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壮
(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宿迁 223800)
《汽车发动机》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汽车发动机》课程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课程内容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专业教师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1],提升学生对《汽车发动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师教学需求的重要概念,将师生学习共同体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教学水平。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堂中解放出来,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贴合实际生产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汽车发动机》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汽车发动机》的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需要达成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学生需要具有检测、维修和制造汽车发动机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生需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以及构成汽车发动机的5 个系统,明确组成汽车发动机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3)素质目标:学生需要具有责任意识与职业意识,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教学载体为汽车发动机故障,利用排除汽车发动机故障驱动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设置学生作为教学主体[2],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教师应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将汽车发动机的原理、检修等知识内容与实践教学结合,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整体构造以及不同部分的掌握。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各零部件的原理、结构以及检修方法,具有初步判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的能力。
1.2.1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较高,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兴趣较低。《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由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对课程极为感兴趣[3]。伴随课程不断进行,学生对《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新鲜感逐渐降低,对专业课程难以产生兴趣,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接受程度较差,无法理解课程中的教学内容。
1.2.2 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
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增加了《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的难度,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差,但是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课程中,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汽车发动机》课程的难点与重点,采用合理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1.2.3 实训设备利用率低
汽车维修专业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实践教学设备。《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较低,部分实训设备损坏时,并未及时维修以及更换,导致相关的实训设备无法使用。实训设备无法使用,学生无法进行实践动手操作,影响教学效果[4]。学生缺乏对汽车修理行业的了解,影响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
1.2.4 教师的积极性不足
《汽车发动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初期,通常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课程充满了信心。教学初期,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较高,学习积极性较高。伴随课程不断进行,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持续降低,逐渐消磨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积极性大为下降。
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互关系,基于共同的学习目标而构建。共同的目标追求是师生学习共同体中一致达成的默契。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成员为教师与学生,以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分别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及教学组织者,教师还具有决策以及引导作用。师生学习共同体重视沟通的作用,通过共同体内成员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的交换,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采用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时,学生从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汽车发动机》的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学习共同体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培养学生形成自己是课堂主人的想法,提升学生对《汽车发动机》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开展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方式时,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交流的空间,学生们积极地讨论与提问,借鉴互相的学习资源,通过《汽车发动机》课堂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汽车发动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沟通和交流,重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将师生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创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师生学习共同体内的成员需要分享《汽车发动机》的学习资源,及时沟通,提升共同体内全部成员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教师明确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分析共同体内全部成员的学习目标,为共同体内的全部成员设置共同的愿景。教师针对《汽车发动机》课程设计教学主体后,依据教学任务以及各个学生的特征,指定分工任务。教师在教学前布置学习任务,引导与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5]。线下教学时,教师作为服务者为学生答疑。教师与学生们互相促进,互相合作。
师生学习共同体内的各主体之间,学习资源为共享状态,共同体内的成员需要互相分享学习经验,针对《汽车发动机》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师生学习共同体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师生讨论、小组活动和学生展示等活动,在固定环境内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协作性活动,获取《汽车发动机》课程问题的解决办法,共同体内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革命,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计算机在教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利用计算机中的“学习通”等平台,围绕师生学习共同体,开展《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创新。利用“学习通”等平台,提升学生对《汽车发动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产生更加良好的互动。因此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有效。“学习通”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形象地展示抽象的《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内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时,需要避免过于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中,以汽车发动机故障作为教学的载体,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汽车发动机的各项故障。《汽车发动机》实践教学包括的内容如表2 所示。
表2 《汽车发动机》实践教学内容
由表2 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课程中包含大量的实践操作内容。针对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缺少理论知识的问题。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时,应采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作为教学补充,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中的各项问题。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教学时,通常采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践操作的方式,利用实践操作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情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无法理解课程中发动机的简单构造,对于存在一定难度的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故障诊断,只有极少数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在将“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师生学习共同体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汽车发动机的实践操作,接触汽车发动机的内部零件,熟练拆装汽车发动机后,再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教师通过任务书和书写实训报告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理解《汽车发动机》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汽车发动机》教学,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过于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通常仅围绕教学理论知识进行。采用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汽车发动机》教学时,引入信息化教学方式,而非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对课程学习以及教学的积极性更高。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属于合作关系,需要共同探究学科知识,教师与学生同属共同进步的整体。教师应该放下教师身份,将自身置于与学生同等的水平,通过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实现双向共赢目标。
从学生学习角度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的课程知识,学生的压力极大,与教师沟通较为困难。师生学习共同体中,通过设定共同的目标,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差距,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进步,学习更多的《汽车发动机》相关知识,以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够系统,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以往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汽车的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动手,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师生学习共同体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课堂上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师生互动等得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