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行
(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师范类专业认证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其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体育课程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等特点,教学组织能力是其重要的能力素质之一.因此,本研究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帮助各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
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资料,本研究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国内学术期刊以及百度引擎等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为后续论文的撰写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访谈体育教育领域相关专家,制定了由4 个二级指标、11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教学组织能力评价体系(如表1 所示),并选择380 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测试评分.在测试中,学生随机抽取上课内容进行45 分钟的教学,教师根据11 个3 级指标以百分值分别打分,二级指标得分即下属3 级指标平均分,教学组织能力最终得分为各2 级指标平均分.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构成
为了有效的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实际,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在调查中,对参加测试的380 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放教学组织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63 份,确定最终研究样本数为363.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检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730>0.7,可见问卷具有信度.
使用因子分析对影响因素量表收集的数据进行降维并确定最终维度.在因子分析前,对数据进行检验,KMO 值为0.811>0.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P=0.00<0.01,可见问卷具有效度.
由表2 可知,经过因子分析降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影响因素量表中16 个3 级指标可明显分为4 个二级指标,根据指标内容关联性进行命名,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性格、教师行为、课程体系和技能水平共四个维度.
表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 n=363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本身男女生比例悬殊,本研究有效的363 各样本中共有男生290 人、女生73 人,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各项数据进行检验.
由表3 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只有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的P 值略小于0.05,可见男生和女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大,各二级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略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虽然在教育组织能力上相较男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不大,所以性别不是影响教学组织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无需在教育中区别对待.
表3 不同性别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及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n=363
本研究有效的363 各样本中共有大一年级学生80 人、大二年级学生105 人、大三年级学生92 人、大四年级学生86 人,由于涉及多组间进行比较,使用F 检验对各项数据进行检验.
由表4 可知,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纠正错误能力水平、教学秩序维持能力水平和教学应变能力水平的P 值均小于0.01,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纠正错误能力水平差异最大;语言表达能力水平的P 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各组平均数可知,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和除了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之外的各项二级指标均有所提升.
表4 不同年级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及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n=363
可见,目前各校体育教育专业均可通过教学对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产生一定的提升,但是除了纠正错误能力外,其余各项提升幅度并不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纠正错误能力需要有正确的技术水平支撑,而高年级学生的技能水平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1],所以在该指标上差异较大.这说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其大部分维度的水平,但在提升程度上有较大进步空间.
为方便数据统计与计算,本研究采用赋分法对数据进行赋分,按照符合程度从低至高分别赋予3 级指标1~5 分,并以各维度3 级指标总分作为2 级指标分数,并以此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为确定数据处理方法,先对各项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2.4.1 正态性检验
由表5 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和影响因素各维度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选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比对.
表5 正态性检验结果 n=363
2.4.2 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影响分析
由表6 可知,各指标P 值均小于0.05,因此教师行为因素、课程体系因素、技能水平因素和个人性格因素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影响因素均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呈现正相关,其中教师行为因素呈现强相关,其余影响因素均呈现中度相关.各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行为因素、课程体系因素、个人性格因素、技能水平因素.
表6 影响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影响 n=363
可见,教师行为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课程体系,而这两个因素都是在学校层面容易进行提升的.学校可以通过改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合理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优化教师行为的方式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和个人性格也对教学组织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也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改善学生性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
2.4.3 教学应变能力情况分析
由表7 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应变能力与教师行为因素呈现较弱的正相关、与课程体系因素无明显相关、与技能水平因素呈现较弱的正相关、与个人性格因素呈现极弱的负相关.各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应变能力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技能水平因素、教师行为因素、个人性格因素、课程体系因素.
表7 各影响因素维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应变能力影响情况 n=363
可见,不同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应变能力,而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出色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技能水平对教学应变能力影响最大,这说明技能水平的提升可以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正确的应变,学生可以通过灵活改变动作难度、增加辅助练习等方式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保持合理的教学进度[2].但是,如果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过于自信,也能够影响学生对教学中情况的判断,进而对应变的表现产生微弱的副作用,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4.4 教学秩序维持能力情况分析
由表8 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秩序维持能力与教师行为因素呈现较弱的正相关、与课程体系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技能水平因素无明显相关、与个人性格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各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秩序维持能力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课程体系因素、个人性格因素、教师行为因素、技能水平因素.
