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代谢、造血、凝血等多种重要功能;它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解毒中心”,默默承受着病毒、酒精、药物的伤害。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会给“劳模”肝脏造成损伤,肝硬化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结果。那么,肝硬化是什么?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 我们的肝为何会变“硬”
肝硬化,通俗来说就是肝脏在长期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受伤组织的细胞会因不断自我修复再生而“变硬”,导致功能丧失,往往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肝硬化会在数月或数年内缓慢发展。
那么,哪些疾病会让我们的肝变“硬”呢?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病等,都会导致肝硬化。
(1) 感染性疾病:可以促使肝脏细胞逐渐硬化,病情持续加重便会形成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会引起肝脏损伤,促使肝脏出现进行性、弥漫性或纤维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3) 遗传代谢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可以引起肝脏长期慢性损伤,导致肝脏出现不可逆的病理表现,后期可发展为肝硬化。
(4) 血管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会影响肝脏内部的血液循环,造成肝组织受损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
(5) 酒精性肝病:酒精中乙醇会阻断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正常代谢,对肝脏造成伤害,长期大量饮酒极易出现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还可进一步加速肝脏组织病变,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6) 接触药物或化学毒物:甲氨蝶呤等抗肿瘤药物、抗抑酸类药物的持续累积,会加剧肝纤维化,从而增加肝硬化的发生概率;五氯酚、有机氯农药、四氯化碳等化学毒物会引起中毒性肝病,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硬化。
▲ 肝变“硬”有哪些不适
肝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器官,它几乎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在受损早期往往不会产生明显不适;并且,肝脏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和代偿功能,即使部分肝细胞受损,剩下的健康肝细胞也能承担更多的工作,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这就导致肝脏在早期受损时很难被人们发现,只有在肝硬化或肝癌晚期这类病变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让人感到不适。
根据肝硬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将它划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是指肝硬化早期,虽然此时的肝组织出现了假小叶,但肝功能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且血清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无显著异常。失代偿期即肝硬化晚期,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以及各种异常症状和体征。了解肝脏受损的早期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肝硬化的“苗头”,让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
在肝硬化的代偿期,虽然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并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及轻微腹泻,给人一种患了胃肠道疾病的错觉。也有些患者会变得消瘦,平时总感到乏力,有种“瘦成皮包骨”“走路腿发软”的感觉。当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到失代偿期,患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黄”,可表现为脸黄、眼黄、尿黄等;还会出现一系列肝硬化的典型症状,如蜘蛛痣、肝掌、牙龈出血和皮肤易淤青等。此外,由于肝脏受损组织失去正常功能,无法及时清除血液内的氨和含氮物质,相关物质便会随血液循环到大脑,影响大脑功能,让人出现虚弱、注意力分散、健忘等情况,甚至可能意识不清。
▲ 怎样拯救变“硬”的肝
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抗感染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
病因治疗是根据造成肝硬化的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比如,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必须及时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需要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并接受保肝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要进行熊去氧胆酸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因药物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应第一时间停止服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并遵医嘱接受下一步治疗。
当患者无法接受病因治疗,或进行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仍然存在,就须接受抗炎治疗。常用抗炎药物为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单铵、异甘草酸镁等甘草酸制剂。在接受治疗期间,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水飞蓟素类抗氧化药物。
如果接受相关治疗后肝纤维化仍在发展,患者就应该遵医嘱接受抗肝纤维化治疗。常见的抗肝纤维化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肝细胞膜修复类药物,以及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等利胆类药物。
▲ 并发症要防也要治
并发症防治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能够帮助患者消除或基本控制症状,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肝硬化本身,还应针对并发症进行专门的治疗。
以肝硬化典型并发症中的“腹水”为例,存在腹水的患者腹部会像青蛙肚子一样鼓起,水量大时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心悸。肝硬化导致腹水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功能减弱,造成血液里的蛋白质减少,使血管里的液体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还有可能是肝脏内部的血管压力增高,造成血液里的水分更容易渗透到腹腔中。
那么,肝硬化出现腹水后还能治愈吗?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些患者在肝硬化早期便发现有腹水存在,他们只要及时就医治疗就可以控制症状发展,如遵医嘱服用保肝护肝的药物、使用利尿剂等,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放液。如果患者到了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才重视腹水这一问题,就可能为时已晚,因为此时的肝脏已经遭受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治疗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对肝硬化患者而言,维持健康生活习惯在预防肝硬化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首先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可看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运动,但已经出现腹水的患者须以卧床休息为主。在此基础上,患者还要重视肝功能检查,最好定期接受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