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带你走进奇迹的时代

2024-01-11 03:02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卡拉瓦巴洛克罗马

何映宇

“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开幕现场。

这是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

2023年12月12日,浦东美术馆年度收官大展——“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隆重开幕。作为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这次展览也是浦东美术馆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首次合作,后者收藏着现今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卡拉瓦乔原作。展览中,6幅卡拉瓦乔重磅真迹与其他40余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50余幅珍品绘画原作一同呈现了难得一遇的巴洛克艺术全景。

卡拉瓦乔在世时就声名显赫,不过那不是什么好名声。

卡拉瓦乔的真名是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卡拉瓦乔是他早年居住过的一个小镇,这和达·芬奇的名字类似,其实达·芬奇是来自芬奇小镇的莱奥纳多的意思。同时,也是为了与那位大名鼎鼎的米开朗基罗区别开来,于是他就叫了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镇是个离米兰大约30公里的小镇,1576年,为了避开肆虐米兰的瘟疫,卡拉瓦乔一家搬到了卡拉瓦乔镇。次年,卡拉瓦乔的父亲在此去世。他的父亲费尔莫·梅里西在镇上曾是弗兰西斯科·斯福札侯爵的管家和建筑装潢师,卡拉瓦乔是他的长子。

1592年年中,卡拉瓦乔到达罗马,衣不蔽体,极度贫困,居无定所,缺吃少穿,身无分文。虽然之前他据说当了师从提香学生的米兰画家西蒙·彼得扎诺四年的学徒,学得了绘画的技法,但初出茅庐的毛头青年到了异乡,毕竟也只能当风头正健的画家朱塞佩·切萨里的枪手。卡拉瓦乔为人所知的作品,包括小幅的《削水果男孩》《捧果篮男孩》和《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1594年1月,卡拉瓦乔决心走自己的路,他离开了切萨里。1599年,卡拉瓦乔取得装饰圣路易吉·迪·弗朗西斯教堂的肯塔瑞里礼拜堂的合同。这一委托包括两件作品,《圣马太殉难》和《圣马太蒙召》,1600年完成后立刻引起轰动。

《圣马太蒙召》与姐妹作品《圣马太殉难》一起,是卡拉瓦乔第一次接受大型委托,当他开始同时着手这两件作品时,年仅26岁。在这幅画中展现的是新约的一个突破性时刻:马太仍然沉迷于自己充满罪恶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听见召唤。基督和使徒身上穿着古代斗篷,而利未和他的同伴穿着当代人时兴的服饰,两者之间形成强烈对比。

这幅画中,基督的形象在画面最右端的深深阴影中,跟随他的圣彼得遮挡住了他。在他们后面,一束强烈的圣光从光秃秃的墙上方直穿过去,切分了基督的光晕,直接照射在坐于桌子中间的大胡子男人头上。大部分诠释都认为这个疑惑的姿势和其重要的位置表明他是税吏利未,马太在皈依之前就叫这个名字。另一种解释认为:大胡子男人是在给坐在桌子尽头的年轻人付钱,这年轻人才是税吏利未。以此看来,人们推断:卡拉瓦乔的说明并不完整,而且作品也是对传统的一个重大突破,即马太仍沉迷于罪恶的生活中,还没有听到召唤。

在1600年,卡拉瓦乔完成这幅作品后立刻引起轰动。他增强的明暗对照法使得主题极富戏剧性,同时精确观察带来的写实把情感的强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人们把这种明暗对着法的增强形式称作暗色调主义,其兴起归功于卡拉瓦喬。卡拉瓦乔同时代的画家对此持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些人公开指责他有各种感觉缺陷,特别是他不讲作画章法,坚持写生。但绝大多数人把他当作艺术的救世主来欢迎。那时,罗马的画家被这种新颖的画风所吸引,特别是年轻画家都聚集在卡拉瓦乔身边,称赞他是绝无仅有的自然模仿者,把他的作品视作奇迹。

