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重点排污企业绿色转型:机制与效应

2024-01-17 02:29徐维祥周建平
关键词:要素转型数字化

徐维祥,朱 婕,周建平

(1.浙江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 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愈发凸显,这使得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着眼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推行绿色化生产模式,但整体发展目前仍存在污染排放水平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中国经济及企业发展明确的绿色转型要求,同时数字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驱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1],重污染行业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产生了多重效应[2]。企业数字化赋能带来的影响效应主要有要素替代、碳减排、知识溢出和信息整合。要素替代效应是指数字技术的应用会对企业所需要素产生替代。一方面,数字技术在生产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率,形成对劳动要素的替代[3-5];另一方面,数字与资本市场融合,使资金流动性增强,形成对资本要素的替代[6]。碳减排效应是指在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企业能够降低搜寻、复制、运输等成本[7],优化生产模式,提高单位能源利用率[8],减少碳排放[9-10]。知识溢出效应是指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企业空间集聚,集聚企业间存在知识、技术溢出,进而提高其创新水平[11]。信息整合效应指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大量数据要素,企业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更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提升生产效率、服务水平和创新效率[12]。

进一步聚焦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认为,数字化赋能可以通过产业链向上下游企业产生外溢效应,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企业绿色转型[11];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地区的总体碳排放量[13],而且在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中所带来的能耗降低、绿色转型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14]。重污染行业企业多数属于制造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器设备投入多等行业特点,使得有更多的生产环节能够与数字技术进行融合,这为重污染行业企业提供了利用数字化赋能进行绿色转型的机会。虽然有部分文献已经关注到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影响,但对于数字化赋能重点排污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尚不明晰,相关研究有待展开。

鉴于此,研究以重点排污上市公司为例,探讨数字化赋能对重点排污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研究可能存在边际贡献。首先,丰富了企业绿色转型的指标体系。在构建企业绿色转型指标时加入了社会责任维度,即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用于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其次,相较于多数研究只关注于污染减排与能源消耗。研究的指标体系能更全面地体现企业绿色转型程度,完善了数字化赋能的机制分析。不仅研究了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的作用,还进一步从生产要素优化和创新能力升级两个重要机制展开分析,更全面地衡量数字化赋能对绿色转型影响的间接传导途径。最后,增加了环境关注度的调节效应探讨。重点排污上市公司一直备受公众和政府关注,故进一步探讨了公众关注度和政府关注度对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调节效应。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企业绿色转型是一个全方面转型的过程,应涵盖“污染减排”“能源消耗”“社会责任”三个维度,故理论分析将从以下三个视角展开。

1.数字化对企业污染减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15-16]。如微处理芯片、工业机器人及其算法等硬件系统的应用能利用以往生产中难以量化的冗余信息,极大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使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机器设备形成对人工的替代[3,17],优化生产结构,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二是数字化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将复杂的制造工艺整合为一个或数个生产步骤,同时将绿色低碳技术嵌入生产过程。例如将硫、碳一体脱除等绿色技术融合在传统生产线中,以实现污染减排[18]。三是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和信息传输成本等,促使企业趋向于空间集聚[19],而产业的空间集聚又会带来企业碳排放量的下降[20-21]。

2.数字化对企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对现有研究存在一定分歧。一是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中国工业体系的能源强度,特别是能源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加强数字技术投入能够明显降低能耗水平[22]。数字化赋能提高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耗的增长;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科学地预测和干预其目标能源需求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二是认为数字化转型依赖于配套大量电子设备及其配件,在其生命周期内均涉及更高需求的能源使用;在生产端生产信息通信技术所需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在处置端电子废物的不当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部门数字化带来的积极效益,可能会导致该领域生产规模扩大,资源使用总量增加,存在“能源回弹效应”[23]。

3.本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意愿。一是企业是否在年报中披露与环境、可持续、公共关系、社会公益事业、社会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等相关信息,能够体现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的强度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24]。我国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动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2021 年生态环境部颁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企业应当依法、及时、真实和准确地披露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等多方面信息。二是现有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会提升企业ESG 表现[25]。随着数字化赋能水平的提高,企业拥有更完善、更集约化以及更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生产成本和效率的积极作用明显。企业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水平降低,会促使企业有更强烈的意愿披露环境相关信息,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企业声誉。据此,提出如下假设1:

