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随着气象台发出的预警,暴雪、寒潮、大风正在悄然到来,不经意间发现已经立冬了。
立冬,在二十四节气中按顺序排列为十九。从立春到立冬,中间经过了春夏秋18个节气,立冬的到来,昭示着冬季的起始。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节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贯穿着一年365天。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是千百年来从事耕种的华夏儿女们,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规律”与“特征”。
立冬后最大的变化自然是气候,一场秋雨一场寒,立冬前最后一次秋雨,会把冷空气带给大地,从此,风被称作“寒风”,冷被形容成“刺骨”。冬季会迎来漫天白雪飞舞飘扬,或惊叹“燕山雪花大如席”。北方的城市,更是会白雪皑皑、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人们在“缩手缩脚”中挨过漫长的冬季。这些年物质条件好了,有些东北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去南方城市做“候鸟”,避开冰天雪地的日子,待到春暖花开时再打道回府,这也是一种享受。
不过许多人还是喜欢冬天,喜欢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喜欢穿着各种面料的保暖衣在冰冻的土地上行走,还喜欢看着在寒冷的空气中飘逸的各种气体,更喜欢在铺满白雪的高山大地上运动。许多人愿意在温暖的图书馆、室内运动场、教室里一边学习、思考、锻炼,一边望着玻璃窗外的冰天雪地无限遐想。更有人会借助李白的《立冬》来抒发此时此刻的心情: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在南方大多数地区,立冬到来后,并不像北方那样寒气迅速袭来,“老天爷”也没那么不讲情面,马上“变脸”。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气候还是经常出现。一些喜欢旅游的人,会选择这个时段去风光依旧迷人的城市、乡村,再享受一阵“春光明媚”的日子。这种现象被称作“小阳春”。“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同样是立冬,南北却是“两重天”。大自然从来都是平衡高手,有冷必有热,有喜总有忧,不偏不倚,维系着整个生态。
冬季是万物“休眠”和“修整”的季节,绝大部分的生物在寒冷来袭时,会尽可能减少消耗,很多植物会变成“枯枝”,动物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候鸟更是会选择去温暖的地方栖息、繁殖。人类虽不像动物那样靠“蛰伏”度过寒冷,但讲究补充和调节。“立冬补冬,补嘴空”,注重养生,是人类冬季的“加油站”。特别是在农田里忙活了一年的农民,好容易等到了歇息的时候。这是大自然“赐予”的良机,要好好利用和对待。而增加营养、犒赏一下自已和家人,以便有个好身体来年再大展宏图,这正是“养生”的目的。如今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退回大半个世纪甚至再长一些时间,一到冬季,许多农村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老婆孩子热炕头”,吃着春秋时节收获的果实,过着惬意生活,好不乐呵。那是一幅温馨而美好的图画。
现在想吃的好点已是稀松寻常之事,美食遍布大地,没人刻意在乎吃什么,但立冬吃饺子是许多人,特别是北方人的重要选择。为什么立冬要吃饺子而不是吃别的?自然有说法。一日,水饺外形似耳朵,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二日,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说法”约定俗成,融会贯通往往就演变成习俗、传统,这种力量不可小觑。
以前常听人唠叨,冬天好,大雪可以把空气中的灰尘洗净,严寒刺骨的天气能把飘逸在空气中的各种病毒冻死。显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与之相反的是,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反而容易缠身。不过也别怕。多晒些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适当锻炼,会更健壮,更有精神气,会看到更多的好光景。
其实,立冬只是昭示着冬天的到来,冬至才是天寒地冻的开始。冬至之后进入三九天,那是冬季里最冷的日子。等九九八十一天都过去了,便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小时候知道冬至,就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饺子。它似乎比立冬吃饺子的仪式感更强烈,也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条件有限,每天巴望的就是嘴巴上能过过瘾,肚子里能解解馋。后来随着生活的提高,饺子已成了家常便饭。但冬至那天还是要吃饺子。这是传统,约定俗成的“食谱”。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许多寓意。现在有条件的人家把冬至整得跟过年似的,尽管不一定是公休日,但儿女们都会与老人聚到一起,有酒有肉,好不热闹。对我而言,这天恰好是岳父的生日,只要不外出,必定要回岳父家庆生。连襟、姨子一大家子凑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热闹无比。那天一般要吃两种面食,长寿面和饺子,算是都照顾到了。其实冬至另一层含义就是“团聚”,就像春节、中秋一样,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一面,就是家和万事兴、团聚和谐美。
