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整理/张书鹏 by Zhang Shupeng
“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于2023年10月27日、2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空港万豪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守艺创新、时尚传承”,来自世界六大洲的手工艺界大咖齐聚盛会,开坛论道,碰撞思想,奉献智库观点,发表学术洞见,达成理论共识。
才大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手工艺50人论坛”秘书长)
“手工艺50人论坛”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发起,是一个由33位国内外智库专家,近百位学术专家组成的平等、合作、交流的国际型智库。其宗旨就是探讨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以重新发现手工艺文化和思想价值为己任,通过手工造物这个全球文化的特殊语言,围绕“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的主题,研究手工艺的传统内涵及“纯艺术”的发展趋势,以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为目标,引领工艺美术产业满足时代需求。
“手工艺50人论坛”自去年11月18日在温州启动以来,在业内外所产生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社会关注度与日提升。有期盼者期待论坛的智库与学术专家们的洞见解惑;也有好奇者不断地探究论坛究竟能给手工艺带来什么;更有疑惑者一直在冷眼旁观论坛的存在意义。一年来,学会不停地与智库专家们沟通交流,专家们的智慧奉献,让我们信心满满。不停地奔波在全国各地走访调研,每到一处的肯定性验证,又让我们收获满满。一年来的风雨兼程,可谓感触颇深,收获颇多,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思想,在征集了论坛大部分智库专家的意见后,以“手工艺50人论坛”《温州宣言》的形式,作为2023世界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向社会发布。
一、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地颠覆着人们常态的想象,尤其是3D、AI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应用,对传统手工艺产生重大冲击的同时,我们发现:科技或许会让传统手工艺插上时代的翅膀,为当代手造赋能助力。
二、在全球经济由一体化逐步演变成碎片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各种壁垒悄然而至,很多经济、技术、贸易问题被政客化后,壁垒越来越高。我们发现:手工艺这个议题独善其身,在全球具有特殊的语境,可以说几乎没有壁垒,这让“手工艺50人论坛”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负有特殊的历史责任。
三、在传统手工艺争相走进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背景下,手工艺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从乡村到学校,从艺人到市集,一段时间以来,“非遗”与手工艺相生相伴,热闹非凡。我们发现: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必须要迈过市场这道坎,尤其是在满足年轻人的时代需求上要有所突破,要有摘掉“遗产”这顶帽子的勇气。
四、在全民由大众消费转向小众消费的背景下,社会日常消费供给极其丰富,几乎所有的品类都成了买方市场,尤其是人们的功能性消费在得到极大满足后,心理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发现:由于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兴趣取向的不同,“人以群分”的小众消费文化已然形成,手工艺产品具有满足小众需求的天然属性,与消费者的“玩、用、赏、藏”的消费定位遥相呼应,我们要做的就是“物以类聚”地有效供给。
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与发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依照“手工艺50人论坛”发起成立时立下的宗旨,以“手工造物”这个全球文化的特殊语言为纽带,邀约世界六大洲的手工艺界相关组织的官员、专家、学者的代表举办2023世界峰会。此举得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双方决定联合主办并约定将“手工艺50人论坛”落户在温州,在共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温州”的同时,以此推动“时尚之都·温州”的建设,让手工艺与时尚结缘相伴。
下面,我以“手工艺50人论坛”秘书长的身份,在2023世界峰会期间,谨代表“手工艺50人论坛”智库专家发布《温州宣言》:
“我们秉持‘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的理念,推动‘手艺、设计、时尚、品牌’的交融共生,引领手工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跨界融合,实现‘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为时尚产业’的目标。
守艺创新,引领时尚。以新潮的时尚元素,通过纹样、器物和技艺诸多形式的继承和弘扬,激活手艺创新的新动力,让手艺从传统向当代生活转化,引领新生代群体的时尚消费,建构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交互的新生活方式。
设计赋能,提升价值。以多元的艺术设计,把创意思维、表现形式和设计风格融入时尚消费,通过体验消费的传递,凝炼品牌内涵,拓展设计外延,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感,提升手工艺产品的内在价值。
AI助推,跨界融合。以数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支撑,推动当代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升级与传统手艺资源的转化,形成融合新创意、新技术、新经济为一体、满足当代需求的新型产业模式。
文化传承,活化手造。通过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意创新,激活传统文化载体的生命力,彰显当代文化传承和艺术的表现力,让全球不同地域手造的技艺之美、文化之美、时尚之美承载于‘当代手造、世界表现’之中,凝聚成文化活态传承的新模式。”
非常感谢到会的所有国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同仁,你们的到来让温州再一次成为热点。我相信,假以时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温州一定不负期待成为手工艺的“时尚之都”。非常感谢李肇星名誉主席,常沙娜、吴为山、陆光正三位智库专家,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致辞祝贺,深受感动,让我们对手工艺未来的时尚之路充满信心。非常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先生的鼎力支持与祝福,让我们对“当代手造、世界表现”充满期待。非常感谢出席此次峰会的所有演讲专家,“守艺创新、时尚传承”“设计赋能、创造价值”“当代手造、世界表现”,三场论坛,求同存异、思想碰撞、奉献洞见。
所有的期许只要努力终会成梦,所有的付出只要真心终将结果。最后,愿所有的与会嘉宾在温州、在龙湾共享这次手工艺界的饕餮盛宴!
