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明
摘要 由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广阔,校内出行对代步工具需求增大,带来了如停车位有限、人流量大、车辆潮汐现象严重以及电动车载人等问题。通过对学院的校内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车辆来源、非机动车管理等多个方面,并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实施自有车智慧信息化管理,将“人+车+牌”信息进行唯一绑定;二是引进共享单车,进行精细化运营和车辆调度。实施上述措施后,学院非机动车的管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关键词 非机动车管理;共享单车;车辆潮汐现象;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24-0188-04
0 引言
日常生活中,非机动车(如自行车和电动车)已成为校园内主要的出行工具。由于学校校区的扩大,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距离普遍也在扩大,学生对非机动车的需求日趋旺盛。然而,这种出行方式也伴随着许多管理上的挑战。停车位的有限性、人流与车流的高峰期冲突、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等,都对学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非机动车的管理应用,了解当前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非机动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项目概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的南京。学院创办于1953年,办学历史悠久,2001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60余载,成就江苏交通“黄埔军校”。学院占地614 300 m2,建筑面积369 000 m2,资产总值近1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2 600余人。校内最长对角线1.6 km,校内按东西进行区分,东侧为教学区,西侧为生活区,相距较远,师生需要代步工具缩短校内出行时间,进而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通过长期开展校内调研和勘察校园环境,发现校内整体道路宽阔,风景优美,无较大坡度,骑行环境良好。
然而,由于12 600余人的出行需求提升,校园环境存在特殊性,如非机动车停车位有限、人员密集度高,人流量和车辆潮汐现象严重,学生电动车载人、校内充电等现象,对安保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安保巡检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面临车辆无位置停放等问题。此外,人工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校内非机动车管理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问卷调查与主要问题
2.1 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直观了解校园内非机动车使用情况,校内保卫处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车辆来源、校园非机动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
2.1.1 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学生在骑非机动车时的安全意识及行为习惯。
您是否经常骑非机动车如电动车或自行车上学?
您是否认为电动车的骑行速度比较快?
在上下课高峰期,您是否認为电动车可能对行人构成安全威胁?
您在骑行时是否有过逆行、闯红灯或饮酒驾驶等不安全行为?
您骑行电动车时是否戴头盔?若不戴,是因为觉得不必要,还是其他原因?
您是否存在载人骑行的行为?若存在,是什么原因?
2.1.2 学生车辆来源调查
目的:了解学生购买非机动车的习惯、渠道以及他们对相关法规的认识。
您是否购买过自行车或电动车?
您购买非机动车的主要渠道是什么?(线上购买、实体店购买、校内转让等)
您购买的非机动车是否有正规发票?
您购买的非机动车是否附有质量检查报告?若无,您对此有何看法?
您对非机动车交易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有何看法?
2.1.3 校园非机动车管理调查
目的:了解学生对校园非机动车管理的认识、态度及建议。
您是否了解今年实施的《新国标》?
您的电动车是否经常进行保养和维护?若不经常,原因是什么?
您经常在哪些区域停放非机动车?(如: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
您对目前校园非机动车停车位的数量和分布有何看法?
您是否觉得学校应当增加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区?
在校园内,您是否遇到过因违停而导致的出入不便或其他问题?
您对学校非机动车管理有何建议或意见?
