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文
(兰州日报社,甘肃 兰州 73001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这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数字敦煌”项目初衷是为了保护优秀的敦煌石窟文献资源能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延续生命,得到再生性保护,主要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敦煌壁画、洞窟建立数字化档案;主要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交互现实技术,是文化保护与教育的结合体,更是文旅融合的优秀代表,满足了游览与研究的需求,其在石窟文献资源的生命力和存续力上展现出了时代特色,通过技术盘活石窟文献资源。
20世纪40年代中期,敦煌石窟在经历自然与人为的“摧残”后,终于开始了它的保护期,但一开始由于资源限制仅是“看守式保护”,作简单维护,1951年才正式开始“抢险加固”,直到1962年国务院批拨专项资金进行莫高窟抢险加固工程。1987 年,莫高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随之而来的便是与日俱增的游客,这给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担。1993 年,敦煌研究院开展“敦煌壁画计算机存储与管理系统研究”的研究课题,研究组对莫高窟的第45窟中的壁画进行数字采集,正式拉开了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的帷幕。1999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数字敦煌”项目。2003 年,樊锦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主要内容是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数字敦煌”的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设平台。2008 年,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关于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总投资2.6亿元,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立项。经过敦煌研究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数字敦煌”已初步建成,2014年9月,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浏览模式出现,成为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有益探索,全方位生动再现了窟内实景。2016年,“数字敦煌”线上展示平台建成,免费向全球共享30个洞窟和4 430 m2的壁画。2020年,敦煌研究院开展“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项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活动,使流失在海外的文物以另一种方式回归祖国。“数字敦煌”是解决敦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的有益探索,“数字敦煌”不仅拓宽了敦煌文化的传播范围,也为石窟文献资源建立了新的记录形式,为档案资源研究保护提供了新路径,能够更好地推动敦煌文化传播,讲好敦煌故事、中国故事。
“数字敦煌”是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也是我国石窟文献资源保护的新路径,通过“数字敦煌”项目将莫高窟实体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文献资源促进其可持续保护与传承。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从“数字敦煌”的定义、技术应用、资源库架构、数字化成果及传播等方面进行阐述。樊锦诗认为,“数字敦煌”是现今旅游资源开发与历史遗产资源保护的一种平衡,无接触的数据采集方式与光学测量最大程度的将石窟中的建筑文物与壁画纹理、图像等数据信息保存至数据集中,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2]。韩春平[3]提出敦煌学数字化的总体目标是“敦煌学网”“数字敦煌”一词涵盖的范围较广,难以专指敦煌学数字化的总体目标成果[4]。盛洁临[5]提到“数字敦煌”项目是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对我国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的过程,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形式,提升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水平。俞天秀等[6]则对“数字敦煌”资源库架构设计与实现做了一些具体研究,设计了从底层平台硬件至上层用户功能的分层架构,采用动态资源与静态资源分离、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分离、负载均衡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数字敦煌”资源库的系统功能以及全球共享的目标。李思琪[7]则通过研究“数字敦煌”项目的成功经验,综合当今历史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运用数字技术等数字化开发策略,提升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有效应用。吴健[8]总结了敦煌文化数字成果呈现的形式,通过彩塑三维重建、主题投影展示、虚拟体验等营造多元异构的敦煌石窟艺术氛围,搭建全新的文化旅游模式,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弘扬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张世林[9]则以“数字敦煌”为例,研究数字档案的知识产权问题,科技使文化遗产资源得以数字化保存,知识产权法则是数字化的合法保障。
回顾学界对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数据库、技术研究上,而对石窟文献资源保护系统性研究的较少,“数字敦煌”在石窟文献资源保护中无疑是一大进步,面对当下日益发展的科技与人们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石窟文献资源保护的路径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强化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数字敦煌”项目为建设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是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先河,有极大的示范性作用,数字技术在文物与科技创新能力上凸显出优势,为民族文化创新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供新动力。文章以期通过研究“数字敦煌”视域下的石窟文献资源保护,进而探索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新范式,推进我国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进程。
