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福龙、蔺宝钢 通讯作者/ 杜喆 by Liu Fulong,Lin Baog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by Du Zhe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了科教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当今AIGC的推动下,我国很多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有力推动了社会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需要依靠人才,雕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借助科学研究,二者相辅相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雕塑专业教师及时将最新雕塑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创新教育模式,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起了系统的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图1)。
图1 教师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
当前,我国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产学研”协同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教师科研定位不够准、转化不足;其次,在科研与教学融合方面,内容衔接不紧密、雕塑传统课程太多;最后,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面临雕塑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模式不够新两个阻碍。破解上述问题应找准“科”与“教”的契合点,升级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调整科研定位、深化研教融合,让科教融汇为雕塑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动力。
在教研融合方面,必须探索建立教学促进科研反哺协同机制,实现雕塑专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创新的良性互动,推进教学与科研的全方位融合。探索推进雕塑专业技术联合攻关、人才协同培养,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科研成果积累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的教师在科研项目中研究方向和方法滞后,尤其是实践研究不足,甚至有的教师对科研选题立项、模式构建等基本事项把握不准,而更多的教师则缺乏必要的科研资源积累和相应的实践能力,难以开展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需要因人施策,让有精力、有能力、有兴趣的教师充分开展专业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加强科研团队、科研骨干的培养,最大限度发挥其科研专长,凝练、转化出更多教学资源,为科研反哺教学提供组织保障。
AIGC时代的到来,我国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既要立足国内,又要放眼世界,不断强化国际视野的支撑和多元学科的交叉。但在国内大多数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实际的科研反哺教学实施中,大多未充分认识到国际视野和学科交叉的正向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当今国际科技前沿的关注度不够。我国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学科交叉从自上而下的强制要求变为自觉自主的内在选择,积极与国际前沿接轨。
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教师将雕塑专业最新的理论成果、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最及时的科技资讯以及自己的科研心得、研究模式等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雕塑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框架,提升了雕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教师而言,科研反哺教学也是对科研成果的一次实践检验,有利于教师雕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在科研反哺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加深教师队伍对科教相融的理解。
通过科研对教学的正向促进,用科研过程中积累的鲜活素材、真实案例来阐释枯燥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对雕塑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开拓创新的科研思路,也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的雕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解放思想,大胆尝试,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打造高水平的科研社团以及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
教师在雕塑科研工作中逐渐形成对科学负责的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良好品德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科创思维和科研意识,有助于提高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的教师肩负着推动创新性社会建设的责任,要时刻关注雕塑行业最新动态,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担负起创新教育和为雕塑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性技术服务的社会责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而开展社会服务,吸收最新的雕塑教育科研成果,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质量。
鉴于当今我国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科研反哺教学的现状,应当打破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充分利用承担重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优势,根据教师个人特质和学科方向的差异,采用“三结合,三路径”模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学科动态融入到雕塑课堂教学中,并且引入交叉边缘学科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对雕塑专业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将课程内容与教学风格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加入了雕塑专题训练,并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细化为若干个专题训练子课题(图2)。
图2 科研反哺教学路径
“三结合”构建,即工学结合、中外结合、赛教结合。不断优化科研与教学融合体系、运行机制,探索实现我国综合类院校雕塑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总体路径,实行科教融合,在此期间,我校雕塑专业将河南灵宝函谷关雕塑、西安地铁文化浮雕墙、延安凤凰山群雕与陕西警官学院群雕等科研项目融入教学;邀请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比利·李教授、德国约克·普及卡特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阿特金教授等来校进行国际科研实践工作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校师生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将全国互联网+、全国高校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等重要学术竞赛带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国际交流、学术研究、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从而取得科研奖项和竞赛获奖。通过“三结合”有效提升了雕塑专业的建设质量。
“三路径”构建,分别可以延伸出与实践教学、经典教材和课堂教学三种路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雕塑专业人才,组建学生科研社团,通过实践教学来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基于这些成果撰写科技论文。依托科研项目,教师相继出版了《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城市雕塑设计方法论》《基于人文关怀的城市公共艺术场所精神》《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雕塑的设计艺术》等多部专用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素材。通过“三路径”有效丰富了雕塑专业的建设内容。
通过“三结合,三路径”的探索,以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在综合类高校的雕塑课程中,通过科研项目和课程的多元融合,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新模式,此模式不仅能够促进课堂的有效运作,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更有意义的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推进雕塑专业的改革,支撑专业建设水平,提高雕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总之,教师科研反哺教学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