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疗法对小学生的心理疏导作用研究

2024-01-10 02:03王贞程娜甘慧琳
创意设计源 2023年5期
关键词:陶泥陶艺疗法

王贞,程娜,甘慧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10—2020 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睡眠问题、抑郁和焦虑[1]。不同的年龄阶段、性别、城乡生活差异,以及是否留守都是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维度与程度上的差异,且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随着儿童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2]。此外,电子产品的低龄普及和网络信息分级分类管制规范不足,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社交活动缺失和视屏时间过长,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问题[3]。小学阶段是儿童心智快速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缺少良好的情绪疏导渠道,使儿童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适时的解决,进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在教育层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出有力的管控和调整。现在,“双减”政策已落实近两年,多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暂未得到明显改善。有研究表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程度与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正相关[4]。由此可见,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需采用一定的疏导措施和干预手段。

二、陶艺疗法的疗愈与疏导功能

(一)陶艺疗法概述

陶艺疗法(clay art therapy),指以陶艺创作为表达个体内在情感状态的艺术治疗方式。陶艺与绘画是艺术治疗的媒介,但两者不同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感受对心理治疗的效果也不相同。陶艺疗法和视觉性艺术疗法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陶艺疗法无论是活动后的即时效果,还是三周内的短期效果都明显优于视觉性艺术疗法[5]。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人的左右脑分别掌管不同的职能,左脑控制语言功能和分析逻辑思维,右脑掌管空间思维、知觉与情绪。因此,陶艺能够激发右脑功能,以空间形象创作、展示以及肢体动作发掘并呈现言语难以表达的情绪。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有限,尽管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疗法在心理诊疗中占优势,但艺术是中立的符号性语言,在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和创伤经验难以提取时,陶艺作为激发右脑功能的媒介,在辅助抒发和疏导情绪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表现。

相比其他艺术疗法,有关陶艺疗法的研究还较少,但现有的部分研究结果呈现积极的影响。因此,陶艺疗法在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认可。已有一些研究展示了陶艺疗法对人的心理健康改善、心理创伤处理、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益处和应用价值。

(二)陶艺的疗愈功能与疏导特质

陶艺疗法既具备诊断和疗愈的功能,又能够在陶艺活动中发挥一定的疏导和解压作用。陶艺疗法与言语疗法的显著区别在于言语疗法是调动左脑的语言、分析、理性等较为直观的表达和描述,通常在解决情绪问题和治疗创伤方面效果不明显,而陶艺疗法在陶艺活动中发挥着疏导作用,调动右脑负责情绪与空间感知的视触觉记忆。抑郁症患者由于存在认知缺陷,有时会出现述情障碍的症状,这是一种情感认知处理上的缺陷,表现为患者的情感较难用言语表达。面对一些潜意识的感受与情绪,患者可能抗拒诉说却渴望他人能够洞察自己的情绪。由此可知,陶艺疗法可以辅助言语疗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陶艺疗法与绘画疗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其空间性的三维创造特质[6],手与陶泥的直接交互带来的触感,动作对情绪的抒发,陶泥的形变反馈使人心理产生满足感,满足着人的掌控欲和宣泄欲。情绪在手与泥的交互、触感和动作中逐渐得到缓和与疏导。触觉感知是人类最初的身体记忆,触摸是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手在接触陶泥时会自然地刺激人的感官,每一个手部动作都会向大脑提供反馈,使参与者能够获得愉悦且平静的制作体验。陶泥是自然、原始且具有亲和力的创作媒介,其触感可让人感到放松,具有创作形式自由,上手性强的特点。实验证明,陶艺活动中的塑形动作(砸、拍、捏等)有着释放情绪的作用,陶艺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进行自我整合的过程[7]。