但命运却让才华横溢的卡拉瓦乔过着狂乱的生活。即使在一个纠纷如家常便饭的时代和地方,他还是因为屡屡争斗而声名狼藉,他的治安记录和审讯记录足足抄录好几页。

1606年5月29日,可能并非故意,他杀了一个名叫拉努乔·托马索尼的年轻人。此前,来自上层社会的赞助人摆平了他的一系列出轨行为,但这次他们无能为力了。卡拉瓦乔逃往那不勒斯,因为那不勒斯在罗马当局的司法管辖权之外。在科隆纳家族的保护下,这个罗马最有名的画家也变成了那不勒斯最富盛名的画家。他与科隆纳家族的关系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教会重要委托,包括《圣母玫瑰经》和《仁慈七行》。

《捧果篮的男孩》 卡拉瓦乔,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馆藏。

尽管在那不勒斯获得成功,卡拉瓦乔还是在几个月后就离开了,动身前往马耳他。1608年8月末,他被捕入狱。9个月后,卡拉瓦乔又回到了那不勒斯。在那不勒斯,一群来历不明的人袭击了他,他的面部受了重伤。他画了一幅《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画中大盘子里正是卡拉瓦乔自己的头,画被送给德·维格纳科特,以乞求宽恕。可能同时卡拉瓦乔还画了《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画中年轻的戴维以奇怪的悲伤神情注视巨人带伤的头颅,这颗头颅依旧是卡拉瓦乔的头。这幅画他可能送给红衣主教的侄子希皮奥内·博尔盖塞——这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掌握着赦免大权。

1610年夏天,卡拉瓦乔乘船朝北接受赦免状,这是他盼望已久的东西。但没想到的是,迎接他的却是死亡。7月28日一份从罗马发到乌尔比诺的公爵宅邸的匿名私人新闻说,卡拉瓦乔死了,他在托斯卡尼区格罗塞图附近的埃尔科莱港死于热病。但诡异的是,一直没有找到他的尸体。所以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只有天知道。

在这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非卡拉瓦乔最著名的代表作《捧果篮的男孩》莫属,这也是这幅名画在国内美术馆的首次亮相。

摆放在展厅C位的《捧果篮的男孩》是卡拉瓦乔比较早期的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画中展示了一个男孩的四分之三半身像,他手中的篮子装满秋叶和水果(如苹果和葡萄)。光线无疑在作品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从男孩身后渗透出来,映照在篮子上,使篮子里的果实呈现出各种不规则和不完美之处。卡拉瓦乔强调自然的重要性,总是避免对自然物进行审美化的诠释,画面种种细节无一不展示着他以模仿来研究自然世界的深厚功力。

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园艺与景观建筑系的朱尔斯·贾尼克教授从园艺家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篮子里……有很多水果,几乎完好无损,包括一个带有鲜红色和腮红色的桃子;四串葡萄,其中两串黑色、一串红色和一串‘白色’;一颗成熟的石榴裂开,吐出红色的种子;四个无花果,其中两个已经熟透,黑色,均裂开,两颗浅色;两颗枸杞;三个苹果,其中两个是全红色的,一个是泛红色的,一个是带条纹的,一个是黄色的,有一个赤褐色的盆和一个疤痕;两根长着小梨子的树枝,一根有五个黄色的,泛着红色,另一根半藏着,结着黄色的小果实。也有叶子表现出各种疾病:一个突出的带真菌斑点的绿色葡萄叶和另一个带有类似于斜带卷叶轮的白色昆虫卵块,以及带有各种斑点的桃叶。”

这幅作品可追溯到卡拉瓦乔从米兰来到罗马后,受雇于朱塞佩·切萨里工作室的时期,是1607年被保罗五世的税务部门没收的,登记名单上写着:“一幅无框画,一位少年手捧一篮水果。”继保罗五世赠予希皮奥内·博尔盖塞之后,《男孩子与果篮子》被录入1693年的红衣主教收藏清单中,作者名字为米盖兰·卡拉瓦尼亚,而在1833年的委托遗赠中却无记载。不过在1790年的财产清单上,作品署名已变成卡拉瓦乔,并在后来的财产清单上得到确认(当时记在1891年的财产清单上),一直持续至19世纪末。1955年,弗里德伦德在论述卡拉瓦乔时,单独谈到这幅静物画,指出模特是切萨里工作室的一个画家。

