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我国体医融合案例分析与推行方案

2024-01-11 20:12吴香芝刘耀荣杨长岭王明伟杨鸿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医案例康复

段 昊,吴香芝,刘耀荣,杨长岭,王明伟,杨鸿晔

(1.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2.江苏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3.陕西省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5;4.中国矿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2 21008;5.西班牙武康大学,西班牙 穆尔西亚 30107)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 号)提出推动体医融合,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20 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体育的现代医学价值研究,国外研究则更早,如体育对糖尿病的干预价值研究[1-3]、传统体育功效与医学功效的互补作用研究[4]。 进入21 世纪,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探讨体育活动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价值[5-6]、促进机体能力的健康价值[7-8]。 到目前为止,体育的医疗性健康促进研究不断拓宽和深化,主要以传统体育、慢跑、快走等中低强度活动研究为主[9-10],也有少数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水中运动等体育医疗价值的研究[11]。 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没得到落实和推广,在现实中依然缺少推进体医融合的实践方案。 从我国体医融合实践中提取若干经典案例,分析可供推广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律,进而提出体医融合案例推行方案,对落实我国体医融合促进策略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大数据是一种大规模的、多样化的信息集合,通过有效创新,以获得更强的洞察力、决策力和过程的自动化。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降低青少年慢性病发病率和慢性病死亡率[12]。 我国体医融合实践中也采取了大数据信息处理,比如粤港澳大湾区体医融合项目,借助运动健康大数据和基因检测提供准确运动治疗方法,让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传统体育养生的方法达到治疗的效果[13]。 通过大数据思路和方法分析我国体医融合案例的表现形式、实现机制、功能作用等,对有效推行我国体医融合方案具有精准性和实用性作用。

近几年,体医融合被众多专家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成立体育康复医院、培养体医融合人才、建立运动处方库等方案[14],以及基于某特殊人群提出体医融合的路径[15-16]和模式[17]。 这些研究对体医融合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推进策略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本研究对正在落实体医融合的机构、事件、项目进行收集、归纳和总结,以数据化、系统化的多维形式呈现出体医融合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运行方式,旨在展示我国体医融合的成果、经验和不足,进而提出扩大体医融合范围、深化体医融合案例推行方案,为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目前正在正常运转的比较典型的体医融合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典型案例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网络平台和专家访谈搜集和提取。 其中从期刊数据库提取70 个案例,网络平台提取233 个案例,专家访谈提取29 个案例,共计332 个典型案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以“体医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 截止到2021年8月10日,收集体医融合相关文献1 267 篇,其中万方数据库615 篇,中国知网652 篇。 剔除图书章节、书评、会议报告等重复文献,剔除不包含具体案例的文献,最终保留60 篇文献。 在60 篇文献中共提取82 个案例,剔除重复案例12 个,最终保留70 个体医融合案例,并从相关文献中梳理体医融合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2.2 网络查询法 查询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度健康App 等,共计检索到217 个案例,剔除与文献案例重复的案例,最终保留183 个案例;通过爱企查App搜寻与体医融合相关的专业公司、健身平台和养生中心等,排除经营异常和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机构,剔除与文献案例重合的7 个案例,保留35 个案例;通过各省市的体育局和卫健委官网,以“体医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搜寻,查询有实际案例的事件作为经典案例,检索到18 个案例,剔除3 个重合案例,保留15个案例。 最终保留网络平台案例233 个。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视频、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访谈体医融合政界、业界和学界专家,咨询当地体医融合实施状况,从中提取40 个案例,剔除与文献案例和网络平台案例重合的案例,最终保留29个典型案例。 了解体医融合案例的实施状况、专家对体医融合案例的评价,以及体医融合案例推行建议等。

1.2.4 案例分析法 通过单案例和多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在多个案例之间比较观察,找寻其中的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把各案例实施过程中的现状作为实际演绩,将实际演绩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18],总结体医融合的一般性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探讨。

2 体医融合案例类型与分布

2.1 体医融合案例类型

基于体医融合实现的机制(体育活动可以实现医疗价值,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可以共同促进健康)可以把体医融合案例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健康,例如通过八段锦、养生太极拳等运动实现健康目的;另一类是通过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例如运动处方与医疗监控相结合、运动处方与医疗处方相结合共同实现健康促进。 按照运行方式,体医融合案例可以分为非营利类、市场运营类和公益推广类。 非营利类体医融合案例主要为公立康复医院、高校体医融合研发中心等;市场运营类体医融合案例主要为体医融合市场化运营的专业公司、养生中心等;公益推广类体医融合案例主要以社区为主,通过开展体医融合公益活动、讲座等宣传或推广体医融合健康方法。 根据体医融合案例实现的功能作用,可分为疾病康复类、疾病治疗类、疾病预防类和常规健康促进类。 体医融合表现形式是以一定载体表现出的体医融合形式,如医院康复科类、专业公司类、养生中心类、健身会所类和居家类等。

