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科研单位财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4-01-09 22:10:33陈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链条财会

陈霞

四川省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区块链技术在科研单位财会管理中的意义

区块链是基于对算法的信任,不依赖第三方,通过自身所在的链条,点对点地交流、记录和储存的技术。从最初的区块链1.0 时代,经历区块链2.0 时代,来到现在的3.0 时代,已经实现了从经济、金融领域到公共领域管理、健康科学、艺术文化等大范围的创新和应用。所谓区块链,它是由不同的链条节点的参与者共同形成和建立的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由一连串按照特定算法形成的区块组成,每产生一个区块数据其信息都会自行地加盖时间戳,从第一个链条中的区块发展到后续终端场景,从而形成区块链。每一个区块信息数据的形成都将在链条中留下痕迹,使得区块链拥有了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和透明化等特点,这是在传统的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都不具备的特性。

(一)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了透明性,与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和ERP 等财务数据系统记账相比,其拥有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使得链条上的数据更加真实和可靠。

在整个交易链条中,每一个时间段完成的一项活动可以看作一个区块,并被赋予时间戳,根据时间链条将各项活动的区块链接起来,构成一个信息链条,同时每个时间戳所形成的交易或者互动都将被实时记录,每个记录都将被加密[1]。这一过程类似传统的记账过程,但是由于各个环节都将被记录,达到共同记账去中心化的目的,过程中的记录就像是价值传递,逐步形成链条的末端的价值[2]。由于链条中的数据是链条中各种交易共同完成的,其去中心化和时间戳技术,使得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同时也增强了透明度,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数据被固化,不能被更改,避免了数据信息造假,保障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使得数据安全可靠。

(二)降低单位的管理成本

区块链技术引入,使得单位的财会工作和管理变得自动化。流程的自动化使得原本的财务人员工作量降低,减少了财务人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了企业的复核成本,减少了审计人员;流程的原始获得性使得相关的报销工作减少,减少了报销人员。科研单位可以重构人力资源系统,将人力资源投向更需要的相关的工作中去。除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一系列税务设备、资料费用等办公费用,从而降低了单位的管理成本。

(三)减少科研单位潜在风险

传统的财会风险管理大多比较被动,一般实行事后管理模式,往往在已经造成经济损失或发现问题后才开始查找原因,进行弥补,时效性低且成本较高。

在科研单位管理工作中,行政工作和科研项目是常常两条不同的管理分工和路径。行政管理更多体现为项目安排和监督管理,行政领导主要任务是将资金分配到事宜的项目组,对项目资金是否按预算安排使用进行监督,并对整个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核验收。项目管理人员对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负总责,主要任务是按照任务书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按照项目资金预算使用资金,按照项目需要配备相关工作人员。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对项目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审批干预并进行实时监控,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资金使用中有很大的自主权,如自主选择供应商、将项目资金进行挪用或者通过会计处理侵占项目资金等,容易导致腐败问题或者项目达不到预期。区块链技术克服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利于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同时其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使得单位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障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在整个单位层面上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杜绝财务数据造假、任意粉饰报表的现象,有利于降低单位的腐败行为和法律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在科研单位财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一)财务记账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到财务记账中,其数据是由链条中各种交易共同完成的,按照交易时间形成了区块,并对其赋予了时间戳,使得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由于整个记账过程的自动化,使得财务数据真实和可靠。

在区块链财务系统中,任何一张票据和原始凭证都具有可获得性和追溯性,任何一张票据都可以根据其链条进行追溯且不被删除。所有的交易信息都会进入区块链网络中所谓的“网络账簿”。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性,使得交易或者手续一旦产生,即可以生产对应的凭证。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以使得传统的以记账单位为中心的对账,变成多个主体的同时对账,各主体同时根据链条进行的核对,不仅提高了对账的速度,还保障了账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交易和流程一旦发生,则任何人不得再对其进行修改,并按照相关的算法计提折旧和坏账,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和可靠。在区块链记账的应用中,由链条中的交易方共同参与记账,使得所有的数据实现点对点的核实,所有交易信息被固化,使得数据不能被篡改,可追溯性保障了能够根据链条还原交易的全过程,杜绝了交易信息修改、造假。

(二)财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传统的内部控制缺乏全面协调和全过程的质量风险预警和冲突解决机制,一旦财会管理内部质量失控或波动,又得不到有效监控,就会使得查找问题原因时效率低下,难以进行追溯监管,很容易导致控制失调,无法灵活应对突发性的控制问题。