在切萨里工作室,卡拉瓦乔专职画水果和花卉。这些水果具有一些自然物的典型缺陷,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这些秋天的果实象征飞逝的时间、衰老的容颜以及死亡。1607年,朱塞佩·切萨里(又称阿尔皮诺骑士)被教皇保罗五世的检察官指控非法拥有武器,他的一系列藏画因此被没收,这幅《捧果篮的男孩》便是其中之一。朱塞佩·切萨里被迫将藏品悉数交给使徒厅,被教皇征用并赠予他的侄子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

6幅卡拉瓦乔的作品中,有两幅的画名都叫《施洗者圣约翰》。第一幅目前珍藏在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科西尼宫),学者们一致认为该作品可以追溯到卡拉瓦乔的罗马时期,确切来说是1604至1606年之间。与博尔盖塞美术馆中一幅同主题的作品(同样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些许不同的是,卡拉瓦乔在此别出心裁地将画布进行了对角线切割。这是一张四分之三半身像,画中的圣约翰正在沙漠中沉思,他的脸转向一侧,观察着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他的眼睛被浓密的头发半遮着,但忧郁深沉的眼神仍清晰可辨。从上方打下的强烈光线凸显了年轻人的肌肉线条,而画布的其余部分则沉浸在黑色的阴影中,两者之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充满戏剧性和悲怆的氛围。圣徒的典型特征有所缺失或被边缘化了:事实上,这里的他并没有穿驼皮,上方带有十字架的手杖被画布边缘截断,就连象征洗礼的碗也被搁置一旁。卡拉瓦乔在表现这位年轻的施洗者时为其赋予了新的意义,使主题更加直接。

第二幅《施洗者圣约翰》现收藏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大约创作于1609至1610年,它描绘的是施洗者圣约翰在阴影中沉思。他的旁边有一头公羊,象征着人类通过基督的牺牲而获得救赎。圣徒坐在一块红色长布上,暗指其殉道时流下的血;左手握着一根细长的芦苇,意指他在沙漠中过着苦修和祈祷的生活。作为卡拉瓦乔短暂职业生涯末期的创作,这幅画是他1610年从那不勒斯经海路返回罗马时随身携带的作品之一,他希望能免于保罗五世在1606年对自己的死刑判决。为获得教皇的赦免,卡拉瓦乔计划将这些画作送给教皇的侄子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后者当时已经拥有卡拉瓦乔其他三件作品,包括《捧果篮的男孩》。然而如一些信笺所称,在罗马北部海岸的帕洛附近,卡拉瓦乔被不公正地囚禁起来,他未能登上运送他珍贵行李的船只。

卡拉瓦乔一去世,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卡拉瓦乔或者被归结为引人反感的艺术家,或者只是被忽略。

上世纪20年代,画评家罗伯托·隆吉再次把卡拉瓦乔的名字带到了公众的视线里,隆吉把卡拉瓦乔归在欧洲的艺术传统里:“没有他就没有里贝拉、弗美尔、拉·图尔和伦勃朗。没有他,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和马内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颇具影响力的伯纳德·贝伦森表示赞同:“除了米开朗琪罗,没有任何一个意大利画家有如此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冬宫、英国国家美术馆等众多全球知名艺术机构收藏。仅38年的生命里,他留下的存世作品屈指可数,它们被收藏在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等不同的美术场馆中。

不过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他的名声虽然不显,但他的绘画风格却并没有断档绝迹。卡拉瓦乔的绘画在文艺复兴之后为欧洲艺术掀起新的浪潮,对他所处时代以及后世众多艺术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气质华丽的鲁本斯、深沉内敛的伦勃朗、静穆的拉图尔,都是其风格的继承人。

