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熳燕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成熟发展与应用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相互碰撞形成文物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赋能。目前,敦煌文物的数字化采集、文物重塑、档案扫描等工作已取得海量成果,文物数字化已成为敦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数字敦煌为例,从创建文化数据库实现遗产永久保存、促进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与再创作、线上线下相互助力、共享遗产数字资源促进相关领域实现学科突破4个方面,分析文物数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意义及示范作用,助力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高质量发展。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十分重视数字化在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等8项重点任务。2023年,中国首个非遗数字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发布,规定了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采集实施、资源著录方面的业务、技术要求,指导和规范了中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非遗数字化行业标准为文化遗产的数字采集、收录工作提供方向、明确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随着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技术不足,数据安全、冗余,版权归属及授予等问题逐渐暴露。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其数字化工作也亟须制定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和指引,加快数字采集、著录标准的制定,明确数字化采集、收录,数字平台建立等标准和流程,为构建科学、安全、规范、高效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数字化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着力点,通过文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产业不断成熟壮大,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深化发展。
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历史印证,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深化离不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和转型,只有将文化产业中最核心、最具价值的文化遗产充分发展,才能筑牢数字文化产业根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在文化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实现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
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等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致力于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像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截至2022年年底,数字敦煌完成了近290个洞窟壁画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和5万多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并开放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藏经洞文献的21类壁画专题、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敦煌数字化保护技术成熟,成果突出。因此,本文将以数字敦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的例证与依据。
文物數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建立文化数据库,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
受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正逐渐在岁月中凋零,因此,保护、保存成为首要任务。数字化不仅可实现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保存,同时这些数字信息也为建立数据库、对接文化专网奠定基础。此外,虽然现代科技在文化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作业环境、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不断提高的文物数字化标准的影响,其数字化的过程往往是多变且复杂的,因此各项技术也需要在文物数字化的进程中不断革新。
搭建文化遗产数据库,为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做准备。2021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要建设“甘肃石窟寺数字资源库”,纳入中华文化遗产标本库,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实现全国共享共用。文化数据库的建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保存,而由一个个文化数据库组成的国家文化专网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的永久保存,也为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素材。
文物数字化推动文物保护技术革新
我国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经历了手抄、手绘临摹、胶片拍摄记录、数码相机数字化采集存档、3D立体图像扫描收录、大遗址数字化记录等诸多发展历程。以敦煌雕像的数字化进程为例,2010年,上海颢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胡琢民带领3D建模技术团队进行332窟雕像的3D扫描工作,但因采集数据量庞大、采集空间狭小、技术不成熟等问题造成工作进展缓慢。随后,他们经过研发设备、改良技术,利用结构光原理,运用模块化的三维采集设备和可根据不同的洞窟体量变化拍摄系统,再通过电脑对数字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最终呈现的3D结果能够真实还原雕像的比例、色彩、神态,甚至死角和盲区部分都有极高的精度和还原度。经专家鉴定,敦煌雕像的3D建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已有45身彩塑基于此项技术完成数字化扫描及保存。之后的三维全景扫描工作,也在此基础上完成。不到7年时间,147个重点保护洞窟就已经成功采集完毕。由此可见,数字文化的出现和使用催生了文物研究新态势,而人们又在文物数字化的研究和探索中不断催生新技术,刺激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永久保护物质文明创造了契机。
文物数字化促进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与再创作
文物数字化是一项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化永存的工程。通过文化数字内容的收集、授权、平台搭建,实现文化数字内容的互联网共享,促进文化遗产再利用与再创作,催生文物保护新形式。