邱春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一、守艺
1.手工艺生产作为“艺术化劳动”,它强烈吸引着年轻人参与、体验、围观和分享。也只有在今天,借助线下体验和线上直播,手工艺才真正呈现出了“艺术化劳动”的特性,它才有可能吸引到年轻人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其中,并且获得海量的关注度。手工艺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它所蕴含的艺术创造魅力,今天真正在“双创”的政策驱动下,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它既是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颇具魅力的生活方式,受国家重视,吸引年轻人围观,被媒体热议,这是自然而然的。
2.手工艺生产遵循服务生活的逻辑,其物质产品赋予公、私生活空间以人文艺术气息,不断让日常生活美学化,让现代化的中国处处呈现出中华审美文化的韵味。手工艺产品在现代化生活当中,已经赋予公共和私人生活空间以人文艺术的气息,手工艺借助现代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手工艺在大型庆典和国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城市重要街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成为引人入胜的文旅融合空间。
3.守艺,须具备四种突出能力。一是对天然材料所蕴藏的自然美的见识力,这种见识力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必须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培养起来。二是对产品造型和装饰形式语言的表现力,没有表现力,很难做到“艺术当随时代”。三是施展工艺时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把控尺度的能力,把控力特别重要,用工过多,就容易繁琐;用工不到,又容易粗糙。四是正确处理个性化劳动与社会发展、审美个性与文化习俗、传承与创新等各种关系的能力。
二、创新
1.手艺的价值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的创新精神达至高峰。新时代以来,受各方面政策的鼓励,汇聚了各种社会资源来推动手艺的发展。手艺在新时代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价值,不仅有产业经济价值,还在走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手工艺的诸多新价值在新时代才得以一一凸显,未来它的其他社会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去开发。
2.手艺的技术创新。手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技术变迁,在手艺展示和传播中应用数字化工具或平台,都是手艺的创新。今天,在大工业和人工智能相互作用下,手工艺作为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要不要技术创新?要坚持手艺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个哲学概念,手艺人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时候,不要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即不要颠倒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不能够被机器完全抛出。
3.提高创新质量。完整的创新行为应该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多次循环。一次创新行为应该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的循环,谈创新的时候要谈创新质量,要强调应该将完整的创新行为贯彻下去,不断尊重消费者,接受和分析市场的反馈信息,以此为基础不断修正设计和工艺,完善创新,提高整体的创新水平。
三、时尚
1.手工艺的文化特质与时尚要素一一吻合。手工艺的文化特质与时尚要素吻合度高,手工艺产品的质感多样性与时尚对于细节的苛刻追求相吻合;手工艺作为一种慢生活以及产品所体现出的文化趣味与时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态度也是相吻合的。手工艺打造时尚文化产业很有基础,也有一定优势。事实证明,“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很热爱基于本土文化衍生出来的时尚文化。
2.“国潮风”“华潮风”的兴起,正在见证手艺的时尚化。手工艺的时尚化历程已经展开,甚至已经溢到了海外。传统物料和工艺以全新的质感、美感和风度重新走入了大众生活,走在时尚流行的前沿。宝玉石类的消费也大抵如此,也是趋向时尚化,从过去一味仿古或炫耀自我,发展到愉悦自我、彰显生活美学。
四、传承
1.时尚与传承,流动与接续,形成互补关系。时尚不破不立,今天流行的事物,明天就不一定继续流行,不断有新的时尚去覆盖它。传承讲文化积淀,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接续。这样,时尚与传承恰好形成一对互补关系。手工艺行业老讲传承创新,其实是在尊重一个客观规律。
2.时尚+传承,品牌建设是联结点。时尚创造新文化,传承的目的是让优秀的文化得到广泛弘扬。要使有生命力的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就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在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速度、幅度和力度是传统时代无法比拟的,各品牌主体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对品牌的放大作用、提速作用和保障作用。
3.时尚传承,既要学习国际时尚品牌战略的经验,还要重视保护文化主权。在国际商业合作事务中,中国著名手艺容易被国外奢侈品牌强势“挪用”,本质上这是外国奢侈品牌为打开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而做的“在地化”产品设计而已。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本国文化资本的保护,促进其“文化市场化”。所以,我们在与国际大奢侈品牌交流、合作的时候,要加强文化主权意识。
