点击“属性”,选择“符号系统选项卡”,调整合适的色系,点击确定。颜色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颜色设置界面

3.2 添加经纬网

打开ARCMAP软件,“导入”数据黔东南.shp,新建数据框,右键单击数据框,点击“属性”,选择“格网”,然后跟着“向导”,3次点击“下一步”进行设置即可。添加经纬网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添加经纬网的界面

3.3 图面配置与输出

打开地图文档,选择“布局视图”,在合适的位置添加图名、图例、指北针等信息;选择菜单“文件”,“页面和打印设置”,输出JPEG 格式的文件保存。

4 案例库实施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灵魂。目前案例库在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地图学等课程的实验中使用,最终目的是实现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自主学习、趣味学习、拓展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确实了解案例库实施的情况,教师通过开展教师评学、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来实现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

4.1 教师评学

教师评学是黔东南州某地方学院长期坚持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之一,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检测学生对案例库的学习效果,教师非常重视过程性考核,主要通过测验和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学生通过课前试卷测验、课后试卷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或者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学生自由讨论之后,撰写思政体会。

从试卷测验的前后结果来看,课前测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5%的学生表现优秀,45%的学生表现合格,有50%的学生在合格线以下。但是经过实际操作案例和学习案例之后,再进行测验,90%以上学生表现优秀,100%的学生都表现良好。这恰好证明知识从实践中来,学生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去分析、去总结,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从讨论后提交的思政体会来看,学生先实际操作案例和学习案例,然后再进行充分讨论,思想会发生质的变化。从报告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尤为重要的是薄弱的国土资源安全观和国家空间信息安全观得到了极大增强。

4.2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很能直接反映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问卷的方式,邀请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填写,分别从案例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思政内容、思政目标、整体满意度进行学生评教。

从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调查来看,87%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内容对于课程思政的体现度非常好,8%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内容对于课程思政的体现度良好,3%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内容对于课程思政的体现度一般,2%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内容对于课程思政的体现度不好。

从对案例库的课程思政与技能目标的调查来看,84.5%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度非常好,数据分析和制图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8%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对于课程思政的实现度良好,4%的学生认为案例库对于思政的实现度一般,3.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从案例库课程思政整体教学的满意度调查来看,85%的学生对案例库课程思政整体教学的满意度是非常好,8%的学生对案例库课程思政整体教学的满意度是良好,3%的学生对案例库课程思政整体教学的满意度一般,3%的学生对案例库课程思政整体教学的满意度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的原因有实验前,数据资料收集不够丰富、不够完整,加上时间特别紧、任务又繁重,项目实施中指导老师少,希望实验中增加指导老师,增加成果展出环节等。

4.3 同行评价

通过问卷的方式,邀请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相关教师进行同行评价调查,分别从课程案例库的内容与结构方面进行同行评价。从对课程思政案例库内容的调查来看,95%的老师认为案例数量合适,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案例既有代表性又比较有特色,评价良好。同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后期可推出案例库2.0,使案例更加有深度,增加本土经济、建筑等方面题材,使案例更加丰富。

4.4 专家评价

通过问卷的方式,分别从案例库的数量、提交格式、理论性与实践性吻合度、案例的典型性与真实性、案例的特色性,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案例库的建设质量进行评估。

从对案例库的整体要求调查来看,首先,对案例的总数量评价,95%的专家认为案例的总数量25 个,比较合适;其次,95%的专家认为案例的文件格式规范,案例的形式是文本、照片、地图数据等。

从对案例的个案要求调查来看,首先,从理论性与实践性吻合度上,95%的专家认为个案都体现了课程思政元素,理论性与实践性能有机结合,5%的专家认为对于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其次,从案例的典型性与真实性上,100%的专家认为个案都体现了真实性,95%的专家认为案例的典型性突出,5%的专家认为对于个别案例典型性不够;再次,从案例的特色性,95%的专家认为本土案例是很有特色的,5%的专家认为特色案例的比例还不高。

专家还给出了改进意见:首先,要继续完善案例库的内容,案例库数量可以增加到30个;其次,要继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力求突显案例特色性、典型性;再次,要注意空间数据的脱密处理。

4.4 讨论

基于《GIS》课程思政本土化案例的研究,是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的一种尝试,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悉心搜集的数据在实验中去分析数据、挖掘信息,寻找实施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让全方位育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优点:项目库的资源选择立足本地,有效融合了思政元素,资源丰富,很接地气。项目库的实验过程不仅潜移默化了思政教育,同时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又能学以致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样的项目库建设与实践是教学共同体的有力尝试。

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土化资源广度不够,如项目库应用到建筑工程、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专业,还需要继续挖掘专业的本土资源;二是在应用到其他专业时,项目实施的深度不够,如应用到环境科学时,师生希望在环境科学中有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的项目应用。但是在目前,还需项目库的不断更新完善。

5 结束语

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互相渗透的复杂背景下,思政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更加彰显。利用现有资源和实验条件,通过师生共建的形式,根据GIS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黔东南州专题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在内容上实现GIS 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实施地图制作与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并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与课程思政显性教育的同向同行作用,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同时,为地理科学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案例库黔东南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捕鱼节上捉鱼忙
乡村地理(2022年1期)2022-06-12 12:35:25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0
遇见黔东南
参花(上)(2021年5期)2021-06-10 16:52:53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 01:15:38
补妆
乡村地理(2020年2期)2020-09-10 07:22:44
诗书画苑
晚晴(2019年3期)2019-07-08 03:56:17
寻味贵州——黔东南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10
MTI朝鲜语同声传译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