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十月,我大一开学。大学在省会新区,离得并不远,一百多公里,只是行李太多,母亲坐上火车,同我一路去学校。下了地铁,步行一点五公里,在校门口的泰山石前停下,行李大包小包,算起来得六七个。正值疫情,家长不能进校,新生只能在门口乘摆渡车,由学长学姐带领,将行李送至寝室。行李中有一个臃肿的塑料袋,洗脸盆和两把衣服撑子从破损处僭越出来,一个学长看到,对我说:“这学校超市里都有,你这是搬家来了。”一旁的学姐说:“新生嘛,没上过大学,都是这样。”我本就内向,这话让我有些发窘,不知如何回应,心下埋怨起母亲,原本依依不舍的情绪被急急地剥离开来,学长这么一说,我越發觉得行李的冗杂,一时间竟生出让母亲带着那些“可有可无”的大包小包原路返回的想法。
我心不在焉地与母亲左右并着,将行李一件件搬进摆渡车的后座,随着身子的一起一伏,我的脚步朝外悄悄移动,刻意与她错远了些,下意识凑在那群骄阳似火的学长身旁,将她悄无声息地排斥在外。母亲穿着一件橘黄色的短袖,经过多年的洗涤,短袖已经淡成了米黄色,布料垮了,衣角随风飘荡,泛着萎缩的褶皱,好像一碰就会碎。母亲的手臂一开一合,腰尚未弯下又匆匆直起,力气大得好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母亲怎么这么有劲儿?当她弯腰时,头顶上干涸出蜘蛛网一样的细密白发,像鹅毛一般的雪花苍白地定格在她头上,在阳光下反着阵阵银光,像换了一个人——换成了一个真实的、年近五十岁的她。
当她起身时,马尾随着落下,指向那一片沁满汗迹的后背,能看出汗水流淌的曲折纹路。我这才发现,母亲已经汗流浃背了。她又一次俯下身去,消瘦的马尾辫散落两肩,这是我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行李箱——我唯一一件自己收拾的行李——里面是二十多本课外书。母亲两手背朝外,钳住行李箱把,腰背朝后倾着,手臂上青筋凸起,像在太阳暴晒下干涸的蚯蚓。我心口一疼,像被汗水蜇了伤口,将先前的行李堆好,跳下车座:“给我吧俺妈,不知道学校这图书馆这么大,早知道这些书都不用带了。我掂,你回去吧。”母亲说:“唉,自己的书跟借的那能一样?那说不定图书馆里就没这几本呢,你赶紧去坐好。”
我接过行李后,母亲并没有闲下来,她用手挨个摸着行李,清点起包裹的方位和数量,走了一圈,回来朝我叮咛道:“一共七个啊,别忘了有个大号塑料袋,口上系了根儿红绳,里面装着个薄被子,你能看出来,被挤在后座最里头了,下车时候得数清楚!别忘喽!”“我知道,我知道!”母亲的声音很大,全然不顾周围密匝匝的人群,我用苍白的语气喝住她,眉毛不由自主地簇起,眼里流出驱赶的意味,顿了一会儿,我以为她会不再言语,心中又泛起愧疚的苦味。母亲又用目光数了一遍行李,似乎省略了我刚才不恰当的话语,她看向我,又补了一句话,只是声音小了很多:“一会儿搬的时候找个人帮忙,一趟一趟搬,别努住了。”母亲的双手扶在车尾的不锈钢管上,像怕这车突然载着我离开。她说罢,松开了手,朝后迈了几步。我点了点头,坐在车上,搂着一个饱满的大书包,还是高中那个,任由眼神朝周围毫无目的地涣散。我转过身子,面对着百米之外宏伟的图书馆,心里空落落的,丰盈和落寞交织着占满心情,我丝毫不期待摆渡车开动,因为车一开我就要离开母亲,可我也不愿趁着这余下的时间与母亲延续未了的谈话,似乎又隐隐期盼母亲离开。我感觉身后有一双眼睛,正牢牢地盯着我的后背,母亲应该不会走,她就在我不远处。
摆渡车周围簇拥着不少家长,有的穿着风衣皮鞋,有的烫着时髦的暗红色卷发,有的画着眼影和口红在轻拭耳廓,有的挎着银光闪亮的皮包谈笑风生,她们像一朵朵自信的玫瑰,而我的母亲,像一株沧桑的菊。母亲这段时间给我添了好几件新衣服,我每试好一套衣服,她总会露出满足且安然的笑容,说这身好看。可我在享受新衣服的这段日子里,却丝毫没注意到,她的衣服还是她年轻时的那些,她没有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哪怕是一个棉质短袖。这些年,她的牙缝有些稀了,吃一些难嚼的菜常常会塞到,饭后需要花一根牙签的时间剔出。我记得小时候,她常常告诫我,不要轻易剔牙,这会让牙缝越来越大,母亲以前从不用牙签的……
摆渡车徐徐开动,除了我,车上还有五六个新生,有的人正倚着扶手玩手机,有的人在不住扭头朝人群挥手。我终究耐不住,转过身去,想寻找我的母亲,校门口人头攒动,母亲个子不高,一百多斤,十分清瘦,早已在人群中不见了踪影。有几处家长在远处密集地摆手,我想母亲或许就在那注视着我,我装作看到她的样子,朝那个方向,用力挥了挥手。
摆渡车就这样驶去,沿着正午阳光所指的方向,沿着校园里限速十公里的标识,沿着母亲脸上那一条条蜿蜒的皱纹,沿着母亲头上那一根根泛着光的银发,驶开了我的大学,驶开了我成年以后的日子。
梁树欣
2002年生,河南许昌人,现就读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小说、散文刊于《牡丹》《中学生百科》,曾获第十届野草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