在区块链中,内部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系统,每个质量链节点的参与者都作为其子系统运行。区块链中数据是靠链条中参与方共同形成和维护的,并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链条中每一项活动的发生,都将形成一笔交易数据,并立刻记录和储存在交易链条中。一旦与交易方建立了数据传输接口,就能够使得各方数据相互关联,及时获得交易信息,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交接。其透明性解决了传统管理中信息不共享等问题,能够提高链条中各环节的整合、协调,打破数据孤岛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加强各交易方和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招投标中的应用

由于科研单位大多需要面临如政府采购一类的招投标工作,招投标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作用,根据一系列的标准评选出最适宜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具体的招标和评标工作由人来进行操作,尽管有相关制度流程来规范和约束,但仍然无法避免滋生腐败和信任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法律和行政的监督和检查,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操作留痕和可追溯就具有很多现实作用。

传统的招投标需要领取相关的招标文件、投递应标文件、组织开标、公示、缴纳保证金等一系列流程,耗费时间长、精力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招标挂网前编制好相关的量化指标,制定出一个合约化区块,只要是平台可见的供应商都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加密投递,截止日期后,根据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自动评选,按照既定规则评选出最适合的中标单位,自动签订合约。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一经投递,任何人都无法干预评标结果和过程,避免了评标环节的人为干预。区块链的加密性,使得除了投标人,任何人不得获取其加密信息,从而对投标人的重要技术资料进行了保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使得原本的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被取代,不再需要评标的专家组,减少了招标过程中的代理成本,保障了评标的公正性。

三、区块链技术在科研单位财会管理中的应用阻碍

(一)传统思想的限制

区块链技术刚兴起且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工作人员的保守观念和对区块链技术及功能了解不足,过于担心在各链条中的信息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未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价值。再则,由于已经熟悉了传统财会管理方式,对新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不想学习和改变。更有甚者会担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失去原本的工作岗位,所以对该技术的应用热情不高。

(二)复合型人才的短缺

区块链作为一个应用新型技术,对单位原本的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掌握原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区块链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但在现实工作中,对区块链熟悉的人才较少,对区块链的宣传和培训渠道也不多,导致人才的缺少,特别是重点模块需要既懂财会知识又懂区块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资金困境

区块链技术要想在科研单位财会管理中进行应用,需要对相关的系统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如果需要覆盖的范围更广,则所需的费用会更高。由于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其相关的设备和系统随着技术的提升,可能会导致早期一系列的投入落后或者被淘汰,又需购买新的设备和系统,尝试成本较大。

(四)技术应用的不成熟

区块链技术虽然在个别地方应用的时间相对长,但是在大多数领域中还是在适用期或者建设期。在财会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目前只在个别的行业里面应用,主要用于征信和税务,对其他日常的财务会计业务,还没有广泛地应用,而财务会计信息恰恰是单位的核心信息,一旦数据出现问题,影响很大,导致很多单位不敢轻易尝试。由于其技术的不确定性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技术进行完善,故而等待应用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

(五)法律和法规的不健全

作为一项未全面普及的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数字伦理和道德风险,在财会领域相应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还并不完善,这些都给区块链在工作上的运用带来了潜在风险。

四、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培育区块链在财会管理中的文化氛围

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对区块链的价值的认识,培育区块链的文化氛围。重点培养对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资源价值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保障、数据要素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让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认识到,随着国家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布局,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经是不可阻挡的现实,不能再在财会管理工作中墨守成规,应该以更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和学习如何在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努力成为不被新技术淘汰的人员。

(二)在科研单位构建适宜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在科研单位应用区块链技术起到战略作用,需要重新对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和部门机构进行调整,完善单位的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需加强科研单位的区块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原财会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注重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既懂技术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加大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中的技术投入

国家和相关研发机构,应加大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快技术突破,加速其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速度。积极加强区块链在财会管理领域的创新与研究,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合作,向已经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和企业吸取经验,增加科研单位在区块链上的技术储备。提高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中的智能化、精细化和安全性水平,积极探索财务数据的共享和开发模式,加强财务数据和单位其他数据资源的链接和互助,使得区块链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和单位整体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

(四)完善法规和监督机制

为更合理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国家应该加强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行业领域的法律研究、引导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且监督有效,为更多单位应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保障。国家及相关单位应密切关注和跟踪区块链技术在财会管理中应用的动态情况,探索其应用的发展规律,规范其应用市场秩序,引导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加强行业自律和维护数字生态安全,使得区块链在财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链条财会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38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10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个性链条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中国自行车(2020年2期)2020-04-26 09:59:45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0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