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探讨》2023 年第(1~12)期总目次

2024-01-16 08:14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物理

篇名 期页

* 专家论坛*

物理“跨学科实践”的内涵特征与教学建议 1(1)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及建议 2(1)

论物理观念的生成机制与教学策略 3(1)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质量和学业水平考试的思考 4(1)

大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5(1)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反思内涵、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6(1)

从中考物理试题看对科学探究能力测试的探索 7(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与评价策略 8(1)

初中物理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 9(1)

基于跨学科实践的单元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声声入耳音乐会”为例 10(1)

中学物理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素材的视角 11(1)

新课标下课例研讨流程初探 12(1)

* 教学改革*

艺术、科学思维与物理教学 1(5)

运用反思性论证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例 1(11)

基于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逆向设计探索 1(16)

基于费曼学习理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践行研究 2(5)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论证式习题教学 2(9)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教学——以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为例 2(14)

重构规律教学逻辑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以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向心力”一课为例 2(16)

基于结构化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研究 3(6)

在科技类项目学习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设计高风速发电机”为例 3(9)

MAPS 习题教学策略的内涵和应用 3(14)

物理学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与概念学习进阶 4(7)

大成若缺——谈谈物理教学中的“不完美,才美” 4(12)

基于科学思维素养培育的初中物理模型建构策略 4(15)

物理情境化教学视角下“超重和失重”教学的综述与启发 4(18)

从深度探究走向深度理解——以“欧姆定律”的探究为例 5(5)

聚焦真实情境创设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为例 5(9)

基于SOI 模型的力学概念多元表征教学策略探索 5(15)

以科学思维整合高中重点物理知识的教学研究 6(7)

创设深度学习环境 助力学科素养落地——以人教版“动量”为例 6(12)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路径研究——以“动量定理”为例 6(17)

解决原始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7(6)

篇名 期页

基于ICAP 学习框架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分析——以“力臂概念”教学为例 7(9)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策略探讨——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 7(14)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物理高阶思维课堂实践——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 8(6)

素养导向的任务型复习课研究——以初中物理“机械能”概念为例 8(9)

高中电场强度概念建构的多重表征策略 8(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8(16)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 9(5)

基于分层类比的“光的折射”教学 9(9)

以学情为导向的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9(13)

基于问题链引领的初中深度物理课堂教学——以种子密度的测量为例 9(16)

创设序列微情境 促进知识结构化——以“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教学为例 10(5)

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对学生深度学习促进的研究——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10(9)

学习进阶视角下的电源电动势概念教学六十年变迁 10(14)

真情境、真实验为载体的沉浸式课堂研究——以“牛顿第三定律”课堂教学为例 11(5)

论“跨”与“源”的相互作用——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思考 11(10)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研究 11(1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速度的等效替代 11(15)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来自NGSA 的经验与启示 12(3)

精心构建科学模型 深入探究物理规律——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动量定理”一课为例 12(12)

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导引物理课堂教学探索——以“共点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 12(15)

探赜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12(18)

* 教材研究*

我国高中物理教材力学知识内容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1(19)

科学本质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探讨——以高中“光现象及其应用”为例 1(25)

架桥类比 促进物理概念的进阶学习——以苏科版“电功”和“电功率”概念教学为例 2(21)

基于SOLO 分类理论的物理单元习题的选择与利用 2(25)

指向科学思维的高中物理教科书结构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三“静电场”主题为例 3(18)

融合教材优化设计 创设情境落实素养——以“功与功率”教学为例 3(23)

篇名 期页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迭代与启示 4(21)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中物理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滑轮”教学为例 4(25)

优化教材习题运用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部分为例 5(19)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问题”栏目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必修第三册为例 5(22)

基于学科实践 促进深度学习——以人教版“磁场磁感线”教学为例 5(26)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以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单元教学为例 6(21)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探讨——以“重力”为例 7(19)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教材旁批研究——以人教版和教科版必修三为例 7(22)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以“热现象”为例 7(28)

巧借教材资源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 8(21)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实施路径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单元为例 8(26)

多重表征视角下高中物理教材“弹力”内容比较分析 9(19)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高端备课探究 9(26)

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学史与教学思考 10(19)

高中物理教材实验栏目的对比分析与使用建议——以人教版和粤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为例 10(24)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科学态度与责任”编写研究——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 11(19)

基于学情 注重探究 科学建模 培育素养——“电能的输送”教学中的学情分析与教学建议 11(25)

基于教材数学知识变化的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探索——以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 为例 12(23)

*教学设计*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初探 1(31)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深度研究 1(35)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化习题设计 1(38)

“机械与功”进阶式大单元的教学建构与设计 2(28)

基于STEAM 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以伪全息“金字塔”设计为例 2(3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物理复习课设计——以“口罩防疫中的物理”为例 3(27)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以“磁体与磁场”教学为例 3(31)

