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雄 尹滇 曾露阳
摘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本文首先说明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其次,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森林保险机制、加强科技支撑等多方面提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还能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林农收入,并促进乡村经济繁荣。然而,在实践中,林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森林保险机制不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等。因此,探究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路径,成为当今时代亟需回答的问题。
1 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1.1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往往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相比之下,林下经济强调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减少非法采伐和乱砍滥伐行为,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和森林生态的完整性。此外,林下经济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为农村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我国的林下经济发展带动了众多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孕育生命的功能。然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往往忽视对森林资源的合理管理,导致过度砍伐、滥采滥种等问题。相比之下,林下经济注重利用森林底层植被、土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的各种商品与服务,推动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这种开发方式不仅能够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够维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使林下经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1.3 增加品牌竞争力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增加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产品逐渐受到青睐。林下经济通过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宽出口渠道,促进农林产品的国际化和销售增长。以林下野生食用菌为例,这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材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广泛的认可。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也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助推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2]。
1.4 促进文化传承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促进地方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林下经济往往依托于本地森林资源和传统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总结并遵循自然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林下经济通过组织合作社等形式,将林农组织起来参与经济活动,带动地方发展。同时,林下经济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保护了当地乡土风情和民族特色,还激发了林农对自然环境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此外,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理解。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强信息发布和共享,提高公众对林下经济的认知和支持程度[3]。
2 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2.1.1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并且大多位于山区、偏远乡村或高海拔地带,缺乏便捷的交通条件。道路网络短缺、质量低劣和连接性差,给林业产品的运输带来了困难,增加了成本和时间,限制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
2.1.2 水利基础设施欠缺
水资源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等领域。然而,很多地区缺乏灌溉设施、水库和水源保护措施,导致干旱地区的农林业生产受限,也影响了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3 能源供应不稳定
林下经济活动通常需要能源供应,例如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供电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各项生产活动的需求。
2.1.4 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林下经济发展需要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市场接轨,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低,通信设施不完善,限制了林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价格信息的获取以及创新型业务模式的推广。
2.2 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低
林下经济在我国还属于一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林下经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首先,我国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缺少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次,林下经济产品虽然种类较多,但是其中大多都是粗放型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会导致产品质量较低、产量低。最后,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也是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导致的。由于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林农对市场行情预测不足,从而导致林农种植的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林农的收益,也限制了林农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4]。
2.3 森林保险机制不完善
2.3.1 缺乏全面的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的森林保险仍然相对较为有限,尚未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很多农户和社区仍然无法获得合適的森林保险。这导致了许多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和支持。
2.3.2 赔付标准不明确
在森林保险中,赔付标准的确定是关键的。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赔付标准与程序,这给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带来了诸多的操作难题和争议。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损失评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应的指导框架。
2.3.3 资金来源有限
森林保险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支付保险费用和赔付金额。然而,目前我国的森林保险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这使得森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2.3.4 森林保险机制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技术能力建设不足等
农户和社区对于森林保险的认知程度有限,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购买森林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在森林灾害风险评估、保险产品设计和理赔处理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
2.3.5 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仍然不够完善
森林保险作为一个涉及广泛利益相关方的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目前,在森林保险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的角色还比较弱,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设。
3 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路径
3.1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林下经济是一个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因此要想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国家要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企业和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产业中来。同时应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到林下经济发展中来。
3.2 加强科技支撑
为确保林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林业科技与林农生产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要加大对林农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科学经营水平;还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指导。
3.3 健全组织体系,优化产业布局
为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应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组织体系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等方式,加快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林下经济发展组织体系。一方面,建立林下经济发展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基金,支持和引导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向林业产业倾斜,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此外,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在林农土地上开展林下种植或养殖。二是依托林业资源开展森林旅游。三是利用森林景观资源进行森林康养。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中应以优化产业布局为导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有序经营。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的开发利用。同时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要不断加大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为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3.4 完善基础设施
3.4.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增加对偏远地区和山区农村道路的投资,改善道路质量、提高连接性,确保农林产品能够顺利出入市场。此外,还可以探索多种运输方式,如发展水路运输、修建临时或小型机场等,以进一步提升交通便捷度。
3.4.2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在干旱地区建设灌溉设施、水库和蓄水池,确保林农业生产有足够的水源供给。同时,也要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加大水土保持工程的力度,减少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3.4.3 改善能源供应稳定性
可以通过扩大电网覆盖范围,提升农村用电设施的可靠性和容量,使农户能够方便地获取到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3.4.4 加强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加大力度推广互联网覆盖范围,提高农村地区的宽带接入率,为林下经济从业者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和市场拓展渠道。同时,鼓励发展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数字化工具,在农产品销售和金融服务方面提供支持。
3.4.5 加强教育和培训机构建设
应该建立更多的职业培训中心和农林业技术推广站点,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林农掌握现代农林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交流,促进农林业科技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3.5 完善森林保险机制
要完善我国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森林保险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5.1 扩大覆盖范围
政府应该推动森林保险的普及化,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广泛的保险服务。通过建立合适的政策和法规框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确保农户和社区都能获得相应的保险覆盖。
3.5.2 明确赔付标准和程序
在森林保险中,确定清晰的赔付标准和程序非常重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和专家组织合作,制定统一的损失评估方法和标准,使赔付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此外,还可以建立高效的理赔渠道和快速响应机制,加快赔付速度,减轻被保险人的财务压力。
3.5.3 多元化资金来源
为了支持森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种资金来源的支持。除了政府拨款外,可以探索引入私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鼓励他们参与森林保险业务,共同承担风险。此外,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发行保险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为森林保险提供更稳定的经济支持。
3.5.4 加强农民和社区的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
政府可以开展普及森林保险知识、宣传利益和义务的活动,提高农户对森林保险的认知度。同时,加强农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理解和运用森林保险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购买和管理相关保险产品。
3.5.5 加强监管和公众参与
政府应完善森林保险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确保其合规经营。同时,要加强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将公众的意见和需求纳入森林保险的决策过程中。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实现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行动。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法规和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确保赔付标准明确。同时,加强对农民和公众的知识普及,鼓励他们参与林下经济的管理和治理,形成社区共治的格局。此外,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优化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的配套设施。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为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林下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 姜兴艳,任婕,洪锋.安顺市西秀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7):121-124.
[2] 夏大娟,商航,王勁榆,等.黔南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5):271-276.
[3] 陈鹏宇.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浅析——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82-87.
[4] 朱海珍.高质量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J].甘肃农业,2022(8):37-40.
作者简介:黄海雄(1983—),女,壮族,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林下经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