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辉 by Xi Hui(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我国开展已近二十年。在非遗保护初期,我们注重“抢救性记录”的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存式保护。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非遗诸行动主体开始更加重视非遗的活态传承,将非遗视为时空中变动不居富有生命的河流。与此同时,针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学界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策略,获得诸多学人的共识,并引发对其概念内涵、使用范围、成果效用等方面地讨论。本文针对当代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面临的发展困境,聚焦于生产性保护探索其实践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发展纾困解难。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接受。①根据公约定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作为广大民间工匠、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稳定发展的手工技艺,自然属于《公约》界定的非遗范畴。它存在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承载着乡土百姓的匠心巧思和伦理观念,记录与反映着地方社会的精神特质与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承续千年的造物文脉,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②
为贴近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于2011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非遗法》将非遗按题材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十大类型。中国传统雕塑被归为传统美术的一个子类型。截止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批次1557大项3610子项,其中涉及传统雕塑类非遗有41大项127子项。
当代,受工业化、全球化带来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的影响,整个社会正经历着程度最深、时间最久的文化交互。③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地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得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项目延续的文化生境发生变更,传统雕塑类非遗在与现代文化交流与冲突中日渐孱弱。
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大量传统雕塑流布于民众日常生活之中,涉及民众衣食住行诸领域。随着工业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工业产品迅速进入民众生活。从实用功能的视角而言,人们更倾向于物美价廉且“摩登”实用的工业产品;从审美视角而言,工业产品以其时尚化、多样化、规制化的特质,获得不少民众的青睐。可以说在当代社会,传统雕塑类非遗逐渐从民众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并被客体化,成为仅具有艺术与观赏价值的装饰品,其从文化主体传承的文化蜕变为礼品和纪念品,常常为他者所享用,失去了原有在地方生活与民众中的意义和作用。④
传统雕塑技艺源于特定群体世代相传的文化实践,是集体参与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典型的群体性特质。这使得传统雕塑技艺及工艺品在传承与扩布的过程中,诸行动主体缺乏产权意识,对于工艺、技术、纹样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与保护力度不够,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传统雕塑类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缺失,使得非遗传承人创新动力不强,传统雕塑技艺与工艺品得不到有效的技术升级和艺术再创造。
传统雕塑类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是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雕塑类非遗依托于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其是大量工匠、艺人安身立命、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其产出的产品之于乡土社会生活亦具有不可或缺性。但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影响,机器大生产造就的工业商品大量充斥到民众生活当中,使得民间工匠、艺人遭遇现代性危机。传统雕塑工艺生产耗时长,产出低,加之市场需求被工业化产品虹吸,普通艺人靠雕塑技艺往往难以维持生计。同时,雕塑技艺学艺周期长,学徒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这使得不少年轻人放弃拜师学艺。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渐老去,新生力量无法有效接续,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断层,传统雕塑技艺面临传承危机,甚至出现“人亡技息”的局面。
部分专家学者与非遗传承人以保持非遗“原真性”为理由,强调原封不动地全盘继承传统技艺的内核与外延,将传统雕塑类非遗视为纯粹的历史遗留物,排斥一切变通与创新,忽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拒绝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固守所谓“原真性”必然会导致传统雕塑类非遗的裹足不前,欠缺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与民众日常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固守既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违背了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之初衷,导致传统雕塑类非遗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成为丧失活力与温度的橱窗展示物。
面对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遭遇的现实困境,近年来我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生产性保护”策略,其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与发展具有显著效用。众所周知,“非遗”保护的根本目的即是为增强非遗本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延续和强化非遗内在生命力,实现永续的活态传承。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则是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⑥生产性保护能够提升传统雕塑类非遗的自我造血能力,使非遗活态融入当下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并持久赓续。针对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本体的特质与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索实施生产性保护。
以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人们往往将现代科技与机械化生产视为“洪水猛兽”,认为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会导致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与消亡。人们普遍认为:“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⑦实则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两者并不相悖,生产性保护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适当融入一定的机械化生产既不妨碍手工艺的用心之作,也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利大于弊。通过调研玉雕、木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可以发现,电切割机、电砣机等机器的介入与机械化生产基本只是起到辅助性功用,即作用于开料、取材、造胚等基础性环节;而体现雕塑价值与技艺的精细化环节,则仍由非遗传承人手工完成。机械化生产仅体现“器”的功用,而非遗传承人的身体力行与匠心独具则牢牢地把握着“道”的气韵,构建出整个雕塑类非遗之精髓。在民俗学领域,我们将那些对传统的传承极其重要,体现民俗事项生命力与文化核心的元素视为必不可少的“核心符号”,而将另外一些有效性来源于社会条件变化的元素视为“随机符号”。⑧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理念即是把握雕塑技艺的“核心符号”稳定,因地因时调整“随机符号”,将科技与传统工艺相融合,促进其有序的活态传承。
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徽州三雕”(石雕)
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践行生产性保护的一条必由之路就是构建非遗文化空间,非遗文化空间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空间场所与文化实践的复合体。⑨其为非遗技艺与产品提供了制作、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非遗文化空间,传承人能够生产、再生产非遗作品,并实现文化交流与作品销售的功能。传统雕塑类非遗文化空间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园区、非遗工坊、文化市集、“互联网+”平台等。如非遗文化产业园凭借政策倾斜与经济扶持,为传统雕塑类非遗传承人提供工作场地与配套设施,使非遗集群化发展,形成一处处“玉雕园”“泥塑村”,继而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规模化效应吸引消费者的光顾,以需求促进非遗健康有序发展。
“艺因人传”“艺因人兴”,构建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培养非遗传承人是践行生产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不能仅限于所谓“家族”“血缘”亲传,要坚决摒弃“绝技不外传”的传统偏见,开门收徒授艺。有教无类才能使非遗项目生生不息,走出“人亡技息”的困境。如青田石雕、东阳木雕等发展良好的国家级非遗,无一例外皆十分重视传承人培养工作,他们摒弃收徒授艺的亲缘限制,着重检视学徒的天资与志趣,并实施规模化、体系化的培养措施,使得人才源源不断输入各自领域。另一方面,除传统的师徒制授业方式外,雕塑类非遗项目的传承还应重视社会与学校培养体系的建设。可以面向社会进行雕塑手工技艺的培训,可以组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师徒传承与社会培训、学校研培“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构建出多层次立体状的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将为传统雕塑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作出基础性贡献。
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承续历史而来且饱含地方性知识与民众智慧。但当现代化大潮来临之际,它不可避免的受工业化、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面临一定困境。当我们审视传统雕塑类非遗本体时,可以发现其并非静止不动的历史遗留物,对它的保护与传承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而基于活态传承的生产性保护是其摆脱困境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雕塑类非遗既要立足本体,在生产中保持“核心符号”(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的稳定,又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随机符号”,与民众流动变化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永续活态传承。
注释:
①巴莫曲布嫫.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两个中文本"的分析[J].民族艺术,2015(06):63-71.
② 潘鲁生.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05):4-6.
③萧放,席辉.风习的在地化—方俗的历史研究与当代价值[J].民俗研究,2022(02):95-102+160.
④ 徐赣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短板和解决的可能—以壮锦的实践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09):8-13.
⑤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1-4.
⑥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2-02-27(001).
⑦ [日]柳宗悦 著,张鲁译,徐艺乙校.日本手工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⑧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0-60.
⑨ 萧放,席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与保护原则[J].文化遗产,202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