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艺
“随手给开挖掘机的视频点了个赞,现在首页全是挖掘机驾驶小技巧,连看三天,感觉自己明天就能上岗。”在这样一则帖子之下,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的经历。任意点开一个资讯类应用程序,铺天盖地的信息后总是会出现一个竖着大拇指的小图标,用户的“点赞”与否,对内容发布者来说是衡量热度的标准,对应用程序来说则是一次重要的信息捕捉。若用户点下这个小图标,系统就会记录下用户对该内容的喜好,并将类似内容持续推送至用户首页,官方称其为“个性化推荐”。
随着“用户喜欢看什么,就推送什么”的“个性化推荐”越来越普遍,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面开始变窄,同一个应用程序在不同人的手机里简直是“两副面孔”,宛若是在数字世界中织造出了一个个独立却不相通的“茧蛹”。“信息茧房”这一词,也随之出现在大众视野。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自于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他在书中提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信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蛹一般的“茧房”中。
桑斯坦在其书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预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选择想关注的话题,依据喜好定制报纸、杂志,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人日报”。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每个人的屏幕背后都有着一份自己“调教”出的“个人日报”。点赞、分享、完整看完一段内容会被视为用户的正向反馈,应用程序或者网页的后台会记录下该内容的标签,并在用户下一次刷新时,推送类似的或者与之相关的内容;而跳过、退出、点击“不再推荐”则代表用户并不满意该内容,之后就会减少相似内容的推送。长此以往的循环往复,用户的每一次动作都是不断地在给系统做出反馈,系统也随之不断修正所推送内容的方向,使其变得更加对用户的“胃口”,达到“只要用户打开主页即能看到喜欢的内容”的效果。 当“个人日报”变得更加“精准对味”,所谓“信息茧房”也随之成形,“茧房”与“茧房”之间的隔阂也逐渐显露。
有网友分享了这样一则经历:在热搜上看到了“百万流量网红”和“超一线顶流明星”的相关词条,就抱着“吃瓜”的心情点开看看,却发现自己并不认识所谓“网红”和“顶流”,但热搜主人公的微博评论数确实多得令人咋舌。网友只能无奈表示:“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其实,如此现象的产生并非是网友“跟不上时代”,而是由于当事人身处自己的“繭房”内,导致与“网红”和“顶流”的相关信息与受众之间产生了隔离,从而衍生出了认知上的差异。如此现象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在某个平台产生的爆梗,但换了一个平台却无人知晓;在某一圈层脍炙人口的影视音乐作品,在“圈外人”看来“查无此物”,等等。
当类似现象越来越多地产生,甚至从网络世界蔓延至现实生活中时,人们开始担心起“信息茧房”的存在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如今当人们说起“信息茧房”,常常会将其视为“算法”之下的产物,前有“大数据杀熟”和“窃听用户喜好”的“劣迹斑斑”,让人不禁闻“算法”色变,总担心其“有所图谋”。 诚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下,各大媒介平台为了在“流量战”中获取一席之地,选择用“算法”对信息进行分拣筛选以及推流分发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随着“算法”的日益智能,除了看清其“目的性”之外,我们也应肯定其对用户体验的优化以及对信息获取效率的提高。
回到“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本身,自其为大众所熟知以来就引发了诸多专业人士与学者的探讨。因其提出语境的不同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讨论话题从“‘茧房’是否存在”,到“‘算法’导致‘茧房’产生”,各界声音不绝于耳。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曾提出:尽管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信息茧房”也未能有一个更清晰和准确的界定,这极大地影响了对“信息茧房”的认知与观测,也曲解了算法与“茧房”的关系。
如今,当人们谈论这些话题时,所谈论的是一个被逐渐泛化的概念,而谈及其带来的影响,也多是基于现状的分析与预测。网络发展不曾停下“脚步”,我们还应时刻保持理性,客观地来看待“茧房”与“算法”。
现在人们的担忧大都来源于“茧房”与“算法”之下所产生的 “回声室效应”。这也是桑斯坦提出的一个概念,即当人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媒体环境中时,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即会使多数人认为这些听到的声音就是事实的全部,造成偏听偏信的结果。这样的担忧是否会成为现实,如果其存在又该如何破除,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带入当今网络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回声室效应”,或许能为“破茧”提供一些灵感。举例来说,当网络上有人提出“甜粽子好吃还是咸粽子好吃”的问题时,有一个“中立”网友搜索了“甜粽子”,“算法”便一直推荐他“甜粽子”的相关内容。网友发出的是自己对于“甜粽子”的关注,接收到的其他内容则是自己在网络上发出的“回声”,至此“回声室效应”产生。这时的他可能会主观地认为:“网上看不到咸粽子的相关言论,看来还是爱吃甜粽子的人多。”理所当然地,他也许会在下一次看到关于“甜咸粽子”的讨论时,发出“还是爱吃甜粽子的人多”这样较为绝对的观点表达,进而引发一轮网络骂战,甚至产生网暴。
在这个例子中,“回声室效应”的闭环已经形成,而从现实角度出发,事态却未必会发展至绝对的负面境地。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大众所使用的媒介平台存在“算法”推荐,但用户获取信息的其他渠道仍然存在。还是用“甜粽子”来举例,用户在某一网站浏览了“甜粽子”的相关信息,点开该网站的评论区就能看到网友对“甜粽子”或褒或贬的讨论,其中不乏理性分析的“正义路人”。即便该网站的评论区被“算法” 侵占或被“水军控评”,用户也可继续通过更换信息获取的媒介平台和输入更精准的关键词来搜索相关内容。
从主观角度来看,“回音室效应”所带来的“信息窄化”,本质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一种“偏食”,有学者认为这一现象早在前算法时代就已经存在,即人对于所获取信息的筛选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并非完全是“算法”导致的结果。“算法”虽智能地捕捉到了用户对于“甜粽子”的关注,但并无法判断出用户的主观好恶,因此在日常使用时,用户所接受到的信息通常是从“甜粽子”这个标签发散出去的内容,至于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后续造成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仍取决于用户自己。
“算法”作为工具,是科技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本身并不存在好坏善恶,受困于“茧房”也许难以避免,但发挥自身的强大主体性,主动“破茧”,才能不被“缚住”。或许,当我们在担忧“茧房”与“算法”所带来的危害之时,也应当学着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改变。比如主动寻求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提高自己对不同声音的包容度;改变对网络的使用习惯,减少接收“算法投喂”的频次,增加对真实生活的观察。用行动化解“偏听偏信”的困境,做到真正的“兼听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