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久的渔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大量极具特色的渔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乡村产业、建设和美乡村、赓续农耕文明、推动文化振兴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鱼灯笼起源于明朝初年,起初用于夜间照明。清康熙年间,费时费力的手绘灯笼改成了刻版印刷,图案逐渐以大红鱼为主,功能也慢慢从实用转向观赏。
按当地风俗,元宵节前后一连三天都要打燈笼,这被叫作“收灯”。如果三天不刮风不下雨,便预示着丰收之年,有“头灯收芝麻,二灯收高粱,三灯收谷子”之说。鱼灯笼和海洋生活密切相关,有鱼形、鼓形、四棱、六棱和折叠灯笼等多种形状,鱼灯取“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舞鱼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就有鱼化龙、龙化鱼的生动记载。由此可见,1700多年前,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已盛极一时。
鱼灯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洪积祖传制作灯笼,因此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灯笼,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刻版。早年间,每年腊月至正月十五,山东省日照市成家廒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灯笼,但仍供不应求。除了日照本地,胶东、鲁南、江苏北部一带都有廒头村鱼灯笼出售。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塑料灯笼琳琅满目,纸做的鱼灯笼显得土气,渐渐失去了往日风采。村里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可成洪积依然坚持每年都扎鱼灯笼。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老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鱼灯笼扎制技艺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种传统灯笼。春节期间,村里手艺人能扎两万多个鱼灯笼,并且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成洪积时常去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传授技艺,看着孩子们学得认真、做得仔细,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如今,儿孙辈都掌握了这门手艺,孙子孙女也和当年一样,五六岁就开始学做灯笼。透过这小小鱼灯笼可以看到,百姓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幸福。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