表8 影响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秩序维持能力影响情况 n=363
可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对教学秩序维持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优秀的专业技能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维持教学秩序.同时,大学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自身对教学秩序的维持方式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上花费的时间较少,且优秀的老师可以只通过讲解和课程的安排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而不是刻意的维持,导致大学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影响相对较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个人的性格对其教学秩序维持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大,亲和、热情、自信的学生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进而更好的维持教学秩序.课程体系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秩序维持能力的影响最大.经过对比发现,部分学校对教学设计、教材教法等课程有实践类课程,同时,部分学校对实训课程有专门的安排,每学期安排两周的集中实训并成体系的训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可见,只用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才能最大幅度的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秩序维持能力.
2.4.5 纠正错误能力情况分析
由表9 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纠正错误能力与教师行为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课程体系因素呈现极弱的正相关、与技能水平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个人性格因素无明显相关.各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纠正错误能力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行为因素、技能水平因素、课程体系因素、个人性格因素.
表9 影响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纠正错误能力影响情况 n=363
可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性格对纠正错误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课程体系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纠正错误能力产生较弱的影响,说明合理、系统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准确、及时的纠正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动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对其纠正错误能力影响较大,这是由于只有对正确的掌握动作技术和要领才能及时并准确的发现在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并及予以纠正.大学教师的行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纠正错误能力影响最大.这说明想要快速的纠正学生的错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自身掌握准确的技术动作,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每个错误的成因以及采用何种辅助练习或手段能够解决该错误.
2.4.6 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分析
由表10 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师行为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课程体系因素呈现极弱的正相关、与技能水平因素无明显相关、与个人性格因素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各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性格因素、教师行为因素、课程体系因素、技能水平因素.
表10 影响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情况 n=363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和个人性格具有较大的关系,因此个人性格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最大.但是,教师行为也可以较大的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由于教师对技术动作的正确、规范的表述可以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的教学中同样做出正确的表述,进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由前文可知,目前高校通过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纠正错误能力,而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较为忽视,而把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上.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是对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的认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校来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各课程大纲和每节课的质量是提升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关键,也是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关键.
言传身教、以身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而根据研究可知,教师行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组织能力总体水平影响最大且对其各个维度均有所影响.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将体育教育专业当做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对其教学相对较为随意,部分教师甚至以锻炼学生为缘由将教学的组织部分交给学生自身,这显然是混淆了课程的教育属性和实践属性[3].想要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学校应当不断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自身能力,使其在课程中始终保持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组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在解决的基础上,向学生阐述出现错误的愿意和纠正的原理.只有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规范性,让全体教师以身垂范,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各环节内在的原理,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之一,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大量的实践才可以让其增加处理各种问题的经验,提升自身教学组织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只重视理论和技能类课程体系的建设,而忽略的教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四年的培养中,学校应当真正建立实践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集中实践机制,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能够有2-3 周的集中实践,并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学校应当让学生在四年中依次进行听评课、说课练习、无生上课练习、进行小组内教学练习、短期教学实践、教育实习等内容,并加强校地合作,争取让学生在集中实践中能够进入地方中小学开展.其次,学校应当提高教学设计、教学教法等课程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尽早掌握理论知识,以此配合同步实行的实践教学.最后,学校应当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所有课程体系中,其中,教学设计等教学方法类课程应当增加学生实践环节,运动训练等理论类课程应当紧密结合各项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篮球、足球等技术类课程应当在课外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增加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无生上课等内容.通过打造合理规范的实践教育体系,可以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
学校的管理是师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学校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通过教风、学风、班风的管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引导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不断强化学校的培养作用,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秉性的提升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始终秉承“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延伸到学院的全部工作中,从校园活动、班级活动、校园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个人性格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秉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
通过研究可知,性别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影响不大,目前学校通过教育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师作用的发挥有所忽视.学校可以通过增强教师能力,注重教学规范性,提升教师垂范作用,完善课程体系双线设置,打造合理规范的实践教育体系等方式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