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顺、卢梓麟、张国琪、康敏仪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政策的帮扶下得到了很多物质帮助,但他们的心理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经常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戒备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使他们对陌生人保持警惕,还可能导致他们与社会脱节,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和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深入研究流浪乞讨人员的过度戒备心理,对于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流浪乞讨人员常处于紧张状态,与人来往十分谨慎,害怕语言不当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对旁人异常关注,频繁猜测别人的想法;当旁人提问时,他们不会正面回答而是反问询问者,或者正面回答询问者的问题后采用追问的方式来消除内心的戒心。
流浪乞讨人员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很高,甚至会认为“草木皆有敌意”,严重者会产生幻听、环视等症状,这时表明其精神状态已经处于非正常状态。社工做流浪乞讨人员访谈时发现,在谈话过程中他们的眼神常左顾右盼,希望在所处的环境中找到熟悉的事物。
流浪乞讨人员的戒备和抗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表现的戒备和抗拒,这时,流浪乞讨人员在回答问题时无法冷静,显得暴躁无礼、气势汹汹;另一种是消极的戒备和抗拒,这种情况下,流浪乞讨人员常常漠不关心地回答问题,或者无视问题,或者四处张望以逃避询问,有些人甚至会装疯卖傻或假装睡觉来逃避提问。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流浪乞讨人员形成心理防御机制引发心理戒备,起因于他们在适应环境时遇到了困难,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其内心发生冲突。过度的防御机制也是流浪乞讨人员心理防御机制在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只不过这种过度的机制对身心健康有害。
流浪乞讨人员在城市中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较为特殊,他们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其中不乏刑满释放人员、无身份证或遭受过不公平对待的人员。由于自身独特的经验,更加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自我保护本能,促使他们将安全需求置于最高的地位。许多服务人员不重视流浪乞讨人员的历史经历,但这正是由于他们独特经历的失败、挫折和他们“本我”的自我概念、自我理想相冲突而形成了自我保护。
职业乞讨的长期存在导致信任危机和大众冷漠。由于流浪乞讨人员个人主观想象或以往经历的影响,他们极度害怕遭遇欺骗、敷衍、热爱后的离开,自我反思和成长的疗愈伤痛旅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常导致他们会怀疑社工的职业道德,怀疑社工的说服与政策宣讲以及后续自己得到的帮助是否与社工承诺的相符合,这也是流浪乞讨人员产生过度戒备的原因之一。
认同效应又称“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社工通过表达与对象之间的观点或特征的相似性。这实际上向流浪乞讨人员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使对方产生一种共同体价值观,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社工同样可以采取散点法展开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要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的兴趣点、需求点、同情点和闪光点,以此建立认同感并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结,不仅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可以减弱流浪乞讨人员的防御与戒备,这会促使流浪乞讨人员在将社工视为“自己人”,更快的接纳社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总结自身的临床辅导经验后,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模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需要和动机,他们渴望被理解,尊重和信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或障碍。罗杰斯所采用的治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情感体验和对服务对象内心变化的反应,从而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模式。
本治疗模式认为,如果集中注重分析和治疗服务对象的问题,社工可能会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反而妨碍服务对象的自我成长。因此,要有效地帮助流浪乞讨者降低心理上的过度戒备和防御机制,辅导方式不应只采用具体技巧减轻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而应在营造一种积极正向的交流辅导环境中,使流浪乞讨人员更加接近他们真实的需求,以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前集中关注特定案例并忽略案主需要的辅导方法,强调将案主置于服务核心,并创建一种有利于案主自我发展的交流辅导环境。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认知行为疗法所使用的语言与行为方法探测对错误观念产生怀疑的假说,进而纠正了他最初认知扭曲。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观点的态度而达到改善其认知偏差的目的。无论何种条件下权利都会使求助者产生认知扭曲、情绪不适、行为问题等。情绪障碍和负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恶性循环是情绪障碍的原因,关键在于通过治疗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来说,他们对于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者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们称之为“认知扭曲”。这种认知上的扭曲来自于多方面,可能来自于个人经历,也可能来自于道听途说,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社工时,心理防御机制就会被激发,戒备心理就会产生,进而就导致社工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沟通不畅,无法了解流浪乞讨人员诉求,完成不了救助工作。所以,社工通常会通过这类方法,来打破与流浪乞讨人员因过度戒备心理所导致的壁垒;突破壁垒,为了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服务。
社工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降低其过度戒备心理,拉近双方距离,为日后的救助服务打下基础。流浪乞讨人员对于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者的过度戒备心理通常来源于对于他们对于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者的错误认知,进而产生核心观念上的认知扭曲与错误。所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流浪乞讨人员对于社会救助与社工的错误认知,并为其树立全新的观念,进而达到降低心理戒备的目标,建构流浪乞讨人员对于社会救助的自信心,从内到外的保证服务质量。
社工在与流浪乞讨人员建立关系初期,社工不能因为流浪乞讨者的身份就对其贴标签,流浪乞讨者对的戒备心理是本能而不是故意。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为流浪乞讨人员营造平等、安全、开放和真诚的环境,并运用鼓励与支持等技巧,让其放下对社工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积极沟通。良好关系的建立,对于激发流浪乞讨人员的潜能和高质量的服务都有积极作用。
社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多种专业手法来达到降低流浪乞讨人员过度戒备心理的目的,如沙盘游戏,通过社工专业引导,流浪乞讨人员摆放各种沙盘模型将内心世界呈现出来,能够帮助社工更好的掌握流浪乞讨人员的内心需求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有需求的服务。同时政府和救助管理工作者也要转变救助观念,这不仅仅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物质上实体性的帮助,还包括精神生活上的救助和心理支持。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着物质精神上的双重困境,且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摒弃传统的给予、“恩赐”式社会救助思想,转变为主动作为的社会救助理念,更有利于救助服务的展开。