SNP 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力的合成和分解”为例 4(30)

例谈高三物理实验微专题学案的优化设计 4(35)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生科学思维测评工具开发与核验——以教科版科学(2017)六年级“电磁铁”为例 5(30)

篇名 期页

学生自主讲解“力的分解”,突破教学难点 5(34)

面向意义生成的物理概念学习——以“浮力”为例 6(26)

追求理解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支架设计 6(30)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范式比较研究 7(31)

以方法促知识 借知识显方法——以“磁体与磁场”为例 7(35)

“脑科学+核心素养”视域下概念教学案例分析——以“密度”为例 8(31)

基于SECI 理论的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情境化教学设计 8(35)

基于“大情境”主线的物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以“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为例 9(30)

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单元教学模式——以“磁场”为例 9(33)

希沃白板5 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创新——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为例 10(28)

高考物理中生活实践类情境试题对教学的启示——以2022 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 10(31)

大单元视域下物理模型学习进阶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绳球模型”为例 11(29)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科学复习教学研究——以“浮力”为例 11(32)

基于“有效失败”理论的高中物理学史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12(29)

利用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度理解 12(33)

* 考试研究*

交变电流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以近十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为例 1(42)

2022 年重庆市物理中考试题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1(45)

2022 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物理第25 题解析及启示 2(37)

通晓原理 明确思路 突破欧姆表问题——从2022 年湖南高考第14 题谈起 2(42)

“近似”思想的妙用——以一道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为例 3(36)

基于SOLO 理论的高考物理全国二卷考查层次的比较研究 3(39)

浅析“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试题命制——以2022 年福建厦门中考物理试题为例 3(42)

基于SEC 模式的中考物理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分析——以2022 年中考物理无锡卷为例 4(39)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突破 4(43)

巧建坐标,速解涉及全反力的动力学极值问题——以2022 年湖北省物理高考11 题为例 5(38)

活用物理结论 避免固化思维——由2022 届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物理第7 题引发的思考 5(42)

篇名 期页

原始物理问题在实现高考“四翼”考查要求中的应用 5(45)

物理源于生活——高考物理试题的赏析和实验测量 6(35)

从2022 年高考看电阻测量问题的底层逻辑 6(39)

掌握物理核心概念“压强” 突破“固体切割叠加”问题——以重庆市近三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 7(4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考物理试题之情境创设例析 7(45)

基于课程标准的选择题命制技术探讨——以晋冀鲁豫2022 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 8(40)

以静制动寻蹊径 测量功率塑本源——以2021 年山东省泰安市第23(5)题为例 8(45)

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活情境化试题——以2022 年广东高考试题为例 9(39)

高中物理习题详解文案的编制——以2022 年高考湖南卷第14 题为例 9(42)

刚性线圈所受磁场安培力规律的研究——以2022 年全国高考物理乙卷24 题为例 10(35)

构建试题分析框架 培养学科关键能力——2022 年全国高考甲卷第18 题解析与思考 10(40)

基于“认知负荷”的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以2023 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试题为例 11(38)

以中考浮力命题为例探究STEM 教育理念下的物理教学 11(42)

知微见著,物理教材中的高考 12(38)

一道经典高考试题的深度思考与拓展 12(42)

多角度分析2023 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10 题 12(44)

* 物理实验*

气轨上瞬时速度的测量及挡光片的选用 1(51)

创设真实情境,创新实验教学 1(54)

一维多普勒效应的实验研究 2(46)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导学案设计 2(49)

直线电流磁感线演示仪的创新设计与实验 2(5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方案的述评与改进 3(45)

可显光路的多功能光学演示仪的设计与开发 3(48)

基于STM8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装置的设计与实验 3(52)

微小形变测量实验的改良设计与实践 4(48)

巧用自行车,玩转圆周运动 5(48)

三新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生活化实践——以测量地球半径为例 5(52)

改进数据处理方式 发挥DIS 绘图功能——以“动量守恒”为例 6(44)

应用纹影成像 突破教学困惑——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 6(49)

课改下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具整合的实例研究——以“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为例 6(53)

一种摩擦力可视化的演示实验装置——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 7(49)

动圈式扬声器演示仪的设计、制作、改进与拓展 7(53)

篇名 期页

天宫课堂之水球光学实验浅析 8(49)

用塑料丝模拟电场线真的对吗 8(53)

中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的量化分析研究 9(48)

对“弹簧测力计对拉实验”的思考 10(45)

自制DIS 探究电容器电压与电荷量的关系——基于ESP32 与Phyphox 的DIS 实验 10(49)

高中物理滑动变阻器分压连接规律探究 11(47)

中学课程融合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一道试题的习题教学为例 11(50)

基于ESP32 和Phyphox 的光电门阵列的设计与制作 12(47)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小车运动加速度和滑动摩擦系数 12(50)

*问题讨论*

基于中学物理的高架桥和大货车侧翻问题的力学分析 1(58)

