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莫 慧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商贸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教学改革,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23年2月,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明确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教书育人效率。[1]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经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为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转型与智能升级。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主要以多样化数据形式如音频、视频、文本等表现信息内容,让教师、学生突破时空、设备的局限获得有效、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资源,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为此,本研究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例,剖析其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进而探索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优势及内容图景,以期为职业教育相关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随着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的推进,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共识。智能化信息技术赋能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能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的育人效果。然而,反观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依托网络平台,即教师通过平台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包。该数字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电子文本、对应的单元声像资料、教学PPT等,其中缺乏课程思政教育模块,依赖一线英语教师自行开发。即使教师试图补充课程思政教育素材,但是思政内容针对性不强。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为例,一方面,英语教师在自行开发的过程中,大多数补充的视频资源主要源自网络上的社会新闻、主题演讲等,思政主题较为零散、不够鲜明,且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进行资源分类。另一方面,虽然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逐渐加强,但局限于教师专业背景,当前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仍侧重通识语言知识建设,包括听说训练、读写训练等,忽略了学生对不同专业和职业素养的需求,导致课程思政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授课仍是以大班授课制为主,由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使用网络平台导入单元教学的PPT、播放教材配套的音频和视频,以及发布相关的英语练习和讨论等,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建构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中设置的课堂互动活动主要包括签到、选人、投票、抢答、随堂练习、问卷调查等。虽然这些课堂互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但互动过程中教师仍占主体地位,学生并未获得具身学习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尽管教师试图结合单元主题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引发学生思考,但具身性互动不足促使学生无法切身体悟思政教育的内涵,未能为学生的知与行提供实践性指导。
实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2]相关研究表明,从学生视角出发,理想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应是多样化的,如采用情境教学法或实习实践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实现知行合一。[3]在目前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实践主要是要求完成项目制任务,即要求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完成指定的小组任务,如收集文章话题背景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文章翻译等。然而,鉴于缺乏实践问题导向,这些合作任务未能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生的专业发展及用于解决实际的职场问题,导致学生整体缺乏语言学习的兴趣,上课积极性不足,呈现缺勤、睡觉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另外,课表显示,该课程主要是理论讲授,缺乏实践体验,因此,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主要依托课堂的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推动着教学资源的变革与创新,这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进一步创新其教学模式,构建智能化思政教育新形态。具体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在智能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效打破时空局限,为构建泛在化的思政育人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推动教育形式多模态化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是依托校园网优势,借助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终端的自主学习服务,提升英语学科思政育人成效。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智能移动设备,突破时空、形式和途径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泛在学习模式,使思政教育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形成泛在化的思政育人环境。为此,在建设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时,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进一步丰富思政数字化素材,如中国时事、红色故事、名言警句、职场情境,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使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程如盐入水,有味无痕。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融合教学主要借助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表现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生生讨论等形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扩展,网络信息实现全面开放化,以及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支撑,这不仅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还进一步推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变革,优化师生互动行为,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向更加多向、立体的网状结构发展。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网状互动中的节点,每个学生都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加工者,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4]例如,在数字化资源库中插入人工智能网页链接,学生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人机互动,进行真实的语言仿真模拟练习,切身体会职场语言环境,实现具身性网状互动。同时,鉴于数字化资源的开放性及交流工具的便捷性,师生可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混合式多模态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鉴于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不坐班,师生的交往多集中在课堂,数字化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师生交往的空间,同时数字化记忆能帮助教师及时提取学生的学习画像,以便为学生提供精准化学习指导。例如,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不仅设置了多模块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育人案例、文化知识拓展等,还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帮助教师获得准确的教学反馈。线上教学平台中的学生管理系统可以清楚地记载学生的学习报告,包括上课的活动量情况、学生课程完成情况等,并进行具体的量化,以数据形式反馈学生在线时长和学习画像。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数据进行教学调整及学习指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课堂。
时代的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德技兼修的职教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育人根本。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是集文本、视频、动画、电子阅读材料等为一体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具备获取便捷性、形式多样性、资源共享性、内容扩展性等特点,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图景可主要归纳为主题教育模块的创设、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数字化评价机制的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中多样化主题教育模块的建设,改变了传统课程资源的单一化,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职场通用英语课程为例,基于教材内容,每个章节可分为三个模块,包括“智慧讲堂”“魔炼工坊”“致思空间”,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模块
首先,“智慧讲堂”侧重知识点的讲解,涉及导学材料、课件学习、教学视频等内容。该模块是单元学习的第一阶段,重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普及,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掌握基础的语言交际表达,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魔炼工坊”是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从实践练习中掌握职场通用技能,包括职场情境模拟实训、英语等级小测及配套的单元练习等内容。该模块以职场需求和英语等级考试需求为基准,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场通用技能。其中,职场情境模拟实训任务包含应聘求职、演讲汇报、产品介绍、职业发展等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模拟职场情境英语表达,进而提升学生涉外业务交际能力。另外,英语等级小测包括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和英语听力、阅读专项练习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英语考级的需求,由此提升自我的竞争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最后,“致思空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开放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包括思政园地、主题思考及文化拓展等内容。思政园地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典型的社会案例事件、中国故事、名人名言等,构建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爱岗敬业等元素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育人园地。同时,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发布主题思考,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同伴进行评论互动,由此升华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另外,通过分享不同文化习俗,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通过模块教育,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更丰富、更多样,进而拓展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空间,提升其育人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多模态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形态。多模态教学主要指教师通过整合语言、图像、声音等多样化符号构建多模态教学环境,并引导学生与多模态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5]构建丰富的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为英语思政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多模态教学模式
首先,课前设计多模态的互动活动。学生通过导学材料提前了解课堂学习任务,同时观看相关的主题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在线上平台进行头脑风暴与话题讨论,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其次,课中开展具身性互动以内化新知。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或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情境式任务,构建真实的职场工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多感官深度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职场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增强学生课堂的体验性。学生通过思政园地拓展资料的学习及相关的主题讨论,鼓励其以多样化形式展示思考成果,如演讲、汇报、角色扮演、访谈等,实现知识理解升华。
最后,课后小组合作学习以实践新知。教师通过分享拓展资源,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践行知识。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和思政教育元素,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进行合作学习,从实践中加深对主题思想内涵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如以职场通用英语Ⅰ课程第三单元“Thanks”主题为例。课后,学生要求以“感恩”为话题,以视频录制的方式,向他们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恩,即从行动中去表达感恩,由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目前,智能化时代,传统英语课堂的功能已经迁移到数字化教学平台,形成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尤其是学生管理模块,实现了对课堂考勤监控、学习内容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及学习评价监控。一方面,它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如学生的视频观看记录、课堂表现的参与度、参与讨论的发帖数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精准画像的重要依据。[6]另一方面,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评价,还增加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因此,教师在优化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学习环境时,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应深入了解职教学科思政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评价框架,设计清晰的评价维度即融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于一体,以便清晰把握学生的个人学习画像,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其次,在评价主体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性和调动企业的参与性,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及企业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引导学生更加客观认识自我。最后,从评价方式上,结合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实施过程性评价、开放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增值性评价,即通过多维度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
智能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互相渗透、深度融合实现知识更新与再造的时代,它推动着教学范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7]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提升思政教学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促进泛在式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深度发展。多样化主题教育能够拓展课程思政的育人空间,提升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进一步完善英语课程思政多模态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字化学习环境动态化地记载学生的学习记录,为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提供评价依据。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正确认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的现实情况,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教育变革的挑战,不断地提升自身教育信息素养,从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