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1 266例帕累托图分析

2024-01-15 02:38洪正飞张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4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途径年龄

洪正飞,张恒

药品不良反应(ADR)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ADR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状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ADR报告数量持续上升[2]。故医护人员必须时刻关注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对我院上报的1 266例ADR进行帕累托图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ADR的发生规律和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递交的ADR病例,共1 266例。

1.2 方法 对收集到的1 266例ADR病例开展回顾性研究并行帕累托图分析,分别对这些药品所涉及患者情况、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汇总与统计,找寻引发ADR的主要影响因素,累计构成比以0~80%为主要影响因素(A),以81%~90%为次要影响因素(B),以91%~100%为一般影响因素(C)。

2 结 果

2.1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1 266例ADR中,患者年龄1~93岁。其中0~20岁153例(12.08%);21~40岁141例(11.14%);41~60岁354例(27.96%);61~80岁535例(42.26%);>80岁83例(6.56%)。其中41~80岁为主要影响因素,0~20岁为次要影响因素,21~40岁及80岁以上为一般影响因素,见表1。1 266例ADR中,男606例(47.87%),女660例(52.13%)。

表1 1 266例ADR患者年龄分布

2.2 ADR给药途径分布 1 266例ADR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静脉滴注给药,占71.64%,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口服给药,占21.80%;再次为静脉注射,占2.21%,其他给药途径占比很小,见表2。

2.3 ADR严重分级分布 1 266例ADR中,一般不良反应920例,占72.67%,严重不良反应346例,占27.33%。

2.4 ADR累及系统分布 1 266例ADR主要累及10个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最常累及系统;其次为血液系统;第三位为消化系统,见表3、图1。

图1 ADR累及系统的帕累托图分析

表3 1 266例ADR累及系统分布

2.5 ADR上报人员统计 上报人员中,临床医师上报736例(58.14%);药师上报190例(15.01%);护士上报340例(26.86%)。

2.6 ADR涉及药品种类分布 上报的1 266例ADR共包含15类药品,其中引发ADR最多的为抗肿瘤药,占429例;第二为抗感染用药,占400例;心血管用药居于第三,占153例,见表4、图2。

图2 ADR涉及药品种类的帕累托图分析

表4 1 266例ADR涉及药品种类分布

3 讨 论

3.1 ADR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从ADR发生的年龄分布来看,依旧是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老年人群生理机能开始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由于血浆中白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肝、肠血流量减少,另外肝药酶活性降低,肾血流、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功能减弱,均会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排泄速度,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不断累积,容易发生ADR[3]。且老年人原发疾病较多,长期用药,合并用药多,用药情况相对复杂,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ADR发生率[4]。因此,在选择药物使用剂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因素,做到个性化用药,提醒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给药过程中加强监护,确保用药的安全性[5]。

3.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占71.64%,探究其原因可能如下:(1)患者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药品的各种理化性质均可能引起ADR[6];(2)静脉滴注不经过黏膜屏障,直接进入血液中,使血药浓度短时间内到达峰值,而且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7];(3)滴速过快、给药浓度过高、未关注药物配伍禁忌等也是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的原因[8]。所以,临床用药应遵循“能口服不静脉注射,能静脉注射不静脉滴注”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选择最恰当有效的给药途径[9]。

3.3 ADR临床表现分析 最早出现不良反应的系统通常是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停用后会自行好转。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且多由应用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发生具有隐匿性[10],用药后需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皮疹、瘙痒等。为预防和减少皮肤不良反应,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ADR史,严密监测用药过程。

3.4 ADR与上报人员分析 为强化患者服药后发生ADR的监控与管理,我院建立并健全了ADR报告监测制度,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奖励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重视程度。同时,我院还强化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易于发现的ADR,也要关注潜在的、迟发的ADR,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5 ADR累及药品种类分布分析 抗肿瘤药物是我院引发ADR例数最高的药物种类。其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液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因此,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与监测将是未来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重点。ADR发生率第二位是抗感染类药物。此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应用广泛,且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对抗感染类药物的应用进行管理。ADR发生率位居第3位的是心血管用药,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中老年患者。老龄患者肝肾功能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导致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明显减弱,容易引发ADR。

综上所述,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医师给患者开具药物时应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用药,对ADR发生率高的药物,医务人员应提醒患者加强自我观察。对于出现的ADR,医务人员应仔细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及时干预。未来,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ADR相关知识的强化,鼓励可疑即报,增强上报积极性,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ADR上报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途径年龄
变小的年龄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年龄歧视
算年龄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