2.2 体医融合案例分布

在体医融合实现机制方面,通过体育的医疗价值实现健康促进的案例共有33 个。 例如郑州市黄金时代健身俱乐部依据体医融合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体育促进健康医学价值。 通过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的案例共有299 个,例如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体育总局指定运动员就诊医院)运动医学科肩关节镜手术器械、骨科上下肢肌力训练器、KT1000 膝关节韧带测量仪等,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最大程度满足他们对运动医疗的健康需求。

从运行方式看,非营利运营类232 个、市场运营类76 个、公益推广类24 个。 例如: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为一体、多学科交叉,以非营利的方式针对部分慢性病人探讨脊腰椎关节病的诊治、疾病康复与治疗等工作;徐州奥体中心的推拿按摩养生中心,以市场运营的方式及时对馆内体育锻炼人群进行按摩放松,缓解其肌肉疲劳。

体医融合案例体现出价值的重叠性或者多样性。 有些案例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功能类别中。 在332 个案例中有264 个疾病康复案例、254 个疾病治疗案例、75 个常规健康促进案例、35 个疾病预防案例。 例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采用中医药疗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为慢性病、老年重点人群提供康复服务,实现疾病康复、疾病治疗两种功能;深圳沙头角街道体医结合健康指导站依据居民身体监测结果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居民科学锻炼,实现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两种功能。

在表现形式上,医院康复科类有186 个、康复医院类有71 个、专业公司类有24 个、养生中心类有15个、社区服务类有13 个、校园类有11 个、健身会所类有9 个、居家类有3 个。 例如: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80%的毕业生具备医师资格且入职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依托北京大学和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利用人才和资金优势深挖体育与医学理论和技术方案,结合临床提供优质体医融合技术服务。

通过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的案例数量占90.0%,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健康的案例数量占10.0%,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案例远多于体育单独促进健康案例。 在运行方式方面,非营利运营类案例数量最多,占比69.9%,多集中于医院康复科类和康复医院类,市场运营案例和公益推广案例数量较少,分别占比22.9%和7.2%;在功能作用方面,疾病康复类和疾病治疗类案例数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比42.0%和40.4%,显示出人们依然保持有病去医院的观念,未形成体医融合治未病的意识;在表现形式方面,居家类案例数量相对较少,仅占总数的1.0%,显示出体医融合在居家形式方面的薄弱性。

3 体医融合案例分析

基于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专业公司、养生中心、社区服务、校园、健身会所和居家8 种比较直观的体医融合案例形式,从各类案例实现机制、功能作用和运行方式等方面分析其特点,是使其有效推行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任务。

3.1 医院康复科类:数量多、专业性强、设备先进

医院康复科用医学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将运动处方化,融合现代临床医学与体育康复技术,使之成为实现快治病、防未病、控慢病的有效方案。 这类案例数量多、专业性强、设备先进,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 186 个医院康复科案例主要集中在公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或是运动医学科(室),主要以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达到疾病治疗或疾病康复的实现机制,通过非营利方式运行。 180 家公立医院主要服务于疾病人群,如: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借助液态抗阻训练设备、康复上下肢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对患者进行评定和干预,与医药手段融合缩短恢复周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合作共建医疗康复中心,利用专业的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帮助运动员减少伤病、消除疲劳、迅速恢复,患者可以使用医保卡进行门诊或者住院消费。 有6 个私立医院案例均为市场化运行方式,但是依然是非营利的形式,体医融合技术也比较专业。 例如:浙江大学明州医院、苏州九龙医院把运动融入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治疗中,借助先进的体医融合理念、技术和方案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病损及内脏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通过关节松动训练、床旁蹬车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医院康复科类借助医院的先进设备、融入专业的体医融合技术和理念,主要以治病功能为主,实现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3.2 康复医院类:专科特色强、康复技术先进,体医融合便利

多数康复医院将体育健康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相互融合,借助多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病、伤、残者进行功能恢复、代偿与重建,使患者体力尽快得到恢复;以实现体医融合康复功能为主,既有体育康复保健的实现机制,又有运动疗法和医疗疗法共同促进健康或康复的机制。 71 个康复医院案例多为非营利运营类的公立医院,少数为市场运营类的私立医院,其功能作用以疾病康复为主。 49 家公立体医融合康复案例中,主要借助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Tecnobody 平衡功能训练治疗仪、康复机器人等),致力于体育和医疗康复专科特色发展。 在部分地区也成立了体育医院,如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黑龙江体育运动创伤康复医院[19]、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常州体育医院[21]、陕西省体育医院,根据患者病情推荐其参与专项康复运动,致力于运动损伤后康复、术后康复、神经系统康复等,主要表现为体育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 22 家私立康复医院中,有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也有体育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 如:北京英智康复医院、上海一康康复医院,以体育医疗联合诊疗方式达到治疗效果;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的水中康复治疗利用水的浮力、静水压、涡流等达到治疗效果。 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案例,国内先进体医融合康复技术明显,为体医融合提供了便利。

