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style jade carving has its own artistic style, which obviously embodies the similar and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the contemporary ingenious Hotan jade carvings based on natural color, which are themed with figures, flowers and birds.
传承数千年,直到近代发扬光大的和田玉俏色巧雕技艺,是玉石雕刻中一门重要的创作手法,更是海派玉雕的特色和优势。海派玉雕所代表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城市精神,使和田玉俏色巧雕技艺的直观表现中,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海派文化的包容与创新,更有国际大都市的精致与时尚。这种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和田玉俏色巧雕人物与花鸟题材中有着明显的同与异的手法表达与文化内涵体现。
一、和田玉俏色巧雕的基本属性
和田玉俏色巧雕技艺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体现。被誉为“国玉”的和田玉,形状丰富,种类繁多,而外在的皮色,是最直观的要素之一。依照和田玉的形态、皮色进行俏色巧雕,将玉料的天然美质、工艺表现和文化内涵融合为一体,是中國数千年来审美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
1.玉料特点
和田玉俏色巧雕精品,首先对玉料的要求就必须尽善尽美。第一信息便是玉质与皮色,其质要求细腻油润,玉皮要求开门见山,坦坦荡荡。红皮艳丽,黑皮厚重,金皮惹眼。天然的皮色,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富有变化,浓聚淡洒,自有章法。例如近年来追捧的红皮白肉,红与白,玉质与皮色极致的融合,犹如雪中红梅,让人惊艳。第二信息是玉料的外形与大小,天然的形千姿百态,或如盘,或如斗,或如拳。若是象形,留予想象的空间,意趣天成。和田玉俏色巧雕,往往依形赋艺,既保留外形、皮色的天然之美,也有人文巧思。
对于和田玉俏色巧雕精品来说,在保证玉质的基础上,不管玉皮是哪种色系,只要符合纯、艳、净的标准,那么玉料本身的天然价值就越高。
2.工艺特征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坚守匠心精神的精雕细琢是和田玉俏色巧雕创作的一个准则。有学者认为玉如纸,刀如笔,其实这种说法不尽然,作为立体的艺术品,和田玉俏色巧雕以皮色、玉材为限,重在“俏”与“巧”字,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从而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玉雕艺术是减法艺术,对于高端和田玉料来说,一直有着保克重保外形的工料之辩,例如在一件和田玉独籽上,仔细的审料,独到的构思,可以用最恰当的雕刻、虚实的结合、繁简的搭配,保留玉料天然美质与外形的同时,表达出富有想象空间的画面,化腐朽为神奇。
3.文化内涵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首德次符”的理念,玉符(色)之美也得到了强调,这为和田玉俏色巧雕奠定了最早的理论基础。从最早三千年前殷墟出土的玉鳖开始,到宋代玉童子、元代春山秋水玉、清代桐荫仕女等俏色巧雕传世作品中,玉料的皮色便已被保留下来用于纹饰造型的艺术表现,使其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历史上,人物、花鸟俏雕作品在不同时期俏色巧雕技艺所呈现方式也有不同,这与时代环境,以及人们的审美追求相关。
和田玉俏色巧雕营造的象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及美妙感情,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人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合而为一。和田玉俏色巧雕的文化内涵,是传统儒释道思想中审美主体投入审美客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的最高文化境界。
二、和田玉俏色巧雕中人物与花鸟的同与异
