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写作课与其他科目一样,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功利化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渐固化,以致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死板,缺少新意。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尽力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一、高年级创意写作的教学导向
创意写作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对人的束缚,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让他们可以轻松愉悦地参与写作,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1.夯实基础,引导个性表达。写作是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这个过程需要作者全身心投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将写作的主动权交与学生,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如可以在命题、选材等方面让学生自主交流、探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有时在作文中会写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内容。对此,教师不能盲目地否定,应持鼓励的态度,多加以引导,助力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释放天性,又凸显个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写作、如何去写作、怎样进行个性化表达等。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基础,具备了相应的写作技巧,才能顺利进入写作的世界,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2.灵活设计,培养创意思维。创意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通过分析、比较,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而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意思维能使作者突破常规的写作框架,是其内在潜能的外化。所以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本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期间,学生接触到的文章大都是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对所学内容加以引申和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联想。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或结合特定主题设置情境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应将二者有机统一,这样学生才能活学活用,游刃有余,用文字准确生动地传达情感。
3.修改巩固,全面提升能力。写作有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写正文、修改等几个基本步骤。要想写出一篇不出错且富有个性的文章,作者需在各个环节花心思,下功夫,但最关键的还是写完之后反复修改,巩固知识,做到精益求精,毕竟“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因而在写作课上,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耐力,让他们养成修改的习惯,并对文章中所用到的材料或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真正做到熟记于心。如此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有所提升。
二、高年级创意写作的内容设计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启蒙和起步阶段,所以打好基础尤为重要。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怕写作文,一方面是他们对写作不感兴趣,另外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因此,要想打消学生的抵触心理,首先应先从兴趣入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故事和诗歌这两类文体,较难构思,教师应多加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写作,进而学会写作。
1.陈述性知识,打好写作基础。陈述性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诸如“什么是诗歌”“什么是故事”“诗歌有何特点”“故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等。学生也只有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写作才会更有自信,避免出错。比如他们学习了诗歌的概念和特点,就不会把简单的短句拼贴看作是诗歌。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变换教学内容。如小学三年级,教授故事的形式、特点、类型等知识,到了五年级,要在全面了解故事的概念、作用、分类、构成要素基础上,掌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特点等等。六年级时,学生就需要了解场景描写的特点、描写顺序、矛盾冲突、对话、场景变化和人物变化等内容。
2.程序知识,激发写作思维。程序知识是用于解决“怎么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灵活运用于实际写作中。如在掌握了故事、诗歌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平时积累的的词汇、修辞等来描写一个特定的事物,可以先从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以训练表达能力。程序性写作内容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样是学写故事,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难度和要求。五年级要求学生知道如何写故事,且要能将故事开端、发展、结局等基础要素写完整;六年级会要求学生在完整的基础上将故事写生动,这就需要学生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可以合理想象或加入细节描写等,塑造更加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除故事外,小学高年级也要开始学习诗歌。诗歌重在意象,教师要选有形之物,再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或句子去描写指定事物,語言优美,讲求韵律。六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观察大自然,从生活中寻找写作对象,结合实际经验与感受进行描写,表达最真实的状态和想法,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具有生命力。
3.策略知识,强化写作技巧。策略性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以提升其写作能力。不得不说,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意图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要想具有艺术性离不开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让他们灵活运用。比如练习写故事,就可以让学生将所写人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再合理安排故事情节,这样故事会更完整生动。故事中需要的细节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着手展开。必要的技巧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也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三、高年级创意写作的过程设计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需求,要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从而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1.读写相融,优化活动设计。阅读是吸收、内化的过程,写作是倾吐、表达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词汇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同时能培养语感等,这对提升其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在实际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篇范文,让学生在课上品读。在熟读范文后,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出范文中最吸引自己的内容,并说出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么选材和构思。只要多读书,读好书,就能在阅读中培养写作兴趣,锻炼写作能力。
2.加强互动,指导写作过程。创意写作的目的是借助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文字叙事,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可是,创意不是凭空捏造,随意想象,其大都来源于对以往经验的整合。作为设计师,他的工作就要求他不断创新,这时,与其一个人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倒不如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中汲取灵感。同样,教师也可以适时与学生互动交流,给他们以启发。例如,在以“森林历险记”“未来事件”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中,教师不应立马让学生投入写作中,而应先让学生阅读范文,了解其中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人公是谁?每个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人物出现的场景是如何安排的?哪些情节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人物的精神品质是如何体现的?将这一系列的问题搞清楚,学生会在脑中形成完整的框架,这样在后续写作中就能有据可依。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围绕主题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如要怎么确定写作主题、如何选择素材、怎么布局等等,并试着列好提纲。在落笔前要思考故事的主人公在什么场景下发生了什么故事,有哪些情绪上的变化?有哪些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哪些场景适用于对话?等等。有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学生能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同样,在作文评改环节,教师也应重视起来,可以让学生之间互改作文,找出所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用词不当、标点运用错误等等,避免以后自己也出现类似问题,当然也要学习别人的闪光点。对于写得好的作文,教师可以将其贴到黑板报上,或者分享到班级群里让大家欣赏。
3.区分类别,丰富教学内容。作文有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如按照文体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日记、信件、诗歌等。小学生刚接触写作,再加上作文本来就有难度,难免出现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根据作文类型设计教学内容,如学习记叙文,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学习议论文,就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就一个话题讨论,各自说明原因,这样再写成作文,学生既掌握了不同类型作文的写法,又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四、高年级创意写作的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与内化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得到反馈,在直观地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题型多样,线下线上结合。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而不要像以往那样就随便布置一篇几百字的作文让学生写。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有的学生喜欢追星,就可以让其试着给喜欢的明星写封信;部分学生爱上网,就可以让他们将最新的时事动态分享出来。当然,作业的形式也不一定要书面的,教师可以依托网絡平台,布置线上作业,实现线下线上融合互通。
2.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传递。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采用教条式的教学方法,无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此,专家学者提出了分层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如在五年级学写故事的练习中,教师先引领学生阅读范文,然后由简到难提出如下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他的心态有没有变化?文中哪些词句能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等,然后让学生依次寻找答案。由易到难的问题设计,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范文,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能大幅度提高。
3.注重训练,强化练习效果。传统的写作训练往往被安排在单元结束后,每单元结束进行一次写作训练,一学期有8次左右的练习。这种单元写作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字数的作文,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紧张状态,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大多数教师注重理论的讲解、方法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抵触心理,不愿意写作。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灵活设计训练内容,如让学生写剧本、写故事等,也可以在课后布置训练任务,如让学生写日记、写文章梗概。这种写作训练形式不死板,学生易于接受,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