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讲故事
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冲过层层艰难险阻,终于在1935 年10 月到达陕北。1937 年1 月,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于是,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党中央在延安13 年,延安的小米、延河的水,养育了英雄千千万。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井冈山上点燃,进而燃遍全国。当时,延安成为无数热血青年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他们怀揣着抗日救国的革命理想,不顾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用热血和汗水创造出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其中就有作曲家郑律成和作家莫耶。
1937 年10 月,全民族的抗战已经爆发,23 岁的鄭律成怀着革命理想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 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郑律成参加完一场群众大会,跟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的校友莫耶一起在半山坡上散步。此时夕阳西下,晚霞焕发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余晖映照着大地,远处宝塔山上的宝塔轮廓更加明显。这时,战友们成群结队地奔向各自的岗位,正在操练的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这幅雄伟壮观的景象,深深地印在郑律成和莫耶的心中,触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延安的美景和全民族抗战的决心瞬间在诗人莫耶的笔下展露无遗。在完成了《延安颂》的歌词之后,莫耶把它交给了作曲家郑律成。火一样的文字犹如跳跃的音符,深深地触动了作曲家的内心。很快,一首激越澎湃的歌曲便谱写出来了。后来在一场有毛主席参加的晚会上,郑律成引吭高歌了这首歌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唱歌曲
纵观整首歌曲,气势恢弘、辉煌磅礴。同时,在这种充满阳刚的整体曲风之下,又有委婉抒情、流畅婉转的曲调加以装点,将婉约的抒情性与充满激情的战斗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这不但增强了歌曲的鼓舞色彩,而且也在真情实意的感情驱动下,抒发了革命青年对于延安的无限赞美,进而延伸到对祖国山河的深厚赤子之情,表达了战士们守土抗敌、捍卫主权的强烈决心。
歌曲快慢相宜、张弛有度的节奏和美妙的旋律也彰显了颂歌的特质。歌曲的开头部分寓情于景,气韵辽远的旋律与情感真挚的歌词交织融合,唱出了古城延安的博大胸怀和厚重历史。优美抒情的曲调将“夕阳与塔影,月色和流萤,春风与原野,群山和围屏”等景色加以充分营造,用饱含诗意和深情、长短一致、规整有序的四句话,勾勒出余晖映照之下,延安这座古城的无限美景。
促精神
《延安颂》向世人展现了延安美好的景色,热情赞颂了在延安精神感召之下奋起抗战的广大战士,表达了广大热血青年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实情感,也成了世人了解延安的一个窗口。这首歌曲伴随着悠扬的旋律飞向全国各地。很多人正是唱着这首歌曲,怀着满腔的热情,冲破重重阻碍,来到延安,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为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精神建设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