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与深圳工业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

2024-01-08 08:48石润伯
决策咨询 2023年6期
关键词:规上深圳成都

◆石润伯 兰 翔

一、成都深圳工业发展对比分析

(一)工业经济总体情况

从成都、深圳2018~2022 年的的工业增加值(如图1)来看,两个城市的工业经济规模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5 年的增幅分别达到35.83%和23.32%。尽管成都的增速高于深圳,但从绝对值来看,两个城市的差距依然明显。成都在国土空间面积和常住人口体量都大于深圳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始终不及深圳一半。

图1 2018~2022 年成都、深圳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从人均数据来看,2022 年深圳人均工业增加值为6.43 万元/人,是成都的2.7 倍;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这种差距被进一步放大,2022 年深圳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达到5.69 亿元/平方公里,成都仅为0.36 亿元/平方公里;从工业经济占比来看,2022 年深圳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35.07%,成都仅为24.34%。深圳土地面积为成都的1/7,相对局促的空间条件倒逼深圳主动探索“工业上楼”等用地新模式,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全国工业第一城的竞争力。

(二)工业结构

以2021 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为参考指标,梳理成都与深圳的前5 大工业门类,如图2 所示。深圳前5 大门类的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计达32505.59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七成以上,是成都的3.44 倍。

图2 2021 年成都和深圳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前5 的行业(单位:亿元)

图3 2021 年成都和深圳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营收、利润对比

图4 2021 年成都、深圳各类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对比(单位:亿元)

图5 2021 年成都、深圳各类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对比(单位:亿元)

图6 2021 年成都(左)和深圳(右)R&D 经费支出主体对比

图7 2021 年成都和深圳制造业规上企业能源消耗量对比(单位:万吨标准煤)

图8 2021 年成都和深圳工业污染物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量对比

两个城市的工业结构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显著差异。成都、深圳最大的工业门类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1 年深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达23965.93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的56.47%,是拉动深圳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电子信息产业对成都来说同样至关重要,2021 年成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为5250.74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的30.14%。同样是头部产业,成都规上企业营收仅为深圳的2/9,两地工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头部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上更集中地得到体现。与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相比,成都缺乏本土培育的龙头和“链主”企业,对本地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有限,产业能级与深圳差距较大。

汽车制造业当前仍在成都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排第三,高出深圳409 亿元,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不到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产业转型需求迫切;对比鲜明的是,深圳当前新能源汽车产量超成都5倍,且拥有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正逐步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中心。成都排第二、四位的工业门类为能源供给和传统材料制造,相比之下,深圳前五大工业门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工业结构更优。

(三)企业竞争力

规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1 年深圳共有13027 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41.90 亿元,利润总额3461.99 亿元;成都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107 家,实现营业收入17419.24 亿元,利润总额1087.50 亿元,分别比深圳少68.47%、58.96%、68.59%,规上企业数量、业务规模、盈利能力都差距悬殊。

在规上工业企业中,深圳和成都的大型企业分别有353 家和112 家,两个城市的规上大型企业营收占比都超过了5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从营收、利润来看,成都规上大型企业分别约为深圳的3/7、2/9,相较业务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利润)差距更为显著,反映出成都企业在行业话语权、产业附加值、价值链定位等方面的相对弱势。

深圳和成都的规上中小微企业分别有12674 家和3995 家。中小微企业是龙头和“链主”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两城市的数量占比都超过95%,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依托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和优质的集群发展环境,2022 年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42 家,比成都多240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67 个,比成都多57 个。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 年,深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1682.15 亿元,排名全国第三,R&D 经费投入强度为5.49%,排名全国第二;同期成都R&D 经费投入为631.92 亿元,排名全国第七,R&D 经费投入强度为3.17%,排名全国第十三(400 亿投入以上城市),与深圳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

从经费投向来看,深圳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与2020 年相比大幅提升2.5 个百分点,而成都则下降2个百分点。近年来,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深圳开始加大基础研究布局,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引导各方力量关注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从支出主体来看,深圳、成都各类企业R&D 经费支出分别为1582.44 亿元和317.25 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主体R&D 经费支出分别为99.72 亿元和314.67 亿元,成都两类主体各占约50%,而深圳的企业支出占比高达94%,揭示了深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这一高质量发展密码。市场化牵引科技创新是深圳的特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能够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将创新需求向上游传递,提升创新产出效率。成都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相比深圳具有优势,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达58 所,比深圳多44所,“双一流”高校有8 所,比深圳多7 所,国家级科研机构超30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218 个。相比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成都面临成果转化率低、学研和产用脱节等问题。

具体到制造业企业来看,深圳制造业规上企业R&D 经费支出1253.78 亿元,占全市R&D 经费投入的74.53%;成都制造业规上企业R&D 经费支出163.1 亿元,比深圳少1090.68 亿元,仅占全市R&D 经费投入的25.81%。与深圳相比,成都的制造业企业R&D 经费投入存在明显差距。成都当前的制造业企业多处于生产环节,总部和研发部门落地较少,中小微企业在近年来生存环境堪忧的情况下更无力加大研发投入。

