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OBE理念为导向的“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1-12 02:35卿小英张楠
湖南包装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科评价课程

卿小英 张楠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宣言》[1]发布,为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发展指明了改革的新方向。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以《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2]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新文科”的概念、背景与建设路径。总的来说,“新文科”新在当下的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所面对的社会变革之新。19世纪传统的人文学科从文史哲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领域,以及20世纪以经济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呈现出统计学转向,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其实都属于应对社会变革的“新文科”建设。当下我们所面对的是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复杂背景,进一步开放思想,突破传统文科建设思维,以协同共享、交叉融合、继往开来为途径,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将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关键[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分镜头设计”有必要立足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背景新需求,关注学习过程,建立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4]。因此,本文将从课程思政改革、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教学团队组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体系构建6个方面详细讨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分镜头设计”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

1 立德树人,推进“分镜头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

首先,新文科建设面对的是当下经济、科技、产业、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也势必会重构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发展面前,人类也必定面临着精神信仰的迷失与价值理念的沉沦;其次,新文科建设是提振国家软实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因此,新文科建设的首要目的是育人,紧扣OBE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在此要求之下,对于“分镜头设计”的课程改革要求首先就是立德树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文化传承的担当为目标。因此,如何融思政于课堂教学,就成为本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分镜头设计”课程采取以下两种模式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课堂教学及学生实践环节中的所有案例内容均采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国发展成就、提升学生爱国热情的影视片段进行拉片练习与分析,比如在讲解平行蒙太奇剪辑的相关知识点时,以《我和我的祖国》中01:25:40—01:28:53这一段表现回归仪式过程的片段为分析对象,通过中英两国的外交官、升旗手、修表匠与警察这对夫妇等多条叙事线进行多线索叙事,最终汇聚在成功交接的片段情节中,这种蒙太奇剪辑的方式通过将前期多线叙事对观众造成的紧张情绪在最后一刻转换为感动欣喜与骄傲自豪的情节高潮,在充分渲染了气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其次,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在课堂练习中引导学生选择凸显“个体责任”“家国情怀”内涵的主题开展分镜头绘制、文字分镜、主题画面分析、主题剧本创作等课程实践,让学生在分镜头设计的创作与思考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图1—2)。最后,以影视行业项目管理的标准来管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作品创作,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体验真正的影视制作流程与行业标准,逐步形成职业素养与规范。

图1 “防疫主题”手绘分镜画面。

图2 针对竞赛的分镜画面。

2 守正创新,面对新技术、新需求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当下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为新文科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命题与挑战。面对“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对于影视制作行业的冲击,“分镜头设计”课程需要在抱守传统课程知识体系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回应行业的新技术新需求,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数字化的转型与更新[5]。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短视频时代的竖屏变革更新了分镜头设计课程知识体系。2014年我国正式进入4G时代,以移动网络为基础的短视频开始兴起,随后几年迅猛发展,与之而来的是竖屏视频的拍摄与制作改变了以往横屏视频的构图方式、运镜方法、剪辑节奏等分镜头设计的知识内容。因此,通过自媒体或企业视频号等多种行业接口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如利用学生自营视频公众号发布个人分镜头设计专项实践练习,通过分析各项后台数据从侧面反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作品的质量(图3—4)。

图3 学生自运营视频号“方圆小课堂”。

图4 “方圆小课堂”后台数据。

第二,对虚拟现实全景视频视听语言的探索。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5G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虚拟现实影视创作和全景视频拍摄制作将成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传统视频是通过设置一定帧率,通过单一位置的摄像机捕捉并记录下场景内容信息的,观众通常面对的是一个二维的屏幕,只能看到摄像机所拍摄的视角与内容。同时,传统视频中的叙事通常是线性的,也即观众只能按照视频的时间轴来观看视频。但是虚拟现实技术介入下的全景视频具有超越传统视频形式的沉浸感与体验感,它是利用多台摄像机同时捕捉场景多个视角的内容并组合成为一个全景图像。这种全景体验式的叙事方式势必会更新传统分镜头设计中有关蒙太奇剪辑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程知识体系架构中首先融入对于VR影片叙事的分析及视听语言的知识讲授,思考和探索全景影视创作中分镜头设计的新方法,在拓展知识部分带领学生们了解全景视频拍摄设备、PR剪辑全景视频的方法等,扩展学科及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下图为带领学生完成的“春节”文化主题的虚拟现实影像创作,通过将传统分镜头设计的文字分镜转换为虚拟现实影像制作的交互情节剧本,以及将传统分镜头设计的运镜方式等知识内容转为沉浸式体验流程设计,很好地将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探索虚拟空间内的叙事表现(图5—6)。

图5 虚拟现实影像创作制作大纲。

图6 虚拟现实影像体验效果。

第三,在课堂知识讲授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分镜头设计的工作流程。传统分镜头设计流程从剧本开始,进行文字分镜的设计工作,接下来依据文字描述内容绘制出视觉化的情节效果,最后利用剪辑软件来合成电子分镜从而创作出影视内容。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ChatGTP可以更好地辅助完成文字分镜的撰写工作,同时通过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人工智能平台,以文生图、图生图的方式快速得到视觉化分镜,利用三维建模导入Enscape渲染器和UE中调整构图、透视、焦段、运镜、灯光等要素,制作动态和静态的Previews。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彻底改变分镜头设计的工作流程,AIGC带来的便利将倒逼从业人员思考影像更深层次的组织逻辑,因此在“分镜头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中需要将AI技术纳入到视听语言与影像编辑的工作流程更新之中。在课堂讲授中,以“小女孩走进教室、全景”这一分镜头信息为例,将提示词输入Stable Diffusion平台之后,AI快速提供了多套相关的分镜头设计画面参考。通过对提示词描述的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生成了细节更多的分镜头画面,更新了分镜头设计工作的流程(图7—8)。因此充分利用AI技术,学生们可以将课程学习重心回归影像的视听语言和呈现效果的研究与探讨。