3.3 专业公司类:迎合时代需求,将运动与康复融为一体,产业生态圈稳定

24 个体医融合专业公司案例以常规健康促进和疾病康复功能为主的有15 个,同时发挥常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功能作用的有9 个。 体医融合专业公司主要为亚健康人群或骨骼肌肉损伤人群进行体医融合运动康复服务。 如济南历下体医融合中医诊所、北京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合肥UT 运动康复诊所[22]、杭州尤看运动医学诊所依据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将运动与康复融于一体,通过物理治疗、体能训练、健康体检等实现康复治疗功能;南京体医融合康复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体医融合科技有限公司等以“体医融合、健康生活”为理念,有效发挥体育的医疗价值,通过市场化运行方式,为组织机构或个人提供专业的体医融合服务。这些专业公司迎合时代需求,形成了较稳定的产业生态圈。

3.4 养生中心类:以服务高收入人群为主,技术服务专业、经营规模小

15 个养生中心案例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目标人群锁定为高收入人群,功能作用以常规健康促进和疾病康复为主,借助体育和医疗共同促进健康的机制形成市场化运行方式。 养生中心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体医融合康复治疗服务。 例如:上海康博士运动康复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康英达养生中心有限公司等通过注册会员的方式,为在健身或运动过程中的普通会员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贵宾会员提供日常体能测试管理、营养健康、健康管理等服务。 目前,国内部分养生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连接了医疗和体育共同实现健康促进的机制,如北京迈动健康体医融合服务中心利用线上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三高”、超重和肥胖人群进行运动干预的指标采集、筛选和采纳。 养生中心规模普遍较小、硬件技术偏弱、产业链短,但是能够利用会员制方式获得较好发展空间。

3.5 社区服务类:以开展指导活动为主,实施时间短、作用效果小

13 个社区体医融合案例主要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落实体医融合实践公益推广,主要基于体育可以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向社区传达科学健身思想,达到疾病预防和常规健康促进的作用。 体医融合社区服务基于“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当地居民提供体医融合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合肥市庐阳区社区国民体质监测站、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国民体质监测站、上海市嘉定区的“1 +1 +2”社区主动健康工程[23],为社区居民等进行免费国民体质测试服务,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科普,并由运动专家和医生联手开具运动处方;芜湖市弋江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平台建立了运动处方专业人才队伍,建成基层运动健康门诊。 但目前社区服务类的体医融合实施时间短、作用效果小,偶有“走形式”现象。

3.6 校园类:兼具体育和医学资源优势,推广力度小、宣传力度弱

校园类体医融合案例有两类:一类是高校利用体育和医学优势,研发体医融合技术或体医融合推广方案,有10 个案例;另一类是以中小学为主,在校园推进体医融合实践,只有1 个案例。 以上案例涉及体育手段促进健康、体育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两种实现机制,主要通过公益推广的运行方式,达到常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作用。 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兼具体育和医学资源,建成“发挥体医融合优势,运动健身科学防疫”项目,开设了在线“运动新知学院”,推出“北体教授说”“宅家健身”“在线直播”等栏目进行线上科普,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真正让人们学会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获得人体所必需的运动健康技能;济南大学体医融合研究院康养基地、上海体育学院与上海健康医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24]、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体医融合示范社区”等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在各自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在中小学推广单位中,如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康复操活动将体医融合康复操[25]融入师生的课间休息中,不仅可以通过拍打或敲击身体某些穴位达到缓解疲劳和压力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身体活动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但体医融合在中小学推广的案例偏少,推广力度小、宣传力度弱。

3.7 健身会所类:突出体医融合理念,高效实现体育健康促进

9 个体医融合健身会所案例均为市场化运行的方式,多以营利为主,是以体育实现健康促进的实现机制为基础,借助医疗知识指导和监控健康促进效果,以实现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 该类案例突出了通过体育医疗理论知识和体育技术知识指导消费者实现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也体现了相关医疗资源在体育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如徐州市搏武堂健身会所在体医融合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私教课的形式,对健身会员身体状况进行亚健康调理,帮助其科学减肥、纠正体型,设计最佳健身康复方案。 有些健身会所与各市的卫生部门合作,如苏州的英派斯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宝力豪健身俱乐部实施“阳光健身卡”项目[26-27],由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将账户结余金额部分汇入“阳光健身卡”中。 这不仅使老百姓能够获得科学健身的机会,也为健身会所开拓了发展空间。

