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青兰
开州,自古“水陆所辏、货殖所萃”,商贸繁华催生开放的胸襟。
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三大发展机遇”在开州叠加,一大批战略利好、政策利好让开州站在了新的起点。枢纽上的开州正围绕建设区域开放高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强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招商引资,提质发展开放平台,打通发展“经脉”,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的步履更加坚实。
如今的开州,一幅改革开放区域新高地建设的画卷正全面舒展。面对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开州已奔跑在路上。
城开高速2022年12月通车,为推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快当地乡村振兴发挥巨大作用。 图/王晓宇
近年来,开州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区域开放高地行动,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着力畅通道、建平台、聚产业、强合作、优服务,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和水平——构建大物流体系,建设渝东北川东北重要物流节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商务发展协调共赢。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节点。
“我们将以最大力度抢抓建设万达开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重大机遇。”开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建设动作频频,是开州提升“硬实力”打开通道的决心体现。
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节点,开州加速构建“3高4普2环线”铁路网络,正着力打造“8射1联1环线”高速路网、“3纵2横”干线网络和“水陆联运+通用航空”体系,形成“铁公水空成网络,交通运输物流成体系,示范区半小时通勤成一体,东西南北四向直联成枢纽”的大交通格局。
目前,开城、巫云开高速项目,拓宽了重庆北向大通道。开州港发挥港口装卸和堆存优势,组建了全程物流服务联盟,实现了与万州新田港、达州无水港联动发展。
未来,随着高铁贴地“飞行”,高速四通八达,航线多方联动,水运通江达海,干线成环成网,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日臻完善,必将让开州“走向世界”具有无限可能。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区域新高地,开州下好精准服务先手棋,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打造亲商护商好环境。
如今的开州,处处呈现出一派塔吊林立、机声轰鸣、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成功创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浦里新区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开州正逐渐成为开放要素高度集聚之地,成为吸引企业安家落户的重要引力。
2023年上半年,开州集中签约项目44个、开工项目32个、投产项目18个,总投资408.67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97.03亿元。重点在谈项目79个,涉及投资金额1130.1亿元。包括汽车塑料配件及配件原材料生产基地等12个项目实现开工,绿色电动重卡运营及上市项目等15个项目投产……在开州3963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招商引资焕发出蓬勃生机。
① 位于开州区临江镇的智能家居产业园。 图/陈永松
近年来,开州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开放形象,处处都是开放环境”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着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尝到了开放的“甜头”、增加了开放“底气”、激活了发展“朝气”。
“过去我们需要到各个部门去办理不同的业务,过程繁琐。现在到一个中心就能把业务办完,还可以全程获悉办理进度,便捷又高效。”在开州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让不少企业主、群众赞不绝口。条条框框少了,审批办理流程优化了,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
振兴的开州,求贤若渴;发展的开州,海纳百川。开州区大力开展“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实施“百脑汇”献智兴开行动、“千张嘴”推介兴开行动、“万条腿”返创荣归行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组建在外人员联系服务中心(组),建立流动党组织、流动共青团组织、流动妇联组织、异地开州商会等“1+4”区外工作体系,实现“开州人在哪里,组织就延伸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自“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开展以来,开州设立2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兑现人才奖补资金1500万元。全区返乡创业人员达8.3万人、实体突破3.6万户,投资金额超350亿元,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超50%,带动就业超25万人。
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落地,一份份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改革举措陆续推进,蕴含着一个个发展机遇,成为开州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区域新高地的强大动力。
开州从国家战略规划中锚定方位,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到定位,提振“精气神”,既能抓住机遇,更善搭建平台。
② 成达万高速铁路开州段建设有序推进。 图/崔家清
“将区位变成方位,把定位变成地位”成为开州发展的强烈共识,借港出海、区域联运、项目合作,浓缩了开州开放合作的理念。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开州高新区入选第二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名单。同时利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两江新区和万州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开州加快建设保税仓,共建川渝东出智慧物流港,为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开州以浦里新区为主战场高位推动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成功,引进和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新区集聚,着力发展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科技岛、科创园,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开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越来越明显,这是我们决定在这里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内产业链不断完善,迎来集成电路产业加速集聚、生根发芽的重大机遇。”坐落在开州浦里新区的名赫电子,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组建的名赫电子技术研究院,已成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所的产学研基地之一。
开州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并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有效衔接,从打通开放通道、壮大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多方面出发,加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开州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州环湖城区加速完型,高铁新区启动建设,浦里新区投资过百亿的提能升级重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落地,作为重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重要组成部分,开州正在擘画开放发展的全新蓝图。
从对外开放找机遇,到对内协作谋共赢,如今的开州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区域新高地,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迸发更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