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的构建
——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4-01-13 06:39周煦
关键词:困难弹性个体

周煦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云浮 527200)

决胜脱贫攻坚战,我国绝对贫困得到整体消除,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在教育领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仍将存在,因此,继续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成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课题。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重大困境和危机时所展现出来的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心理弹性高的个体,通常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对生活充满激情,具有积极情绪,乐于接受挑战,容易从压力中找到积极的意义。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是心理弹性中两个关键的对立因素。所谓保护性因素,是指那些在压力环境下帮助个体积极面对压力的因素,而危险性因素则是增加事件消极发展结果可能性的因素。当个体面对逆境时,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就开始进行交互作用,当保护性因素占优势时,危险性因素的破坏作用就被弱化甚至消除,这样个体就能保持平衡稳定状态[2]。相反,当保护性因素无法抵御危险因素,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进行积极有效地研究,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有益思路。心理弹性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相同的压力,个体心理弹性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3]。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交汇期,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探讨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实现“志智双扶”,建立学生自治长效机制的目的。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测验,在问卷引导语中告知学生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研究共收到有效问卷1049 份,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52 人(见表1)。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的是由学生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材料,学校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后,由系统统一认定为困难等级的学生。

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样本总体分布情况表(总数:652 人)

(二)方法

问卷调查法所使用的测量量表一: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由于肖楠、张建新对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修订而成的[4]。量表共计25 个题项,从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三个维度来测量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问卷采用0~4 分计分。量表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由肖水源编制,量表共计 10个题项[5],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 个维度来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个案访谈法:从该校2020~2021 学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选取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三名同学(三年级学生在外实习),共计六名同学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

(三)数据处理

采用 SPSS2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T 检验及 F 检验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总体情况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问卷结果显示,除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第三题“有时,命运能帮忙”平均分为1.5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各项目总均值为2.48 分,高于2 分的中等数值。这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这些学生面对压力时并非无招架之力,教育者要客观看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在总分及三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见表2),这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在总体上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对学生的适应有消极影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相应地在就业竞争、社会资源占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的关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表2 家庭经济状况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3.家庭非经济困难与经济困难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差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支持水平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两个维度都有差异,但两者在支持利用度差异不显著(见表3)。

表3 家庭经济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情况分析

1.三个因子的得分高低顺序

把三个因子所得分数除以项目数,得出各因子平均数。结果大小排序显示为:力量性(2.49 分)>坚韧性(2.38 分)>乐观性(2.23 分),可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身陷困境时,心理弹性中表现最好的是向前的精神,但人际关系的亲密性、安全性、乐观、幽默的态度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

2.各维度内部题项分析

乐观性维度:共4 个题目,测量被试者人际亲密关系、自信、目的感等,其中“我能看到事情幽默的一面”项得分最高(2.60 分);“有时,命运能帮忙”项得分最低(1.54 分)。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较强的乐观态度,凡事愿意从幽默的方面来看,而且不相信命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是面对困境,仍然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力量性维度:共8 个题目,测量被试者在压力下是否能够带头解决问题、注意力集中、处理不良情绪等,其中“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项得分最高(2.73 分);“我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项得分最低(2.12 分)。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积极上进的一面,但自我效能感不足,对自己是否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够自信,不善于“长善救失”,从自己的闪光点中找到自信。

坚韧性维度:共13 个题目,测量被试者在压力下是否喜欢挑战、做艰难的决定、不轻易放弃、寻求帮助等,其中“我能处理不快乐的情绪”项得分最高(2.57 分);“我不得不按照预感行事”项得分最低(2.08 分)。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定调控消极情绪的能力,这和乐观性维度中“我能看到事情幽默的一面”项得分最高(2.60 分)相一致。

3.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分别从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身份、学生干部身份、专业类型等方面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性别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男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均分高于女生,总分略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更加关注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女同学。

第二,来自城镇和农村不同生源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差异除乐观性外,其余维度不显著,说明来自城镇的贫困学生更为乐观,其他维度地域对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影响不大。

第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差异均不显著,但均值显示,前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低于后者。说明独生子女的身份对心理弹性的高低有着一定的影响,提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中的独生子女。

第四,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显著,前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后者。这说明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提示辅导员在选聘学生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多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机会,对于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有一定影响。

第五,文科和理科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专业类型对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影响不大。

第六,三个年级中,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差异不显著(见表5)。从均值上看,随着年龄增加,各维度得分均有增加(见表6)。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大学教育的经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阅历和人际关系也在丰富,心理弹性水平在提高。

表5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方差分析

表6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第七,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SSQ中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见表7)。这说明社会支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

表7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的贫困是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偏远农村,无论是农村落后的经济大环境还是拮据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小环境,都对学生的乐观性、力量性水平产生影响。访谈中学生提到在刚进入大学时适应困难,害怕自己吃穿不合时宜被同学嘲笑,平时囊中羞涩、捉襟见肘的生活让他们在很多时候没有底气,使得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有意见也不敢轻易表达,甚至在教室听课都不敢坐在第一排,自卑、不自信成为这些学生心理主要的特点,家庭经济的贫困成为影响他们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过分关注自身的劣势而导致的心理失衡是影响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原因

