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17 15:24孙维峰
关键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业学位

摘    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价值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路径。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其次,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最后,要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

关键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1-0023-05

收稿日期:2023-01-12

作者简介:孙维峰,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2YJJG268)

协同创新环境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依托协同创新战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视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企业高校双主导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实际上就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指明了方向,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应该成为主流。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强调应用,强调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处于商业活动的第一线,更能准确及时地把握科技活动的前沿,科技成果也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由企业主导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文献综述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的整体研究。程序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结构与途径,主要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组合与构成[1]。龚玉霞、腾秀仪和塞尔沃对国内外的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理念、培养方案、授课方式、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要求五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对策[2]。孙怀林和肖鹏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提出了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五位一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3]。李伟和闫广芬基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观的理论分析,形成了专业学位内外部分类培养的理论分析框架[4]。二是对某一具体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鲁万波和董春对统计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5]。程永波和秦伟平通过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如何提高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6]。杨添

安、刘涛铭、邓剑伟等分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理工类大学经管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思路[7]。三是对某种具体培养模式的研究。阎俊爱、赵安然和张素姣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策略[8]。李克文、刘昕、崔学荣等提出以校企融合共同体为主体的创新培养模式[9]。宋晓云、李浩和周文文在分析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10]。李红星和梁楠分析了协同创新中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1]。邵全卯、熊杰和吕华介绍了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新昌实践模式[12]。

整体上看,在专业学位教育研究中,在宏观层面上对专业学位教育进行研究的论文较少,更多的是针对某一具体专业或某一类问题进行研究。虽然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具体专业或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但也需要从整体上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价值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融合,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实现深度合作;它还指创新主体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复杂、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企业或高校本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借助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进行多要素协同创新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3],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4]。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还包括用户。现有的对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产学研”,而对“用”的关注不够。用户可以帮助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15],也为消费品的重大创新作出贡献[16]。作为用户的创新者可能会被激励去创造他们真正需要但市场上还不存在的产品。协同创新更关注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人与组织、财务之间的界限和障碍,并促使主体开始为了一个目标而合作,并可以获得“1+1>2”的协同效果。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价值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微观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包括创新的成果、创新过程本身的价值、进入市场的机会(如新市场或在现有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增强)或提高合作参与者的声誉。此外,通过与贡献这一知识的参与者合作获得的知识,可以改善创新过程。交叉许可可以避免企业担心的专利侵权[17]。

协同创新最明显的优势之一是创新项目的创建,这可以通过参与者之间不同类型的协作实现。尽管各方的动机和利益可能有所不同,但参与这种合作战略会使他们找到共同点。合作激发了参与者之间的火花,激发了他们的自然创造力,他们的思维和知识的差异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思想流,然后将这些思想整合为真正的创新。合作创新的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向他人学习,并建立网络,真正实现创新。对高校来讲,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由此形成,这种方法强调群体效应,为确定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教育范式,在这种教育范式中,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小组来进行协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校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高校还有可能获得额外收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毕业生在公司就业,以及从公司获得新研究合同。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另一个直接益处来自外部性效应。协同创新的过程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可以在其边界内整合知识和材料,使其成为后续项目研发的一部分。换言之,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会带来新的想法和潜力,对将来的创新有益。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的共享、转移、消化、吸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知识又会创造出来[18]。同时,协同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依项目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创新过程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是吸引新合作伙伴的因素。企业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提高是协同创新的一个明显优势[17],对高校来说亦是如此。这种伙伴关系产生的积极外溢效应会波及到所有参与者,网络中一个参与者的行为可以惠及其他参与者。创新的实现过程也是参与者构建协同创新网络的过程[19]。此外,降低风险对于参与创新过程的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优势。创新本身内在地意味着参与者不得不接受一些风险。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成本由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担,然后风险和负面影响也被分担[20]。

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面临的挑战是多重的。知识整合需要跨越知识边界[21],这取决于参与者彼此之间能否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参与者的不同文化与协作思维相冲突,而协作思维还会因不明确的期望和业务流程的差异而进一步受阻。这些挑战要求建立一套机制以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效运行。

(一)不同创新阶段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

赛卡伯(Sakkab)指出,合作伙伴关系因创新过程的阶段而异[22]。协同创新的阶段大体上可分为上游的研发阶段、中游的开发阶段和下游的营销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有战略和资源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徐雷、李晓红和杨卫华的实证研究表明,伙伴选择对协同创新的成功运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3]。在整个创新周期中,合作伙伴的数量各不相同。参与者可以根据其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可能的参与者包括在同一活动领域工作并通常相互竞争的相同规模的公司、供应商、客户以及高校和学术组织、研究实验室和初创企业。所有这些参与者都可以参与协同创新。然而,他们并不是同时介入创新过程,也不是所有项目都介入。事实上,根据公司选择的战略,某些参与者可能比其他参与者更有利于协同创新。尽管公司更可能与供应商或客户等常规合作伙伴合作,而不愿意与制度和认知距离较远的参与者(如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但与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合作仍然是协同创新最常见的动力来源之一。与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开发尖端产品或特定于某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因此,高校往往参与的是协同创新的上游阶段。