假设1 企业数字化会促进以污染减排、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社会责任为特征的绿色转型发展。

(二)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

数字化赋能之所以能够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优化和创新能力升级两个机制发挥作用。生产要素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和管理要素。创新能力升级主要包括技术溢出和知识溢出两个方面。

1.生产要素优化机制。依据前文分析,数字化对企业的影响存在“要素替代效应”和“信息整合效应”。一是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端,实现机器设备更新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让劳动力从原始的低技能岗位中释放出来,流向价值增加值更高的环节[3-5],劳动力要素得到升级[26]。二是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数字技术,生产端机器设备升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能够使资本的回报率提高;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数字化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价值和财务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资本要素的流动性[6]。三是数字化赋能让企业内部各要素实现升级、结构得到优化,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使单位收入的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减少[27]。四是数字化赋能还会对企业的管理要素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对生产过程各方面进行数据信息监测,通过数字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将各个部门相互关联[2],实现信息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28-29]。综合来说,数字化赋能通过优化企业内部要素结构、破除企业信息流通障碍,使企业劳动力效率提升,资本流动性、回报率提高以及运营管理效率提高,最终使得单位产能的污染和能耗下降,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2.创新能力升级机制。现有大量研究认为,数字化赋能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12,30]充分发挥数字化投入的创新驱动作用,有助于解决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问题[11]。企业创新能力升级主要存在“技术溢出”和“知识溢出”两种影响。一是数字化赋能本身具备技术创新内涵,有助于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获取知识与信息,更好地激发创新潜力,获取前沿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产出效率的提高。大数据、物联网、现代传感技术等数字要素具备信息深度感知、智能优化决策和精准控制执行功能,借由智能制造系统实现决策优化,变革创新动力来源,提升企业核心研发能力。二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数字技术能够整合产业链内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创新资源,协助企业突破创新瓶颈;提供创新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平台,有助于压缩创新周期,提升研发成功比率与成果转化速度。与此同时,企业创新能力升级还会带来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思维变革。有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对外披露更多与创新、安全和绿色相关内容,以此取得投资者的青睐[31]。综合来说,企业数字化赋能使得创新能力升级,带来技术和知识溢出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变革,这会让企业提高信息披露意愿,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据此,提出如下假设2:

假设2 企业数字化赋能通过生产要素优化和创新能力升级两个作用机制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图1)。

图1 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机制路线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07—2021 年重点排污企业为初始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其中,重点排污企业名单根据年报中的“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规定的重污染行业”确定,并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846 个年度观测值。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等。同时为了减轻潜在异常值的影响,对连续变量在1%和99%的水平进行了缩尾处理,并对部分缺失数据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全。最后为去除量纲的影响,对部分变量进行零一标准化处理。

(二)变量定义

1.企业绿色转型(Green)。目前,针对于“企业绿色转型”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32]从其内涵出发,认为绿色转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工业迈向“能源资源利用集约、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过程。当下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污染减排”和“能源利用”,即关注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和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能源结构的优化[11,33]。其中,大部分学者运用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当量来衡量污染排放强度,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的五项污染物排放量[11,34];部分学者对能源消耗强度的衡量主要包括煤炭、原料煤和燃油消费量[11],还有学者使用企业在燃料和电力方面的成本支出进行衡量[35-36]。以上均侧重于环境效益,却鲜有文献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二是企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绿色、安全的社会环境,故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不仅需要节能减排,还需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加快资金和技术投入以促进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过程中,是否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承担意识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和绿色、环保意识指导决策,有利于企业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24]。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是复杂、多方面的,其内容不应只侧重于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亟应将环保意识方面指标纳入考量。有鉴于此,文章将从“污染排放”“能源消耗”和“社会责任”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目前已有研究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测度,有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度量[37];从投入、产出层面构建指标体系或将绿色转型分为“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维度[11];还有文献将工业绿色转型分为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污染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38]。但上述测度方法均着重关注环境绩效方面,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关注较少,结合上文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内涵分析,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绿色转型,从污染减排、能源消耗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针对污染减排方面的指标,参考戴翔[11]的做法,选取五种污染物的排放当量作为污染减排的衡量指标。三是针对能源消耗方面的指标,借鉴张三峰等[35]、戴翔等[11]学者的研究,考虑到能源不仅包括煤炭、燃油和电力,还应包括水资源、天然气等,最终选取耗水量、耗电量、原煤、天然气、汽油、柴油使用量和集中供热量作为能源消耗的衡量指标。针对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参考沈洪涛的做法[39],采用企业年报中信息披露情况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指标,若企业当年披露相关信息即为“1”,未披露即为“0”。四是基于熵权法对企业绿色转型进行综合评价,且在参考前人研究,为了增强结果可比性,将结果乘以100 得到企业绿色转型指数。具体可见企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表1)。

