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单培勇 河南开放大学 谢亚军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姬迎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把抵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态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从“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簿,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或动摇”[1]等五个方面进行揭露和批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针对“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文化价值缺失所造成的素质发展失衡的重大社会问题,强烈地表达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2]的价值诉求。秉持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价值取向,清晰地凸现出推进国民素质文化发展的选择向度,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3]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到制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文化改革发展主要方针,再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其独特的时代意识,不仅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也内在地包含着人作为主体的素质文化观念的自我创造,即形成了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新型价值观、素质结构观和发展路径实践观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观念。其内涵所反映出的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特有功能已经从文化概念的分类中彰显出来。比较而言,其对于促进国民素质发展更具有理论系统性、实践指导性和规律认识性的鲜明特征;从鉴别意义上看,其对于促进国民素质发展有着自身特有文化体系的特征,因此,其真实存在性“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4]。
据上而论,新时期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生成根植于特有的改革开放环境、特有的批判国民素质文化观念缺失精神、特有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文化创新的实践之中,因而必然会生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型文化形态,形成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价值系统、发展系统、内涵建设系统、育人实现系统、价值实现系统与认识规律系统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由此,对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各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和基本性质进行阐释,尝试对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进行构建,不仅具有“构建新理论”“提炼标识性概念”[5]的文化创新意义,而且具有解决新时代国民素质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国民素质发展失衡问题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是改造主体素质观念自身自觉的、有目的的精神活动。于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实践是对人自身素质主要是素质观念的改造与升华,从而生成主体的素质文化成果。而实践所内涵的价值在对国民素质发展价值本质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素质文化观念,从而形成了素质文化发展系统。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屡禁不止与腐败现象频发高发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国民素质提升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高度体现了国民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国民素质发展价值本质发现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意义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特有的素质文化价值系统。
从历时性上看,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价值系统经历了产生、形成和发展升华的过程。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的质量。”[6]党的十五大则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7]党的十五大则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8]江泽民站在时代的新高度,从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上认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9]。胡锦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上认为,社会是否和谐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强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0]习近平从国家发展抢占先机意义上认为:“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11]
从共时性上说,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价值系统内部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强调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把加强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江泽民实现了认识上的升华——从劳动者素质决定于国力强弱这一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人民素质从根本上决定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胡锦涛实现了由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素质主体到全体社会成员素质主体的扩展,强调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在批判“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12]的基础上,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习近平实现了由全体社会成员素质主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素质主体的扩展,把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与民族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提出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从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对国民素质发展价值的本质发现及其形成的国民素质发展文化需求与满足素质主体文化需求的价值关系及价值系统,为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发展系统形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新时期国民素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进程中,表现出由基本的物质需要向精神文化需要拓展、由基本的价值需求向高层次价值追求转化这一总的发展趋向。然而,现实发展中却出现了国民素质文化价值缺失性发展的现象。正是基于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紧紧围绕着培育“四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而确立与实践的。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根本定位,内含着推进国民素质发展路径设计和预定途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从面向现代化前进性、面向世界开放性、面向未来理想性的三维视域共同促进着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13]可见,“三个面向”把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作为价值归宿,其先进性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了谁、依靠谁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14]其中“为了谁、依靠谁”,其实质就是为了人民主体素质的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主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来推进文化发展。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则是根本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素质基础之上的,人的素质实际发展方式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定之中。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5]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是指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建设方向,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发展系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目的性,集中体现在培育“四有”公民与促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的目的指向性的同一性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来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从而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实现培育“四有”公民作为自身目标。从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意义来看,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以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得到进一步弘扬、以促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作为首要目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不断创新性的特点,既有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历来所坚持的方针内容,又有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提高国民素质首次提出的新内容,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从江泽民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6]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17]等五个方面的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方针,这一演进过程既标示着指导国民素质发展文化纲领的形成,又包含着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发展系统的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不仅有着鲜明的理论性和政治性,而且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性。怎样在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有效地理解社会,这些都是“概论”课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概论课是集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紧跟时代,都是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因此,教学模式也应经常推陈出新,要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1]而在“概论”课教学中巧妙运用时事新闻评论,可以有效地实现这种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首先是建立在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之上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选择,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提高自身素质的理想追求与向往。从江泽民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8],到胡锦涛明确“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19],再到习近平从实践层面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的逻辑演进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始终是以培养“四有”公民和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内在包含着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发展系统的实践要求。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创造着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新型文化观念,积极地指向社会主义新文明类型的国民素质发展的文化新需求,为国民素质内涵升华、结构要素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价值依据和实践准则,形成了素质文化内涵建设系统与育人实现系统。
国民素质具有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内涵属性,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构成了国民素质结构系统。而新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其根本目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推进国民素质文化发展的目标指向。