这就是巴洛克,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的“barroco”和西班牙语的“barrueco”,其本义为不规则形状、非完美圆形的珍珠——这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scaramazza”,即“河珍珠”。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的萌芽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艺术家们开始突破古典柱式的条条框框,集中注意于建筑有机的、生命的韵律感和气魄的浑厚壮伟。

《保罗五世博尔盖塞肖像》,(传)帕多瓦尼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馆藏。

《施洗者圣约翰》,卡拉瓦乔,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藏,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藏。

彼时的罗马是巴洛克艺术浪潮的中心,作为一片有待构筑的广阔天地,吸引着来自意大利各地的建筑师和艺术家。许多艺术家从欧洲各地涌入学习当时大师们的创新风格,而来自各地的建筑师、装饰师和工匠都在此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宏伟场景。绘画、雕塑和建筑等不同技术的奇妙融合,形成了一件件独特的艺术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巴洛克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

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1598年出生于那不勒斯,后来成为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融合的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参与了极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而作为一位伟大的画家,他在肖像画方面革新传统,颇具建树。在此次展出的画作中,《成熟时期的自画像》因印在了意大利面值五万里拉的钞票上而广为人知,这也是贝尼尼自画像的巅峰之作,享有极高的声誉。

此次展览是对各种形式的巴洛克艺术的致敬,它展现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以及那个时代不同艺术个性之间的永恒对话,亦全景式呈现着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艺术惶惑。而历史巨变的背景,恰恰让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了持续不断的灵感。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卡·卡佩莱蒂同样表示:“我们很高兴在浦东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同时由衷感谢浦东美术馆给予我们这个通过展示博尔盖塞美术馆藏品,从而向中国观众介绍意大利艺术的绝佳机会。”

在罗马那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里,博尔盖塞美术馆是相对比较小众的,但却拥有众多名作精品。有人说:没看过博尔盖塞美术馆,就等于没到过罗马。

《成熟时期的自画像》,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馆藏。

博尔盖塞美术馆位于罗马城平恰纳城门附近,建筑者为荷兰人约翰·万·桑藤,其原为教皇卡米洛·博尔盖索的夏宫,于1613年建成。这次展览中有一幅《保罗五世博尔盖塞肖像》,画的正是罗马第235任教皇保罗五世卡米洛·博尔盖索的肖像。美术馆坐落于博尔盖塞公园东端,由博尔盖塞家族宅邸改装而成,自18世纪起即为美术馆。参观该馆的规矩也与众不同:门票20欧,得租讲解器,每半小时限额300人进入,每人限定两小时。馆方以此来保证观展体验,但两小时实在太短。因为馆藏全是精品,两小时根本看不过来!

博尔盖塞博物馆有几大镇馆之宝。贝尼尼的《阿波罗和达芙妮》是其在1622至1625年(24岁)创作的四座极为生动的大理石组雕中的一个,久富盛名。卡拉瓦乔自然是另一位镇馆大神。

实际上,卡拉瓦乔另一幅极富盛名的作品《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也收藏于博尔盖塞美术馆,但这次,这幅名画最终没有能够来到浦东美术馆展出,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这幅画一般认为是卡拉瓦乔作为礼物送给希皮奥内以请求获得赦免的,当时他杀了人,被迫离开罗马,先在那不勒斯躲避,后又跑到马耳他,接着去了西西里岛,最后重新返回那不勒斯,一直等待着能够获得恩赦。

有关艺术家人格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自从杀人并逃离罗马以后,卡拉瓦乔所画的一些作品明显流露出犯罪感和赎罪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便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见证,那个被拎在手上的歌利亚的头颅,正是画家卡拉瓦乔的自画像,这暗示着艺术家深深的内疚,借此画来请求对所犯罪行的宽恕。

现在,已经没有人把卡拉瓦乔当杀人犯来看了,他是世界美术史上最闪耀的明星之一。能近距离欣赏他的画作,成为多少艺术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心愿。而现在,对于上海的观众,他们有福了,卡拉瓦乔的画作历经数百年恍然如新,就在你们的面前,带你走进奇迹的时代。

猜你喜欢
卡拉瓦巴洛克罗马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巴洛克之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没规矩”的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