(二)建立相互信任的创新文化

文化价值融合情况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24-25]。信任是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因为它为创造力、创新和协同创造了肥沃的土壤。没有信任,团队就会瓦解,彼此斗争就会占主导地位。信任对于创新者的创造力是绝对必要的;不信任是所有创新的最大障碍,会导致协同创新活动变得更复杂、更缓慢、更分散。此外,不信任对合作创新、内部团队合作以及与供应商、客户、股东和社区的外部关系构成了重大限制。

属于不同组织的项目参与者之间建立的信任可以对项目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皮罗拉·莫洛(Pirola·Merlo)根据四个特征描述了能够带来相关信任的文化氛围:(1)共享明确和值得赞赏的目标;(2)成员可以影响讨论和决策的无威胁环境;(3)关注通过高质量工作和批判性评估实现卓越;(4)重视创新并支持实现创新的工作实践[26]。创建这种文化氛围,能够带来相互信任、彼此理解的合作关系。

(三)构建协同创新的工作空间

协同创新涉及将来自不同背景、行业和价值链的参与者聚集在一起。构建协同创新的工作空间,如创意实验室、设计实验室、众创空间或协同工作空间,能够提高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水平,提高知识共享的价值。空间设计可用于促进不同领域工作人员之间的非正式会议,并最终激发合作行为。此外,创新空间可以引发思维向更具创造性的方向转变。在这些空间中产生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创新。参与者的自主性,加上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强大的协作精神,推动了创新项目的生成[27]。

共享有形和无形资源以及知识和诀窍对协同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协同创新空间允许其成员共享资源以降低成本,基于信任与互惠维护和扩展社会关系。在协同创新空间中,公司的边界被抹去,有利于合作空间中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些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非正式的,并允许通过企业家、工程师、专家等不同背景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来增强跨学科性。进入这些环境的个人之间发展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能够大大提高协同创新的成功概率。因此,共同工作空间促进了非正式交流,并减少了因合作而产生的交易和运营成本,以及为开发项目、创新和新举措而搜索必要信息的成本。

(四)构建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式

协同创新涉及知识的共同创造以及将知识转移给多个接受者,知识转移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必要过程[28]。这种知识转移以隐性/非编码或形式化/编码的方式发生。然而,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或转让涉及巨大的成本,并取决于知识的类型(即编码或隐性知识)以及技术的整合[29]。使用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在于其本质,即嵌入个人,因为它是通过积累的经验获得的。隐性知识是一种非竞争性的知识,它可以传播给其他公司。这些特征导致需要在行动者之间建立深刻的关系,以便能够传播这种知识,这取决于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程度。隐性知识对于新技术的使用至关重要,植根于组织惯例并通过社会过程传播,非正式互动是知识传播的有效渠道[30]。知识的有效分配可以增加創新的机会。因此,参与合作项目的参与者之间的知识流动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这说明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建立长期关系的重要性。相比之下,类似于专利、证书、档案、数据库这样的编码知识更容易转让。协同创新要求同时使用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二者的交互作用确保了有效的知识转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共享共同语言的影响以及这些正式和非正式接触的频率对促进知识转移的影响。共享一种共同语言有助于知识转移,因为不同行业的参与方可能不会使用相同的词汇。类似的语言是合作伙伴之间达成协议和理解的基础,有助于他们的顺畅沟通。

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路径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强调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协同创新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了新变化,如培养目标趋向多样、培养主体更加多元、培养方式更具弹性等[31]。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就我国的创新实践来看,一方面高校专利等研究成果数量猛增,而另一方面专利的转化效率却极低,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高校的研究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更贴近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就是要让企业提出研究课题。首先,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找到自身不足,提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方向。其次,在企业提出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高校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最后,高校的专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凝练课题,找准方向。从实践中凝练的研究课题对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二)构建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多借鉴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性较强,应用能力培养没有体现出来。高校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能力。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该构建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

1.培养理念应与时俱进。这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上。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其对人才的需求亦是如此。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更强调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尤其强调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进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其次,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只靠高校一个主体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虽然我国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提出要实行双导师制:一名导师来自高校,另一名导师来自企业,但现实的研究生培养仍然是高校导师占主导,企业导师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协同创新通过具体的研究项目将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主体联系起来,由企业凝练课题,高校和企业共同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企业导师可以充分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来。

