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晨露 郜梓茹 闻人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申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清除了非公有制经济中制度规定方面的不合理部分,去除潜在壁垒,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合理、开放、公正、宽松的环境。经过数十年不间断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虽然民营经济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经济在不断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弊端[2],同时在世界经济长期处于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动荡不稳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环境,影响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因此,深入研究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探究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将有利于河南省民营企业针对自身提出解决对策,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4]。只有营造一个能够引导民营企业生产和创新的营商环境,才能真正促进民营企业的长期向好发展,从而使河南省的民营经济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实现河南省经济的崛起[5]。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民营经济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至2020 年末,河南省内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 247 318 家,增速为23.38%,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约为94.18%。2012—2020 年河南省企业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河南省民营企业数比企业总数增加更多,在河南省企业总数中起到主导作用,民营经济在河南省经济总体中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或缺。
图1 2012—2020年河南省企业数量
2019 年河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行业生产总值增加值的比重约为65.07%,占比超过50%(如图2 所示)。河南省民营企业作为省内企业的主体,但对全省产值贡献率相对较低,这表明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还未全面做大做强,目前应重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图2 2013—2019年河南省民营经济增长趋势
从出口贸易方面来看,河南省出口值近年始终呈增长趋势,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不断扩大[6]。2016—2020 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口情况见表1。由表1 可知,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口值增长迅速,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民营企业的出口值占省内出口总值的比重连年保持增长态势,说明河南省民营企业对河南省出口贸易的贡献不断增加。
表1 2016—2020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口情况
从产业分布上看,2019 年末,三大产业中对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三类产业分布占比如图3 所示。由图3可知,第二产业在2019 年末占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产值比重为52.84%,超过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产值的一半。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截至2019 年末,第三产业已经占到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产值的42.36%,虽然仍低于第二产业,但服务业的贡献在不断增加。
图3 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三类产业分布占比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大环境出现了新的特点,民营经济中隐藏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逐渐显现,并影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企业内部积累速度缓慢,只能为企业发展提供非常有限的资金,因此必须借助于外源融资,包括银行信贷系统、资本市场、政府专项资金等。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资金实力较弱,经营风险较大,因此更愿意服务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给民营企业时往往会增加限制性条款,以此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其次,对于资本市场,一方面,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的设立,已逐步降低了上市融资门槛,但是能满足现有板块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债券融资对企业信誉、净资产有较高的要求,对民营企业发行信用债券增加了难度。最后,政府为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为其提供专项资金,但这种融资渠道往往申请门槛高、审批要求多、审批时间长,短期内无法化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河南省内的民营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上市门槛高,大多会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但也面临着重重困难[7]。首先,金融机构不仅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担保资产,信贷成本也较高。其次,不能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往往转向民间借贷融通资金,但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较高,使得企业背负着较大的信贷成本,一旦经营不慎,将使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财务困境。
一是资信等级不高,目前河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不佳、信用等级通常不高。二是信息披露不完善,许多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信息透明度低。三是抵押担保积极性不高,在有限的可抵押资产与高成本的第三方担保压力下,民营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积极性。四是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目前河南省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和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8]。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成了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然而2020 年河南省法人单位数为1 324 372 家,其中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数占比仅为0.45%。2020 年河南省100 强民营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仅为1.31%,与之相比,京津冀地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2.59%,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2.19%。同时,以河南省100 家发展最优的民营企业为例,截至2020 年末,国际有效专利达到245 项,较上年增加49.39%,国际发明专利达到175 项,较上年增加38.89%。虽然河南省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新是相对低层次的创新,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9]。
首先,需要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等相关人员的责任[10]。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要求,定期开展公司内部自查活动。其次,上市公司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一,将社会责任的承担纳入公司未来的发展中;第二,通过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落实社会责任承担;第三,及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方便公司内外部监管。
一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体系,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产权主体和收益归属明确的现代产权保障制度,着力降低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成本;三是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优化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
建立完善开放包容的金融体系来支持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11]。第一,继续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应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提供更多更优的融资选择,缓解资金压力,优化融资结构;第二,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政府部门要提倡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信贷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第三,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创新产品和服务,创造出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并且大力优化信贷决策系统以降低信贷成本,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为民营企业构建全方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快捷精准的在线服务。鼓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打造共享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政策信息传递共享等服务;推动建立互联网信用信息担保平台。
首先,设立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推动各级别实验室及其他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围绕重点行业及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民营企业自身也要重视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其次,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家族式企业和中小企业不能忽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应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推进管理创新与管理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奠定基础。一是推进企业管理与治理模式创新,引进现代科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二是树立战略性人才观,鼓励人才跨区流动[12];三是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各类资源的融合贯通,将上、中、下游产业链联合起来发展,形成产业链集群。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集群发展推进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在原有产业链的基础上促进新的产业链、资金链和价值链的形成与整合,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实施减缓、减免政策。同时,各相关部门应继续规范整治各类违规收费情况,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非必要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