2.2 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的回收分析,指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根据校内交通安全意识问卷结果显示,校内学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学生普遍认为电动车骑行速度比较快,特别是上下课高峰期,这可能会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非常少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过逆行和饮酒驾驶等行为,但校内骑行电动车基本不戴头盔,且普遍存在载人现象。究其原因,学生表示该驾驶环境为封闭式路段,校内环境简单,无交通警察进行巡查执法,不需要遵守交通法规,从而忽视了校园道路无非机动车行驶专属路面、人流量集中、无交通警示信号灯等情况。
(2)根据校内车辆来源问卷结果显示,因出行需求旺盛,学生购买自行车或电动车的情况占总学生数75%以上;购买渠道主要有三种渠道,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线上购买占比30%,门店购买占比45%,校园内部转让占比25%,其中,有正规发票占比仅10%。此情况说明,学生缺乏法律意识,车辆交易频繁,且85%以上车辆无质检报告等,学生行车安全和消费权益未得到保障。同时每年也有大量的无主车辆需要进行清理,给管理上带来经济和人力的浪费。
(3)根据校园非机动车管理问卷反馈,因学校保卫处做了大量消防宣导工作,校内并不存在私自拉线充电的情况,调研还发现学生对于今年实施《新国标》了解度低于50%且关心程度较低,学生通常不会保养和定期维护电动车辆。此外,教学楼区域、宿舍楼、食堂等区域潮汐现象比较明显,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且车辆拥挤,违停现象比较多,影响正常出入。
(4)关于非机动车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从未对非机动车进行过专业维修或保养。当问及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表示,只要车能正常骑行,就没有必要去维修,而少数学生则表示对维修点的位置和费用不了解。
(5)在关于非机动车事故发生率的调查中,近40%的学生表示过去一年内曾发生过至少一起非机动车事故或近乎事故。其中,与行人的碰撞和与非机动车道上的车辆碰撞是最常见的事故类型。进一步突显了学生在骑行时安全意识的缺乏。
(6)对于学校提供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和服务,超过5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现有的停车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设计不合理,导致寻找停车位时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此外,约30%的学生建议学校增加监控设备,以降低非机动车被盗的风险。
(7)在非机动车的购买决策方面,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购买非机动车时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和品牌,而对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耐用性关心较少。这可以解释为何大多数学生不愿为车辆的维修和保养支付额外费用。
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措施和方法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校内自有车的使用与管理,维护校园内的道路安全和道路秩序,减少校园内交通事故和车辆盗窃事件的发生,保证师生的安全出行和财产安全。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管部门通过长期校内勘察,对问题进行汇总,以及对其他周边高校进行调研,并与共享单车公司进行探讨,发现其问题核心包括以下几点:自有车智慧信息化管理薄弱、校内自有车数量较多、师生规范骑行意识不足、非机动车停放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两大措施进行治理。
3.1 自有车智慧信息化管理
保卫处通过多次现场勘查、问题收集和对周边高校调研,经过探讨得出,必须通过“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双管齐下。
自有车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学生线下统一预约进行上牌管理,核实身份信息后,“人+车+牌”信息唯一绑定。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程序进行实时管理,同时PC端管理人员可在PC端实时监控数据,具体展示如图1所示。
自有车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两大板块,如图2所示。
3.1.1 工作人员移车管理板块
①工作人员扫码即可查看车辆绑定信息;②可一键发送违停、挪车、预报废短信通知;③预报废通知中包含聚拢地点及公示时间;④公示期后报废状态短信通知,避免纠纷;⑤所有管理短信发放状态有记录可追溯;⑥拒绝校外车、改装车、无校内牌照车入校,保证校内人车安全。
3.1.2 PC端智慧管理板块
①智能呈现校园自有车相关统计情况,供管理决策;②针对毕业前的学生,批量发送车辆妥善处理通知。
截至2023年4月18日,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校园内自有车共上牌1 406辆,其中电动车占比95%以上,教职工占比17.29%,校内商业占比19.01%,学生占比63.7%,其中违停通知23次,学生报废车辆50辆,不按校内交通法规停放通告22次,阻止無牌车辆进入校园高达上百次,多次违停违章收取牌照5名,此项目的上线成功解决校内自有车管理难的问题。后续自有车智慧信息化平台将不断优化,如实现证据链的上传,对违章车辆违停照片进行上传,扣驾照分扣押车牌后要求用户到保卫处学习交通法得分等,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更加有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让每个师生参与到交通管理中。
3.2 引进共享单车
分管部门在深入听取学生意见,对城市、高校等实地勘察后,收集多方面数据报告,对共享单车有清晰的认识;对校内用车需求进行了学生用户调研,对校内非机动车停放位置进行了规划;最后经过保卫处调研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人数、高校面积等多个维度计算,分析得出共享单车投放数量与人数占比为20∶1,即每20人提供1辆共享单车,初步投放共享单车500辆。对于管理人员,要求每100辆车配备1名车辆管理人员。
