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王 瑞,秦 喆,张 喆
(1.辽宁工业大学 软件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渤海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3.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2409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 年,我国普通本科、专科在校生人数约为3 496 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也达到约333 万人[1]。如此庞大的数字,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获得的成效,也是莘莘学子刻苦努力的结果。作为高校学子,身心各个方面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会由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如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因素受到不可控制的负面影响。郭捷等人[2]认为大学生在这种多维、波动性较大的环境变化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安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国家和业界学者也都做出了相当多的尝试和努力。
根据文娅茜[3]的研究,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心理治疗和干预方式中的一类,是专业的咨询师运用并整合不同形式的艺术形式帮助来访者表达内心情绪、完善自我人格以达到咨询和治疗的目的。表达性艺术治疗能够在轻松和谐的团体氛围中,以艺术探索和艺术创作的方式促进团体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深入挖掘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协助大学生树立自助、互助、求助的意识,理性面对现实挫折与困难,是大学生群体接受度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显著的方法之一[4]。照片疗法属于艺术治疗方式的一种,在带有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特点的同时,也具有新媒体即时、高效、便捷的特点。照片艺术治疗是艺术治疗师运用照片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对来访者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积极治疗意义的心理咨询技法[5]。照片艺术治疗,即照片疗法是专业心理治疗师在治疗时利用摄影、冲洗、晒像等摄影创作活动,减轻来访者的心理障碍,实现其心理成长和治疗上的变化[6]。KRAUSS 和FRYREAR[7]也表示:“照片疗法是有组织地应用拍摄的形象和照片的创作过程,对来访者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积极改变的技术”。JUDY[8]认为:“照片疗法是在传统的心理咨询或在来访者治疗的实际中使用摄影或拍照的技术进行干预的治疗方式。治愈性的照片不是单纯地指治疗师的介入,而是更注重来访者的个人成长、自我发现、社会变化或个人艺术主张实现”。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影像都可以视为是从多点延伸出来的自画像。在心理治疗中,将图片影像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工具,成熟地运用图像投射技术,也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9]。
照片疗法作为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不断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与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基于照片疗法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开发或开展的相关活动也足以让各界研究学者发现其宝藏般的干预效果。尽管照片疗法在国外发展势头正盛,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实属不足。彭文涛等人[10]通过照片治疗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根据照片治疗基本理论和对患者的评估,围绕提高肿瘤患者内心幸福感、降低抑郁与焦虑的目标,制定符合患者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的治疗方案,进行每周三次、每次60 分钟、为期半个月的照片治疗干预活动。通过干预前后的自测量表数据对比与治疗师的过程评估发现,患者测前得出的明显焦虑和中度抑郁的数据有明显下降,压力也有所缓解。但除张喆等人[11]通过照片治疗对在韩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的探索和一篇对国外照片疗法的发展综述[12]外,并无其他关于照片疗法对大学生群体的应用案例或相关文献。因此,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和探究是发展我国照片疗法技法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TOURIGNY 等人[13]运用照片疗法,对美国加德纳-韦伯大学30 名年龄为19~36 岁、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为期4 周的干预。根据检测前的抑郁焦虑分数,他们被分成5 组接受干预测试。干预结束后,低抑郁组的抑郁焦虑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重度抑郁组的抑郁焦虑也得到了显著改善。LEE 等人对74 名学生和社会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以拍照为媒介的积极心理学干预。被试年龄在18~52 岁,平均年龄为21 岁,表明此种使用智能手机拍照的新媒体方式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并得到年轻人的欢迎。干预活动中,研究小组开发了名为“SnapAppy”的应用软件,被试者在该软件上使用拍照、上传、查看、日志等功能,对自己的情绪或心情、事件进行分享;研究人员则统筹分析被试者的情绪、情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发现拍照次数、照片种类、访问他人照片次数和照片配文均对其消极情绪的改善和积极情绪的促进有正向影响作用[14]。所以,照片作为照片疗法的必要媒材,自身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探究照片疗法对中国留学生在文化适应压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张喆[15]选拔出24 名在韩中国留学生并随机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进行每周3 次、每次120 分钟、共12 次的照片疗法干预活动。根据前后测得的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口社会学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文化适应压力得分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差别感、思乡、恐惧、文化冲击感等子因素都有所减少;自我效能感提高,积极效能感和社会效能感有显著提升;照片疗法的干预活动对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有显著影响,乐观性和忍耐力皆有所提高,对其人际关系及其部分子因素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效果,但在诸如敏感性、灵性、消极效能感等部分没有显著的变化出现。可见,照片疗法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在韩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压力、提升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提高人际关系的有效干预方法。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想要记录和留下关于自己的回忆和脚印的心情是一直延续下来的。时代发展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大众也是业界研究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方式——手机摄影、照片创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搜索现有的研究,可知目前国内照片疗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仍处于初期阶段,现有的相关研究也是国外学者的探索与成果展示,所以其大多数都是以国外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将国外大学生群体视为研究对象,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注定了其不可以完全受用我国现有情况。所以,照片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若想在我国推广落地,还需要探索更本土化的治疗形式和研究方案。
作为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绘画、音乐、舞动等治疗方式在国内已经有成熟的培训及学习模式,接受度高,基础理论丰富,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但照片疗法由于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短,可以熟练使用该技法的咨询师和治疗人员人数尚且不足,特别是缺乏以心理敏感度高的大学生为干预对象的专家集体和小组。专业的照片疗法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实施该技法时负面情况的发生,能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