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慧莹
黄河澄泥砚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工艺品,2007年,其入选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积极挖掘黄河澄泥砚的文化价值,探索其创新发展策略,有助于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地域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澄泥砚及其工艺特点
黄河澄泥砚始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砚台制作技艺中最具技术研究价值的一种。河南洛阳新安县是黄河澄泥砚的原产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许多与澄泥砚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澄泥砚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其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以黄河澄泥作为主要材料的烧制砚。在制作过程中,手工匠人采用黄河沿岸长期沉积下来的具有诸多矿物质的河泥,通过采泥、选泥、澄泥、制坯、雕刻、焙烧等60多道工序,制作出温润如玉、坚硬如石的工艺品。黄河澄泥砚的制作技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其最早借鉴了秦汉砖瓦的制作工艺,在汉代演变出了虎伏、瓦筒、瓦形等多种形态的产品;到了明清时期,砚台的造型题材进一步丰富,逐渐演变出了牧牛、荷鱼、云龙、蟠螭等题材内容。可以说,黄河澄泥砚是集使用功能和艺术功能于一身。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在黄河澄泥砚的珍品中,不仅窑变出古澄泥砚珍奇的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等名贵色彩,还窑变出美妙的云水纹理。
黄河澄泥砚的文化价值内涵
具有重要的工艺传承价值
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原料选择以黄河澄泥为主,烧制工艺高超,成品质地细腻,发墨不损毫,造型形态多样,既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又有方形的造型,少数砚台还能以抽象的艺术手法塑造出形态不规则的作品。这都得益于黄河澄泥砚优质的原料以及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在新时期传承和发展黄河澄泥砚,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传统制作工艺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工艺价值。
相比于端砚、歙砚等其他名砚,澄泥砚的制作工艺更加繁杂考究,其中较为独特的是一项泥料的处理技术——“入黄丹”,指的是在原料处理过程中添加一种名为“黄丹”的添加剂,它主要由硫黄、硝石、铅混合而成,该添加剂有助于提高泥料的防蛀效果。另外,工匠们还会加入云母粉来提高泥料最终的硬度。传承澄泥砚有助于当代工匠更好地理解澄泥砚制作的科学原理,为其提高制作品质和烧制成功率提供技术支持。
具有珍贵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黄河澄泥砚的传统制作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它是华夏民族文化发祥地黄河流域的文化产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黄河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受到历朝历代文化发展变迁的影响,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澄泥砚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虽然被削弱,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却历久弥新。传承黄河澄泥砚工艺,有助于当代人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的发展变迁史,感受不同时期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美学和工艺水平。在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演变发展过程中,澄泥砚逐渐成为当地文化形象的重要符号。因此,传承黄河澄泥砚工艺有助于人们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有助于发挥黄河澄泥砚文化传承价值。
具有先进的时代发展价值
一方面,传承发展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有助于新时代研究者和工艺传承人在深度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智能化技术和新艺术理念,以更好地实现工艺制作创新。除此之外,黄河澄泥砚还凸显着传统手工匠人的工匠精神,这种踏实、肯干、专注、不断创新的精神值得新时期各行业的从业者学习。另一方面,传承发展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有助于将其与新时代文化强国等多项战略相联系,将传统制作工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可以更好地推动国家文明建设,助推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黄河澄泥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受众市场缩小
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消费者也越来越追求智能化、趣味性、多样化的产品。传统的笔墨纸砚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工艺品的黄河澄泥砚,主要受众以传统文化爱好者、工艺品收藏者为主,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通过与其他领域设计融合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是新时代黄河澄泥砚技艺创新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此外,尽管黄河澄泥砚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内容,但是由于许多年轻消费者缺少对传统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导致黄河澄泥砚的受众市场进一步缩小。
产品生产存在不足
当前,许多传统手工艺技术逐渐和工业化生产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制作工艺的严谨性,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也会导致无法达到传统手工艺匠人制作的艺术高度。黄河澄泥砚生产工艺严谨复杂,成品率不高,对生产者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但许多从业者追求经济效益,在尚未完全掌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就进行产品生产,最终造成黄河澄泥砚产品低质化,行业发展较为混乱。工业化生产追求高效率和经济价值,一般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使用需求,無法更好地适应当前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许多消费者无法从工业化产品中感受到传统黄河澄泥砚的艺术美感和人文关照,这些都对传统黄河澄泥砚非遗工艺产品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产品设计缺少创新性