位于湖南省浏阳市的金沙路小学早在 2019 年就开始进行陶艺美术教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该校的陶艺课程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金沙路小学的学生普遍接受过陶艺教育,且具备较为丰富的陶艺体验。因此,项目研究小组选择在该校展开小学生陶艺行为及心理影响的相关调研。通过对金沙路小学校长及陶艺教师的访谈,项目研究小组了解到近年来学校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的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学生通过课外兴趣与艺术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在情绪表达方面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对陶艺课程和陶艺活动的看法与感受,项目研究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最终收回问卷185 份,其中有效问卷 180 份,该校每个年级的学生在问卷中都占一定比例。从问卷结果来看,与绘画和剪纸等艺术形式相比,86%的学生认为陶艺课程更有趣(见图 1)。在提问“陶艺活动中的情绪与感受”这一问题中,学生普遍选择正向、积极和中性的情绪感受词汇(见图 2)。由此可知,相比其他常见的艺术形式,陶艺在兴趣吸引力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且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学生普遍能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通过对浏阳市金沙路小学陶艺课程的跟踪观察,项目研究小组了解到,学生在进行陶艺活动时,情绪与行为呈现积极稳定的状态,并随着创作的深入逐渐渐趋于平稳。陶艺创作的成果能让参与者产生自我效能感,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或经历通过具象化的作品表达出来。陶艺疗法的另一个优势在于陶泥材料具有可塑性,这意味着陶艺创作的包容性。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可以在创作中一次次重新开始或修改,而且体现在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破坏性或发泄性动作的包容。绘画创作通常被视为一种能力,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具备绘画能力,或是在自我要求过高的情况下进行绘画创作时,可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及挫败感,从而对绘画活动产生防御心理。

一方面,陶艺创作能够调动参与者手脑协作,以达到“心流”的专注状态,随着情绪和内在想法的融入以及作品的不断完善,参与者的身心会越来越集中于作品的塑造;另一方面,以小组或社群合作的方式开展陶艺活动,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与合作意识,减少并改善沟通障碍和疏远群体的情况。

三、陶艺疗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疏导方式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20%~ 40%,其中心理疾病检出率为2%~ 4%。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更不能放任自流。尽管国家颁布“双减”政策整治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但目前看来,多是在教学模式上得以改善,根本问题暂未解决。小学生还需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活动疏导,以缓解负面情绪的积压。

图1 小学生艺术形式兴趣倾向

图2 小学生陶艺体验时的情绪与感受

陶艺教育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心理疏导性。小学陶艺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陶艺创作和结合手脑协作的创作特性、陶泥媒材提供的可塑性、触感等艺术形式特性。以学校提供的环境和教育为桥梁,发掘陶艺创作的包容性,引导学生在陶艺创作中增强自我感知,鼓励并组织小学生参与合作互动,打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陶艺在小学教育中的疏导性作用,达到减少小学生情绪困扰、增强自我韧性、整合多感官协调发展的作用(见图 3)。

(一)利用陶艺介质的特殊性

陶泥是天然且可塑性强的材料,陶艺活动主要通过手部与陶泥的直接接触进行创作。触摸是通过触觉感知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的途径,手在接触泥土时能够激发外在与内在的感官刺激,手部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向大脑提供即时反馈。陶泥的强可塑性既能够包容细腻深入的塑造,又能够接受手部力量的输入与消散。陶泥如同一个自然包容的情绪接收载体,参与者既能够将力量与情绪糅杂在拍、压、搓、捏、团等动作中,又能够随着制作的深入,探索意识深处的情绪与感受,并通过陶艺的塑造将其外化表现出来。疏导的初级阶段便是联合触觉的感知体验在陶泥上释放情绪,陶艺创作是对自我情绪感知的过程,将抽象的情绪与思维具象化是参与者进行感知并通过陶艺作品诉说和释放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开展陶艺教学时,教学目的及陶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发挥陶艺疏导性作用的关键。因此,陶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展开自我认知的引导,充分利用陶艺活动的趣味性,保护学生玩乐的天性,打造轻松、低心理防备的陶艺创作氛围。相比绘画,陶艺能够在制作中反复修改,具备更强的容错性和包容性,这是陶艺在疗愈与疏导方面的优势,避免学生在艺术尝试中产生挫败感,进而避免产生焦虑和自我批判怀疑的情绪。对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陶艺活动疏导的发挥也能够缓慢递进。低年级学生可以从熟悉陶泥材料入手,触摸陶泥的质地,感受陶泥的可塑性,满足感官与情绪上的宣泄和掌控欲。通过陶艺教师的引导,低年级学生可以进一步用基础的塑造方法制作简单的形象;随着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更为精细的塑造达成右脑空间思维与情绪的表达,从而可以将自我认知与感受具象外化,以陶艺创作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合作创造促进社交能力