阿尔贝托·德·贝托拉萨(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顾问、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拉丁美洲前主席)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发起倡议,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手艺人聚集在一起,对未来手艺的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和交换意见,我感觉非常重要。
传统不会改变,而时尚变化非常快,是不断创新的。而传统调用参数的存在,似乎指的是成为传统以文化和社会价值为代表,其中手工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工艺从一开始就回应了人类的需求,所有允许不同文明发展的工具、武器和工具都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制造出来的,直到18世纪,一系列技术、社会和经济进程引发了工业革命。
另一方面,这一社会现象属于工业时代,属于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属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强劲发展的繁荣生活。传统直到最近才成为知识分子反对意见的主题。总的来说,传统和传统手艺在知识分子和负责手艺发展政策的机构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更是如此。相反,时尚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一种轻浮的表现。它是国际性的,它是一种来自经济和文化权力中心的规则和形式,促成了这种负面现象的产生。然而,时尚不仅存在于强大的发展中,它已经是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一个基本的经济产业形式,重要的和在各个层面上永久研究和创新的因素。21世纪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试图将看似不相容的音符结合在一起。
时尚界已经认识到手艺是一个有益的领域,正在实现它的提议,我们找到了他们,我们自己使产品与众不同,这就是工艺和时尚之间的联系。作为一种寻求双赢关系的方式,与设计和时尚财富的融合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经济状况。为了实现这一变化,需要采取精确的行动,这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他们架起了艺术与工作和时尚界之间的桥梁。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专业设计师,他们不仅受过的训练,而且沉浸在时尚主题及其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中。如果我改变工匠的工作方式是必要的,那么肯定是设计师可以帮助引入这些变化,建立平衡的关系。Globery上的设计师贡献了他们的时尚知识,并提供了在市场上制造成功产品的基本要素。但必须始终保持对话,以便在共识的氛围中采取行动。任何时候都不应将人员视为劳动力。
在我的国家,也在欧洲,这些工匠之间的互动,被称为改进工艺产品和创造新收藏的工作坊。这是欧洲设计师和工艺师之间合作工作的经验,这是基于我们工艺特点的。新的人工智能和工艺的特点对我们来说是当代的,以及为乌拉圭工匠提供培训的特点。
动态是工业部提供的基础设施结构,我们有参与的成员对Perl的最终意见,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我们不与一个单一的人进行合作,但我会向你展示由三个人组成的计划,一个工业设计师,一个专门从事德克萨斯时装的工业设计师和一个手工艺专家,三个人在个性化设计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有更多的可能性,不是只给出一个意见,而是你的意见可以接近。还有工匠的培训,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工作室所做的工作。
总之,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工作平台,让手工艺者在一起交流,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Perl之间的一个非常兼容的工作,作为一个积极的结果,我们在方法论和突破我们的设计之间的差距方面有很好的促进。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手工艺和商业高度发达的时期,“工艺致用”体现在各个阶层的生活中,构成了兼容并蓄的南宋生活之美。当前,深入挖掘南宋手工艺造物文脉,梳理工艺文化资源禀赋,吸收南宋手工艺发展的启示,有助于使工艺之美、工艺致用融入当代生活。
南宋时期,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工艺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商业繁荣为南宋手工艺拓展了创新与发展的空间。以城市市民为主的市井生活繁荣,宫中之仪与湖中土宜合流,文人介入市井文化,传统手工艺融合发展,工艺致用体现在不同的工艺行业之中。雅文化也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手工艺与生活相关联,形成风尚;工艺精神融入生活应用之中,丰富多彩。南宋手工艺源于生活需求,形成了高雅的生活美学。其瓷器、丝绸、金银器、造船工艺等都离不开生活日用,南宋的生活日用,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要,也包括焚香、品茗、挂画、插花的精神生活需要。南宋文人士大夫美学融入人们的物用生活,形成了宋人入则茶香淡雅,出则簪花佩戴,就连清风徐来的扇子也要装饰软香、玉坠、流苏,可想而知彼时的风雅极致。
