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岸段

2024-01-10 10:51:08
中国生态文明 2023年6期
关键词:遗鸥入海滨海新区

◎ 推荐理由

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岸段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协同推进高标准陆海协同治污、高水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绿色发展,留足城市滨海生态空间,构建出蓝绿交织、河海相映、水城共融的城市底色,探索出一条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湾综合治理新路,对沿海类似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岸段

◎ 自然禀赋

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岸段东临渤海,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津汉快速路,海岸线长36 公里,海域面积为198 平方公里。中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全球第一座生态城市。

◎ 治理成效

天津滨海新区全方位推进中新生态城岸段的综合治理,先后荣获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是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并举,实施“一河一策”治理入海河流,蓟运河入海水质于2019 年实现消劣,2022 年达到Ⅳ类,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氮浓度比2016 年分别下降42.7%、92.2%和62.9%,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从2016 年的33%提升到100%。

二是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提升。以八卦滩为核心建设遗鸥公园,划定540 公顷的遗鸥生态保育区,推动海洋渔业资源、沿海湿地鸟类种群得到明显恢复,观测到鸟的种类从之前的106 种增加到17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在此栖息越冬,种群规模不断扩大。

三是海洋文化蓬勃兴起。亲海空间显著增加,建成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龙头的标志性海洋文化载体,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0 万人次,港产城融合的宜业宜居城市吸引力不断凸显,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 长效机制

一是对入海排口制定“一口一策”的长效监管机制,实施非汛期禁排、汛期达标排放,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动态监管排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以生态城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组建“海上环卫”专业队伍,构建工作体系,实施500 米净岸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岸滩和海漂垃圾巡查清理工作,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三是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互花米草综合治理长效管控机制。

◎ 经验总结

一是坚持系统规划,以先进理念统筹开发与保护。编制了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率先用定量的方法明确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形成指标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二是坚持标准引领,以先进工艺助推污染减排。2018 年,天津市正式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污水处理厂经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准Ⅳ类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三是坚持智慧赋能,以先进技术支撑环境治理。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构建数字化、现代化海洋环境治理体系。依托全域视觉终端协助开展“蓝天碧海”专项执法,利用无人机巡检实现岸滩堆积垃圾、近岸海域垃圾管控常态化,合作探索利用AI 智能鸟类监测系统助力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

四是坚持提质升级,以先进产业带动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壮大海洋特色文旅产业,让蓝天、碧海、绿岸融为一体,成为公众临海亲海的向往之地。

猜你喜欢
遗鸥入海滨海新区
遗鸥(Larus relictus)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听“黄河入海”的故事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10
在塞班岛“上天入海”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上天入海我主沉浮
遗鸥鄂尔多斯亚群主体另辟繁殖地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上天入海 与梦同在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