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放眼齐鲁大地,文明之风浸润乡土。近年来,我省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弘扬
近年来,山东省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省市县乡村层层组建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巾帼等8支宣讲队伍,推出明理胡同、知新话、蒲公英夜校等一系列基层宣讲品牌。去年以来,全省开展各类宣讲活动9万余场、受众6000万余人。
此外,山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先模人物走上讲台,大力选树“三农”工作中的劳动模范、最美人物,组织模范代表用质朴语言和切身感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利民政策,说百姓话拉百姓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反映临沂市代村乡村振兴带头人王传喜事迹的电影《喜盈代村》、反映济南市三涧溪村乡村振兴带头人高淑贞事迹的电视剧《三泉溪暖》,都广受好评、给人力量。
深入实施移风易俗行动,以“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为主题,明确提出“十反对、四提倡”,集中整治高价彩礼、恶俗婚闹、大操大办等问题,积极推行婚、丧、节、寿等新礼仪,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弘扬。
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每年制定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清单,去年开展“群众演群众看”、小剧小戏“大擂台”活动1077场,送戏下乡4.58万场,放映公益电影70.41万场,开展各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2.6万余场。
加大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古遗址、古民居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实施保护项目215个。实施地方戏保护工程,对渔鼓戏、大弦子戏等14个濒危剧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免费或低价票公益演出服务。抢救性收集整理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文物,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210多个。
文明之风吹遍齐鲁大地
滨州市着力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聚焦省民政厅“海誓山盟”婚俗改革品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倡文明节俭婚俗新风,弘扬优秀婚俗文化,推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推动婚姻登记跨域办、免证办。聚焦简化登记流程等关键环节。滨州市推出系列便民举措,全链条推进婚姻登记预约、办证、颁证、补证、辅导、信息查询,相继实现了婚姻登记预约预审、市内通办、免费照相、全省通办、跨省通辦、“婚育户”事项一次办等服务。截至目前,滨州市已办理跨区域婚姻登记2450件,惠民县在全市率先发出首张应用全户籍类电子证照办理的结婚证。
推动婚事简办、喜事新办。聚焦“移旧风陋俗”和“送新风良俗”的目标,滨州市推动全市4787个村居树立文明新风,精心创作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小品、快板和地方戏、微电影等,积极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服务活动,在公园、景区、广场建设婚礼婚俗文化主题公园、幸福广场、新时代结婚礼堂等各具特色的户外登记颁证场所,创新“颁证+中式或西式婚礼”模式,免费向市民群众提供服务。今年5月,惠民县麻店镇鑫诚农业生态园设立了婚俗与福彩相结合的户外办证、颁证婚礼基地,为9对新人举行了简约浪漫的集体婚礼。
在临淄,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品牌已如燎原之火,遍地开花。敬仲镇“星火连心”志愿服务队让全镇1806名“星火”先锋党员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溡源社区“暖奶奶手工坊”让奶奶们传递爱的力量、西单村“时间储蓄银行”创造的互助养老新模式、牛山社区“小扳手服务队”无偿解决居民的日常小烦恼……
“齐有爱”已经成为临淄的城市名片,也成为临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截至目前,临淄区已实现437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设文明实践广场、公园、基地250余处,家庭站3000余户;建有区、镇两级专业志愿服务队伍60支,村级“8+N”志愿服务队伍1500余支,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场,累计注册志愿者16.8万人,活动时长336万小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庄乡随礼不坐席,随礼不超过100元” “ 南太合村红白公事五毛钱份子钱” “ 西刘村代收代发老年人零花钱。”“旱厕改造提升”“农村垃圾治理”……
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环境宜人、生活富足——文明已成为临淄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坚韧的力量。如今,立足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盼,临淄区正在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展、文明创建提升、五为志愿服务深化、身边典型选树、美德和信用五进”五大工程,打造“齐有爱·文明临淄、志愿临淄、榜样临淄、美德临淄、信用临淄”五张名片,构建“1255”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叫响“齐有爱”文明实践工作品牌,让文明之风吹遍临淄城乡大地。
乡村治理新路径
山东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实化21条“五有”建设标准,推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扩面。延伸文明实践阵地触角,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5万余个。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十百千”典型培育推广行动, 推出示范中心( 所、站)1200余个。
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精准实施“十助常陪四解”为老、“五育三保”为小暖心服务项目,建成县级“17+N”、乡级“5+N”、村级“3+N”等11万余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早晚问候、日常代办、雏鹰课堂等一大批品牌项目。各地积极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济南市莱芜区利用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开展融合美德宣讲、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统筹推动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向文明实践中心聚集,融合打通城市书房、农家书屋与文明实践阵地功能,推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群众最爱去的宣传文化阵地和志愿服务综合体。各地积极探索“五聚”新路,如济宁市依托文明实践站,建设“幸福食堂”,打造推广“四点半课堂”、寒暑假“呵护假期”等,广泛开展“五聚”文明实践活动。
山东聚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着眼个人层面行为习惯养成,推动价值观念从“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转换。在全省广泛开展宣传宣讲,不断丰富美德街区、美德公园、美德基地等应用场景,确定基层示范点2000余个,推出大众化通俗读本《如此生活》,持续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大力推进新礼仪改革,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和小剧小戏小品。如今,美德健康新生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良好社会风尚。
荣成是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自成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荣成市突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和农村信用建设制度化两大特色优势,突出志愿服务、信用建设的双轮驱动,推动文明实践“志愿+信用”机制成为创新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实现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力量,有效破解乡村治理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探索走出了一条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目前,荣成市22个镇街已全部开展美德信用表彰仪式,表彰优秀志愿者等典型1.3万余个,把原来“人人有份”的村民福利,变成了依据美德信用积分差异发放的美德信用激励,村书记带头颁奖,让守信的群众有仪式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