图7 Stable Diffusion辅助分镜头设计。

3 交叉融合,组织建设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革命,打破了传统影视制作行业的分工,从而会产生新的工作岗位,淘汰或升级落后的工作流程与内容。而高校教师长期深耕教学,对于行业产业的新发展新需求缺乏专业的敏感度。因此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快速迭代的影视制作行业的具有综合能力与跨学科知识的人才,新文科建设理念下的“分镜头设计”课程需要从多渠道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师资团队,从高校、行业等多个视角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与需求。

因此,本课程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复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第一,提升本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决定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水平上限,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先要有创造力的教师。通过赴高校或企业进修以及科研水平培育两种途径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前沿发展。第二,跨学科组建师资团队。根据“分镜头设计”课程中有关剧本、配乐、剪辑技术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通过邀请人文、音乐、计算机等跨学院教师担任部分课程教学或参与教研会议与讨论,实现校内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组织与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第三,多渠道建设跨平台合作师资团队。本课程会依据授课内容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导师加入课程团队。以全景视频的拍摄与剪辑知识讲解为例,由于全景视频拍摄需要全景相机、全景云台和全景无人机等设备,设备门槛高,同时全景视频的制作需要符合全新的行业标准与要求,因此可以与相关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们可以深入行业,了解和使用行业前沿发展所需求的相关设备;而企业导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的分享,可以更加快速地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

4 融会贯通,推进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课程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学生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技术实践能力、广博的人文底蕴以及创新创业能力4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面对上述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需求,传统基于课堂的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第一,实施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除了课堂教学以外,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是可以通过多种平台与渠道获取信息以及相关学习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线下课堂内的教学之外,需要建设线上学习资源库,亦即通过甄选、录制相关知识类、技能类的在线学习内容。学生将充分利用课程周期内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为学生的课前导学和课后自学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此外,线下的课堂教学可以集中于对学生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比如在“分镜头设计”课程中引入AI技术辅助分镜头设计,教师录制完成AI软件操作教学资源,以任务的形式下发学生进行软件自学,在课堂上教师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分镜头脚本,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第二,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课程实践模式。学生有关分镜头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仅靠课堂知识学习是无法得到完备的训练的,除了参与实际的项目制作之外,参与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类竞赛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6]。“分镜头设计”课程尝试将竞赛课题带入课堂,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将竞赛题目、评价标准纳入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之中。通过参与竞赛除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之外,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成果导向效果。

第三,开拓“企业课堂”教学新模式。校企合作共建“企业课堂”,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3种主要方式开拓场景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行业从业者”身份而非“学生身份”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将“分镜头设计”共计64学时的授课时长分为3个环节:第一环节以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形式为主,夯实学生们的专业基础,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课程知识框架;第二阶段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习,按照实际竞赛案例和命题要求来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以“企业课堂”教学为主,让学生们参与到影视制作与分镜头设计的实际项目中以获得实践经验。以上3种课程教学模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5 兼权尚计,探索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标准

面对以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更需要以多维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以单一的知识测验形式来衡量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相对片面,无法适应新文科建设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分镜头设计”课程采取第三方学习平台保存的客观学习数据以及教师的主观评价两大部分来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一是客观数据可以通过测验分数、学习通的后台记录数据、学生参与竞赛的名次等方面来综合考评。线上课程的建立除了可进行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对课程进行管理。通过课程签到、教学视频的学习时间和时长、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分数、参与话题讨论的次数等后台数据管理等来协助教师进行数据化的课程客观评价。二是教师的主观评价可以通过客观的数据为参考融入对学习成果的主观判断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来进行评价。同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评价可观性,可采用多方评价的方式来开展综合评判。比如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等手段,并进行多方考量以指定合理的评价权重比例。此外,为了凸显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分镜头设计”课程特别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比由原先的2∶8调整至4∶6,提高了平时成绩的评价占比,用于考核学生3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及阶段性项目成果。

6 精益求精,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OBE理念指引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最终仍需要建构“持续改进”的措施,才能完成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和行业需求更新的适应。因此,“分镜头设计”课程一方面注重教学效果的总结与思考,通过麦可思等第三方教学数据统计平台发放课后问卷调查以收集学生针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针对问卷调查情况所呈现的课程教学质量反馈开展教学研讨会,集合校内与企业教师共同沟通教学经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课程调整与优化改进。

7 结语

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以OBE理念为指引,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镜头设计”课程的建设标准与教学改革相关内容。分别从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面向新需求新技术重构课程知识体系、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标准探索,以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方法的建设等方面对培养影视制作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了有意义的探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新使命需要推进新文科建设,强化课程建设过程中的OBE理念,从而持续培养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以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文科评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