心理失衡是指当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生活中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心理上的状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跟家庭经济贫困相伴随的很可能还有自身特长缺乏、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社会地位偏低等一系列情况,过于关注自身劣势使他们不能较好地挖掘自身优势,容易妄自菲薄,面对问题时倾向消极归因,将困难、压力扩大化甚至泛化,不能学会扬长避短、正确归因,这给自身心理弹性水平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从而表现出焦虑、自卑、抑郁、烦躁等心理失衡状态。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在进行资助时,一些不太恰当的操作,也会在不经意间刺伤内心本就敏感、自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

(三)缺乏实践锻炼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提高

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不是天生的,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承受压力和承担责任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比如担任各级学生干部就是很好的实践锻炼途径。作为老师的助手,学生干部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们需要主动接受挑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学生干部普遍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但调查表明,学生干部当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比偏低。访谈中学生谈到,由于自卑和缺乏自信,他们往往不敢主动参与学生干部的竞选,也很少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失去了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心理弹性的机会。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的构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构建可以从促进内部保护性因素形成的个体心理支持系统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个体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1.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经济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由经济困难带来的社会资源占有、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劣势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因此,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改善认知行为模式,就成为个体心理支持系统构建的重要方面。学会自我调节,首先要改变自我认知,接受自己家庭经济贫困的现实,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贫困;其次,培养自我积极的情绪体验。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提升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自我存在感,形成对未来生活的乐观信念,从客观、积极的角度来认识由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并变压力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2.建立积极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调节内心冲突与外界现实的中介,是个体面对挫折、焦虑或不利处境时的自我保护心理和行为[6],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抑制、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业、经济、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容易表现出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缓冲心理挫折,减轻焦虑情绪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恰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说:升华——用更高层次的理念和行为战胜失败的痛苦;幽默——将压力或负面情绪化解为笑料,减轻心理负荷,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还有可能寻求到社会支持;补偿——正确分析问题,并找到最佳补救方案。总之,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通过建立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摆脱烦恼,减轻心理负担,恢复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平衡。

3.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7]。当自我效能感高时,个体会主动积极地付诸行动,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形成良好地适应社会能力,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弹性。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中心以“提升自我效能感”为主题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使他们在同伴互动与经验分享中得到温暖与支持,增强自我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取得了较好效果;除此之外,学校还创造条件,增设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利用校外资源拓宽勤工助学范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不仅缓解经济压力,而且锻炼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与此同时,学院团委也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使他们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增强自尊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考虑到担任学生干部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辅导员在选聘学生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多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机会。

(二)“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1.家庭支持系统

家庭支持系统主要包括父母的鼓励与帮助、父母关系和谐、良好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良好等因素。家庭对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极大影响着个体人格特质的稳定性、社会沟通能力、表达爱意的能力以及主观幸福感等。虽然经济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改变,而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可以弥补家庭经济水平的窘迫拮据而成为孩子可利用的资源和支持。因此父母要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采用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怀体贴、充分悦纳与爱护、积极关注和肯定。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互相支持,共同面对。总之,家庭应该成为经济困难学生坚强的精神后盾,这样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应激,缓解精神紧张,增强社会适应。

2.学校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在个体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学校支持系统对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至关重要。

首先,在继续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扎实做好原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衔接工作之外,还要考虑到人文资助对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意义。个别访谈中有学生提到,缺乏人文关怀的资助会导致贫困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成为降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可以考虑让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资助方式的确定,考虑他们对资助方式的意见,寻求最能接受的资助方式,以保护其自尊心并减少自卑感;而且学校和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时,应当尽量避免表达过多的同情,不涉及个人及家庭的隐私,不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涉及受助学生的任何事项,都应征求学生本人的同意。同时,学校还要和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做好脱贫家庭学生动态监测,特别要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返贫易致贫户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监测,确保资助数据质量,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彻底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一方面积极宣传心理保健知识,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比如心理剧比赛、心理手抄报展览、心理演讲比赛、心理知识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专家定期进行评估,帮助缓解心理压力,释放压抑情绪[8]。

再次,发挥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作用。教师和同学的支持是社会支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他们谈心、同理性地倾听、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提供积极的反馈意见等方式,对这些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及时解决好他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朝夕相处的同龄伙伴的支持作用,以班集体或学生宿舍为单位多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活动中充分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营造既轻松愉快又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开阔视野,增强自我认知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受到积极影响,实现全面发展。

3.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弹性的支持网络,除了要有个体、家庭及学校这些因素外,还离不开社会的参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风气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健全和完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制度,从经济资助、就业关怀、医疗保障、心理帮扶等多方面全方位助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社会资助的力量。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动用社会力量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跟踪帮扶、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全社会还要营造崇尚勤俭节约,倡导踏实做事的良好风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来回馈社会,真正达到“智志双扶”的目的。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体、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形成,建立起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面对各种消极生活事件,学会从逆境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困难弹性个体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选择困难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