价值以人的意识为基础存在,人类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性质的价值,敦煌石窟是集大智慧于一体的历史产物,其蕴含着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与社会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就石窟文献资源而言,保护的方式有原生性与再生性,原生性即对石窟实体的维修与保护,再生性则是现在所谈论的石窟文献数字化,是在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复刻与还原,石窟文献资源与其他档案文献资源一样,都是社会生产、政治和科学实验的历史记录,它的载体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石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有利于石窟文献与科技融合永续传承下去,也是石窟文献记录的新形式,同时能够扩大石窟文献的传播途径。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有非常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无论从何种角度讲,都是一种发展的新路径。
石窟文献由于其载体特殊性,易受到外界侵蚀,价值传承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数字化技术,将石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找到石窟文献资源的新立足点。石窟文献与其他文献资源都需要科学地管理和保护,“数字敦煌”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创新技术,在石窟文献的保护工作方面做到了与时俱进。传统的石窟保护大多是针对实物的修复与加固,随着时间流逝,实体仍会受到损害,通过现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石窟文献“青春永驻”保留当下的样子,在做好石窟文献保护的同时不受时空限制永久留存[10]。莫高窟的保护从最开始的看守型、加固型到现在的科技型,也将会走向数字型保护,“数字敦煌”在敦煌石窟文献资源永续保存传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综合防沙治沙与监测体系,敦煌石窟文献资源的保护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敦煌研究院是最大的石窟寺庙保护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出了石窟文献资源的科学保护体系,不仅是对石窟本体的保护,还有对文化价值的传承保护,辐射和带动了石窟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石窟文献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利用新技术对石窟文献资源进行修复、重构与再创作、展示,使得原有的石窟文献能够更好地传承,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石窟文献的魅力,减少或杜绝了石窟文献的破损与遗失。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发展,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是使其永续传承的有效路径。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传统的石窟文献记录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石窟文献保护的需求。石窟文献资源对研究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与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原版图像进行分析,但由于石窟文献的不可再生性及保护制度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数字化的石窟文献资源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石窟文献记录形式的大升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石窟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利用媒体数字化资源提高了人们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数字化保护前期虽投入巨大,但较实体文物资源保护的永续性来讲操作性更强。莫高窟里记载着大量的图像与文字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西域文化、经济、社会提供了史料,将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档案有利于石窟文献资源的开发研究。石窟文献数字化是数字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莫高窟文化遗产“活化”的基础,石窟文献资源深度开发离不开数字化保护[11],例如“数字敦煌”利用VR技术将实体洞窟虚实结合在展示中心进行展览,放在线上平台供敦煌文化爱好者浏览、学习,不断挖掘莫高窟的“可能”,这也是石窟文献资源开发的新途径。研究人员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实现石窟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升级,数字电影《梦幻佛宫》就是敦煌文艺工作者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一次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岿然不动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赋予了其新的价值与生命力,升级了传统石窟文献的记录形式,促进了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敦煌莫高窟在文化传播、社会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石窟文献资源的传播群体受时空限制是极有限的,通过数字化保护方式将石窟文献资源与现代媒介传播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等媒体积极传播地方石窟文献资源及文化特色,对于提高文化影响力与扩大石窟文献资源宣传面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共享。敦煌研究院经过多年探索,结合当地社会文化,将敦煌石窟文献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拓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纪录片等形式,在宣传敦煌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传播的新途径。敦煌位于我国西北,经济发展较东南部较缓,尽可能的整合文献资源有利于将文化遗产资源“变现”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创收反哺文化发展,“数字敦煌”的出现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浏览者可以在线上平台观赏敦煌壁画、洞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走出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更加完整的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文化保护与旅游需求间的矛盾也一直是地方发展的关键节点,“前端观影、后端看窟”有效缓解了文化保护与旅游需求间存在的问题,积极将石窟文献资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传递给浏览者,使其富有活力。数字化保护必将成为石窟文献资源保护的时代选择,不仅为石窟文献资源的传播插上“翅膀”,也促进了石窟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了民众的文化责任感、认同感。