(五)绿色发展

在工业增加值比成都多5513.63 亿元的情况下,深圳2021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只有1232.51 万吨标准煤,比成都少40.32%,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119 吨标准煤/万元,比成都低72.09%,深圳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明显优于成都,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最多的能源是原煤,达957.66 万吨,几乎全部用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直接消费的原煤低到可忽略不计。尽管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的原煤数量比深圳低558.09 万吨,但制造业直接消费原煤量达142.97 万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 个工业门类占比合计99.3%。原煤直接用于制造业生产不仅能量转化效率低,废气排放等污染也较大。深圳虽然原煤消费总量比成都大,但几乎都转化为二次能源使用,降低了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成都周边天然气和水电资源丰富,在清洁能源资源禀赋明显优于深圳的情况下,仍有相当数量的原煤直接用于制造业生产。深圳制造业消费最多的能源形式是电力,占四种主要能源(原煤、天然气、电力、柴油)消费总和的90.45%,反映了较高的制造业生产电气化水平,而成都制造业这一指标仅为40.99%。

从工业污染物排放上看,深圳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废气排放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仅为0.5015亿立方米/亿元和0.0299 万吨/亿元,成都为1.3073 亿立方米/亿元和0.0689 万吨/亿元,成都工业生产单位效益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显著高于深圳,作为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重地,成都工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二、深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产业培育需坚持“长期主义”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经历一个不断探索、试错到成熟的漫长周期,城市决策者需要把握方向、持之以恒,把有限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对的产业和企业,给予全方位长久支持。2003年深圳提出“适度重型化”战略,明确调整汽车为新的产业发展重点,同年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曲线”获得生产资质。彼时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合资车企独大、自主品牌苦苦挣扎的时期,深圳在燃油车制造领域基础薄弱、缺乏合资品牌加持的情况下,率先推动公共交通领域和物流运输领域电动化,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成为全球城市第一。如今,深圳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除比亚迪之外,还培育出了汇川技术、蓝海华腾等产业链各环节头部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发展想象空间巨大。当前成都正处于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时期,“制造强市”蓝图已初步绘制,许多工业门类如汽车产业面临很大转型升级压力,政府主管部门更应强化战略思维,将工业发展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来做好谋划,以一抓到底的战略定力推动工业做优做强。

(二)内涵式发展也能做优做强

相比传统工业城市,深圳工业起步较晚,前期以“三来一补”等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逐渐取消对来料加工业的优惠支持,虽然导致相关产业迁到东莞、惠州等地,经济增长一时放缓,但不曾动摇深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深圳工业经济逐步由追求规模的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2008 年深圳开始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1 年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升至39.6%。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扩张升级的矛盾越发显现,深圳开始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模式,规划建设20 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 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 年的进度,面向企业提供“工业上楼”厂房空间。深圳坚持内涵式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完成了从产业初加工时代的跟跑者到全国“工业第一城”的蜕变。成都正处于从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时期,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好发展与资源要素集约利用关系,推动工业从制造环节向产业链前后端的服务环节拓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

(三)产业创新需强化企业主体作用

深圳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唱主角。深圳在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布局高水平研发基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加速向科技“无人区”进军;另一方面,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投资融资等多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优良政策环境,吸引科研人员、大学生、境外人才等来深创业。截至2022 年年底,深圳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2 万家,居全国第一,成为产业创新链中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成都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局,应进一步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优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式,有效组织开展产业创新活动。

三、推动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塑造制造业发展长远优势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立足成都现有资源禀赋,建议优先布局以下制造业新赛道,抢占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一是围绕打通真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发展新一代数字终端制造业。虚拟现实和物理世界融合是未来数字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相关技术、设备、终端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巨大市场。依托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培育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纹、姿态等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提前布局新一代数字终端制造,包括可穿戴设备、视觉听觉触觉等智能传感设备、边缘计算设备、VR/AR/MR 装备等。二是围绕清洁能源替代,发展节能、储能、环保等装备制造业。在“双碳”背景下,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不可逆转,生产生活各领域对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和装备产生巨大需求。依托四川水电、天然气、风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给产业,发展二氧化碳高效捕集、绿色技术转化和应用服务,发展“零碳排放”建筑产业。三是围绕高端医疗与康养需求,发展生命科学与大健康装备制造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装备制造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依托成都现有医药健康产业基础和华西医院等创新载体,培育发展精准医学、先进生物材料、医学分子诊断技术、3D 打印与器官修复等领域,构建前沿医学产业链,探索医疗美容新药品、新器械、新技术开发应用。

(二)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成都拥有丰富的航天、航空、军工等与国家战略高度相关的科研和产业资源,当前四川省正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为成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一是大力发展航天装备制造。围绕商用航天、卫星导航、空天互联网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展航天先进材料制造、低轨小卫星研制、商用火箭制造、地面控制和运营服务设备等,加快建成航天装备西部制造基地。二是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制造。围绕防务整机、无人机、通用飞行器、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地面空管设备等领域,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资源,打造全球知名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制造业。进一步推动民口企业融入军品产业链,培育辅导更多成都企业进入“装备承制单位名录”,拓展优化在蓉军工单位选择配套企业范围;进一步推动军工技术进入民用市场,鼓励军工研发机构和军工企业向民用制造业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共享,协同进行产品和市场开发。

(三)发挥服务业要素聚集优势,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成都有着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可充分发挥高端要素聚集优势,促进成都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重塑、竞争力重构。一是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支持以开源模式建设工业互联网,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向平台服务商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沿产业链布局延伸;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车间)转型诊断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发展算力产业。把握“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依托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发展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路由器等算力基础硬件产业和网络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等算力软件产业。三是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支持参与制造业全流程协同创新,推动工业设计由产品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升级,支持开展“成都创意设计周”等设计专题活动,持续提高“成都设计”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规上深圳成都
数字说话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今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增长8.4%
深圳
成都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