手工艺要以回归生活为本质。生活日用是传统手工艺区别于纯艺术的重要因素,手工艺服务于生活日用和民众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和创新发展。传统手工艺构建的是一种可感知、可体验、可实践的生活方式。回归生活美学,才能满足民众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传统手工艺是生活的产物,也当在日用之中回馈生活。立足现实和时代看手工艺的发展,必须考虑生活的基础、生活的需求、生活的价值。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生活出发,去认识和实现传统工艺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手工艺发挥工艺致用的原则,还要进一步研究南宋手工艺对当今的传承意义,借鉴南宋工商贸易繁荣促进手工艺创新拓展的历史经验,学习宋人雅致的生活美学精神和工艺风格。总之,分析南宋手工艺发展的启示,是为了以工艺致用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生活。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南宋有南宋的工艺风格,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是什么风格?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回归生活是时代的命题,传统工艺资源转化是传统文脉在当下的生长和延展,也将实现文化内生动力的再生与发展。
吕品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从根本上看,时尚问题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不分贵贱的平等社会是人类的梦想,但社会现实中的人总是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指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时尚产生的原动力源于社会的分层结构,是高位和低位之间的势能差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效应,即如俗话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们总是向往更高社会地位的荣耀。因此,只要社会结构存在阶层,时尚便有不断生发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会看到千百年来,我们的社会当中不断会有时尚涌现,又不断会有时尚的消失。
因为财富、权力和社会声望等原因,社会结构中的较高阶层与较底阶层存在客观的差异。通过装束外表、行为举止等特征呈现的可见性差异,往往在社会认知中成为地位优越的表征,也因此引发后者对前者的模仿。模仿者力求通过模仿较高阶层的生活表象,将自己与所在阶层的他人区别开来,以获得一种替代性的优越感,或因为引人注目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这种优越感是替代性的,它并不是从主体的社会地位的根基上生长出来的。在社会生活现实中,人们都希望得到关注,都希望在这个社会上不被别人所忽视。所以,现实中的个体会通过某种模仿行为来造成社会对他的关注,以期获得心理的慰藉或满足。
西美尔认为,时尚关系着社会统合与社会分化的需要。时尚一方面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阶层或圈子的共同性;一方面则意味着这个社会阶层或圈子以这种共同性为界限区分于其他阶层或圈子。这种共同性能起到统合的作用,把大家整合为一个圈子,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谓的文化认同,或者阶层认同,或者集体认同。统合一个较高阶层的共同性,也即它区分于另一个较低阶层的差异性,是社会优越感的来源,也是时尚消长的内在根源。
时尚被认为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和独特的魅力:它同时具有流行的广泛性和存在的短暂性;它统合一个社会圈子,又使之区分于其他圈子;它使圈子成员可以减轻个人在美学和伦理上的责任感;它具有不断生产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时尚的最大魅力在于它通过美学化的外表处理,为人们替代性地应对那些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的难解之题及相关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对应于社会的统合与分化需要,时尚的核心价值是互为条件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美学化的外表处理通过抽掉内容的外在形式模仿,赋予时尚以关联性和差异性,形成既从众如流又与众不同的时尚面貌。时尚有时很矛盾,人们赶时尚是为了与众不同,当“街上流行红裙子”时,满街都是雷同撞衫的红裙子。阶层或圈子间的本质性差别难以改变,但其可见的差异性特征则容易通过单纯的外在模仿来达到。
大工业的长足推进,中产阶级的发展和个人主义的流行,使现代时尚的消长机制从社会学转向经济学,关联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也不绝对是互为条件的。标准化、批量化且价格低廉的工业制品,增进了消费的平民化倾向,消弭了物质消费方面的差异性,而强化了消费社会以工业制品为消费的整体关联性。消除差异性的工业制造,必然会将时尚的差异性诉求导向物质占有的量化之别。当一个东西没有个性时,大家用的都是没有个性的东西时,只好靠量的堆积和多寡来显示差异或个性,以致“富有”成为关联阶层或圈子的底蕴,使时尚消费成为以金钱为衡量的“炫耀性消费”。
现代时尚频发,尤其受动于资本主义无止境的资本增殖要求。传统社会强调并崇尚节约,以之为美德。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纳尔逊·帕滕宣称“新的美德不是节约而是消费”。现代消费观所提倡的不是节约而是浪费。刻意拿捏时尚,是加速资本循环的有效手段,资本需要加速“生产—消费”的循环,以让资本快速增殖。
日趋发达的人工智能正以巨大且灵活的生产力和丰盛的物产格局,目益弱化物质占有量化之别的表征意义。长于细微照应个体特殊性及其具体需要的人工智能制造,正在改变产品形态,使之日趋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充分适应个体诉求的普遍差异性,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弥漫整个社会的关联性。届时,从众如流也即与众不同,资本掌控时尚消长的时代行将过去。
展望未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更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人工智能制造将把人类从必要劳动中更大程度地解放出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甚至“永久性地闲着没事干”。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将形分“机器人社会”和“人类社会”,作为时尚核心价值的互为条件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将在这一崭新的社会格局中展开。“人类社会”将以人格特征的维护为统合,并因此区分于“机器人社会”。人格特征的体现以及维护人格特征的力量,都势必指向人格化的手工。