社会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责任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石窟文献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石窟文献数字化的目的就是借助科技的力量,构建石窟文献数字保护体系,最大程度地为社会发展、学术研究提供服务,保护并传承我国特色传统文化。在石窟文献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运算编程,数字化采集图像与加工处理,逐步形成石窟文献图像完整、传承文化底蕴的保护体系,打造石窟文化专题数据库,将现有的地区石窟文献数字化,分类汇总成石窟文化专题数字资源库,资源库相互链接,形成石窟文献数字库网将更有利于社会共享。石窟文献想要永续传承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遵循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发展原则。我国现存的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石窟文献资源仅靠实物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相同文献资源数字化升级形成专题资源库将更有利于保护与发展。数字资源库的建立不仅是管理方式的创新,也是特色文化的整合,它不仅包含石窟数字图像,更多的是文化内涵,更加精细化的传承,便于公众观赏、学习。“数字敦煌”项目以“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社会共享”为开展原则,通过多元数字技术,构建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库。敦煌数字资源库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发展融合的代表,尤其在石窟图像和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开发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数据关联技术将海量采集后的数据链接,研究人员将文物手稿进行精准识别、扫描、分类,信息化融合档案资源,形成数字档案,从而建立起跨区域的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库,为搭建虚拟现实展示空间打好坚实的基础[12]。
“世界遗产”一词的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极大进步,石窟文献因其载体特殊,在其中更显得特别。“为后代人托管遗产”,这是世界遗产所包含的传承思想,有些遗产资源可能并不在名录里,但不代表它的存在无意义,更好地保护现存的这些资源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文化多样性需要多元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敦煌研究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掌握先进科技,坚持科学保护石窟文献,跨领域、跨学科的多机构协同合作。专题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是资源数字化,而是利用这些数字资源通过技术将其进行现代表达,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更加生动、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石窟文献的魅力。通过不断研发,敦煌研究院探索出了适合石窟彩塑三维重建的关键技术,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营造真实的历史场景,可穿戴式的虚拟漫游设备可让观众在全方位、深层次地感受敦煌艺术文化的同时获得“穿越时空”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将有助于我国大量“不可移动”的文物资源“走”出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全方位的实景浏览系统,能够在不损耗实体资源的前提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欣赏石窟艺术,使石窟文献的艺术审美价值与文化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3],实现跨空间浏览。石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最终目的是拓宽石窟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文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字化的石窟文献便是基础,结合现代技术与展示平台,全集模拟洞窟实景给游客良好的观赏体验感。
文化标签是用来标志文化内容,便于展示和定位自身的“工具”,是一类文化所独有的“关键词”。根据时代发展与需要,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现代化调试转型,石窟文献资源才能与社会转型、价值转变接轨。客观、科学、不断的研究、传播理念才能真正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签。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后要不断拓宽宣传方式,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向公众传播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合作,将石窟文化带进校园,带动文化遗产行业的数字化保护研究,促进石窟文献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石窟文献中蕴含的精神文明是需要不断挖掘的,像敦煌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长期交融的产物,虽然敦煌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片祥和但它始终是积极向善的、充满活力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莫高窟是具有丰富人文色彩的佛教石窟艺术群,壁画、洞窟中所描绘的鸟虫鱼兽、人间万象是我国西域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魂,见证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兴衰的重要历史及灿烂辉煌。石窟文献承载着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韵味,莫高窟蕴含着的丝路精神、佛教文化、西域风情等让人流连忘返,云冈石窟虽略显衰败但雕饰精美、内容丰富蔚为壮观,龙门石窟的艺术造诣让人惊叹,麦积山石窟则反映了千余年泥塑艺术的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与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借鉴敦煌研究院利用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敦煌地域文化标签的成功经验,石窟文献也应探寻“地域文化”标签下的开发新模式,开设石窟文化展示中心,举办石窟文化教育展览,推出石窟旅游文化产品,如“指尖上的敦煌——羊毛与丝绸手工作坊”的文创中心,文博会上推出“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泥坯典藏涂色画文创产品。同时,应积极与新媒体技术公司合作,将石窟文化元素与现代记忆结合,将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娱相融合,通过年轻人易接受的方式宣传石窟文化,例如“敦煌主题皮肤”“敦煌任务与地图”等。2017年,“石窟供养人”出现,通过数字众筹的方式向社会普及遗产保护理念,“主人翁”的保护意识与宣传更有利于石窟文献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通过石窟数字化成果展示、石窟艺术创作课程体验和数字石窟文化衍生品销售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呈现石窟艺术之美,将石窟艺术与地方特色“文化标签”这一概念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