表1 企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

2.数字化赋能(Digital)。目前对于企业数字化赋能的测度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宏观视角,主要使用地区或行业层面数字经济指标代为表示企业数字化水平。这种指标构建对于文章要研究的主体来说过于笼统,无法准确展示微观主体的数字化赋能水平。二是在中观的投入产出视角,学者主要测度企业的投入数字化水平,采用制造业的完全依赖度进一步估算企业层面的投入数字化程度[40]。三是在微观企业层面,文献中主要从信息资产、信息化员工、信息系统应用等角度衡量,这些指标虽然直观,但企业信息化投资或数字化投入水平不一定能代表实际应用水平。近年来,随着文本数据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部分学者开始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41-42],通过构建数字化相关的词典,并对企业年报相关语段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上市公司数字化赋能水平,故参考袁淳等[43]做法,借鉴何帆等[30]、赵宸宇等[44]的研究构建企业数字化术语词典,利用Python 分词处理及人工识别,筛选出企业数字化相关词汇,选取企业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语段进行文本分析,得到数字化关键词在年报中出现的频次,作为企业数字化赋能的表征变量。

3.全要素生产率(TFP)。全要素生产率是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和企业结构升级的综合功能。选取使用OP 法计算的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要素优化机制检验的核心解释变量,具体计算方法见鲁晓东等[45]的研究。

4.企业创新能力(Invention)。由于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专利数据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三类,而发明专利更能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故选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表征变量。

(三)控制变量

借鉴以往研究[11,33],纳入控制变量如下:一是公司规模Size,采用公司年末在职职工总数。二是企业盈利能力Profit,采用企业营业成本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用熵权法构建指标,反映企业成本控制、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水平。三是固定净资产NFA,采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总额。四是赫芬达尔指数HHI,用企业总资产计算其所占行业市场份额进行测算用以反映行业集中度。

(四)模型构建

本研究试图从企业层面验证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绿色转型内涵的分析从污染减排、能源消耗和社会责任三个子维度构建企业绿色转型指标,构建企业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赋能的回归模型为

式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企业和年份;Greenit表示企业i在t年的绿色转型程度,是被解释变量;Digitalit为企业的数字化赋能,为核心解释变量;Controlsn,it是企业层面及行业层面的控制变量。

三、实证研究

(一)基准回归结果

前文所提出的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可能正向影响,即数字化赋能会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结果如表2 所示;列(1)未加入控制变量;列(2)加入控制变量但未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列(3)为双固定效应模型;列(4)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聚类标准。结果显示,数字化赋能(Digital)对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列(4)结果显示,数字化赋能(Digital)的系数为0.042 9,并通过5%显著性检验,即数字化赋能变动1 单位会带来企业绿色转型变动0.042 9 个单位。据此,假设1 得到验证。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基准回归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表3):一是更换核心解释变量。使用张永坤等[46]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数字化转型衡量指标替换数字化赋能(Digital),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附注披露的年末无形资产明细项中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部分占无形资产总额的比例(Digital*)。二是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考虑到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可能存在时间滞后,故用数字化赋能的滞后一期(L.Digital)作为解释变量。三是替换被解释变量。四是增加控制变量。企业绿色转型互为支撑、同等重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均侧重于环境绩效,社会责任则更侧重于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本研究着眼于重点排污企业,当下重点排污企业是否披露环境相关信息备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关注。故在平均权重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0.3,0.3 和0.4 为权重的主观赋权法,从三个子维度构建新的企业绿色转型指标。四是增加控制变量。有研究发现,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推动技术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数字技术与各生产环节紧密结合,提升信息交互效率[47],引导要素生产模式和配置方式向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还能通过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升[48]。因此,企业所属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数字化赋能的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故将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Infrastructure)纳入控制变量。结果显示,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上估计结果均显示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假设1得到进一步检验(表3)。