3.8 居家类:依托互联网技术,动作简单易学,但受重视程度不够

居家类主要基于体育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实现的功能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居家类案例以家庭为锻炼场所,或借助互联网、智能终端,锻炼者通过线上医学运动专家视频学习或互动。 居家类体医融合案例分别是“江苏广场舞”微信小程序平台[28]、学习强国App“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视频平台以及苏州运动云医院平台。 3 个案例均为非营利运行的方式,体现出疾病预防和常规健康促进的功能作用。 苏州市卫健委、体育局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共同开发和运营的苏州运动云医院平台由客户、专家和管理3 个端口组成,向市民提供线上与线下运动健康信息服务,解答相应的运动损伤问题。 学习强国App 平台开设的“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视频栏目传递了体育中医治病防病方法。 居家体医融合促进健康手段不受场地器械限制,动作简单易学,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但是居家类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非常少。

4 体医融合案例推行方案

4.1 普及体医融合知识,增强体医融合意识

针对校园类、社区类和居家类体医融合案例作用效果小、宣传力度弱和受重视程度不足的状况,需要普及体医融合知识,提高体医融合意识。 可以在各地的社区、学校等定期举办体医融合健康讲座系列活动,增加体医融合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讲座的频次,树立体医融合健康观念,宣传体医融合健康常识。 有效利用医院类成熟的体医融合常规健康技术知识,通过科普化宣传,传递给学校、社区和居民,使居民养成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习惯。 比如通过线上线下视频课程,在社区、学校和家庭中推广和实施低成本、快效益、高效能、易操作的“拍打操”,以刺激身体各个穴位和经脉,达到促进健康效果。

4.2 注重案例信息收集,优化体医融合信息数据库

案例信息是体医融合案例推广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疾病信息、运动处方信息等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体医融合的表现形式、功能作用、运行方式等进行汇总和储存,使体医融合信息数据库更完善、更实用。针对大量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院案例,可以从中提取康复信息、疾病信息、技术信息、知识信息等数据,以丰富和优化体医融合数据库,为更多医院开展体医融合提供参考。 针对学校、社区、居家类体医融合案例,对其落实的成功经验进行收集,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和提升,在各类公益类体医融合共享信息平台展示和推广。 以市场运行方式为主的专业公司、养生中心和健身会所案例应注重收集服务方式、消费者需求内容和特点,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借鉴。

4.3 扩大体医融合案例宣传,创新体医融合方式

在各类体医融合表现形式中,成熟的案例可以在相类似的环境下推广。 案例的充分宣传对扩大体医融合范围有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体医融合案例的知晓程度,能扩大案例推广和复制范围。 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对低成本、快效益、高效能、易操作的体医融合健康操[25]进行推广;也可对一些居家、社区类公益性案例与当地特色节日、体育事件、文化活动等结合,进行深度宣传。 可对医院康复科类和康复医院类案例的知识与方案进行筛选、创新和改进,形成适合社区、学校和居家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方案。 公司类、养生中心类、健身会所类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吸收体医融合资源,以分公司、连锁店、加盟店等形式进行复制、创新和推广,创造更多服务内容,辐射更多消费群体。

4.4 归纳成功案例理论依据,加大体医融合力度

各类体医融合经典案例均有良好的理论基础,需要从体育领域和医疗领域归纳出体育和医疗共同促进健康的理论依据,以更好地指导体医融合实践、加大体医融合力度。 在案例的收集和推广中,不仅要归纳体育活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理论依据,还应该总结归纳体育活动对预防疾病以及抑制肥胖、提高记忆力、增强体质、缓解疲劳等大众健康促进方面的医学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理论依据。 在促进医院康复科类、康复医院类、专业公司类案例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强养生中心类、社区类、居家类等案例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5 结语

体医融合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体医融合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很多没有有效落实。 国家出台体医融合相关政策文件旨在扩大体医融合范围、提高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效果。 从大量案例中寻找体医融合成功经验、梳理相关理论,并进行推广和宣传,是我国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分析我国不同表现形式的体医融合案例,从运行方式、功能作用、实现机制视角提出我国体医融合的推行方案,对提高我国体医融合实践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在体医融合实践中,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或维度对体医融合案例进行分类和分析,如体医融合养老院类、青少年特殊人群类、体育工作室类等。 体医融合案例研究还需要提炼出更好的体医融合方式或方法,以提高我国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的力度。 高质量的案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总结,推行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猜你喜欢
体医案例康复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