就国民身体素质发展观念的内涵升华来说,从党的十二大把实施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内在包含着优生优育的健康观念,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把中华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1],内在地包含着国民健康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党推进国民身体素质发展观念的内涵升华。就国民心理素质发展观念的内涵升华来讲,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较为系统地阐述建设心理和谐文化思想,即以促进人的自体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人的发展和谐相统一的“心理和谐”为注重点,以提高人的尊严、价值追求、发展关切内在统一的“人文精神”为强化点,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2]为落脚点,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坚持建设和谐文化思想,对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不断提出新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推进国民心理素质发展观念的内涵升华。就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价值取向来看,从邓小平提出“四有”新人素质观,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文明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创造推进了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观念的内涵升华。
国民素质结构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一种发展状态,在二者统一中,既表现出国民观念性存在的价值意义,又表现出国民素质发展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对国民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争做“四有”社会主义新人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指出要力争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23],首次把健康素质明确为中华民族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华民族素质的内容构成趋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4],使国民素质结构观念内涵得到新的提升,使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5],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和实践标准,使国民素质结构发展内涵的实践性得到新的规范。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对国民素质结构建构的时代要求及素质文化思想的不断完善,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本质的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创造的一切价值,从形式到内容、从发展到升华,惟有促进国民素质发展的意义和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开展素质教育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人的思想、道德、心理、体质素质教育的实践实现过程就是文化育人的过程,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特有的素质文化育人实现系统。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升华、根据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不断扩展,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对国民素质发展的新要求,把“四有”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江泽民为使国民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相适应,把“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26]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使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在提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同时,又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7]。党的十八大为使国民素质文明程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28],习近平为使国民素质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适应,突出实践教育层面,进而强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又进一步强调:“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30]由上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素质教育内容为国民素质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教导与启发作用。
在素质教育方法选择上,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突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重点。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31],在国民素质结构中处于引领地位,“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32]所以,在全民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始终贯穿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一主线。二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33]唱响网上主旋律,为国民搭建了学习素质观念、知识和交流思想的平台,为思想品质内化提供了条件。三是以提高国民自我教育水平为目标。通过开展包括全民阅读话动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34],以提高国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四是以健全制度与规范行为准则为目的。从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通过舆论宣传和制度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以上素质教育方法表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个体与整体、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育人方法的特征。
国民素质文化呈现出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认同、内化与外化互动发展的实现属性,在其排列顺序层递性、实现过程互动性和实现目的实践性的关系中,构成国民素质发展实现系统。在国民素质发展实现系统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实现系统的结合中,也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特有的素质文化实现系统。
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认同与观念内化、外化存在着逻辑在先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文化对促进国民素质发展的价值实现首先取决于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自信。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35]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既内在地包含着培养国民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和认同,又反映“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36]的实践意义。
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的内化,是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认同后,将其积极吸收、自觉消化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并转向外化素质的中介环节。“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7],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中,国民素质发展的内化环节一直被高度重视。从党的十七大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意义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38],到习近平从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的意义上强调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39],都在强调内化环节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国民所获得的文化观念只有经过内化并转化成为自觉的意识,才能为外化实践提供价值依据。
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的外化,是国民将获得的文化观念内化后转入实践的外显环节,也是素质主体实现素质实体的过程。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特别强调实践养成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0],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内化追求、外化自觉统一起来;他又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与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1],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融入社会生活统一起来,从而明确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实践向度与实现路径。
在国民素质发展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存在中,蕴含着国民素质发展观念的创造与不断超越的特性,展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实质是人的实践本质力量及其成果的客观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实践创造出其素质形态及发展规律。因此,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是通过实践方式与文化方式的本质联系而形成的。
其一,国民实践的文化创造与对自身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创造结合规律。人是实践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这两个命题都告诉我们,其作为实践主体与文化主体,都是人通过实践的文化创造而对自身素质发展价值观念的创造。实质上,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就是以提高人自身素质为目标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为促进国民素质向现代文明转型所不断创造出的“四有”新人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型社会主义文化观念,都是为了不断满足新文明类型的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价值新需求而创造的。因此,国民实践的文化创造与对自身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创造有着必然的关系,这既是国民素质发展基本规律之一,也为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其二,国民素质与经济、文化互促发展规律。国民素质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既经过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程序,又是逐步提高、没有止境的历史过程。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必然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种双向互进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又表现出国民素质与经济、文化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性。因此,从国民素质与经济、文化互促关系中探索国民素质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性,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的主要内容。
其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统一规律。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必然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导致国民素质发展严重失衡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方面,应坚持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之间相协调,努力实现在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中推进国民素质发展;另一方面,在从根本上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优化环境的过程中,应积极从改变和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入手,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需要高素质的国民来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促进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2]主客体之间表现出互为条件、互促共进的关系。可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性,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的特征。
其四,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国民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同一性规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43],形成既重视社会生产力发展又重视国民素质文明程度提高的价值同一性人本维度的发展规律,这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六个”系统按照一定的秩序并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形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关系,具有前者引领后者、后者指导前者的内在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