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模式分析

2024-01-12 02:22:03王雅婷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资金部门

王雅婷

(作者单位: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时代更迭,企业面临的挑战愈发复杂,只有采取合理措施从容应对各类挑战,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规划、分配、使用各项资源,成为企业控制发展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知晓具体管理模式,并积极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实际作用

(一)提高企业内控强度

全面预算管理意味着企业所有运行环节会被纳入管控范畴,是一种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管理的管理模式。这意味着资金、资源的流转可以更加合理,也意味着对企业各部门的管控力度会不断加大,使所有经营活动均得到全员、全成本、全过程的有效管控。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由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现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管理方向,由财务人员在企业各部门实施。在此过程中,企业资金、业务、人才等均会重新分配,使企业内部运行能够始终保持最优状态,提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完成效率。

(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是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通过在所有运行环节充分渗透的方式,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资源的分配、应用更符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会对各资源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确保各项资源的使用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避免资源浪费等情况出现[1]。不同于其他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实时管理,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实时改变管理计划,使资源配置始终契合企业的发展节奏,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以经济活动为例,当企业开启全新经济活动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效益最大化。

(三)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预防企业内外部有可能遭受的财务风险,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能够随时获取各部门的运营数据,通过资金使用波动情况分析有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予以防范。此外,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能够使企业各部门进一步明晰自身职责,使企业全体人员均能在工作中约束自身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因工作失误导致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确保预算能够按照既定计划顺利执行。同时,财务人员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会完全遵从市场发展规律、企业自身条件、相关政策法规,所以其对一般外部风险有着一定的预防作用,辅以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动态化监督,则能对各类潜在隐患与风险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充分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是一种全方位财务管控模式,所以全面性是该管理模式的首要特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意味着企业上下各级均需要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将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均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管控范畴。同时,除基本的全面管控外,全面预算管理还会实现全过程管理,能够根据企业运行过程的实际波动实现动态管理,随时根据企业各经营环节的实际变化而制定契合的管理措施,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能够发挥作用,切实保障企业各项资源发挥应有价值[2]。此外,企业人力资源架构也会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而进行全面优化,确保全员均被纳入管理,从整体呈现全面、全过程、全员的管理态势。

(二)协调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上下各级部门通力配合,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就是企业所有部门协作,只有如此才能,将资源在各部门进行优化配置,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能,实现内部协调工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财务人员作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专职人员,其工作重心就是将各部门进行紧密连接,使各部门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均能密切沟通、充分协调,真正将企业整合为具有强凝聚力的集体,为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三)战略性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通常会有明确的目标,如某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或是针对某一经济活动展开的专项预算管理。所以,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具备显著战略性的工作。财务人员需要针对既定发展目标全面统筹资金,根据企业具体资金状况,采取与发展目标最为契合的预算执行方式,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获得更好的保障。因此,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必须具备明确的发展战略,为全面预算管理确立正确的工作方向[3]。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模式

在当前发展环境中,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会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灵活变化,从而切实发挥功效,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以下是目前发展中的几种主流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一)资本支出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支出预算管理模式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模式,该模式以控制企业资金流动、降低企业资金使用风险为主,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资本支出管理属于刚性管理模式,会完全遵照既定目标进行管理,而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会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刚性管理尽管会对资金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所以通常只用于管理固定资产[4]。此外,企业在开展不同经济活动时,通常会采用资本支出预算管理模式控制投资的总额,使资金使用始终保持在规定范畴内。

(二)现金流量管理模式

流动资金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资本,也是需要管控的核心,只有保证资金稳定流动,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充足保障,才能避免资金浪费等情况发生,使企业始终具备稳定的市场竞争力。而现金流量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对企业流动资金进行实时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例如,当企业有大量应收账款进账或支出大量流动资金时,现金流量管理模式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明确相关资金的流动风险,从而对企业流动资金进行合理控制与规划,为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成本控制管理模式

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是全面预算管理中针对成本展开充分控制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实施会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所有运行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精准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成本投入均在规定范围内,从而避免超额投入的情况发生[5]。该模式能够充分优化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并协调好企业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使用状况。其并不只是针对某一项经济活动进行细化管理,而是从全局出发,以企业实际经济状态为切入点,统筹规划每一项经济活动产生的实际成本,展开一系列细化控制,使企业投入的成本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对自身核心经济活动展开全面的成本控制,因为在该类经济活动中,企业往往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收获更多的利益,所以会尤为注重对该方面的成本管理。但在当前发展环境中,只有确保所有经济活动协调发展,才能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目标利润管理模式

目标利润管理模式是以发展目标为基础,对企业发展阶段所有的经济活动、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往往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财务人员会根据具体目标对企业现有资源配置进行充分优化,并引导各级部门改变工作模式,使企业上下均参与到实现发展目标的队伍中,从而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帮助企业获取足够利润。此外,该管理模式也具备一定灵活性,既可以企业发展总目标作为管理依据,也可将各项经济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作为管理依据,对不同经济活动进行细化管理,在确保所有经济活动均围绕企业整体目标进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利润。

四、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策略

(一)构建与企业实际契合度高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自身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有涉及预算管理的环节,从整体出发,探明每个预算环节存在的弊病并及时进行改正。要全面洞悉预算管理以往未涉及的工作环节,对其进行有效渗透,从而确保预算管理真正完成全面渗透。其次,当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各环节建立联系后,需要积极通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提升工作实效性。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数据库,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支持,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错误,对企业整体布局、资金使用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与各部门有效配合,实现全员、全成本、全过程的充分干预[5]。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并充分避免各项数据误差,为企业制定各项发展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二)创设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

企业的决策层要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预算管理部门的成立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决策层要通过革新企业整体发展方针来明确预算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实际地位,通过制度革新,对预算管理部门赋予实际权力,从而确保财务人员能够从企业内部各个角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决策层要在资金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如增加设备费用、培训经费等,确保预算管理部门在成立后能够持续不断提升部门整体的专业性,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强力保障。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各部门与财务人员的配合度,在预算管理部门成立后,可以对企业各部门委派专项小组,负责及时获取相关部门的预算成本信息,实现深度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而对各部门正常运行造成额外不良影响。

(三)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财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宏观方向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这是全面预算管理发挥实效的关键。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前,财务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态,积极开展分析调查工作,获悉企业发展所有细节,从而敲定与企业完全适配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措施。同时,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随着企业发展的实际变化而灵活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目标,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始终为企业发展提供正向帮助。

(四)强化资金约束,优化企业资金结构

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财务人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态不断加大对资金应用的约束力度,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结构能够维持在良性状态,避免盲目投资等损害企业长远发展的乱象发生。财务人员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时刻注意企业负债率等方面的变化,弹性选择成本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度,通过最合理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若企业负债率明显下降,则可适当放宽资金约束,以谋取更多发展机会;而企业负债率明显上升时,则应采取刚性成本预算管理措施,制止企业随意进入市场,避免出现无意义的资金浪费情况。

五、结语

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全面预算管理已然成为企业谋求更多发展机遇、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需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在清楚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以及具体模式的情况下,积极使用全面预算管理,以此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收益,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资金部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