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中共汤阴县委党校)
早在2018年,国家就提出了“数字乡村”的概念。与此同时,为了深入挖掘数字技术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能,我国不仅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还发布了如何提高农业农村智能化水平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并对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难点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建设,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转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科技创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加快农业各类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交叉互动,驱动农村传统产业形态不断发生“裂变”,逐渐呈现出“农业+”的多业态发展格局,并不断推进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随着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触到新技术和新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农村经济中。例如,通过将农产品和相关商业平台相结合,基于平台算法的精准核算,利用直播带货活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量,进而打破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经济的投入要素约束,以信息和数据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
第二,数字技术的服务升级,畅通了农村经济的各个环节,提升了产业链效率。数字化方式打破了时空阻隔,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不断涌现的大批农业产业咨询公司,为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服务支持和技术引导,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开始强调以数据为核心,通过各类数字化设备对农业生产实施精准管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链条精细化管理,全面赋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能级和效率。
第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助推乡村经济集约化。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从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来讲,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产业关系的不断变化提供了关键动能。借助数字技术对乡村经济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创新,并结合横纵向产业的建设反馈,拓展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可深化农村地区各项产业之间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从产业融合的层面来讲,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其高渗透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持续向农业产业各环节蔓延,产销对接、跨界合作、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新模式。
由于数字技术与农村产业的融合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与乡村的耦合需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设施支持,这是发展乡村数字经济的前提。随着我国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显著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数字化信息技术供给较为滞后的不足。一方面,部分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环境复杂,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各类网络基站的普及建设、后续的设施维护在技术、成本上都面临一定挑战。另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由于存在运行不畅的情况,使得部分农村信息资源分布散乱。网络信号不稳定、资费较高或者是网络速度过慢等现象,不仅限制了移动出行、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等公共服务在乡村的供给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涉及的场景和应用越来越多,必须以规范有序的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才能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对于数字技术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还有待优化。首先,数据规范机制滞后。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涉农数据的输出缺乏清晰的标准和规范,有悖于农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所秉持的“个性化”“服务化”理念。其次,城乡二元发展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数字技术的认知、掌握和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城市数字资源反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质性政策有待完善。与此同时,相对于城市数据共享机制的有效联通和高效整合,在数字技术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衔接的过程中,政府的数字化制度保障存在不足,这也是城乡数字技术融合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一,数字人才相对短缺。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各项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留守农村的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相对保守,难以迅速领会和掌握先进的智慧农业和电商等新型经济模式,加之农村地区的各项数字化培训机制尚不完善,也影响了对农民职业化的引导。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储备不足。因为乡村地区自身条件的限制,较难吸引那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数字人才,也导致了农业产业数字化技术研发进展缓慢。第二,市场化风险。乡村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实际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引导机制不健全。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各项产业优惠政策的实施,一些产业主体存在盲目跟风和仓促上马的现象。例如,一些地区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创新拓展能力不足,盲目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导致同质化开发严重。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涉农产业由于投资成本大、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使得社会资本主体普遍存在观望和谨慎投资的态度。
在全面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对数字技术的具体规划,才能保障数字技术引领乡村经济取得良好的发展效能。
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要加快弥补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推进5G通信和网络光纤向农村地区的延伸,搭建服务广大农村的精品网络,开展精准提速降费,突破基础性网络工程在乡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覆盖障碍。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条件较好且有强烈需求的乡村地区,可优先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设施,满足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数字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可以加大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等涉农物资购置的补贴力度,深化信息惠民服务。第二,构建乡村网络观测和信息采集数据库,并将其作为数字化技术引领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要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包含乡村智慧水利、卫星遥感、冷链运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乡村数据信息在市场警报、灾害预防、物流配送等众多领域的积极作用,有效改善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运用环境。
首先,要根据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我国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持续优化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的政策导向。一方面,要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长期目标,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夯实政策基础。充分运用各类公共政策,全方位提升群众数据意识,提高数字技术的普惠性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数据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涉农数据采编标准,汇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在鼓励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同时,还要确保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避免信息数据的垄断现象。其次,鼓励优质城市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弥补数字化技术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短板。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对农村数字经济反哺的具体领域,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模式,以智能化、数字化促进城乡生活生产的数据对接,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最后,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险防控措施,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为了营造健康有序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必须对数字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监管、市场准入、金融信贷等进行规范,构建数据安全与共享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不同主体在信息数据安全保护中的责任,加大对各类网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积极围绕乡村数字经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村数字化技术人才,强化农民的职业素质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基层政府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农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乡村不同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能力与素养,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尤其要注重以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理念为指引,围绕智慧农业、新型产业模式、融媒体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等进行系统培训,增强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乡村数字人才引进计划。从政策方面提升数字人才的福利待遇,并给予回乡创业人员充分的政策扶持,提升数字人才的引进效率,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和利用好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市场要素配置与竞争机制,以数字技术带动乡村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多层次营造能够释放乡村数字经济活力的良好市场环境。要借助数字技术打造面向农业产业的数字经济运营平台,为广大村民提供各类市场化信息,实现精准管理和营销,进一步防范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强化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拓展数字化技术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探索建立“政+企+银”的多主体合作机制,完善差异化的财政扶持机制。最后,持续推进农村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规模化高效经营,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综上,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当前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挖掘数字技术的价值和潜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确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践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