所以,手工即时尚。这是基于人工智能语境的一种手工艺价值的预判。
尼古拉斯·加尼尔(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当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一是传统知识,二是传统技能,三是创新。我将展示这三件事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我从社会学家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得到结论,认为有许多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关键信息可以用图像来表达。第三我将在演讲的最后集中讨论这一点,即今天的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工制品和手工制品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工制品,它们来自过去的历史,代代相传,有时是几个世纪,有时是几千年,其中有一些东西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的。虽然它存在于其他地方,但它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认为是常见的,这是一种经过一定时间演变的人工制品。第二类人工制品,是一种来自传统的人工制品。第三个,它非常现代,有一些现代的纹饰,就像那些为游客制作的一样,但却是为当地的概念而做的,符合社会的演变。工艺品小网袋对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城市的女性来说是非常时尚的,过去几代人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意味着一些很大程度的创新,适合这个国家的商业变化。
传统创新也是骄傲的源泉,也是获得新的社会地位的源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基于传统技能的创新,但提供新的平台也是提供巨大的满足感的源泉,特别是对这个国家的妇女。
我们讨论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用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术完成的ABC,这是基本的,传播传统技能需要一种全球平台,这是一个将现代与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平台。在这个国家的北部,有一种传统的技术,是一个传统的插画制作,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很容易见到这种插画。当我们谈论环境时,我们谈论的是可见的东西,让可见的东西在社会上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开发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多亏了绘画和传统技能,我们正在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变成可见的。
陈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一、传统手工艺的丰富内涵
1、艺术表达与艺术形式:传统手工艺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传统手工艺也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与人们的艺术审美、社会生活、文化意识互为关联,形成趋于实用、功利而极富创造的艺术形式。
2、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是连接过去的活纽带,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习俗。它们让古老的技术和传统得以延续,确保了宝贵的知识能够代代相传;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不仅受民族文化影响,也同样是民间生活、民俗文化的应景,是直接服务于民众生活的朴实艺术。
3、传统材料与可持续性:传统手工艺通常依赖于当地采购和生产的原材料,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富有经济价值:传统手工艺通常是依靠这些技能谋生地社区的重要收入来源。通过延续和传承这些手工艺技艺,工匠们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为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与身份认同的联系:传统手工艺有助于增强个人和社区的认同感,它能让人们感到自豪,并与自己的文化根源建立一种自然的联系。
6、功能性和装饰性:传统手工艺通常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手工艺人在制作陶器、纺织品和各种工具器皿等实用物品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物品。
7、体现地方文化差异:不同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陶瓷风格也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族特性,是社会发展的时代印记。
8、讲故事:许多传统手工艺都充满了故事和神话。这些故事往往伴随着手工艺,为最终的产品增加了叙事的层次和深度,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都是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载体,甚至这些工艺就是因为这些传说的流传而继承发展。
二、传统手工艺传承面临的挑战
传统手工艺的代代相传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年轻一代可能不太愿意学习这些耗时的技能,而全球化又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大规模生产替代品的世界。因此,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