随着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不断渗透,黄河澄泥砚在制作生产方面也逐渐呈现出造型单一、功能缺失、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一些设计者设计时仅仅是对传统造型的简单模仿,缺少创新意识,将形式设计局限在展现传统文化特色方面,不能将其与时代相结合。随着传统手工匠人的老龄化和人才流失,人们对黄河澄泥砚工艺的艺术内涵以及审美价值理解也出现了偏差,许多年轻生产者和设计者缺少对黄河澄泥砚文化价值及演变过程的整体认知,无法将新时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创新理念与黄河澄泥砚制作技艺相融合,这也造成黄河澄泥砚产业发展的单一化,无法对传统产品进行材质、外观、造型以及功能形式等进行再设计,导致无法满足新时期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
黄河澄泥砚传承发展的策略探究
创新工艺材质
随着文化创意类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张,利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黄河澄泥砚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需要。因此,相关设计者和生产者应当从工艺、材质创新着手,将黄河澄泥砚的传统工艺与新型制作材料相结合。例如,可以将玻璃、塑料、金属、树脂与传统澄泥设计相融合,以实现传统工艺品更多的艺术呈现可能性,丰富黄河澄泥砚形态;再如,将金属材料和黄河澄泥砚制作工艺相结合,呈现出时尚、简约的质感,打破传统砚台带给人们的固有印象;还可以将玻璃材料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利用玻璃本身材质所具有的光影变化优势,突出成泥的色彩变化。
创新功能设计
針对黄河澄泥砚的实用性价值减弱,消费者对澄泥砚使用需求降低等问题,可以通过工艺品转化和多功能产品设计赋予黄河澄泥砚新的实用价值。例如,将成泥制作技艺与现代化的艺术灯具相结合,制作出具有艺术设计感的灯具产品。另外,黄河澄泥砚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发生窑变,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变化,为此,现代设计者可以将这一特性应用在镇尺等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中,突破砚台造型的局限性,开发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艺术文创产品,进而提高黄河澄泥砚工艺品的品牌价值。
提高黄河澄泥砚产品的文化属性
作为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性的传统工艺品,黄河澄泥砚本身就承载着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双重价值。尤其是随着当前文旅产业、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澄泥砚的需求由之前的文房工具转变为一种文化获取和情感寄托。对于消费者来说,黄河澄泥砚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器物,还作为一种能够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黄河流域地域文化认知的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体验。因此,在新时期黄河澄泥砚创新设计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突出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例如,可以将黄河澄泥砚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传说典故等融入产品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将当前的流行性文化与传统装饰设计相融合,设计出带有卡通动漫人物装饰的文创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乐趣,进而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
创新宣传与推广
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黄河澄泥砚产品及其所蕴含的非遗文化精神内涵也应当进行多渠道宣传与推广。面对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黄河澄泥砚传统单一的文化传播路径已无法满足当前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关从业者可以将具有互联网特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文化宣传渠道引入黄河澄泥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对这一非遗文化的多元路径传播。此外,相关部门也可以搭建以黄河澄泥砚文创产品开发为主题的线上互动平台,将之前线下进行的品牌推广、产品设计、销售等环节转移到线上,突破传统黄河澄泥砚宣传推广的地域限制和文化限制。同时,还可以与各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博物馆开展合作,实现跨区域的文化产品互动交流。如,推出与故宫联名的黄河澄泥砚文创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要想更好地提高黄河澄泥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还应当制订出更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计划。例如,打造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黄河澄泥砚产业园区,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澄泥砚文创产业链,实现文创产品的集群化发展;与旅游文化产业合作,围绕黄河澄泥砚品牌塑造,设计更多具有标识性的文创产品和文创资源,推出黄河澄泥砚陶艺体验活动、非遗制作推广视频、舞台剧表演以及设计冰箱贴、书签、手提袋等相关文创纪念品,从而实现经济、文化、技术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
总而言之,黄河澄泥砚作为非遗,实现其传承创新和发展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技艺传承价值和时代发展价值。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好地从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着手,引入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展现出传统澄泥砚工艺文化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 郑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