反思与改进“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61)

非惯性系视域下地表附近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1(64)

对一条特殊电场线的讨论 2(56)

可以这样探究液体沸腾需要持续吸热吗? 2(59)

等时圆——求解物体沿光滑斜面滑行问题中的桥梁 2(61)

如何解释直流电动机制作中出现的“反常现象” 3(56)

对麻醉飞针原始物理问题编制的思考 3(60)

地球隧道中的42 分钟 3(63)

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的讨论 4(52)

虚像总是正立的吗 4(55)

对一幅习题插图的纠正及延伸思考 4(57)

基于实验分析的逐差法教学——对一道课本习题的讨论 5(57)

光路可逆原理错了吗?——对几何光学中一个佯谬的分析 5(60)

对关联矢量问题的思考 5(63)

“子弹打木块”模型中“v-t”图像面积表示的意义 6(56)

一道细杆斜靠墙面下滑问题的拓展与分析 6(59)

选择恰当的回路巧妙解释感应电动势的种类 6(62)

从“相对误差”谈收尾速度的合理性设问——以导体棒平动切割磁感线为例 7(56)

对风力的定量分析 7(59)

关于一个水力采煤问题的反思 7(63)

对与惠斯通电桥相关电路的深入剖析 8(56)

浅析人拉船模型 8(59)

基于刘徽“割圆术”的向心加速度推导 8(62)

对绳船模型中关联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深入分析 9(56)

狭义相对论“尺缩效应”下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等效性——以无限长直导线模型为例 9(60)

为何铜锅和铝锅不用于在电磁炉上加热食物? 9(63)

关于对“线速度”究竟如何定义的思考 10(54)

两种“合成法”求场强正误的根源 10(57)

牛顿碰撞定律在弹性碰撞中的应用研究 10(59)

大中衔接视域下基于学习进阶的“内能”概念辨析 11(55)

篇名 期页

为何点不能作为参考系——兼谈参考系与坐标系的关联关系 11(60)

关于学生对入射光强度系列问题感到困惑的思考 12(55)

* 课程资源*

激光切割机及SolidWorks 软件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中的应用 1(67)

巧用Star Chart 软件开展交互式可视化物理教学——以“行星的运动”为例 1(71)

基于GeoGebra 软件对“磁聚焦”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2(65)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物理跨学科实践课程设计 2(69)

基于Stellarium 天文软件的“开普勒第二定律”的教学研究 3(65)

融合BOPPPS 的初中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讨 3(69)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初中物理5E 教学模式——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 4(61)

利用Tracker 轨迹追踪探究小球的轨道运动 4(65)

例谈Modellus 软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主题为例 5(66)

基于闽东地区传统文化的物理教学——以“力学”专题教学为例 5(71)

利用Tracker 优化5E 教学模式——以“绳连物”连接体模型为例 6(64)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微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 6(68)

大概念背景下的物理项目式学习——以“桥的设计”为例 7(65)

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斜(曲)面模型中的应用 7(70)

基于Multisim 与Origin 的中学物理实验——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例 8(65)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光学MATLAB 仿真 8(69)

基于3D 打印和虚拟仿真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开发 9(65)

GeoGebra 软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子在示波管中的成像为例 9(68)

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法 落实学科育人功能 10(63)

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初阶工程测量的实践——以“液面高度测量方法的比较”为例 10(67)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Arduino 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以声速的测量为例 11(64)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物理科学思维培养的研究——以“力与运动”单元为例 11(67)

篇名 期页

跨学科实践的进阶化设计——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 12(58)

三类数学软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 12(63)

* 教师教育*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1(75)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复习教学实录 2(73)

对“超重与失重”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反思 2(79)

理解方法本质 促进观念进阶——以“机械运动”为例 3(73)

树立正确作业观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 3(76)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案例教学有效性探讨——基于学习心理学视角 4(69)

基于PCKg 理论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以“牛顿第三定律”的集体备课为例 4(74)

注重物理概念建构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高三“电源电动势”专项突破教学为例 5(74)

基于跨学科融合视域的电动势高端备课再研究 6(72)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思路探究——以“摩擦力”教学为例 6(76)

以知识溯源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为例 7(73)

基于“减负增效”理念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7(76)

科学预设 促进生成——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为例 8(73)

发展性课堂即时评价案例评析——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8(77)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探索——以项目式学习“美丽的‘喷泉’”为例 9(73)

“眼睛和眼镜”演示仪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9(77)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以家庭电路多挡位问题为例 10(71)

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的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以“物质的物理属性”为例 10(76)

立足物理模型,发展科学思维——以斜面模型及其变式教学为例 11(72)

在纠错中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青年物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考 11(76)

“瞬时速度”的两种教学序列探讨——基于学习心理学角度 12(68)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跨学科实践研究 12(73)

猜你喜欢
人教版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我不是教物理的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