传统手工艺可能显得费时费力,对成长、生活在电子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吸引力较小。他们更加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喜欢购买互动性强、实用性高、时尚便利的产品。这种兴趣的转移,威胁着传统技艺从老一辈向年轻人的传承;这种后继乏人的现象,有可能会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彻底消失。
全球化和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另一个挑战。传统手工艺品往往是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但它们却面临着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处充斥着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商业替代品的价格往往更加低廉,使得传统手工艺从业者难以在经济上维持生计。因此,以从事传统手工艺而获取较好经济收入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样的现状,也阻碍了青年人的加入,加速了这些技能的衰落。
三、让传统技艺融入当代创新
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以前可能只局限于本地市场的传统手工艺品,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在线市场接触到全球受众。工匠和手工艺爱好者可以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的技艺,并与各种消费者、社区互动,从而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更多收入的机会。在线教程、讲习班和虚拟展览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兴趣。
与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合作也是为传统手工艺注入创新活力的核心。通过与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交叉合作,传统手工艺者可以为自己的技艺探索新的视角,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四、传统手工艺的再生设计
1.探索高附加值的传统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传统手工艺与大工业生产之间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弥补,即将传统文化中最美的意涵予以展示,使得产品具备更高的附加值和影响力。手工艺的发展可以被视为以工艺为中心的综合系统,其核心是价值创造。
2.立足乡村振兴和扶贫的传统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年画、风筝、藤编、面塑等传统手工艺不仅方便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对农业生产的补足形式,尤其在耕田相对较少的地区,手工艺成为添补家用的重要副业与生计来源,具有不可撼动的支柱地位。
3.立足数字新媒体的传统手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数字新媒体是包括数字化的传统媒介、以互联网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以手机APP为代表的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与报刊等。在数字新媒体社会,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变得前所未有地多样化和快捷化。
赵普(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匠人大会创建人)
手艺是心灵的诗篇,是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手艺的再定义。当然,定义手艺并不简单。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不停地定义手艺,答案莫衷一是。
当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全人类视角下的全球手工艺的大型活动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文化自觉和时代精神来推进它呢?看来我们也无法回避“亚力之问”了。换言之,构建这样的全球文化活动,必须将其置于文明进程的议题下才能展开。这真是一个宏观上无比浩渺,而微观上又细小无比的挑战啊!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计划于明年在中国澳门举办的首届“世界匠人大会”。我们为什么要筹备这样一个大会?它的缘起又是怎样的。
我时常在想,当我们站在人类命运的视角去构建一个大型国际活动的时候,我们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首先,世界匠人大会以“全人类文明互鉴”为主旨。什么是“互鉴”?就是互相照镜子啊。只有这样才看到彼此的匠心之美,创造之美,和谐之美。我们推行“普遍性、美观性、和谐性、反暴力”(引自国际奥艺委《创始宪章》)的价值观。世界匠人大会的Slogan是“以美致和平”。创造美与和谐只是过程,和平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和平才是人类至高无上的大美。
我刚去过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那是一处饱经战火摧残的古迹。它虽然看上去破败不堪,但幸运的是在欧盟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近2500年的古老建筑似乎在缓慢恢复元气。当然,任谁也抵抗不了岁月的剥蚀,它终将会消失在人类文明的星河里。可那种可以令它长时间岿然矗立的精神,我希望可以永存!那是一种文明的力量,一种值得我们珍视和仰望的力量。
今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这个手工艺世界峰会,能够请到这几大洲的代表,是难能可贵的!这是疫情结束以来,具有象征意义的国际往来。我们常常说手工艺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休憩,因为我们认同手工是有温度的,什么温度?是人的温度,是可以感知的确定性和安全感,就像今天我们的相聚。
