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晖
(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时期,加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既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黄河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中心,其生态保护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各级各界都要做好黄河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促进文化传承。同时,要打造黄河流域特色旅游带,在充分继承和发扬黄河文化的基础上,为黄河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带来新的机遇并给予政策支持。
我国乡村景观建设最早出现在农耕文明阶段,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指出乡村主题景观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乡村景观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加强乡村景观建设为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注入了新活力和新能量。
在华夏文明的多元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的主导作用有目共睹。黄河文化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们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的民族文化,绵延发展数千年,逐渐从地域性文化演变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黄河文化特色鲜明,其历久弥新的关键在于其兼容并蓄的气度和精神。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民众传承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成为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社会各界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参与度持续上升,这些都为黄河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创新奠定了基础。
黄河上游地形以高原、平原、山地、丘陵以及河谷为主,地貌主要表现为黄土丘陵。黄河上游农业耕地主要是旱地,位于北方农耕区与西部、北部牧业区交会地带。因此,上游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各民族集聚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表现出明显的杂居特点。各民族所在地乡村景观各有不同,如汉族居民所在地以堡寨为主,表现出亦兵亦农的特征。伴随耕地面积的扩大,汉族居民人口剧增,逐渐发展为主体民族。
黄河中游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区域,这一阶段河流落差将近890 米,受地势地形、河流走向、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游地区乡村景观的布局和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高原和丘陵地区主要为窑洞,街巷既是主要的交通路线,又可作为活动广场。同时,由于这部分地区降水较多,建筑修建会考虑排水问题。如四合院,这是黄河中游一种典型的建筑,既融合了秦、晋、豫等民居特点,又考虑到北方多风多雨的季节因素。
黄河下游地形主要包括平原、浅山丘陵以及河口三角洲三种。平原地区村落景观主要呈四方走向,巷道四通八达,常有古树、古庙、商铺等建筑位于村中心。浅山丘陵区域所在村落大多依山而建,布局灵活,建筑布局呈纵向发展;巷道基本能够串联整个村落,支路众多。黄河三角洲因黄河泛滥,为抵御洪水,村落大多修建在高台上。
总而言之,黄河流域乡村景观的分布受地形地势、自然环境、风俗等因素影响,构成了环境、村落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黄河文化乡村景观。
一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以及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研究范围十分广泛。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一种,同时也包含生活、生产、历史、人文等人工景观,可以说,整个黄河流域乡村景观体现出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并有效利用景观生态学知识有助于对黄河流域乡村的景观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其实现全方位的调整、建设和创新提高。
二是景观美学。景观美学是环境美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自然、人工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着重强调在保证自然景观生动真实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自然材料加以艺术化处理,进而通过合适的表达方法加以展示,在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兼具实用性和功能性。
三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在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人利益,力求实现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即在实现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在黄河流域乡村景观规划中,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者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因地制宜,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是在地性原则。黄河流域乡村景观相比于其他地区乡村景观较为脆弱,尤其是在滩区或水敏感区域,由于黄河水流具有不可控性和流动性,当地生态景观建设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乡村自然景观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的产物,在建设乡村主题景观时,要遵循生态保护和在地性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景观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公众参与性原则。乡村景观建设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追求本真,而人与自然景观最直接、最经济的交流方式就是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乡村生态环境。公共参与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主体,一类是原住民,参与式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激发村民内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村民诉求,使他们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的主体;另一类是游客,参与式景观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对于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而言,要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作用,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三是文化传承性原则。黄河文化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地特有的文化形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黄河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其自身的包容性和同化性。黄河文化的延续与弘扬不仅仅是一种静态保护,更表现为动态的创造。加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将弘扬黄河文化与发展当地经济有机结合,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生活景观,顾名思义就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如广场、道路、公园、绿地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景观应该考虑其不同的使用价值。如广场和公园景观建设可以与黄河文化紧密结合,修建以渡口文化、历史战争、黄河号子等为主题的公园,突出其文化价值;道路设计要全面系统,既要方便农民耕种,又要融入农田景观中。总之,在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既要追求景观的功能性,又要适当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样既能够满足民众需求,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进而更好地为村民、游客服务。
生态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基本类型,是乡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融入生态元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黄河流域乡村生态较为脆弱,在景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气候、水流、人文等因素。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景观。
一是堤防景观。黄河沿岸长期面临洪水冲刷的威胁,使得其景观类型与传统河边景观有所不同。黄河堤岸景观规划要将防洪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其次才是景观。对于堤岸必须加强绿色治理,坚持人性化与生态化的原则,将人文与生态有机结合,以建设绿色堤岸为主,建立绿色廊道。同时,还必须加强植被保护,以抵御洪水的冲击。积极开发湿地,发展生态公园、生态农业等。
二是植物景观。黄河流域土壤大多呈现盐渍化、沙质化,情况较为复杂,再加上地形、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地区与地区之间土壤肥力大不相同。因此,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的植被,在保证原有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提高绿化率。
生产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乡村景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景观特点。在黄河流域主要就是以下几种:一是农田耕地景观,具体可以借助农耕工具、情景再现以及视频等展现黄河特色农耕文化;建立户外农耕体验基地,让游客亲自参与农耕活动;制作纪念品,将农耕场景艺术化。二是文化景观,在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黄河沿岸特有的文化和景观,如窑洞、祠堂、石窟等,要对这些景观进行科学维护。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项目,如特色旅游、民居民宿等,既能够让大众感受到黄河地区特有的风俗人情,又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除做好必要的规划和设计,还需要做好其他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动员。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乡村景观建设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合作推进的局面,真正解决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黄河区域治理和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此外,还应该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各主体间的密切配合和良性互动,如建立协调领导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
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项目的建设。项目是实现区域合作的落脚点,根据以往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区域合作与联动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黄河流域景观建设中,要以项目为着力点,加强产业建设。如开展康养文旅项目,学习和借鉴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经验,深化合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做好常态化文旅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线上、线下宣传与互动。
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制度优势发展为治理效能,用制度管人、管事,以严格要求来化解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强化落实机制,完善制度体系,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统筹管理景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财、土地等问题,构建责任落实机制,保证规定的落实落细。除此之外,在黄河流域乡村景观建设中,政府要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制定科学的措施应对变化和风险,保证项目稳步实施。
总而言之,黄河流域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立足于黄河流域特有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原有环境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活、生产、生态、产业等多方面加强景观建设,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