和田玉俏色巧雕题材种类繁多,其中人物与花鸟是运用最广且技艺难度、文化深度最高的构成部分,两者看似同源,却有着相差极大的美学观念、设计思路、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
1.俏色巧雕人物与花鸟题材的设计理念
和田玉俏色巧雕人物与花鸟题材创作中,共通的设计理念是:一绝、二巧、三俏。绝,是绝无仅有,绝处逢生,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令人激赏。例如在人物题材作品《笑引福来》中,弥勒袒胸露腹,手持金钱戏蝙蝠,他的面容安静慈祥,双眸微阖,咧嘴长笑,俏色巧雕绝处的亮点则是生发于玉石的天然形貌,弥勒眉心一点,喜庆随和,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忘却忧愁。
巧,指一件作品主色外的一、两种异色匠心独运的设计,给人以巧夺天工的感觉。花鸟题材作品《松鼠葡萄》便是“巧”之典范。作品中,葡萄藤蔓蜿蜒,果实成簇,自然写实,作者以俏色之法“随类赋彩”“匠心经营”刻画两只活灵活现的松鼠,聚红皮与润白玉质,色泽分明,形象饱满,松鼠爬于藤蔓,蓬松的尾巴,圆溜溜的眼睛,憨态可掬,萌萌可爱。玉石一侧的金黄皮色被妙化为一片完整的葡萄叶,叶片自然舒展,叶尖卷曲,叶脉清晰,线条婉转,意态柔美。因材琢玉,巧用色彩,保留玉石本身的颜色,将其和雕刻题材融为一体,虽取自自然,但创作却超脱于自然。
俏,色泽动人,多色设计合情合理、层次井然,十分贴切,没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此点在作品《钟馗圣君》与《繁花似锦》的俏色巧雕运用对比中可以鲜明的看出,两件作品在设计中都基于玉石饱满圆润的形制和大面积聚红、洒金的皮色,作者采取分色、围雕、多层次的表现形式,进行多角度、综合性的表现,在形、色、取、舍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考量。重点突出,构思精巧,被保留下来的皮色,给籽玉覆上一层华彩,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内涵和天然的色系,不仅能把玩美玉,品味文化,还能欣赏到多种皮色之美。
2.因势象形与缘物寄情
和田玉俏色巧雕人物与花鸟题材最直观的外在审美倾向,可以分为因势象形与缘物寄情两大类。在人物题材的俏色俏雕运用上,更倾向于因势象形,即根据玉料的自然形态,充分利用天然造物形成的外貌特质和皮色分布,随形而雕,随皮而设计,既保留了籽玉天然的外形美感同时,又有随形俏色巧雕的心思,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就作品《和合二仙》为例,这件作品中的因势象形,是在设计中依据籽玉自然形态去构思所要雕刻人物的形象,依据料形,随形施艺。对于人物作品进行俏色巧雕时,需要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对于行立扭转的造型能力要求较高,在工艺中展现经典玉雕人物像风格的同时,俏色巧雕上则是因势象形地将皮色,通过巧雕技艺融为一体,使作品生动饱满,让这些鲜艳之处更加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缘物寄情是俏色巧雕花鸟侧重的表现倾向,如同在籽玉中作立体之花鸟画,因此俏色巧雕花鸟的形、意、神,三者互相观照与关联,并由此而生发了更悠远的想象。作品《喜韵梅香》即作此创作实践,俏色巧雕的技法将包裹玉身的枣红皮色俏色雕琢成“喜鹊登枝,临门报喜”的景象,保留了玉料中的皮色,使其展现出层次之美。枣红皮色明亮璀璨,娇艳动人。俏色一双喜鹊登临枝头,梅花盛放娇艳烂漫,喜鹊上下之间彼此呼应,相映成趣,浓情蜜蜜。梅枝弯曲遒劲,喜鹊回首之态恰于动静之间,灵动活泼,其乐融融,衬托出双喜鹊的幸福和美满。
俏色巧雕花鸟创作的画面虽无人物存在,却着眼于人文志趣的表达,对于花鸟意象从外在形象的刻画到内在生命的表现,一花一鸟之间,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俏雕所呈现自然美的同时,又以玉中花鸟为媒介寄托人文理想和吉祥愿望。
3.吉祥精神的互动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吉祥内涵作为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艺术表达,在俏色巧雕人物与花鸟中均有体现。例如,最直观的运用雕刻形象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如:莲花表示高洁,龙龟表示荣誉和长寿,灵芝表示如意祥瑞等;其二,就是巧用雕刻物象的谐音,如:金鱼谐音“金玉”,寓意金玉满堂,牛首有谐音“扭转乾坤”寓意,白菜谐音“百财”等。