表3 稳健性检验

四、影响机制分析

(一)生产要素优化机制

在理论上,企业数字化会对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造成影响。一是企业通过提高数字化赋能程度,使得传统的生产设备嵌入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劳动力生产效率和资本回报率。二是企业通过在管理系统中应用数字技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可能造成的损失,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更加高效的流通,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表4 列(1)(2)报告了生产要素优化机制检验的回归结果。其中,(2)列采用聚类标准误。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赋能的系数为0.046 3,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示企业数字化赋能变动1 单位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0.046 3单位。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说明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有利于加速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故此机制检验得以验证,即企业数字化赋能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二)创新能力升级机制

在理论上,企业数字化会对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造成影响。提高企业数字化能让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获取知识与信息,更好地激发创新潜力;运用数字技术建立创新平台,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表4 列(3)和(4)报告了创新能力升级的机制检验结果,列(4)采用聚类标准误。结果显示,数字化赋能的系数为0.097 4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示企业数字化赋能变动1 单位会导致企业创新能力提高0.097 4 单位。结合前文的分析,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故而该机制得以验证,即企业数字化赋能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五、进一步分析

(一)异质性分析

1.基于行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根据2012年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将所有的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对所属上述三类的企业进行分样本回归。由此,结果显示,数字化赋能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绿色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系数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资本密集型企业总体的数字化赋能水平最低,而且公司规模最小,故而该类型企业可能存在数字化赋能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相关的数字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反而加重了企业成本、管理、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赋能总体水平较高,且公司规模较大,因此能够配备相对齐全的数字化赋能配套设施,企业的数字化投入就能够更好地与相关设备、系统融合,发挥正向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表5)。

表5 异质性回归结果

2.基于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将企业性质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回归。结果如表5 中(4)和(5)列所示,基于企业性质的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国有企业的影响结果显著为正、非国有企业的影响结果不显著。2020 年8 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对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说明我国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分重视。一方面,相比于非国有企业,数字化首先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并且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也更多,导致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效果更为显著;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赋能相关配套设施可能并不健全,多因素引致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二)调节效应分析

目前,政府针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出台的多项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使企业积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等[49],有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50]。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51],其对环境的关注度也将影响企业环境治理[52]。研究聚焦于重点排污企业,考虑到重点排污企业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关注,而且重点排污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和政府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故分别对公众关注度和政府关注度两个变量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参考吴力波等[52]的做法,使用百度“雾霾”搜索指数为公众关注度的表征变量;参考邓慧慧等[38]的做法,使用地方政府报告中与“环保”一词相关词汇词频数据作为政府关注度的表征变量。

1.公众关注度。表6 中列(1)(2)报告了公众关注度作为调节变量时的回归结果。表6 中(2)列公众关注度和数字化赋能的交乘项系数为0.033 3 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公众关注度对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强化效应,公众关注度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赋能加快企业绿色转型。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思想观念转变,社会公众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同时互联网的普及让公众能够便利地获取企业绿色生产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企业的公众形象和信誉对其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公众关注度的提高能够“倒逼”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绿色转型。

表6 调节效应回归结果

2.政府关注度。表6 中列(3)和(4)报告了政府关注度作为调节变量时的回归结果。表6(4)列中政府关注度和数字化赋能的交乘项系数为0.080 4,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说明,政府关注度对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同样具有强化效应,政府通过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加大对企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约束力度,尤其是对重点排污企业形成强制性环境规制,政府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可以成为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绿色转型的外部催化剂。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主要结论:数字化能够正向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企业数字化赋能可以通过生产要素优化和创新能力升级两条路径加速企业绿色转型;针对异质性视角而言,基于不同企业性质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效果更显著,基于不同行业性质的研究发现,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效果更显著;公众和政府的环境关注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说明社会公众和政府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是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外在推动力。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完善企业数字化信息系统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各部门信息透明、公开,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加速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二是注重数字技术向生产销售各环节赋能。实现企业内部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数字化设备解放更多劳动力,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更加高效、绿色的发展。三是注重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以行业为单位积极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打通行业内的联通壁垒,提升生产效率。四是发挥国有企业示范效应。积极倡导国有企业做好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领头羊”;加强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企业绿色转型。五是完善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披露平台,打通公众的参与通道;借助信息披露平台来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公众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约束力,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