刚才尼古拉斯先生讲到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话题我非常感兴趣,手工艺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影响?陈平教授刚才也讲到,各国传统的非遗和当下的文创设计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有没有可能互动?我们想到在世界匠人大会层面,或许可以通过比赛来回答这些问题。
世界匠人大会将以“观念、材料、工艺”为三大维度,设立不同主题的单项比赛。“观念”是指手工艺相关的思想来源及其变化。“材料”主要体现为以生态文明、环境友好为归依的迭代与革新。“工艺”则是指技术高度与实现能力。
潘鲁生主席刚才讲,大家要放弃落后的材料观,拥有所谓稀缺材料是落后的豪华观。我们必须高度认同象牙不能买卖、玳瑁不能买卖、犀角不能买卖、砗磲不能买卖、珊瑚不能买卖等,这些传统材料今天都不可以用了,为什么?不仅因为我们签署了国际法,必须要守法。还因为我们要站在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想,这些不可再生、难得再生的材料正在离我们远去,这是非常糟糕的现实,它意味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不能因为我们有钱买,就可以拥有这些珍稀材料,这是一种堕落。
“世界匠人大会”不仅有比赛,还有展览。我认为展览是世界匠人大会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展览的目的是通过实物、影像、图片、VR等介质来展现手工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包括历史渊源、观念走向、多态分布与未来可能。我们设计了几个展览比较特别,一个叫知觉平权展览。这个展览是强化了手工艺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感觉——触觉,我们通过特殊装置屏蔽了其他的感知,并规定了观众的感觉获取。
世界匠人大会本身是以集会的形式做影响力引爆的平台和“意义容器”,但远远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开几天会那样简单。我们是要通过会议联动更多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流量资源,与相关领域做深层次共创,提供新的叙事载体,达到多向赋能的目标。如果我这样说不好理解的话,你也可以从匠心、美学价值、世界性、文明推动力这四个主题词来理解我们的动机和愿景。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学术组织。举办一个世界级会议,一定要有核心命题,这次的主题“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还有今天分论坛的主题“守艺创新、时尚传承”,都非常好,非常有针对性,很务实,很解决问题。大家在一起深入探讨传统手艺在当代数字经济、智能科技背景下的创新路径、表现形式。力求以时尚文化为导向,融合传统与当代思潮交互共生,建构新时代时尚风格体系,赋能手工艺产业新使命,让手艺从守护经典融入到日常生活,让参会嘉宾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作之美。应该说,我们是在不同方面做着各自的努力,我们是同道,是伙伴,是携手走向大美的“守艺人”。
刘芳菲(著名主持人、文化学者)
这个论坛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以“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为主题,专注于全球手工艺产业的发展研究和艺术交流活动。在座的各位也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手工艺并不仅仅是一个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它凝聚着工匠的智慧和灵感,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所在的温州有瓯江。“瓯”是什么?各位专家和学者都非常熟悉,它是一种酒器,后来又泛指陶瓷器。3500年前这里就有了瓯窑。那个时候烧制瓯窑的工匠,他们绝不会想到就在他们面对炉火,日夜辛劳的这块土地,3500年后,有了不仅仅是温州市、浙江省、全中国,还有那些他们无法想象的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手工艺爱好者、研究者们汇聚到这里。
“手工艺50人论坛”在温州召开,一年又一年。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与先人的一种隔空对话,和对他们的一种呼应,一种回响。告诉他们,手工艺依然在传承着。我们不仅在传承,而且还在发展。我们在思考如何让艺术和时尚、当下,和3500年后的人们的生活能够相容,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它的美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使命——为先人,我们会守住手艺,告诉他们,我们不仅传承,我们还一定会发展。
但是我们也切实地发现,在生活当中大量的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人,他们不是在等晚饭,他们是在找晚饭。一个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传承着手艺,还有一种有一些手工艺人他们强烈需要精神上的引领,完成破茧成蝶。所以我想这次大会的意义既完成前者,帮助他们继续美好的生活;也完成后者,让手工艺匠人精神上能够破茧成蝶,真正做到精神物质双丰收。
这是每一个为手工艺产业发展奔走呼号,投入人力、物力的人们最终希望看到的结果。今天下午的论坛,来自世界不同大洲的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思考。时间确实有限,几年甚至一生的经历,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分钟时间内是讲不完的。我们会后的交流还有各种现代通信网络的发达,也帮助大家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走进彼此的世界,让我们在学术层面和心灵层面都能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