在我的作品《玉贵人》中贵人、俏色巧雕蝴蝶、獾间相互配合,这类有深刻寓意的吉祥人物与花鸟动物的关系使画面更有整体的吉祥氛围。玉贵人,天然皎洁,纯真可人;“獾”与“欢”谐音,寓意“欢欢喜喜”;聚红皮色俏雕蝴蝶翩翩起舞,如梦似幻,有祝福婚姻幸福美满、夫妻恩爱、白首偕老之意。美玉配良工,这种对整体吉祥内涵的俏色巧雕表现启发了我们认识了人物与花鸟、动物组合创作的可行性,以及吉祥寓意与人文情感在俏色巧雕中的作用。
三、物像与意象
玉雕艺术家对于和田玉皮色的观察,在设计和创作中产生客观的“物像”,而观者在物像中,联系出更广阔生动的形象,就像是顾恺之所提到的“以形传神”,也是和田玉俏色巧雕艺术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意象美。
1.以小观大
在俏色巧雕技艺中,以小观大是作品意象美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由于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玉本身体量的限制,精品大多是以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小观大,通过俏色巧雕画面巧妙布局、层次、空间感的设计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内容,深远的意味。
我创作的《一品芳荷》,在设计上截取宋代院体折枝花鸟的小品构图,以一品仙禽丹顶鹤与荷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角为主题,利用玉料天然皮色为主,灵活布局,虽然是小景构图,却突出以少胜多理念,画面中大面积润白玉质的留白在玉料整体空间中上有通透感和景深,使画面的主次更为分明。在整体把控基础之上,细节刻画入微,结合皮色分布,设计局部的特写,专注于两只仙鹤、荷花、莲叶本身的描绘,籽玉方寸间的画面,不只是结合自然之美,而是在宋代院体画的精神上雕刻出了一个个独立的审美对象,通过玉料皮色俏雕对自然景物生動构思与艺术表现,来体悟勃勃生机的自然及生命的意象美。
2.灵性传达
“灵性”是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一件优秀的俏色巧雕精品、珍品应是直抒灵性,在作品中注入玉雕艺术家的感情,和对自然美的判断,使“观者不得不生情”。要使和田玉俏色巧雕的作品有“灵性”,那就必须动起来,改变过去静止的画面,让人物的姿态、花鸟、动物的动作充满灵动之气,真正地鲜活起来,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者面前。
灵性的传达莫过于灵猴。在现实生活中,猴,以其活泼机灵深得人们喜爱。作品《灵猴献瑞》白玉细腻温润,聚红皮令人惊艳。独籽,完美契合极简主义所倡导的风格,俏色琢灵猴献瑞形象,工艺精湛,情态逼真。灵猴呈立卧状,大眼圆睁,耳朵灵巧,神情专注,手持如意仙草,似要献瑞报安,一脸憨态让人忍俊不禁。作为三维立体艺术的俏色巧雕作品,可以360度视角,远近高低、左右和环绕欣赏,可以与灵猴进行立体“对话”和“交流”,通过带有情节的设计构图,让观者读出俏色巧雕中的一个个灵性故事。
3.未来发展
自古以来,玉雕艺术家对于和田玉皮色的运用都有意识地进行选择与表现,将作为天然美的皮色由最初单纯视觉审美感受,逐渐提升至“缘物寄情”的人文内涵与“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
和田玉天然形成的皮色是固定的,而运用玉色是灵活的,可选择的。在当下,要以时代精神和情感色彩为俏色巧雕技艺服务,借作品而表达自然之美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揭示时代背景,人文情感和理想信念,是俏色巧雕技艺的时代要求。
传世的和田玉俏色巧雕精品、珍品,演绎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及美妙感情,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当代海派玉雕艺术家应立足于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审美特质,以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工匠精神对俏色巧雕表现手法进行创新探索,从而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这是未来发展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王金忠.和田玉花鸟俏色巧雕技艺[J].上海工艺美术,2018(3):58-61.
[2]唐家路,张爱红.中国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
[3]陈岸瑛. 工艺当随时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