这些年冬至热闹,应功归网络。提前好几天微信里便有了关于冬至的各种信息,又是诗词又是散文,还有音乐和朗诵,赶到冬至那天,整个刷屏,满眼全是传统文化,家家都在吃饺子。网络的威力确实强大,原本不想吃饺子的人家也不得不改变主意。因为微信群里你呼我应,让人看了心里蠢蠢欲动,好像不随大流、不从众,就没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似的。
中国的节气很多,但真正有点仪式感的除了清明就是冬至了。清明不必说,寓意含义象征性意味深长。所以备受重视、备受关注。冬至,望文生义,是寒冷的来临,也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照说这一天“黑暗”逞强,“光明”示弱,人们不应该如此“隆重”。但恰恰相反,这一天被尊为“冬至大似年”。古时候这一天人们忙着“祭祖”“祭天”,朝廷放假,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举国欢庆。这一天,阴之极致,阳气始生。大自然新的循环又开始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的诗,展示出一幅大地回春的景象。
冬至的到来,让大地一派“萧瑟”,“数九寒天”,就此拉开帷幕。其中坊间所说的“三九四九冻死人”,就在其中。一年四季中冬季是比较令人痛苦、难熬的季节。寒冷让白昼变短,光照时间无形中大大缩水,冷空气的肆虐,使温度降得更低,大大提高了生物生存的危险性。城市里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会因为寒风凌厉,而变得冷冷清清。多年前本人曾在一个冬天去过加拿大的多伦多,那里冬季平均气温-14℃,出门一会儿两只耳朵就被冻得生疼。风刮在脸上,真如小刀割肉般不舒服。许多人都说,如果冬天去多倫多旅游,看到的一定是空旷的马路,萧条的街区和掺着冰雪的泥泞。极端寒冷会让一个现代化城市黯然失色。
小时候留在脑海里的冬天,就是出门要捂得严严实实。上学时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围巾、手套。手套五花八门,有的是用毛线织的,有的是用棉布塞上棉花做的,奢侈点的是商店里买的尼龙手套。教室里没有暖气,条件好点的生一个炉子。但教室太大,炉子太小,而且没有足够的煤柴可供应,所以很多时候炉子就是一种摆设。如果没有足够的衣服穿在身上,四节课下来不冻感冒就是福气。
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时最羡慕的就是哈尔滨、北京、天津一些北方大城市有集中供暖。曾听东北的亲戚说过,他们那里的供暖让家里的温度比夏天还热,没办法只能开着窗缝循环空气。那不经意的闲话,让我们这些在屋里不得不穿着毛衣、棉袄的人听了,真是“羡慕嫉妒恨”。
冬天最愁的是早上起床穿衣。从温暖的被窝伸出胳膊,空旷冰冷的室内,立时就让人感到寒气逼人。真不想离开被窝,但又不可能。于是咬着呀,嘴里一边哆哆嗦嗦地喊叫着,一边迅速套上秋衣、穿上毛裤。虽然仅用短短的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但这之前勇气的酝酿却要费一番功夫。写到这里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有父母,有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当年许多人家最早起床的是他们。冒着寒冷,劈柴、拌煤、掏炉灰,然后生上火。等屋里暖和起来,才呼喊孩子起床穿衣。那情景那温暖,许多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冬天虽然寒冷,但也充满情趣。堆雪人、玩雪球,只有在冬天才会实现。多少人的记忆中,当睡了一夜早上睁开眼时,窗外屋外已是皑皑白雪一片。那厚厚的、洁白得像牛奶般的雪,往往会引来一片欢快的叫声。许多孩子会跑出家门,捧上一大把雪抹在脸上、搓在手中,像是在欢迎大自然的馈赠。此时的大地热闹起来,无论是大人孩子,都会在铺满雪的路上,空地上忙碌着。扫雪、玩雪各取所需,冬天给人带来了欢乐。
大城市咖啡馆里雪天经常会人满为患。人们坐在窗前,一边享受着咖啡的美味,一边捧着杂志、电脑,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丝毫没有寒冷的意味,倒是一派春意盎然。
现在人们不再为冬天的寒冷有更多的担心了,集中供暖让室内犹如春天般惬意;质地优良的面料让更多爱美之人既体面又保暖;还有学校里几乎都有了暖气,孩子们不会因寒气伸不出手,影响书写、听讲;大街上,商场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季节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和追求。时代的变化,让今日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立冬到冬至,甚至整个冬季,都是休息养生,积蓄能量的大好时机。古人日:气始于冬至。从养生学上解释,冬至过后,也是人体补充营养的开始。正所谓养精蓄锐,强生健体。实际这就是各种生命体的“自我调节”和“缓冲”。从气象学来说,过了冬至,白天会一天天长起来。尽管这个时间有些漫长、遥远,但“光明”在前、“温暖”在即,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冬至到来,也是“希望”的开始。从这一天人们可以“数九”,过一个“九”,意味着离冰雪融化的日子就近一天。当“立春”到来时,虽还有“大雪晴天”,但此时大地被雨雪浇灌浸透着,百草萌动、春木发枝、万物更生。久违的春和景明,百花齐放的日子又在悄然向人们走来,整个世界呈现出勃勃生机。此刻人们会感慨万分、心存感激:没有冬至的到来,哪有眼前这新气象、新生活,又怎么会有这美丽而壮观的景色?
立冬和冬至虽都是节气,但更是文化。人們钟情于其,目的只有一个,让生活更幸福,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