数字时代,在学生认知发展未成熟时,过早或过多地使用和接触电子产品会让他们容易沉溺、依赖线上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小学生产生社交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个人的生活风格通常在学前阶段就已形成。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8]。如果儿童在学龄期出现社交障碍,及时发现、疏导和干预是必要且关键的。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陶艺疏导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成就动机。儿童的社交障碍常表现在自卑、参与积极性低、排斥与他人分享或沟通等,小组陶艺活动的开展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前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合作意愿,还要根据对学生能力的了解进行合理分配,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这就需要创建问题情境并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任务的难易程度根据小学生的总体能力而定,既要与同伴合作完成,又要避免产生挫败感。教师应当在陶艺活动中不断观察,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彼此并进行讨论、交流与互动。随着讨论和创作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在小组交流中集体意识得到强化,通过共同努力完成的作品能够正向激励学生自我成效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图3 儿童陶艺心理疏导矩阵

(三)陶艺表达性疏导通道

陶艺表达性疏导通道是指人们在陶艺活动中随着体验过程的推进,通过陶艺活动中的感知、塑形、塑造等陶艺材质互动行为,逐步推动心理疏导层次的深入,最终达到心理表达性疗愈的理论过程(见图4)。该模型以陶艺介质的特殊性为引导,以表达性治疗连续体(Expressive Therapies Continuum)理论为指导构建。表达性治疗连续体理论是一种艺术疗法的概念模型,描述了人在艺术治疗中的四个层次,即动作与感觉层次(The Kinesthetic/Sensory level)、感知与情感层次(The Perceptual/Affective level)、认知与 符号层 次(The Cognitive/Symbolic level) 以及创意层次(The Creative level)[9],陶艺疗法中的陶艺活动过程对应表达性治疗连续体理论的四个层次,形成了陶艺创作过程动作(触摸感受、塑形动作、塑造动作)和疏导层次(刺激唤醒、释放能量、投入图式化的非语言表达)的相互影响和递进,陶艺可塑性辅助三维空间表现达成具象化,形成了陶艺表达性疏导通道。

图4 陶艺表达性疏导通道

从陶艺介质的疏导优势来看,陶泥亲和、自然、包容的特性使学生通过触摸实现感官上的刺激唤醒效果。学生经过触摸阶段后会快速且有意识地做出基础塑形的动作,这一阶段的目的不在于塑形,只是进行预热,让学生熟悉材料。即便如此,通过拍、压、搓、捏、团、切等动作对陶泥进行施压造成形变的过程即是释放内在能量的过程。进入塑造阶段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动作转移到构思和情绪感受的非语言表达中。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项目研究小组了解到学生在陶艺课堂上从刚进陶艺教室的兴奋和浮躁,到陶艺创作中后期会逐渐趋于稳定,自发进入专注状态。学生一般在开始创作时进行技法与形式的模仿,在作品逐渐成形的过程中,其创作思维也在不断进行发散和集中,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创作表现与设计随着个体感受和想法的不同开始分化。因此,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双手与注意力集中在陶泥上时逐渐代入陶艺创作的角色,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达到对专注力的培养。造型的动作更加细致且聚焦于局部,刻、抹、贴、刮、拼等塑造动作不同于塑形阶段的力量释放,而是专注、安静地将内心感受转化为现实形态。疏导性贯穿了整个陶艺活动,当陶艺作品完成时,一方面,将儿童的情绪和感受以非言语的形式剥离出来,供教育者或治疗师分析和诊断;另一方面,通过陶艺活动获得的创作成果是儿童自我消解、转化内部情绪的成效。

陶艺的表达性治疗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疏导,虽然有关陶艺疗法的研究较少,但陶艺的疏导性在一些教学或陶艺活动中体现出的效果毋庸置疑。金沙路小学陶艺课程的开展以陶艺体验和创意表达为主。从课堂观察和教师反馈来看,陶艺课堂上学生放松的状态有别于其他课程,在陶艺教学开展一段时间后,在校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有显著提升。问卷结果显示,该校小学生对陶艺课程的喜爱远超绘画类、手工类课程。从陶艺教学实践效果反馈来看,陶艺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问题渐趋低龄化的当下,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转移,以陶艺的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同时辅助整合学生多感官的协调发展,可促进学生对自我的积极正向的感知。

四、结语

案例研究与教学实践证明,陶艺疏导性在小学教育中的发掘可以根据表达性治疗理论对应陶艺活动参与的每一个阶段,从而揭示了小学生在参与陶艺活动中经历疏导的过程与机制。经过调研对比与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陶艺在疏导和疗愈方面具有显性效果和优势,且能够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有效的疏导渠道。

猜你喜欢
陶泥陶艺疗法
怪兽奇想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可爱的公鸡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捏陶泥
陶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