(1)为应对潮汐现象,通过大数据统计手段,对每天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未来时段车辆详情,同时根据车辆定位及时刷新了解应对手段。分管部门建立专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群,群内反馈运营问题,单车运维承诺“15 min内处理完成”,并每日巡查,对损坏车辆第一时间进行维修,确保车辆质量。根据以往信息分析,得出结论:早上8:00确定在教学楼位置大概停放的车辆数,管理人员在7:20前了解空缺非机动车停车位的相应位置,以便进行车辆调度。
(2)针对共享单车,为增强统一性和美观性,单车公司必须提供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定制单车,此单车既能防止校内车辆和校外车辆对流产生车辆数不可控,又能保证车辆品质问题。避免了校内违停现象,保证了学生安全。
(3)精细化运营,车辆调度:车辆分区调度,充分保证校园车辆井然有序。人员排班:早班7:00—15:00;晚班15:00—23:00。确保校园内全天人员覆盖。故障处理:交班、下班前,校内各种故障车(失联、预失联、用户保障、超时未关锁等)清零。及时反馈:学校重点区域定时拍照向“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反馈,提供给校方监督、沟通及交流平台。
(4)校企联动,关爱每个师生的用车安全。在上下坡处和坡中间树立“安全骑行”警示牌,以及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学生会、团委组织开展文明用车,规范停放的教育;设置校园助力车秩序志愿服务队,来引导单车停放;合作期间不定时进行哈啰校园安全出行活动宣传,全方位帮助学生增强安全出行意识。惩戒典型,前期针对乱停放行为及超速行驶等不规范骑行行为,惩戒一部分学生用户,暂停其账户2周,并在校园内进行公示,对其他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同时,单车公司必须为每个骑行用户购买保险,用于应对突发和意外情况,保障每位师生的出行安全。
根据单车公司大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校内使用共享单车人数高达8 000多人,为校园内76%以上师生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校内学生自有车减少了2 000余辆,占比50%以上;增加非机动车空余停车位,避免了大量的违停投诉,且全年无一起自有车丢失案件,减少了学生的经济损失。
3.3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3.3.1 严格执行车辆登记制度
实名登记:所有校园内的非机动车必须进行实名登记,确保每辆车都有明确的归属。
定期核查:学校将定期对非机动车进行核查,对未登记或信息不符的车辆进行清理。
3.3.2 加强车辆停放管理
规划停车区域:在校园内规划出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禁止在指定区域外停放车辆。
设置电子围栏:利用智能技术设置电子围栏,对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提醒。
3.3.3 提高违规处罚力度
明确处罚标准:对于违规停放、未登记、乱骑行等行为,学校将设立明确的处罚标准。
记录违规行为:对违规学生进行记录,并根据违规次数和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3.3.4 优化服务设施
增设维修点:在校园内设立非机动车维修点,方便学生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和应急修理。
增设停车设施:不断优化和增加停车架、监控摄像头等设施,确保车辆停放的安全和便捷。
3.4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與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非机动车的使用行为,学校实施了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项目[1]。
(1)交通安全课程:与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合作,为大一新生开设必修的交通安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机动车安全骑行规则、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急救知识等。
(2)交通安全宣传周:每学期举办一次交通安全宣传周,组织各种形式宣传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交通知识问答、非机动车技能大赛等,旨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安全骑行奖励机制:引入技术手段,通过学生的手机App跟踪其骑行行为。针对长期遵守交通规则、没有违章记录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学分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4)定期更新培训交通法规:每当国家或地方出台新的交通法规或政策时,学校都将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并遵循新的规定。
4 总结
随着万物互联的技术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也逐步完善,物品的使用方法和物品的属性也发生一些变化,如单车、充电宝、雨伞等由原来的个人物品属性,变为公共有偿借助物品。依据调研结果,为封闭式管理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安全。安全生产为物品生产的第一准则。对于互联网物品,用户信息安全最为重要。同时,物品的基本质量同样也不能忽视,必须有严格的生产质量把控,并在使用中进行严格检修。例如,某打车软件用户信息泄露,上升为国家性质危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校方师生安全信息一旦丢失,对于师生来说,既造成了安全隐患,又产生了经济损失。
(2)产品发展速度。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带来更高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定位将更加精准。例如,5G和6G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更精确地控制了产品定位,加快了数据分析,实现实时车辆详情监控和精准预防、干预。
(3)总的来说,针对非机动车管理,互联网+产品的进步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不停的探讨,以克服这些挑战,推动非机动车管理+互联网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秋艳, 汪小宁. 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3): 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