2.完善课程体系。李伟和闫广芬指出,学术型学位教育和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知识类型上,而不是知识含量上。学术型学位教育强调基于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专业型学位教育更强调基于专业和情境的技术知识,其研究主要以应用为主[4]。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以应用型知识为主,当然基本的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仍是必要的。在完善课程体系时,要贯彻“大学科、宽基础”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科的内在逻辑组织课程内容;打破单一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的实验室、研究经费等有利条件,强化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环节。

3.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双导师制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能力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但现行的做法是,企业导师往往只是一个“挂名导师”,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缺乏沟通交流。应扩大企业导师的选聘范围,着重其师德和研究能力。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应分工明确,定期沟通交流,协同完善研究生的全过程培养。对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建立不同的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规定其责任、义务,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4.完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是校内评价,如课程学分、学位论文,虽然也有专业实践,但所占比重不大,并且由于时间较短,对研究生应用能力培养发挥的作用有限。协同创新模式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校内评价体系和校外评价体系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兼顾企业对研究生能力的要求,重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突出科研成果的转化,定期了解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参与协同创新,另一方面也能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

(三)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

要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构建一套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首先,高校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作好统筹管理。在此过程中,高校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考核。一方面,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对人才培养不称职的企业,要坚决终止合作关系。其次,成立一个协同培养的管理机制,由各培养主体组成,负责协同培养的具体事宜。最后,建立一套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高校或研究机构来说,追求自身利益是其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各参与者的利益是不同的,他们通过博弈来寻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企业寻求的主要是经济利益最大化,高校则更注重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研究机构追求科技成果转化度以及提高科技能力和声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各参与主体不能仅考虑自身的利益,必須树立共赢的理念,照顾到其他参与者的不同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1]  程序.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

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12).

[2]  龚玉霞,滕秀仪,塞尔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

[3]  孙怀林,肖鹏.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

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

[4]  李伟,闫广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与

实践转向——基于分类观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5).

[5]  鲁万波,董春.优化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经验与

本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6).

[6]  程永波,秦伟平.生态系统视角下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2).

[7]  杨添安,刘涛铭,邓剑伟,等.“管工结合”背景下德国慕尼

黑工业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22(2).

[8]  阎俊爱,赵安然,张素姣.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4).

[9]  李克文,刘昕,崔学荣,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研究[J].教育评论,2015(10).

[10]  宋晓云,李浩,周文文.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

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学科为例[J].研究生教

育研究,2015(6).

[11]  李红星,梁楠.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财税专业研究生培

养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

[12]  邵全卯,熊杰,吕华.新昌实践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创

新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17(12).

[13]  陆元媛.基于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協同创新长效机制研

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

[14]  薛莉,陈钢,张白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热点主

题及发展脉络[J].科技管理研究,2022(12).

[15]  BALDWIN C,HIENERTH C,VON HIPPEL E.How User

Innovations Become Commercial Products: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J].Research Policy,2006(9).

[16]  BREM A,BILGRAM V,MARCHUK A.How Crowdfu-

nding Platforms Change the Nature of User Innovation

From Problem Solving to Entrepreneurship[J].Technolog-

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4).

[17]  MENTION A L.Co-operation and Co-opetition as Open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the Service Sector:Which Influence

on Innovation Novelty?[J].Technovation,2011(1).

[18]  郭大伟,戴更新,马德青.延迟效应影响下的产学研协同

创新知识共享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2(1).

[19]  杨麒渊.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基于行

动者网络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20(7).

[20]  方炜,赵洁.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9(5).

[21]  吴悦,李小平,涂振洲,等.知识流动视角下动态能力影

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20(8).

[22]  SAKKAB N Y.Connect & Develop Complements Research

& Develop at P&G[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2).

[23]  徐雷,李晓红,杨卫华.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影响机

制研究——基于伙伴选择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6).

[24]  王帮俊,赵雷英.基于扎根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

[25]  张绍丽,于金龙.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协同过程及策

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4).

[26]  PIROLA-MERLO A.Agile Innovation:The Role of Team

Climate in Rapi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1(4).

[27]  GARRETT L E,SPREITZER G M,BACEVICE P A.

Co-construct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t Work: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working Spaces[J].Org-

anization Studies,2017(6).

[28]  刘春艳,陈媛媛.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

与内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

[29]  SCHARTINGER D,RAMMER C,FISCHER M M,et al.

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Austria: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Research

Policy,2002(3).

[30]  DALHL M S,PEDERSEN C.Knowledge Flows Through

Informal Contacts in Industrial Clusters:Myth or Reality?[J].

Research Policy,2004(10).

[31]  盛明科,邵梦洁.协同创新环境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的几点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

猜你喜欢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