第一,文化遗产再利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的再利用突出体现在线下展览中可实现1:1复刻与数字化展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与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中,以3D技术复制了8座莫高窟洞窟,即使不在敦煌,也能让观众观赏到真实、清晰的石窟景观,实现了文化遗产在不同地域的再利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4年以“数字敦煌”与“虚拟洞窟”为主要内容,帮助游客在参观前对莫高窟有个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实现资源再利用,拉近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人们的距离,激发人们持续了解、探索历史文化的热情,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和长久传承。
第二,文化遗产再创作。一是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数字藏品的出现让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数字化的背景下相互融合,开辟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新模式,促进遗产文化再创作。数字藏品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逐渐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它的产生不仅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开拓了新途径,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数字文化体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数字内容也将不断助力文化遗产资源再创作,带来无限的发展可能。二是手机游戏。截至2023年7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 6.68 亿,同比增长 0.35%,达到历史新高。游戏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等主要元素为文化遗产的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文化遗产借助数字技术再创作,为游戏玩家提供了了解历史文化的机会,为遗产文化和数字技术结合的呈现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激发玩家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同时,游戏的影响力和包容性为文化遗产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实现“云观赏”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集文化保护、研究、弘扬及文物数字化转型为一体,是数字内容再利用与再创作的窗口。依托网站内容,实现手机端数字内容的开发及展示,从而不断向用户端拓展延伸。
第一,网站。数字敦煌的网站上共开设了资源库、素材库和数字藏经洞三个板块。在资源库可以浏览经典洞窟、壁画的图片、介绍及洞窟全景漫游等信息;在素材库,可利用莫高窟壁画、藏经洞文献进行学术研究,还能利用敦煌元素共创新作品;在数字藏经洞,可以观赏藏经洞及其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获得与实地参观截然不同的奇妙体验。因此,网站作为获取官方信息的主要平台,在实现“云观赏”的同时更为文化遗产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素材。
第二,云游敦煌小程序。对比网站,微信小程序具有登录便捷、互动性强、使用率高等优点,因此也成为大众了解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2020年,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敦煌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连接用户,是探索沉浸式,参与互动式、体验式传播的一次初步尝试,成为借助数字技术对敦煌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的典型代表。云游敦煌小程序模块种类包括数字藏经洞、普及视频、数字壁画、线上展览、敦煌文创馆等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及虚拟漫游体验。云游敦煌为人们提供了“云观赏”的机会,营造出社会意义上的“在场感”,丰富了观赏体验。云游敦煌小程序作为大众了解敦煌文化的“云平台”,在敦煌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数字内容共享,助力相关学科研究发展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数字内容实现共享,各国的文化遗产研究自此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第一,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基于数字内容的共享,不同国家、领域的学者会集并共同推进敦煌文化再生。在浙江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支持下,数字敦煌项目不断扩大建设,目前已具备一套完善的设备体系并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团队。因此,遗产文化的进步与繁荣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专业或者一个民族,只有频繁、高效的交流合作,才能有效推动新技术、新内容的产生,促进遗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内容再生。
第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文物数字化的数据成果不仅为文化遗产价值再生赋能,还促进了考古、美术、融媒体传播、文创开发等多领域研究。例如,利用形状文法解码敦煌装饰图案视觉形态,充分借鉴敦煌壁画的以线塑形的特点应用于现代数字视觉图形设计;利用数字摄录、复原处理肌理和用数字软件工具模拟壁画质感肌理的方法,应用于当今敦煌数字视觉的美学表现中。如今,以敦煌文化为原点的辐射型文化圈正在逐渐形成,这是中国敦煌研究院在科学教育和人文融合与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大胆创新。
第三,要注重人才培养。无论是文物数字化还是文化遗产保护都离不开人才,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关键除了科技的进步外,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对于现有人才,应该实行特殊人才招募制度,给予特殊人才特殊优待,相关单位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制度,吸引相關人才投入到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建设中来,增加人才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才有效流动,保障数字化工作。如在教育领域,学校可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遗产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组织开展相关专业课题研究,积极与博物馆、历史文化景区等相关社会机构展开合作,共同培养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专业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总之,数字敦煌通过搭建文化数据库、创新数字文物传承模式、打造遗产浏览新场景,助力学科突破,实现了敦煌文明的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数字化时代,应对文化遗产进行探索性、突破性的开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新奇的体验,助力相关行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