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丽
近日,豫东产粮大县扶沟县传出捷报:今年粮食作物大增产,小麦平均亩产523.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55公斤,大豆平均亩产206公斤,花生平均亩产367.6公斤。
没有百亩难打百石,粮食大丰收源于扶沟县逐年增加的耕地数量。近年来,扶沟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形成全面保护、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格化管理新格局。2020年,全县有耕地86634.49公顷,到2022年末,增至87433.65公顷,耕地质量年年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严管细护保粮田
为保护好耕地,扶沟县织密保护网络,及时出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管理办法》,细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
系,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责任,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合力保护好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扶沟县还坚持实施“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明确规定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每年年底从耕地数量质量、粮食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并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升迁晋职、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此外,扶沟县委、县政府还联合下发《关于推行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田长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网络,将全县所有耕地划片分区,确定若干网格单元,对县域内的443名田长和844名网格员定岗定责,并设置165个“蓝天卫士”高清摄像头,129个“天眼系统”监控探头,“耕地保护”微信小程序,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圈死每块责任田,真正實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巡”,确保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深挖潜力增新田
扶沟县位于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境内有许多“荒沟、荒渠、荒路、荒滩、荒坑、荒地”等“六荒”,地块小且分散不易耕作。对此,扶沟县号召全县农民“捡芝麻”开“六荒”,组织人员逐村逐地排查“六荒”位置和数量,逐一登记造册,并结合乡(镇)实际,统一公开分包分耕,按就近方便的原则承包给农户,必须种植粮食和蔬菜,真正让“荒地”成“粮地”,粮地变良田。
与此同时,扶沟县还把目光盯准农村边角地,组织农民对宅旁、村旁、沟旁、路旁、水旁等零零星星奇形怪状的“巴掌地块”进行“微改造”“微整理”,用来种植粮食、蔬菜和水果,既让边角地“活”起来,又让农民口袋富起来,让边角地产生“大收益”,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迈出家门口就能捡到的“黄金板”和“小美好”。
整治改造建良田
在打造优质良田方面,扶沟县大力推进退林还耕、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项目,大搞耕地提质改造、拆旧复垦等土地综合整治,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整治工作方案,建立“政府主导、自然资源局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精准精细作业,按照“田、水、路、林、村”一体化综合整治要求,将一块块废弃地、滩涂地、低洼地、盐碱地和残次园林地改造成“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基础设施齐全”的高效示范良田,改造的良田平均每亩可增加500元的收入。
“土地整治开展以来,扶沟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5333.33公顷,整治土地28000公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666.67公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4.2亿元。”扶沟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何洪征表示。
在开展整治的同时,扶沟县还积极实施土壤改良,抽调农业、科技、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土壤改良技术队,常年入农户进田间,反复向农民细致讲解传授秸秆还田、沤制农家肥、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生态综合防治虫害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少用不用化肥,多施广施有机肥,少打农药,防止土壤污染,并积极推广轮作倒茬技术,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作物,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品质量。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耕地保护‘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全心全意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守好脚下这片良田沃土。”扶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彩说。(作者单位:扶沟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